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贤妻良母到心狠手辣,吕后经历了什么?为何性情大变?

从贤妻良母到心狠手辣,吕后经历了什么?为何性情大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39 更新时间:2024/1/15 1:59:33

自古英雄爱美人,作为汉高祖的刘邦也不例外,身边莺莺燕燕众多的他,似乎早就忘记了和曹氏的山盟海誓,忘记了与吕雉结发夫妻的情分,只沉浸于纸醉金迷,这也是令吕后性格大变的原因。

一、曹氏

坊间相传曹氏是开酒馆的,她风姿飒爽又颇有姿色,当刘邦还是一个小小的亭长的时候,常去曹氏开的酒馆喝花酒,二人没有夫妻之实却行了夫妻之事,诞下一子,刘肥

当刘邦称帝之后去民间寻找曹氏,欲接其入宫,但是被曹氏拒绝,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当时曹氏已经年老色衰,再加上刘邦贪恋美色,入宫之后得不到宠爱的曹氏一定会被吕雉欺压,刘邦长子刘肥也会对吕雉之子刘盈有所威胁,所以,不入宫才是保全自己的最好方法。

对于曹氏的事情,历史上记录的并不多,只是在对刘肥记载的时候顺便提了一下,但是通过只言片语的描述,可以看出曹氏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女人。

二、吕雉

吕雉的家庭条件还算不错,吕家与沛县县长交好,县长为贺吕家乔迁之喜,宴请当地达官贵人,这入流的宴会自然表示一下,泗水亭长刘季贺千万,这一声引起了众人的围观。

当时的刘邦已经43岁还只是亭长,收入绵薄,年俸禄也不过百钱,入席之后还信口开河,吊儿郎当,这却吸引了吕公的注意,还执意将正值如花的年纪的女儿下嫁给他,只因为看到了刘邦面相,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就断定他未来可期。

吕雉在结婚前期可谓是贤妻良母,只想做好妻子的本分,侍奉公婆,孕育一儿一女,还将孩子带着下地种田,家有此妻,夫复何求?那时候的吕雉心地善良,当有人向她讨水喝的时候,她还会送上一点吃的。可刘邦婚后也未曾收敛浪荡的个性,生活本不富裕,还整日花天酒地。

吕雉身为刘邦的妻子,她做的事情仁至义尽,当刘邦押送犯人逾期,干脆放走了犯人,自己也逃跑当上了土匪,吕雉替他承担了牢狱之灾;当刘邦项羽反秦起义,是吕雉陪伴刘邦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当刘邦项羽楚汉之争,与项羽一夺天下,吕雉和刘邦父亲被项羽抓走当人质。

当项羽和刘邦两军对峙之时,项羽摆上一口大锅,扬言若刘邦不投降,就将他的妻子父亲一同煮了,可刘邦的回答令人心寒,非但没有任何恐慌之意,还嬉皮笑脸“煮好别忘分我一杯羹”,刘邦是为了表现自己的魄力还是认为两人根本无所谓这就无从考究了。

吕雉本是性情温良的妇人,可因为为刘邦所受的磨难,让她成为后世口中心狠手辣得太后。当吕雉从项羽手中获得自由,已经是两年后,她在项羽手中的日子怎会好过?受尽折磨和苦楚,早已没有了年轻时姣好的面容。

当吕雉看到刘邦身边年轻貌美能歌善舞的戚夫人,回想自己多年的辛劳付出不如一张皮囊,可悲可泣可笑,任谁也不能接受这样的结果,一颗仇恨的种子就此埋下。

刘邦在舆论的压力下勉强立吕雉为皇后,刘盈性格软弱,这就成了刘邦要废太子的借口,妄图立戚夫人之子刘如意为储君,可废长立幼,乱取之道,朝廷大臣自然不答应。吕雉才看清了刘邦的本来面目,才明白女人当自强,一切靠自己打拼才是真的。

当戚夫人在刘邦旁吹耳边风时,吕雉明白,任她这样下去,皇后之位会不保,当务之急在于树立好皇后的威信,于是她想到了韩信,韩信作为开国功臣和刘邦一起攻秦伐赵,可刘邦一直认为韩信是心腹之患,吕雉看穿这一点,于是准备用计来帮刘邦除掉韩信。

野史中记载,刘邦曾许诺韩信“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器不杀”吕雉同萧何将韩信骗到长乐宫,将其捆绑吊起,把竹子削尖,生生把韩信捅死,正是因为吕雉杀伐果断的魄力,让她在后宫之中立足,稳坐皇后之位。

经过了秦末大乱,楚汉之争的百姓再也禁不起战火,早已经不堪重负,吕雉深知农民不易,将税收降低,允许藏书,言论自由,勤俭治国。在吕雉执政的15年当中,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冰封的文化逐步复兴,在吕雉的铺垫下,西汉迎来了真正的繁荣昌盛。

三、戚夫人

戚夫人是刘邦最宠爱的一个妃子,可是她的谋略和吕雉一比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只是空有一副皮囊,在刘邦枕边吹吹风。刘邦死后,戚夫人立刻被吕雉打入永巷舂米,戚夫人一边舂米一边唱自己的遭遇,这被宫外的百姓听说,吕雉的口碑一落千丈。

当戚夫人盼望着自己的儿子刘如意来救自己的时候,吕雉早就将赵王召进宫毒死,并且对戚夫人加大刑罚,砍断手脚、毒哑、戳瞎、割掉舌头做成人彘。

四、总结

薄太后生下刘恒之后,不争不抢,不争宠不受宠,对吕后没有威胁,自然没有收到吕雉的迫害;赵子儿、管夫人是薄太后要好的朋友,被刘邦宠幸;赵姬是被赵王献给刘邦,可赵姬忍受不住刘邦的猜忌,最终在牢狱中愤然自尽。

刘邦作为皇帝,身边的莺莺燕燕自然很多,从他准备休掉吕雉这个糟糠之妻的时候,就看出他是一个冷漠的人,不顾多年夫妻名分,不顾吕雉在项羽营中的死活,只顾自己逍遥快活,是刘邦逼得吕雉成为后人口中心狠手辣之人。

电视剧中多半直接黑化吕雉,没有讲清吕雉前半生所受的折磨,若是刘邦善良待她,也不至于刘家几乎断子绝孙,这一切都是刘邦自作孽,只会用手段来达成自己的目的,薄情寡义之人。

更多文章

  • 欧洲可萨突厥汗国(公元7-9世纪)的古代DNA数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可萨汗国,是西迁到里海和黑海之间的一支突厥部落。在公元7-9世纪,他们建立了可萨汗国。可萨汗国与唐朝接壤,是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中转站,《旧唐书·西戎传》和《新唐书·西域传》称其为【突厥可萨部】。一、可萨汗国的族源文章认为,考古线索表明,可萨汗国是西突厥人的一部分,是唐朝攻灭西突厥后,一部分逃走的西

  • 李世民曾发明一职业,是古代女子噩梦,现代女子却争得头破血流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而作为当时唐朝的统治者李世民,还在那时发明了一种职业,而这种职业却成了古代女子惶惶不安的噩梦。但现如今却变成了女子们人人争先恐后,抢得头破血流的职业。李世民究竟发明的是什么职业,造成古代女子不愿做,反而现代人抢着做呢?伶人产生这一职业便是古代的优伶,也就是戏子,其实就是如今的艺人,演员。在李世民在位

  • 李世民发明的这一职业,害苦古代年轻女子,现代却很流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世民祖籍是江西哪里人,李世民吻玳姬原版,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

    大家都羡慕在舞台上放光的明星,有耀眼的光芒,被粉丝追捧,有这样的地位自然是身上有真正的实力与才华,大家猜想一下古代有“歌星”吗?但是古代的歌星不叫歌星,叫戏子,古代的歌舞与现代也是有很大区别的,古代的多了一丝柔美,所以戏子大多是女性,比男子多了柔情,大家知道这个职业是谁发明的吗?是李世民所创建,但古

  • 曹操兵败赤壁的真相:瘟疫、湖陆风和人心向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曹操为什么兵败赤壁,曹操兵败赤壁逃到哪里,赤壁之战曹操从哪里逃走

    赤壁之战是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在长江赤壁(今湖北省赤壁市西北)一带大破曹操的战役,不仅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通过借东风,一把火烧了曹操的连环战船,致使其八十万大军全军覆没。然而在真实的历史上,情况远比小说里

  • 李世民发明了一职业,祸害了古代女人,却让现代女人争得头破血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祖籍是江西哪里人,李世民吻玳姬原版,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

    在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古人想出的发明,不仅在当时特别火热,直到现在也依然服务人们的生活。比如造纸术、火药等等,在现代依然是人们离不开的资源。除了这些日用品之外,李世民曾经就发明了一个职业,这个职业只有女性才能做。不过子啊古代的时候,祸害了不少女子。但是在现代,很多女人为了职业争得头破血流,趋之若鹜。到

  • 汉武帝刘彻的高超政治手腕,如何通过分权实现集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初期,在中央形成专制皇权与以丞相为首的官僚体系的格局,在地方形成中央集权与地方诸侯分权的格局。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皇权专制开始扩张,与相权、地方诸侯的矛盾不断加深,汉武帝通过巧妙地分割拆分,轻松解决了这两对矛盾,实现了皇权专制制度的第一次飞跃。西汉前三代皇帝的集权斗争历程公元前

  • 李世民发明一职业,祸害了古代女人,却让现代女人争得头破血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祖籍是江西哪里人,李世民吻玳姬原版,李世民抢弟媳完整视频

    在古代的时候,提起戏子,很多人都是非常厌恶的,那时候的戏子和现代的戏子是不一样的,那时候戏子只能是有钱人家的玩物,那时候有着这样一个说法,戏子的职业是非常低贱的,而且还是下九流,当时只要干这一行的人的话都是不能参加科举的,因为这个职业就是这么没有地位。但是在唐朝的时候,李世民设立了教坊,将这些戏子们

  • 隋文帝杨坚-一个缺少知名度,但却与秦始皇媲美的千古一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开国皇帝,于公元581年接受北周静帝宇文阐禅让,建立隋朝,年号开皇,并于588年南下灭亡陈朝,结束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华夏。此后杨坚改革官制、设科举、制定《开皇律》,经济上轻徭薄赋、推崇节俭,军事上对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安抚与武力威慑并重,保护中国边境安全。经过二

  • 唐代旌表制度有效补充了中国古代法律的不足,二者逐渐融合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旌字为什么不能乱用,唐朝的典章制度,唐代司法制度特点

    旌表制度促进了儒学传播与传承。儒家思想自汉武帝实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和核心价值观。旌表的对象是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等符合儒家思想的臣民,皇帝旌表忠孝节义之人能够使风俗淳朴,民众向善。从礼法融合的角度来说,旌表制度扎根于儒家思想并以制度的形式,对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形成

  • 宁当曹操的奴隶,不当刘备的贵宾,此人可谓三国乱世最识时务之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备和曹操的真实历史,识时务的杰出人物,曹操谋士刘备

    另一个政权是张鲁政权,占据汉中三十年。虽然说最后降了曹操,但在他的统治下,人民生活富庶,在当地有很大威望,只是人们不明白的是,他盘踞的地段是蜀地,按理来说投降刘备才是正途,可他却跟了曹操,这到底是为什么呢?究竟里面有着什么故事呢?汉中张鲁政权张鲁出生在道学世家,他的祖父张陵人称张天师,创立了“天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