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范文程-清朝入关第一功臣,与张良、刘伯温相提并论的大清国师

范文程-清朝入关第一功臣,与张良、刘伯温相提并论的大清国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243 更新时间:2024/1/14 9:44:32

范文程(1597年—1666年),今辽宁沈阳人,早年投奔清太祖努尔哈赤,后历任皇太极、顺治、康熙三代帝王。

作为清朝开国宰辅,范文程最大的功绩在于为满清问鼎中原“定议国策”,清初统治者正是在范文程的计划下,使清朝在北京站稳脚跟,并以仅仅十万八旗在十余年间横扫中原,统一海内。

同时范文程还一手参与设计清初国家制度,使满清从落后的奴隶制国家上升为封建君主专制帝国,为清朝开创江山立下了不朽之功,可与西汉张良、明朝刘伯温相提并论,正如《清史稿》所言:

“文程定大计,左台赞襄,佐命勋最高。”

朱元璋送给满清的人才:从明朝官宦之后到八旗奴仆,再到满清内阁重臣

1597年,范文程出生于辽宁沈阳的一户官宦之家,说到其家世,最早可追溯至明初的范岳,他在洪武年间获罪,全家被朱元璋贬谪往辽东都司的沈阳卫,范氏自此成为沈阳人。

而二百多年后的历史倒是给老朱开个玩笑,范文程一手策划了清军入关,实现取明朝而代之的野心,果然成为冥冥之中的巧合。

他的曾祖父范锐曾是明朝嘉靖时期的兵部尚书,祖父范沈为沈阳卫指挥同知,到他的父亲范楠这辈已是家道中落,仕途未有起色。

范文程小的时候勤奋好学,聪颖敏捷,十八岁时考取秀才。不过没几年,家乡的平静就被打破。

1618年后金大汗努尔哈赤誓师“七大恨”,对明朝宣战,不久八旗军攻下抚顺,大肆掳掠,抓获人畜三十余万,范文程就在被掳降民之列。

当时的后金是一个奴隶制国家,被俘汉民都被充做八旗军官奴仆,范文程被编入镶红旗下为奴,在忍受歧视和凌辱中度过三年岁月。

直到一次偶然机会被努尔哈赤识得,范文程的聪慧练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并对大臣们说:

“此名臣后也,善遇之!”

此后范文程跟随努尔哈赤出征,参与指挥谋划。1626年皇太极继位,范文程依旧跟随其左右。

1629年皇太极取道蒙古,破长城防线,攻入京畿,范文程虽是儒臣,但在战场上奋勇冲杀,善用谋略,不久因战功显著,被授予游击世职。

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建立大清,范文程被任命为内秘书院大学士,掌管中枢机要,世职也晋为二等甲喇章京。

由于清初国家制度简陋,范文程作为汉臣,仿效明朝官制,建立六部,完善各项典章制度。

皇太极每次商议军国大事,都要听取他的意见,范文程俨然成为满清统治者最倚重的文臣宰辅。

议定入关大计,定鼎燕京,进取中原

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病逝,第九子福临继位为帝,是为顺治,由于福临年幼,朝政由睿亲王多尔衮把持,范文程由红旗属下人员,被抬拨入镶黄旗。

此时的大明王朝早已日薄西山,朝政腐败不堪,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多尔衮的想法是借助李自成等农民军之手消灭明朝军事力量,然后发兵山海关,攻克北京,占领中原。

1643年初,多尔衮给陕北李自成写信,信中说:

“大清国皇帝致书于西据明地之诸帅,兹者致书,欲与诸公协谋同力,并取中原,倘混一区宇,富贵共之矣。”

然而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李自成的大顺军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连续攻克大同、宣府等军事重镇,声势十分浩大。

同时范文程上书多尔衮,指出明朝灭亡大势已定,并指出:

“盖以为明劲敌者,我国也,抑则流寇也。正如秦失其鹿,楚、汉逐之。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

即满洲的真正敌人是李自成的农民军,并奏请立即出兵入关,夺取天下。

果不其然,李自成于3月19日攻破北京,末代皇帝朱由检自缢于煤山上,明朝宣告灭亡,李自成成为北京城新的主人。

不久大顺政权与山海关总兵吴三桂关系破裂,吴三桂转而向多尔衮求兵示好,并告知北京已被李自成占领。

满清本已出发在即,但奈何局势突变,对手从明朝变成李自成,满清朝廷对是否出兵争论不已,毕竟过去清兵三逼明都,都未能得手,现在农民军能袭破其城,其战斗力必然很强,如与之交战,胜负难料。

多尔衮犹豫不决之下,急召在盖州汤泉养病的范文程来商大计。

范文程指出李自成入京后肆意刑讯拷问明朝大臣、强行向在京官僚商人追赃、贪图子女玉帛等一系列倒行逆施和不得人心的措施,断言“可一战破也”。

在范文程的力谏下,多尔衮决定收降吴三桂,迎战农民军。4月22日,两军大战于山海关,李自成败走,清兵入关。

沿途官民被大顺军吓怕了,畏清军如虎,大多选择逃走,范文程随驾出征,谏言严格约束军纪,务必做到与百姓秋毫无犯,多尔衮对此全部采纳。

按照范文程的建议,清廷做了以下两步,一是发布安民告示,向百姓宣谕:

“义兵之来,为尔等复君父仇,非杀百姓也,今所诛者惟闯贼。官来归者复其官,民来归者复其业。师律素严,必不汝害。”

这一宣谕相当有效,民心迅速安定下来,多尔衮顺利进京,实现了多年以来入主中原的夙愿。

二是为崇祯帝发丧,以帝王规格厚葬崇祯,允许城中士绅百姓祭奠先帝,对前明官员尽力安抚接纳,重用提拔一个不落,赢得了广大汉族地主阶级的好感。

可以说,范文程在清军定鼎燕京,夺取中原这一紧急关头,立下头等殊勋。如果没有范文程“定国策”,历史很有可能被改写,满洲政权将丧失这一机遇。

开国定制,功成身退,终成一代国师

北京城在短短四十多天里,几经易手,世属罕见,经历多重战火,百姓流离失所,社会混乱。

李自成退居西北虎视眈眈,张献忠割据四川伺机而动,明朝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南明,占据半壁江山。

而满清八旗倾巢出动区区十万,面对复杂局面,多尔衮把主要精力用在军事打仗上,内政全由范文程打理。

范文程大力实施仁政,宣布“本朝定鼎燕京,天下罹难军民,皆吾赤子”,以安民心,争取汉族官吏的信任。

在处理具体政务上,范文程更是昼夜不歇,事无巨细,革除明朝弊政,与民谋利,范文程作为首席大学士,成为清政府的实际组织者。

很快在他的励精图治下,京城局势安定下来,政府运转走向正轨,清朝得以在中原站住脚跟。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多尔衮权力膨胀,进位皇父摄政王后,范文程依然竭力效忠朝廷,不依附多尔衮,即便被排挤出中枢核心。

1650年多尔衮病逝后,福临亲政,范文程重新获得重用,受封一等子爵,授议政大臣,1653年又加封少保兼太子太保。

不过范文程虽然是三朝元老,但却不贪恋权力,康熙继位后就不再过问朝政,1666年范文程因病去世,终年69岁,康熙帝知悉文程病故,亲自撰祭文,充分肯定范文程的一生功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齐桓公的起伏人生: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成霸业,晚年离世后无人知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商纣王自焚而亡,灭商建西周。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

  • 新华社关注商丘宋国故城遗址:这些树枝,刷新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近400平方米的桑、柏树枝堆积层近日在宋国故城遗址被发现其保存状况较好纹理结构清晰这些树枝背后藏着古代令人惊叹的建筑智慧研究发现大面积桑、柏树枝为宋代遗存主要用于城墙地基的加固保护滑动长图了解一下吧![var1]记者从河南省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批生活用具及少量冶铸遗存等此外,在

  • 司马懿一战将“四国演义”打成三国鼎立,与诸葛亮用兵立判高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蜀汉诸葛亮坚持与东吴和好,又在平定南蛮孟获之后,一心要北伐中原,与占据中原的曹魏拼个你死我亡,才将三国鼎立的局面渐渐打破。那时候的战争主要发生在魏蜀之间,魏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再加上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官人法将北方人才统统收拢于自己的旗帜之下,士子与豪族们对四百年汉朝天下的留恋也彻彻底底被清洗殆

  • 鬼谷子是否是孙膑、庞涓之师?鬼谷子授徒地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鬼谷子让孙膑和庞涓各摘一朵山花,鬼谷子送给庞涓八个字什么意思,鬼谷子预言庞涓之死

    其《苏秦列传》载:“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此后,在西汉杨雄、东汉初王充、东汉末应邵等人的著述中都有记载。在两汉人的眼中,鬼谷子确有其人,他是曾“连六国从亲”的苏秦和曾“散六国之从”的张仪的老师,是战国纵横之术的鼻祖。鬼谷子大约出生在公元前390年左右,卒于前320年后

  • 秦国没有出过一个昏君,十年统一六国,那之前的一百多年都在干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统一六国后为啥很快灭国了,秦国为什么六代不出昏君,秦国统一六国的场面

    [var1][var1]第一个问题,就是秦国最后十年横扫六国之前,他们的一个多世纪都在干什么?首先秦国处在西北的一个小地方,和西北的蛮族为邻,在建国之后就一直在被中原各地所鄙视。当时秦国甚至被视为是蛮人。而关中这块地方,也是周王室东迁之后所废弃的一块地方,处在文明的边缘。要不是当年秦穆公征服了周边的

  • 汉和帝刘肇-靠宦官上位,被后世忽视,缔造永元之隆的盛世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和帝刘肇简介,刘肇烨照片,刘肇是怎样死的

    刘肇是东汉第四位皇帝,公元88年,汉章帝刘炟病逝,九岁的刘肇继承皇位,继位之初,皇权旁落,上有窦太后临朝称制,下有窦宪擅权朝政。幼年刘肇隐忍不发,等待时机,公元92年,十三岁的刘肇联合宦官郑众出其不意,捕杀窦宪及其党羽,夺回朝政大权。亲政后,刘肇勤勉政事,对内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对外重用班超等一批贤

  • 《大秦赋》中,芈华和秦王一见钟情,为什么最后却输给了离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妻子芈华的下场,芈华和离秋结局,大秦赋芈华

    [var1]《大秦赋》最近热播的《大秦赋》中,几个古代女性的人物塑造让人深刻。而秦王的两个夫人芈华和离秋,也引起了不少话题。在剧中,芈华和秦王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剧情中透露出的秦王更是偏爱芈华更多,但为什么最后芈华却输给了离秋,落得了个自闭冷宫?芈华、离秋和嬴政的婚姻,可以说都是政治婚姻。一个是华阳太

  • 曹操最大的秘密:暗恋终生,数次机会,为何至死都不娶蔡文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因着这句话,陈宫弃他而去,渐渐地他周围越来越多的人也都弃他而去。或许见识到了太多的背叛,面对自己心头的白月光蔡文姬,他亦只字不提对她的爱意,最后也只能送其上花轿,可叹终究是有缘相识却无缘相爱罢!一、我生君已老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蔡文姬就生于这乱世之中,其父为蔡邕,蔡邕门徒济济,他的名字就是

  • 齐国君王后主张的“事谨秦,与诸侯信”成为齐国灭亡的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齐襄王在位十九年去世,齐国的大权落到了君王后的手中。君王后在齐国专权时间长达十六年之久,在这十六年内,君王后的治国方针是“事谨秦,与诸侯信”。正是这份治国方针,成为了秦国灭齐国的重要原因。[var1]君王后剧照“事谨秦,与诸侯信”倒不如说是“事谨秦”“事谨秦,与诸侯信”这份治国方针意思是小心侍奉秦国

  • 汉武帝刘彻和汉匈战争,一场罪在当时,利在千秋的激情燃烧岁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认为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的屈辱血泪史,尤其是近代以来,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中国不是割地赔款就是在割地赔款的路上,无数的屈辱、欺凌和抗争在华夏大地上演。再往前推,明代戚继光抗倭、南宋岳飞抗金、五胡乱华,几千年来中原王朝似乎一直饱受异族入侵,隐忍、内敛、柔和成为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