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桓公的起伏人生: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成霸业,晚年离世后无人知

齐桓公的起伏人生:不计前嫌重用管仲成霸业,晚年离世后无人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98 更新时间:2024/1/4 6:19:46

[var1]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商纣王自焚而亡,灭商建西周。西周后期社会矛盾包括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趋激化,对土地以及政权的争夺,加速了西周的灭亡。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统治的基础,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西周灭亡了。公元前770年,申侯和其它一些诸侯立周平王(宜臼)为国王,平王将京都从宗周迁至洛邑(洛阳),历史上称东迁以后的周王朝为东周。

东周也延续了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各路诸侯。各路诸侯明争暗斗,互相讨伐,都想称王称霸。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霸,那么他是怎样成就霸业的呢?最终的结局又是如何?

[var1]

齐桓公是齐国的15位君王,是姜太公吕尚的第12代孙。齐国的始祖姜太公,大器晚成,年近70,在渭水河畔钓鱼,钓到了周武王,并得到他的重用,辅佐周武王建立周朝,姜太公因辅佐有功,被封于齐国(今山东营丘等地)。

那时的齐国是不毛之地,在姜太公的治理下,蒸蒸日上,国力昌盛,逐渐发展成为一大强国。

可是到了齐僖公这一代,齐国逐渐走向衰落,齐僖公这人比较软弱,没有什么主见。齐国处于内乱当中,公孙无知杀了齐襄公,自立为王,只可惜只当了一年的皇帝,就被雍林人所杀。为避免重蹈覆辙,管仲、召忽保护公子纠护送去鲁国避难,而鲍叔牙护公子小白去莒国。

公子小白与公子纠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也是王位继承人的竞争对手。高、国两家事先先暗地通知了小白回国,鲁国听说以后,也派人护送纠回齐国,看谁先到达齐国,谁就是王。

护送公子纠的管仲,千方百计阻挠公子小白,派兵在半路上设埋伏。管仲看到公子小白骑马过来了,一箭射中小白的带钩,差点射死了小白,公子小白装“死”侥幸逃脱。

而使管仲别将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带钩。小白详死,管仲使人驰报鲁。

管仲以为万事大吉,向公子纠报喜,纠非常高兴,在路上缓慢行走却不知公子小白已悄悄地快速回国,继承了王位,为齐桓公。

[var1]

公子纠在路上听说公子小白已继位,回齐等同于自逃罗网,于是又潜回鲁国。

齐桓公继位后,为斩草除根,欲去掉公子纠,发兵讨伐鲁国。当时的鲁国是个小国,还不足以与齐国发生正面冲突。为了不发动战争,鲁国国君决定秘密处死公子纠,将管仲囚禁起来。

齐桓公为了报“一箭之仇”,也想杀死管仲。但鲍叔牙极力劝阻,对齐桓公说:“臣幸运地跟从了君上,君上现在成为了国君。如果君上只想治理齐国,那么有叔牙和高傒就够了。如果君上想成就天下霸业,那么非管仲不可。管仲到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就能强盛,不可以失去他。”桓公听从鲍叔牙的建议,将管仲接到齐国,向他讨教霸王之术,大喜过望,以其为大夫,委以重用。

[var1]

齐桓公拜管仲为相,开他的霸业之路。他在位前期励精图治,兢兢业业,又有管仲加持,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

齐国强盛起来,他就变得不安分,想着往外扩张,东征西讨图霸业。

公元前681年,为平定宋国动乱,齐桓公在北杏与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后宋国违约,齐桓公“九合诸侯”,讨伐宋国。公元前679年,以“尊王攘夷”的旗号,北击山戎,南伐楚国,成为中原霸主。

[var1]

齐桓公打着周天子的旗号,到处与别国联盟,不服的国家,就用武力讨伐。虽然周天子明知齐桓公这样做想取代他的位置,但无可奈何,并且还加以奖赏,以表彰齐桓公的“丰功伟绩”。

齐桓公开局很精彩,但他的结局却很凄凉。

齐桓公成就霸业后,就变得“飘飘然”,晚年变得昏庸起来,所谓“高处不胜寒”。特别是管仲病重离世后,齐桓公身边没有可重用之臣,就想起那三个小人:易牙、开方、坚刁,这三人是不择手段上位的,怎能治理好一个国家,仁爱百姓呢?

齐桓公晚年时期,重用小人,听信谗言,使齐国开始走向衰落。

公元前644年,戎攻打周朝,周告急于齐,齐令各国诸侯发兵救周。公元前643年,齐桓公重病,五公子(公子无亏、公子昭、公子潘、公子元、公子商人)各率党羽争位。他的这些儿子们,忙于内斗,争权夺利,不顾老爹死活,且将齐桓公囚禁起来。

[var1]

冬十月七日,齐桓公被活活地饿死,在弥留之际只有一位宫女在身边,甚是凄凉。五公子互相攻打对方,齐国一片混乱。齐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十二月十四日,新立的齐君无亏才把桓公收殓。

一代霸主以这样的方式离开人世,落得如此下场,让人感慨时事无常。齐桓公在内乱中继位,力挽狂澜,重用管仲,成就一番霸业。却在晚年时期,重用小人,听信谗言,使得齐国再次处于内乱中,霸业成过眼云烟,被活活地饿死。齐桓公临终前或许他想明白了:什么功名利禄?一切都是浮云!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新华社关注商丘宋国故城遗址:这些树枝,刷新认知!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近400平方米的桑、柏树枝堆积层近日在宋国故城遗址被发现其保存状况较好纹理结构清晰这些树枝背后藏着古代令人惊叹的建筑智慧研究发现大面积桑、柏树枝为宋代遗存主要用于城墙地基的加固保护滑动长图了解一下吧![var1]记者从河南省商丘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批生活用具及少量冶铸遗存等此外,在

  • 司马懿一战将“四国演义”打成三国鼎立,与诸葛亮用兵立判高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蜀汉诸葛亮坚持与东吴和好,又在平定南蛮孟获之后,一心要北伐中原,与占据中原的曹魏拼个你死我亡,才将三国鼎立的局面渐渐打破。那时候的战争主要发生在魏蜀之间,魏国地大物博,人才济济,再加上魏文帝曹丕实行九品官人法将北方人才统统收拢于自己的旗帜之下,士子与豪族们对四百年汉朝天下的留恋也彻彻底底被清洗殆

  • 鬼谷子是否是孙膑、庞涓之师?鬼谷子授徒地在何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鬼谷子让孙膑和庞涓各摘一朵山花,鬼谷子送给庞涓八个字什么意思,鬼谷子预言庞涓之死

    其《苏秦列传》载:“苏秦者,东周洛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此后,在西汉杨雄、东汉初王充、东汉末应邵等人的著述中都有记载。在两汉人的眼中,鬼谷子确有其人,他是曾“连六国从亲”的苏秦和曾“散六国之从”的张仪的老师,是战国纵横之术的鼻祖。鬼谷子大约出生在公元前390年左右,卒于前320年后

  • 秦国没有出过一个昏君,十年统一六国,那之前的一百多年都在干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国统一六国后为啥很快灭国了,秦国为什么六代不出昏君,秦国统一六国的场面

    [var1][var1]第一个问题,就是秦国最后十年横扫六国之前,他们的一个多世纪都在干什么?首先秦国处在西北的一个小地方,和西北的蛮族为邻,在建国之后就一直在被中原各地所鄙视。当时秦国甚至被视为是蛮人。而关中这块地方,也是周王室东迁之后所废弃的一块地方,处在文明的边缘。要不是当年秦穆公征服了周边的

  • 汉和帝刘肇-靠宦官上位,被后世忽视,缔造永元之隆的盛世明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和帝刘肇简介,刘肇烨照片,刘肇是怎样死的

    刘肇是东汉第四位皇帝,公元88年,汉章帝刘炟病逝,九岁的刘肇继承皇位,继位之初,皇权旁落,上有窦太后临朝称制,下有窦宪擅权朝政。幼年刘肇隐忍不发,等待时机,公元92年,十三岁的刘肇联合宦官郑众出其不意,捕杀窦宪及其党羽,夺回朝政大权。亲政后,刘肇勤勉政事,对内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对外重用班超等一批贤

  • 《大秦赋》中,芈华和秦王一见钟情,为什么最后却输给了离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妻子芈华的下场,芈华和离秋结局,大秦赋芈华

    [var1]《大秦赋》最近热播的《大秦赋》中,几个古代女性的人物塑造让人深刻。而秦王的两个夫人芈华和离秋,也引起了不少话题。在剧中,芈华和秦王可以说是一见钟情,剧情中透露出的秦王更是偏爱芈华更多,但为什么最后芈华却输给了离秋,落得了个自闭冷宫?芈华、离秋和嬴政的婚姻,可以说都是政治婚姻。一个是华阳太

  • 曹操最大的秘密:暗恋终生,数次机会,为何至死都不娶蔡文姬?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因着这句话,陈宫弃他而去,渐渐地他周围越来越多的人也都弃他而去。或许见识到了太多的背叛,面对自己心头的白月光蔡文姬,他亦只字不提对她的爱意,最后也只能送其上花轿,可叹终究是有缘相识却无缘相爱罢!一、我生君已老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蔡文姬就生于这乱世之中,其父为蔡邕,蔡邕门徒济济,他的名字就是

  • 齐国君王后主张的“事谨秦,与诸侯信”成为齐国灭亡的重要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齐襄王在位十九年去世,齐国的大权落到了君王后的手中。君王后在齐国专权时间长达十六年之久,在这十六年内,君王后的治国方针是“事谨秦,与诸侯信”。正是这份治国方针,成为了秦国灭齐国的重要原因。[var1]君王后剧照“事谨秦,与诸侯信”倒不如说是“事谨秦”“事谨秦,与诸侯信”这份治国方针意思是小心侍奉秦国

  • 汉武帝刘彻和汉匈战争,一场罪在当时,利在千秋的激情燃烧岁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有人认为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华夏民族的屈辱血泪史,尤其是近代以来,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中国不是割地赔款就是在割地赔款的路上,无数的屈辱、欺凌和抗争在华夏大地上演。再往前推,明代戚继光抗倭、南宋岳飞抗金、五胡乱华,几千年来中原王朝似乎一直饱受异族入侵,隐忍、内敛、柔和成为汉民族

  • 日本向唐朝进献2位公主,唐高宗宠幸1夜,第2天却把她们关进笼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国力强盛,声威远播。(影视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去世,太子李治即位,是为唐高宗。当时日本的孝德天皇为了庆贺唐朝新皇即位,第三次派遣使团出使唐朝,这一次的遣唐使就是高向玄理。高向玄理(?-654年),又名高向黑麻吕,是飞鸟时代日本学者(冠位大锦上)。高向玄理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