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开局即王炸,明章之治后的东汉为何没能表现出文景之治后的盛世

开局即王炸,明章之治后的东汉为何没能表现出文景之治后的盛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069 更新时间:2024/2/13 23:09:54

明章之治是指东汉继光武中兴之后,公元57年至88年的31年间,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统治时期出现的“大治”景象。

两代帝王继承光武帝刘秀的良好开局,励精图治,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成为东汉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并把东汉推向了鼎盛。

然而章帝死后,东汉即跌入无尽的腐败和黑暗之中,直到魏文帝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东汉这个病入膏肓的老人才寿终正寝。

而他的前辈——西汉,在经历文景之治后,就迎来汉武帝的极盛时代,虽然在武帝末期陷入治理危机,但随后的昭宣两帝又迎来一波中兴。

这样旺盛的帝国生命力在东汉是见不到的,人们翘首以盼的名章之后的大治没有到来,正是应验了出道即巅峰,起点即顶点。

儒术治国,风俗醇厚的太平世道

公元57年,光武帝刘秀病逝,太子刘庄继位,是为汉明帝。

明帝继承并发扬了刘秀的施政方针,经济上与民休息、鼓励农桑、兴修水利,下大力气治理黄河,使得黄河在此后九百多年间未曾改道。

史书记载,明帝末年“天下安平,人无徭役,岁比登稔,百姓殷富,粟斛三十,牛羊被野”,户籍人口从光武帝末年的2100多万激增至3400多万。

政治上整顿吏治,打压豪强,比如护羌校尉窦林是东汉开国元勋、大司空窦融的亲属,既是功臣子弟,又是外戚之家。

但在刘庄继位的第三年,就以窦林欺君罔上、贪赃枉法的罪名将其下狱处死,同时以窦融管教子弟不严,在数次下诏责罚后将其罢官。

后来,汉明帝又因为弟弟楚王刘英、广陵王刘荆犯法勒令他们自杀。

军事上重新对匈奴采取强硬措施,派遣大军进攻北匈奴,大获全胜。

此后派班超出使西域,班超本人更是带着36人袭击并全歼北匈奴使团,著名的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就是从这里而来,明帝还重建西域都护府,重新掌控西域。

公元75年,明帝去世,太子刘炟继位,是为汉章帝。

章帝为人仁厚宽容,即位后励精图治,经济方面重视农业生产,轻徭薄赋,鼓励垦荒。

内政方面一改东汉前期“苛刻”政治,删简残酷刑律50余条,实行“仁政”、“宽政”,社会经济在汉明帝的基础上有了更大的发展,东汉的发展达到顶峰。

思想文化方面,明章二帝提倡儒学,以儒术治国,大兴学校。

明帝曾亲自给太学生们讲授经义,章帝更是亲自召集当时名儒讨论诸经的异同。

在当时,上至宗室贵族,下至官僚士人,没有不学习儒家经典的,学术风气非常兴盛,社会氛围也较为宽松,允许人们有说话和不说话的自由,有从政做官和不官不仕的自由。

儒家教义中讲究的独立人格和高尚气节对当时社会影响非常大,以至于东汉二百年间,重节义轻生死之士不绝于书。

此外,汉明帝还重视佛教,在公元68年派遣使臣出使天竺(今印度)拜求佛经,并于第二年在洛阳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佛寺——白马寺。

总之,明章两帝统治的三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风气淳朴、物阜民丰的太平盛世。

而与之相对应的西汉文景之治虽有相似,但前期政权不稳,百废待兴,后期有七国之乱,社会动荡,外有匈奴不断南下骚扰劫掠,与明章之治相比逊色不少。

但文景之治后,西汉仍处于上升期,并迎来国家极盛。而明章之后,东汉就进入中衰,直至灭亡,这其中原因不免让人唏嘘。

一、地主豪强势力侵蚀东汉政权

我们上一篇文章提到,光武帝刘秀在南阳宗室和当地豪强望族的支持下起兵反莽,经过十四年的征战,重新统一中国。

刘秀在执政后意识到,西汉的倒台就是因为地主豪强势力庞大,导致土地兼并和尖锐的社会矛盾。

所以刘秀通过丈量土地、清查田产以及整顿吏治等手段严厉打击豪强势力,在刘秀执政的二十多年里,大族豪强基本处于低调和被遏制的状态。

刘秀死后,汉明帝刘庄继位,刘庄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没有父亲那样的威信,仅凭一身龙袍是驾驭不了那些豪强重臣的。

所以他为政苛察,对官员非常苛刻,其严苛程度在两汉诸帝中也是不多见的,对于朝廷上的豪强势力,明帝沿用甚至加大父亲刘秀的打压力度。

明帝的母亲是阴丽华,阴氏家族在当时是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

他所娶的明德皇后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小女儿,马援起初跟随刘秀征战四方,西破陇羌,南征交趾,北击乌桓,是东汉开国功臣。

要知道,外戚从西汉初年就是活跃在朝廷的强大政治势力,更何况阴氏、马氏又是集外戚、功臣和豪强身份于一身。

但明帝依然顶住压力,对这些外戚大族不予重用,他的舅舅和大舅子、小舅子们都位不过九卿。

但即便如此,明帝也未能摆脱豪强政治的影响。

比如在公元73年以后,明帝依然任命窦固(大司空窦融的侄子)、耿忠(开国名将耿弇的儿子)、耿秉(耿弇的侄子)征讨北匈奴和西域就是例证。

因为东汉的政权架构就是由豪强贵族组成,刘秀家族不过是这一强大势力的一环。

对于豪强,只能打压,或借助一派打击另一派,却始终无法消灭,更遏制不了豪强们对土地田产的兼并,只是杜绝他们在政治上的利益诉求。

但对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这些地主豪强却像毒瘤一样,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侵蚀着国家政权和社会的基石。

公元75年,刘炟继位,是为汉章帝,章帝的秉性与父亲正好相反,为人宽容,和气善良。

继位后一改明帝的苛察政治,废除很多严法酷刑,政治气氛宽缓,社会安定,但章帝对外戚过于宽容,使得外戚豪强势力开始抬头。

公元78年,章帝立贵人窦氏为皇后,窦氏是大司空窦融的曾孙女,窦氏有一个哥哥叫窦宪,十分受章帝的宠信,被提拔为虎贲中郎将。

窦宪倚仗章帝和窦皇后的势力,横行朝野,亲王公主、皇亲国戚没有不怕他的,最过分的是他竟然以低价强买了沁水公主的田园。

要知道沁水公主是明帝的女儿,虽然章帝得知后,把窦宪臭骂一顿,命其将田园还给沁水公主,并不再提拔重用,可是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惩罚措施。

由于没有对外戚豪强们产生威慑作用,以至于章帝一死,窦宪立刻卷土重来,成为东汉第一个把持朝政的外戚。

窦宪掌权距离刘秀统一全国不过五十年光景,而横向对比的西汉还处于文景之治时代。

如果拿西汉的政权根基与东汉做对比,我们发现,西汉是布衣天子加布衣大臣,“寒酸”得很。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废分封,设郡县,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贵族政治,以官僚政治取而代之。

刘邦以一介布衣起兵反秦,在他的创业团队中基本是平民出身,从本质上说,刘邦代表的是被统治的农民阶级对刚刚打破贵族旧秩序的官僚政权的战争。

项羽起兵恰恰是分封制旧贵族势力的反扑,最后刘邦的平民百姓战胜了项羽的贵族集团,并延续秦朝,建立了更加稳定壮大的新秩序。

打个形象的比喻,刘邦的西汉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建房子盖大楼,而东汉是在刘邦盖好的,但已是危楼的基础上进行修补,但地基不行了,怎么修都不好使。

二、皇权的高度集中对东汉政权的健康稳定形成反噬

当初刘秀以优待功臣贵戚为名,赐以爵位田宅,高官厚禄,而摘除其军政大权。

明章两朝继承该政策,保持对外戚豪强势力的遏制,但千不该万不该,刘秀剥夺了丞相等三公的实权,而把一切行政大权归之于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尚书台。

尚书台设置尚书令,起初尚书台成立于汉武帝时期,职能只是起草诏令的秘书,武帝为了加强集权,不断加强尚书权力,削弱相权。

在昭宣两朝,辅政大臣霍光以大将军身份领尚书事,尚书的地位权力超越丞相,此后,西汉外戚擅权基本不以丞相职位为依托,而是挂职领尚书事。

东汉未能吸取这一教训,所有政令都由尚书台直接禀陈皇帝,由皇帝裁决。

从此,“天下事皆上尚书,与人主参决,乃下三(公)府,虽置三公,事归台阁,三公之职,备员而已”。

由于尚书的秘书属性,加强尚书的权力就是加强皇帝的权威,丞相权力的消亡意味着皇权失去制约。

而外戚豪强政治本来就是寄生于皇权的产物,当皇帝强势英明之时,外戚豪强会被压制,一旦皇帝式微,主少国疑之时,太后必定临朝称制,外戚势力就会抬头。

如果有能力强且负责任的丞相在,局势不会变得太糟,像刘邦时期的萧何曹参、文帝时期的陈平萧何、景帝还有一个扫平七国之乱的周亚夫。

反观东汉,即便是明章两朝,能数得过来的也就是开国元勋豪强的子孙辈,用现在的话就是内卷,卷到一定程度就会反噬皇权。

三、明章之后的东汉皇帝是清一色的“短命鬼”

前面我们提到,外戚豪强与皇权强弱紧密联系在一起,皇帝势弱的时候,外戚势力就会扩张,代替皇权行使权力。

而东汉的皇帝们恰恰不争气,除了开国皇帝刘秀以外,其余都是短命鬼。

汉明帝刘庄在位18年,享年47岁,虽然不算长寿,但与文景两帝相比差不多,古人寿命短,倒也说得过去。

到汉章帝刘炟就开始不正常了,他在位13年,32岁就病故了,妥妥的英年早逝。

壮年身故带来的后果就是儿子年龄太小,主少国疑,给了外戚豪强专权的可乘之机。

如果少主像汉武帝、康熙帝一样,身体健壮,健康长寿也能保持政权的稳定,可偏偏寿命还一个比一个短。

章帝之后的汉和帝,10岁登基,在位17年,享年27岁,之后的九位皇帝没有一个寿命超过四十岁的,最小的活了1岁,最大的36岁。

小编算了一下,他们的平均寿命17岁,当然汉献帝没有算在内,汉献帝活了53岁,与祖宗刘秀遥相呼应。

可是汉献帝在不在位没有多大意义,因为那个时候已进入三国时代,曹操挟天子令诸侯,汉献帝不过是个摆设。

而西汉文景以后,汉武帝活了近70岁,之后的宣帝、元帝和成帝也都是四十多岁,执政年限都在20年以上,政权稳定性要比东汉强得多。

小结

说了这么多,很多看客觉得东汉如此不堪,上有外戚擅权专政,败坏朝纲,下有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

但实际上,东汉在经济、军事和科技方面是有不小成就的。

经济上,冶铁、牛耕、水利、纺织技术都有极大提高,豪强地主的壮大催生了田庄经济的出现。

小麦、大麦、粟、粳稻、大豆等粮食作物,以及酒、醋、糖、蓝靛等农副产品种类丰富。

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以及精耕细作的推广,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刺激了人口增长,据统计,东汉人口最高峰达到6500万人。

文化上,东汉大兴儒学,太学林立,学术气氛浓厚,成为儒家经学最为昌盛的时代,佛教也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并兴盛壮大,建立中土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科技上蔡伦改进造纸术,张衡发明地动仪和浑天仪,军事上接受南匈奴的归附,多次击败北匈奴,迫使其西迁欧洲,并派遣班超经营西域,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更多文章

  • 耕牛在古代的作用有多大?聊聊魏晋南北朝的牛耕技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甘南牛耕最新消息,牛耕技术出现在什么时期,铁犁牛耕的演变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文明,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注重耕耘土地、收获粮食,一个个小家庭得以生存,并在慢慢的积累之中形成强大的中华文明。而在耕种活动当中,牛作为最主要的工具之一,便开始得到了大规模培养和大范围普及。当时间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之时,牛耕技术无论是在各方面都已经渐入成熟,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具有鲜明的

  • 从贤妻良母到心狠手辣,吕后经历了什么?为何性情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后真的是心狠手辣吗,吕后的真实现状,吕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自古英雄爱美人,作为汉高祖的刘邦也不例外,身边莺莺燕燕众多的他,似乎早就忘记了和曹氏的山盟海誓,忘记了与吕雉结发夫妻的情分,只沉浸于纸醉金迷,这也是令吕后性格大变的原因。一、曹氏坊间相传曹氏是开酒馆的,她风姿飒爽又颇有姿色,当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的时候,常去曹氏开的酒馆喝花酒,二人没有夫妻之实却行

  • 欧洲可萨突厥汗国(公元7-9世纪)的古代DNA数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可萨汗国,是西迁到里海和黑海之间的一支突厥部落。在公元7-9世纪,他们建立了可萨汗国。可萨汗国与唐朝接壤,是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中转站,《旧唐书·西戎传》和《新唐书·西域传》称其为【突厥可萨部】。一、可萨汗国的族源文章认为,考古线索表明,可萨汗国是西突厥人的一部分,是唐朝攻灭西突厥后,一部分逃走的西

  • 李世民曾发明一职业,是古代女子噩梦,现代女子却争得头破血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而作为当时唐朝的统治者李世民,还在那时发明了一种职业,而这种职业却成了古代女子惶惶不安的噩梦。但现如今却变成了女子们人人争先恐后,抢得头破血流的职业。李世民究竟发明的是什么职业,造成古代女子不愿做,反而现代人抢着做呢?伶人产生这一职业便是古代的优伶,也就是戏子,其实就是如今的艺人,演员。在李世民在位

  • 李世民发明的这一职业,害苦古代年轻女子,现代却很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祖籍是江西哪里人,李世民吻玳姬原版,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

    大家都羡慕在舞台上放光的明星,有耀眼的光芒,被粉丝追捧,有这样的地位自然是身上有真正的实力与才华,大家猜想一下古代有“歌星”吗?但是古代的歌星不叫歌星,叫戏子,古代的歌舞与现代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代的多了一丝柔美,所以戏子大多是女性,比男子多了柔情,大家知道这个职业是谁发明的吗?是李世民所创建,但古

  • 曹操兵败赤壁的真相:瘟疫、湖陆风和人心向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为什么兵败赤壁,曹操兵败赤壁逃到哪里,赤壁之战曹操从哪里逃走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的战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通过借东风,一把火烧了曹操的连环战船,致使其八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情况远比小说里

  • 李世民发明了一职业,祸害了古代女人,却让现代女人争得头破血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祖籍是江西哪里人,李世民吻玳姬原版,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古人想出的发明,不仅在当时特别火热,直到现在也依然服务人们的生活。比如造纸术、火药等等,在现代依然是人们离不开的资源。除了这些日用品之外,李世民曾经就发明了一个职业,这个职业只有女性才能做。不过子啊古代的时候,祸害了不少女子。但是在现代,很多女人为了职业争得头破血流,趋之若鹜。到

  • 汉武帝刘彻的高超政治手腕,如何通过分权实现集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初期,在中央形成专制皇权与以丞相为首的官僚体系的格局,在地方形成中央集权与地方诸侯分权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皇权专制开始扩张,与相权、地方诸侯的矛盾不断加深,汉武帝通过巧妙地分割拆分,轻松解决了这两对矛盾,实现了皇权专制制度的第一次飞跃。西汉前三代皇帝的集权斗争历程公元前

  • 李世民发明一职业,祸害了古代女人,却让现代女人争得头破血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祖籍是江西哪里人,李世民吻玳姬原版,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

    在古代的时候,提起戏子,很多人都是非常厌恶的,那时候的戏子和现代的戏子是不一样的,那时候戏子只能是有钱人家的玩物,那时候有着这样一个说法,戏子的职业是非常低贱的,而且还是下九流,当时只要干这一行的人的话都是不能参加科举的,因为这个职业就是这么没有地位。但是在唐朝的时候,李世民设立了教坊,将这些戏子们

  • 隋文帝杨坚-一个缺少知名度,但却与秦始皇媲美的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于公元581年接受北周静帝宇文阐禅让,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并于588年南下灭亡陈朝,结束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华夏。此后杨坚改革官制、设科举、制定《开皇律》,经济上轻徭薄赋、推崇节俭,军事上对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安抚与武力威慑并重,保护中国边境安全。经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