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老子创业、儿子败家、孙子背锅,南唐被灭到底是谁的错?

老子创业、儿子败家、孙子背锅,南唐被灭到底是谁的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67 更新时间:2023/12/9 0:43:57

但凡是一个政权的末代君主,都免不了被骂“懦弱无能”,李煜也不例外。

只不过,将南唐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的,不是李煜,而是他爹李璟

唐朝灭亡后,中国迎来了一次大分裂,后人将那段历史称为“五代十国”。

从公元907到979这短短的70多年间,先后有5个政权在中原地区定都,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在中原之外的地区,也存在着许多割据政权,后世将它们统称为十国,其中一个就是李煜所在的南唐。

南唐在历史上只存在了38年,经历了三代帝王。和南方的其他割据政权相比,南唐的版图是最大的,实力也是最强的。

南唐立国时,第一任君主李昪便以保境安民、睦邻相处为原则,尽可能地避免战争。

当时,邻国吴越发生大火,宫室铠甲几乎都被烧尽,南唐的大臣们建议趁乱攻打吴越国,被李昪拒绝,他甚至还派遣使者前去慰问。

南唐政府减轻赋税、鼓励农桑、促进商业发展。

正因为此,在那个战火连天的时代,江南地区不仅保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连手工业和商业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南唐的富强、安定以及其蓬勃发展的文化艺术,吸引了众多文人前往,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中所有的割据政权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李昪死后,儿子李璟继位。

和父亲不同,李璟好战。从他继位开始,和其他国家的战争都没有停止过。

虽然在此期间,南唐的疆域得到扩大,但是基本没有获取什么实际利益,占领的地盘没过多久就全吐了出来。

更严重的是,由于用兵过度,南唐国内的矛盾也日益激烈。

赵匡胤还没有篡位的时候,就曾经奉后周世宗柴荣的命令多次攻打南唐,南唐打不过,只能防守。

后来,柴荣御驾亲征,李璟的淮河水军全军覆没。

李璟被打怕了,他向柴荣上表,自请退位,去除国号,改称“江南国主”,甚至还将江北之地都割让给了后周。

从此以后,南唐一蹶不振。

最初,南唐的地盘跨越长江南北,两岸经济互为补充。

江南缺盐,江北产盐,自从江北之地割给了后周,南唐失去了重要盐产地,需要花费巨资买盐。不仅如此,南唐每年还要向后周缴纳高额贡奉。

南唐财政越来越困难,老百姓要交的赋税也越来越繁重,人人怨声载道。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北宋。

第二年,李璟病逝,李煜继位。

面对父亲留下的这个烂摊子,李煜一筹莫展。

赵匡胤是个很有野心的人,当然,要是没野心,他也不会篡位。

赵匡胤和秦始皇的想法差不多,都想统一。

他当上皇帝后,跟身边大臣说自己夜里睡不着觉,因为周边都是别人的地盘。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赵匡胤和大臣商议之后,决定延续柴荣“先南后北”的策略,力图把割据势力一一消除。

“先南”就是说先把兵力较弱、财力强大的南方各国灭了,然后再去攻打实力强大的北辽政权。

跟着这个策略走,赵匡胤用了三年时间拿下后蜀、又用了两年时间拿下南汉,接下来只要灭掉南唐,“先南”的目标就完成了。

对于赵匡胤而言,最终目的是统一全国,拿下南唐只是计划中的一步。

大势所趋,即便李煜是一代明君,恐怕也只能延缓南唐的灭亡。

后人评价李煜,说他懦弱无能,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换成我们自己,在强敌环伺、百官丧失希望、军队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别说是10年了,恐怕连1年都坚持不住。

而李煜从961年继位到975年投降,硬是坚守了十多年。

这些年中,李煜明面上尊宋为主,为恢复实力争取时间,暗地里则招兵买马,拼命发展,为战争做准备。

等到宋军撕破脸皮,对南唐发动总攻时,李煜果断迎击,并亲自上城督战。

正是由于采取了正确的军事策略,宋军久攻不下,赵匡胤一度想要撤军。

只是两方实力悬殊,南唐最终也没能摆脱被灭的结局。

后来,赵光义曾经问南唐旧臣,李煜是不是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懦弱无能?

那位姓潘的旧臣摇了摇头,回答说:若是真的无能,他又怎么会守国十余年?

再说了,老子创业、儿子败家,亡国的错,怎么能让孙子背锅?

更多文章

  • 李白和王维:都是名人却老死不相往来,原来2人曾是“情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白和王维为啥老死不相往来,李白和王维关系,李白与王维关系如何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才华横溢的诗人文学家。他们用自己优美的诗句将自己的生平以及那个年代的社会风情,社会状况完美地呈现了出来。唐诗宋词的流传使得我们每个人几乎都能脱口而出几句别有风韵的诗句。唐诗三百首更是我们从小就开始接触的事物。李白被称为诗仙和杜甫则被称为诗圣,二人被合称为“李杜”。在他们之后的李商

  • 可怜生在帝王家:昏君隋炀帝竟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隋炀帝最著名诗句,炀帝杨广,炀帝三次远征辽东

    我们普通人都有爱好,种种花、养养鱼啥的,丰富一下业余生活,然而皇帝一旦有了爱好,可就不是什么好事儿了。古今中外有过不少被帝业耽误了的音乐家(李隆基)、书法家、画家(赵佶)、木匠(朱由校)、锁匠(路易十六)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被帝业耽误了的诗人。 一提到皇帝诗人,大家首先就会想到南唐后主李煜,不过

  • 偏安一隅的南宋,面对强大的金和蒙古,为什么还能坚持那么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历史资料,南宋有可能打赢蒙古吗,蒙古和南宋决战

    虽然南宋只占有北宋的半壁江山,并且周边强敌林立,却能延续150多年,成为蒙古崛起后,中华大地上坚持到最后的政权,他是如何做到的呢?一、内部团结,君臣齐心抗击外敌纵观中国历史,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来自外部,而是来自内部,大一统王朝的灭亡大都是内乱造成的,可以拿明朝举例,大明王朝就是明末农民起义军,也就是李

  • 后晋少帝:悲壮,勇敢,无畏,顽强,五代十国竟还有这样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后晋皇帝列表,晋少帝,五代十国后晋

    (后唐王朝)清泰二年,公元936年。按干支纪年法,是一个丙申猴年。这一年,后唐节度使石敬瑭在山西太原府起兵叛乱,打算轰轰烈烈地干一番大事儿。按理说石敬瑭虽然是封疆大吏,家大业大,权大势大,但其实和后唐皇室的关系并不算远。当今天子,即唐末帝李从珂,是老皇帝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儿子,而石敬瑭则迎娶过明宗李嗣

  • 如果说朱亚文版朱瞻基不是朱瞻基,那么许凯版甚至是不像位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亚文朱瞻基图片,大明风华朱瞻基朱亚文,如何评价朱亚文饰演的朱瞻基

    这是我非常不能接受的一个点,历史上的明宣宗绝非如此,历史上的朱高煦也非如此。首先,储位上,朱瞻基的储位名正言顺,朱棣五征漠北没有失败,第五次的时候朱瞻基也没有随行,“出师未捷”和“阵前易储”纯属荒谬。 其次,关于追杀事件。洪熙年间朱高煦未曾造反,朱瞻基继位后这位二叔才明面造的反。朱高煦造反后朱瞻基

  • 如果明朝这个女人的命再长几年,土木之变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 如果当时朱祁镇的祖母,也就是大明的太皇太后张氏能够在多活长几年的话,有她在朝,王振根本起不来,朱祁镇也绝不敢那么冒进地对瓦剌发动进攻了,如此土木之败就可以被规避掉了! 诚孝张皇后是指挥使张麒的女儿,早在洪武二十八年,朱高炽被封为了燕王世子的时候,张氏就于同时被封为了燕王世子妃; 永乐二年,朱高

  • 从地图看唐朝疆域的变化:前期打垮了无数大国,后期熬垮多个强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历史上曾盛极一时的唐朝,在最繁盛的时期时,它的疆域由东向西,从朝鲜半岛到中亚咸海;由北到南,从越南顺化一带到包贝加尔湖。疆域之辽阔是很多朝代都难以比拟的。然而,一个国家的兴衰与否,不仅仅在于疆土是否辽阔,更在于民心向背。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一个朝代来说,统治者就像船,而人民就像水。

  • 如果时光倒流,“鸦片战争”发生在明朝,结果会有不同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清朝的失败,也有很多人认为清政府其实没有问题,只是时间不对罢了。如果是300年前的明朝碰上“鸦片战争”也会出现同样的局面,不见得比清政府好多少。 那么我们可以一起回过头来看看,用事实来说话,鸦片战争如果发生在明朝,结局会是怎样? 在明朝末年,各种农作物不断引进中国,这些产量巨大的农作物给当时的中

  • 如果岳飞不再是民族英雄,那么下一次外敌入侵,指望谁来抵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 1、李定国抗清众所周知,云南很多地方,至今对李定国保持着巨大的崇拜。现在云南人和满族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那么,这是不是破坏民族团结,是不是应该勒令云南人不再崇拜李定国? 2、如果有一天,中国和东洋四岛合并,那么,按照这个理论,戚继光、张自忠、左权都不再是我们的民族英雄

  • 李存勖:比朱温更狠,比柴荣更强,比赵匡胤更有希望统一五代十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存勖跟柴荣都好可惜,朱温与李存勖谁更厉害,李存勖与朱温

    (五代十国)公元920年的中华大地,可以说是热闹非凡。别的不说,光是这一年的年号,就有足足七个。后梁龙德三年,南吴顺义三年,前蜀乾德五年,吴越同光元年,于阗同庆十二年,契丹天赞二年,南汉乾亨七年。就算是中华大地民物咸若,熙皓同风,一去千里,疆域广阔,一时间弄出这么多政权,老百姓也有点晕头转向。自从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