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耕牛在古代的作用有多大?聊聊魏晋南北朝的牛耕技术

耕牛在古代的作用有多大?聊聊魏晋南北朝的牛耕技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683 更新时间:2024/1/22 4:32:42

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明,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注重耕耘土地、收获粮食

,一个个小家庭得以生存,并在慢慢的积累之中形成强大的中华文明。而在耕种活动当中,

牛作为最主要的工具之一,便开始得到了大规模培养和大范围普及

当时间发展到魏晋南北朝之时,牛耕技术无论是在各方面都已经渐入成熟,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耕牛的主要类别及分布情况

由于北方地区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难耐,导致当地的农业种类主要是以旱地耕作为主。因此,

黄牛这种本土牛种便在此时成了最符合大众需求的耕牛

。它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极强,无论在炎热还是寒冷的环境下都可以正劳作,饲养成本也相对较低,同时还可以起到除直接耕田外的其他相关作用。

除了可以在现如今出土的许多文物当中看到黄牛的图像外,一些流传下来的诗歌也能够让我们深切感受到黄牛在那个时代的普及

,“黄牛细犊车。游戏出孟津。”

与此同时,在南方特殊的自然环境之下,水牛,也称青牛,成为最普及的牛种。

由于水牛皮厚且汗腺并不发达,导致其需要在炎热的夏天进入泥地当中缓解热度,而这则恰好与南方多山多水和较为闷热的地理相吻合。

此外,

水牛在生理构造如膝关节、腹部、表皮等方面也使其足以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再加上吃苦耐劳、易驱使的“品质”

,足以让人产生一种不把它拿来种田都是在暴殄天物的感觉。

除了是因为水牛自身的特性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外,当时经济重心的南转移也是水牛数量快速增长的关键。

毕竟如果南方地区人烟稀少,在没有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水牛也普及不到哪去。

使其有趣的是,由于水牛中国传统神兽“兕”在外形上较为相似,这促使魏晋南北朝期间的富贵人家都喜欢乘水牛出行,“青牛丹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当然,

水牛和黄牛的分布肯定不可能仅仅各自单单局限于南北方,只不过从总体上来看呈现此种状况而已。

除了黄牛和水牛这两种外,

牦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类

。相比较之下,牦牛无论是在分布范围还是在数量规模上都无法与前种牛相比,

但它牦牛粗实的发、强健的身体和强大的心肺功能使其足以在高原缺氧且寒冷的环境下生存劳作

,这对在高原地区生存的民众来说是关键的福音。

而由于分布地区的限制,导致牦牛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记载最初多是与少数民族相关,如《四夷传》中记载西域“地宜大麦,而多蔓菁,颇有菽粟。出蜀马、牦牛。”

但是,随着不同政权之间频繁发生交流,

部分牦牛或是由于进贡,或是由于战争,得以大量进入中原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也正是因为牦牛毛发粗壮,导致它很难适应低海拔地区的炎热气候,脾气较为暴躁,强健的身体也使其难以被驯服,并不太适用于大规模耕种推广。

即便如此,

牦牛依然与黄牛、水牛一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挥了同等的耕种重要性,毕竟它们都是无可替代的牛种。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养牛业发展

由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较为混乱的社会局面,导致几乎所有行业都蒙生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养牛业便是如此。此外,相比较农业来说,养牛业在经营过程中所耗费的成本也更高,并非普通民众可以负担得起。

两种因素之下,

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养牛业主要以官营为主

。民间虽然也有记载和分布,但却只能占整个养牛业的很小一部分,相关记载也较少,无法做出确切探讨。

在官营牛业机构当中,牛的来源主要分为自然繁殖、战争掠夺、纳贡和民间获取。其中,

自然繁殖必定占据的绝大多数,而战争掠夺和纳贡则可以为中原地区提供新的牛种

,前文所提到的牦牛便是如此。

魏国时,牛的养殖主要在广平、阳平和魏这三郡之地,“牛羊无数,以给牺牲”,至至两晋时期仍然生产着官营牛的大多数。而到了北魏时期,

随着代郡、漠南、河西、河阳这四大牧场的产生,官营牛业的数量和分布范围快速发展至一个新的阶段。

而在官营牛业的管理官职上,也纷繁复杂、涉及方方面面

。太仆卿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产生,一直延续到西晋时期,虽然在东晋及南朝时有过暂时断绝,但到梁朝时继续设立。而在北方,

由于北朝的建立者多为游牧民族,对牧业有着更高的重视,太仆卿的地位也因此显得更高

而在长官牛马车架上,则专门设置的驾部,其主要负责官员为驾部郎,之后又设驾部尚书。

其他官职还有如牧官都尉、典牧都尉、典都尉等,非常完善具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具体牛耕技术

作为我国最主要和最重要的耕作农具,犁是必然要提到的

。而在长期的发展中,犁的行制也在不断得到发展。

西汉时就已经有长辕犁,魏晋南北朝时期则发明了更加便于使用的蔚犁。相对应的,

犁的使用也从二牛挽犁过渡到一牛挽犁

,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当然,耕作农具自然不可能仅此一个,

其他诸如耙、耱、耧车也发挥了同等作用,是生产力进步的体现。

总结

虽然魏晋南北朝时期处于一个不同政权对立且战争频发的政治格局当中,但

依旧阻止不了耕作生产方式及效能的提高

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人们为了生存所主动创造的结果。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维持着强盛的姿态,就是因为

如牛耕等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最坚实的基础。

更多文章

  • 从贤妻良母到心狠手辣,吕后经历了什么?为何性情大变?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吕后真的是心狠手辣吗,吕后的真实现状,吕后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自古英雄爱美人,作为汉高祖的刘邦也不例外,身边莺莺燕燕众多的他,似乎早就忘记了和曹氏的山盟海誓,忘记了与吕雉结发夫妻的情分,只沉浸于纸醉金迷,这也是令吕后性格大变的原因。一、曹氏坊间相传曹氏是开酒馆的,她风姿飒爽又颇有姿色,当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的时候,常去曹氏开的酒馆喝花酒,二人没有夫妻之实却行

  • 欧洲可萨突厥汗国(公元7-9世纪)的古代DNA数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可萨汗国,是西迁到里海和黑海之间的一支突厥部落。在公元7-9世纪,他们建立了可萨汗国。可萨汗国与唐朝接壤,是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中转站,《旧唐书·西戎传》和《新唐书·西域传》称其为【突厥可萨部】。一、可萨汗国的族源文章认为,考古线索表明,可萨汗国是西突厥人的一部分,是唐朝攻灭西突厥后,一部分逃走的西

  • 李世民曾发明一职业,是古代女子噩梦,现代女子却争得头破血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而作为当时唐朝的统治者李世民,还在那时发明了一种职业,而这种职业却成了古代女子惶惶不安的噩梦。但现如今却变成了女子们人人争先恐后,抢得头破血流的职业。李世民究竟发明的是什么职业,造成古代女子不愿做,反而现代人抢着做呢?伶人产生这一职业便是古代的优伶,也就是戏子,其实就是如今的艺人,演员。在李世民在位

  • 李世民发明的这一职业,害苦古代年轻女子,现代却很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祖籍是江西哪里人,李世民吻玳姬原版,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

    大家都羡慕在舞台上放光的明星,有耀眼的光芒,被粉丝追捧,有这样的地位自然是身上有真正的实力与才华,大家猜想一下古代有“歌星”吗?但是古代的歌星不叫歌星,叫戏子,古代的歌舞与现代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代的多了一丝柔美,所以戏子大多是女性,比男子多了柔情,大家知道这个职业是谁发明的吗?是李世民所创建,但古

  • 曹操兵败赤壁的真相:瘟疫、湖陆风和人心向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为什么兵败赤壁,曹操兵败赤壁逃到哪里,赤壁之战曹操从哪里逃走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的战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通过借东风,一把火烧了曹操的连环战船,致使其八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情况远比小说里

  • 李世民发明了一职业,祸害了古代女人,却让现代女人争得头破血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祖籍是江西哪里人,李世民吻玳姬原版,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古人想出的发明,不仅在当时特别火热,直到现在也依然服务人们的生活。比如造纸术、火药等等,在现代依然是人们离不开的资源。除了这些日用品之外,李世民曾经就发明了一个职业,这个职业只有女性才能做。不过子啊古代的时候,祸害了不少女子。但是在现代,很多女人为了职业争得头破血流,趋之若鹜。到

  • 汉武帝刘彻的高超政治手腕,如何通过分权实现集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初期,在中央形成专制皇权与以丞相为首的官僚体系的格局,在地方形成中央集权与地方诸侯分权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皇权专制开始扩张,与相权、地方诸侯的矛盾不断加深,汉武帝通过巧妙地分割拆分,轻松解决了这两对矛盾,实现了皇权专制制度的第一次飞跃。西汉前三代皇帝的集权斗争历程公元前

  • 李世民发明一职业,祸害了古代女人,却让现代女人争得头破血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祖籍是江西哪里人,李世民吻玳姬原版,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

    在古代的时候,提起戏子,很多人都是非常厌恶的,那时候的戏子和现代的戏子是不一样的,那时候戏子只能是有钱人家的玩物,那时候有着这样一个说法,戏子的职业是非常低贱的,而且还是下九流,当时只要干这一行的人的话都是不能参加科举的,因为这个职业就是这么没有地位。但是在唐朝的时候,李世民设立了教坊,将这些戏子们

  • 隋文帝杨坚-一个缺少知名度,但却与秦始皇媲美的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于公元581年接受北周静帝宇文阐禅让,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并于588年南下灭亡陈朝,结束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华夏。此后杨坚改革官制、设科举、制定《开皇律》,经济上轻徭薄赋、推崇节俭,军事上对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安抚与武力威慑并重,保护中国边境安全。经过二

  • 唐代旌表制度有效补充了中国古代法律的不足,二者逐渐融合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旌字为什么不能乱用,唐朝的典章制度,唐代司法制度特点

    旌表制度促进了儒学传播与传承。儒家思想自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旌表的对象是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等符合儒家思想的臣民,皇帝旌表忠孝节义之人能够使风俗淳朴,民众向善。从礼法融合的角度来说,旌表制度扎根于儒家思想并以制度的形式,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