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孟尝君田文:是仁义为先的战国君子,还是自私自利的卑劣之徒?

孟尝君田文:是仁义为先的战国君子,还是自私自利的卑劣之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099 更新时间:2024/1/14 20:59:13

[var1]

(靖郭君 形象)

齐国有个人,名字叫做靖郭君。

靖郭君这个人别得不行,生育能力极强,也就是生孩子的能力十分优秀。

那这位仁兄有多少个孩子呢?

根据不完全统计,有接近五十个。

我们知道,过多的子女,往往会使亲情淡漠。

如果一个人只有一两个子女,他一定会倍感珍惜,而如果一个人有很多子女,那么通常情况下,只会让他感到厌烦。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种情况,但在封建时代,比如皇帝和他的子女们,基本上都会保持这个关系。

那些擅长生育的皇帝,比如康熙,他会对他的诸多子女中的其中一个产生特别的感情么?

当然不会,子女数量庞大的康熙皇帝甚至有可能终其一生都没有让他其中几个子嗣目睹他的圣颜。

所以,在靖郭君的其中一个小妾在他已经拥有了将近五十个孩子之后又给他诞下了一个男婴时,靖郭君的反应不是为人父的欣喜,而是厌烦。

那婴儿响亮的啼哭,白皙的皮肤在靖郭君看起来是那么的惹人讨厌,因为这些东西正在无时不刻地提醒自己,自己已经老了,已经不再年轻。

在这种心态的驱使下,靖郭君很快对这个刚刚生下孩子的母亲表示:

我的孩子已经足够多了,所以这个孩子,还是扔掉吧。

父亲对孩子没有感情,但十月怀胎的母亲看着从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始终还是于心不忍,于是还是瞒着丈夫,将其抚养长大。

[var1]

(田文 形象)

这个被偷偷养育的孩子,名字叫做田文。

而他的父亲靖郭君,叫做田婴

田氏,是齐国的大姓,靖郭君更是在齐国做相邦,混得相当不错。

这位伟大的母亲一养就是十几年,等到靖郭君知道这件事儿的时候,田文已经长大了。

木已成舟,那也就没什么办法了。

更何况,靖郭君逐渐发现,在自己的诸多儿子中,这个曾经被抛弃的田文,居然天资聪颖,勤学刻苦,是个可造之材。

所以,靖郭君临死之前,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把田氏家业,交给田文。

或许,这是这个无情的父亲,对他这个儿子的一种补偿。

那个时候的靖郭君,已经不是相邦,虽然官做得不大,但家业还是不小的。

田文继承了这些家业之后呢,干了一件十分有意思的事,那就是把家里变成了收容所。

一来,这孩子打小就没见过父亲,一直跟母亲过活,所以他对田氏一门并没有什么归属感。

二来,兴许是年幼时被抛弃的经历使他变得极富同情心,所以他时常接纳一些无家可归的人。

史书上说,不管什么人,只要没地方去,都可以来田文的府上混饭吃,而田文呢,即便是倾家荡产也要把这些前来投奔他的人照顾好,由此,十里八乡都传颂田文是个大好人,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

[var1]

(田文好客)

在《史记》中,我们可以得见,太史公记载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客怒,以饭不等,辍食辞去。孟尝君起,自持其饭比之。客惭,自刭。

有一位仁兄无处可去,投靠田文,田文赐给他饭菜,他认为这些饭菜档次太低,摆明了田文是在应付他,所以十分愤怒,一口也不打算吃,立刻就要起身离去,田文一看这不行,马上端着自己的饭菜走到这人的面前,这人一看,田文所食用的饭菜,还不如自己,十分惭愧,结果当场拔剑自刎,以此谢罪。

声名远播的田文越混越好,很快引起了齐国国君齐湣的注意。

齐湣王这个人的脑回路,很有意思。

一般来讲,作为国君,发现境内的齐人如此贤德,那应该立刻就提拔起来,予以重用,让他为国效力,然而齐湣王认为,齐国既然有这样的贤人,不应该让他留在齐国,而应该让他出使各国,到各地去溜达溜达,转悠转悠,替齐国扬名。(说白了就是显摆一下)

于是,齐湣王二话不说,就把田文派到了秦国。

秦国当时的国君,是秦昭王,秦昭王一看田文到来,认为这人是个人才,直接把田文扣留在了秦国,并且让其担任相邦。

秦国的意思很明显,你齐国不重用人才,我们秦国可不能浪费。

这回芭比Q了,一显摆二显摆,人还让秦国给扣下了。

然而,田文在秦国的遭遇,却宛如过山车一般惊险刺激。

[var1]

(拜为相邦)

秦昭王虽然喜欢田文的为人,想要重用他,但秦国的大臣们却认为,田文是齐人,还不是普通的齐人,而是齐国田氏宗亲,这人搞不好是个齐谍,他能对秦国忠心么?秦昭王很显然不是个意志力坚定的主儿,一听大臣们这么说,来个了川剧变脸,立刻又把田文下了大狱,关了起来,并且准备随时杀掉。

秦国的大狱,那滋味想必是很不好受的,几天来的遭遇如镜花水月,南柯一梦,但田文并没有因此意志消沉,放弃希望,他很快在监牢中联系上了秦昭王的一位宠妾。

你秦昭王喜欢听别人的,大臣们建议你把我关起来你能听,你老婆要是建议你放了我,估计你也就把我给放了。

田文对这位宠妾贿以重利,宠妾得了好处,很快成功游说秦昭王放人了事。

田文给这位宠妾的好处,不是金银细软,也不是什么绝世珍宝,而是他随身携带的一件狐皮大衣。

这件狐皮大衣,在宠妾看来,那就相当于今天巴黎时装周的最新款。

但当时的问题在于,这件狐皮大衣在田文刚到秦国的时候,就已经被进献给了秦国的宗室,现在正躺在王宫的仓库里吃灰呢。

宠妾想要,你不给,你就得接着蹲大狱,一时之间,田文也没了办法。

他本人虽然没有办法,奈何他这么多年交下的朋友实在是太多,各行各业干什么的都有,泥瓦打洞,按摩松骨,手机贴膜,刷机解锁,这些人涉及各行各业,更巧的是,这帮人里还真有位神偷,平时就以偷鸡摸狗见长。

于是,这位神偷朋友为了救出田文,毫不推辞,立刻潜入王宫重地,偷出了狐皮大衣。

有了大衣,宠妾三言两语,田文就被开释。

看来,无论是大风狂风龙卷风,都不如自己老婆的耳边风。

几经波折,差点领了便当,田文终于又回到了齐国。

[var1]

(齐湣王 形象)

齐湣王一听田文回来了,美的鼻涕泡都要出来了,他对自己拿田文出去显摆而置田文于险地这件事儿十分内疚,为了补偿田文,田文一回国,齐湣王就将其任命为了相邦。

当相邦,还是自己家的好啊。

田文也不是吃干饭的,做了相邦之后,为了报自己在秦国之辱,立刻联合了韩魏两国合力攻秦,打得秦国连连败退,最终只好求和。

田文这人,说实话还是挺记仇的。

收拾完了秦国还不算,后来秦国一个叫做吕礼的将领来投降,田文厌恶他是秦人,又很快动用手段把吕礼挤兑走了。

通过这样两件事儿,我们可以发现,田文现在又掌兵,在朝堂上说话又算数,他平时又蓄养门客,广交好友,声望越来越大,简直已经盖过了齐湣王的风头。

天下间只知齐国有田文,而不知有齐湣王,这让齐湣王很是落寞。

齐湣王一看,齐国是不能让你再待了,再让你待两天,你这个总经理就得把我这个老总取而代之,于是,齐湣王脸一变,开始各种排挤田文,田文受到压力,不堪所累,于是收拾行李,逃到了魏国。

田文不愧是田文,这么多年乐善好施,广交好友的行为为他积攒了大量的名望和人脉,他到魏国一顿活动,很快又被魏国的国君魏昭王任命为了相邦。

之前在齐国,秦国收拾自己的帐已经算完了,现在我到了魏国,是该和你齐湣王算算账了。

于是,在田文的策划下,魏国联合秦赵燕三国,组成联军,征讨齐国,大获全胜,齐湣王也死于战乱之中。

[var1]

(攻齐)

这个时候的田文,可以说是风头正劲,诸国他已经不放在眼里,所以他干脆在诸国之间搞中立,不再为哪一位君王服务,而是回到了自己的封地薛邑(山东枣庄),当起了中间人。

我们知道,田文的主要技能,就是招揽人手。

天下间都知道田文喜好周济那些困顿,没有地方去的人,所以他一回薛邑,四面八方的人都来投奔,导致薛邑很快又成为了仅次于齐国都城临淄的大城。

那时节,临淄有七万户人,而薛邑,差不多也有六万多户。

这对于齐湣王的接班人齐襄王来说,是一个极为不好的消息。

因为齐襄王知道,田文这人看上去和和气气,但实际上却并不好惹。

没办法,刚刚当上领导的齐襄王只能对这位老资格的部下展示出了极为亲密的态度,希望田文可以老老实实地在薛邑待着,而不要搞出什么幺蛾子来。

好在,在这样的关系持续了一段时间之后,田文就去世了。

而这位仁兄去世之后的封号,则是我们十分熟知的“孟尝君”。

作者鲁钝,文章最后,愿以元人张闰对田文的评价,来做个结尾:

狗盗鸡鸣却遇知,可怜真士不逢时。

诗书若作空言看,凤至鸾游孰致之。

看来,成就越大的人,越需要别人的帮助,徒手攀墙,徒劳无功,费时费力,唯有借来梯子,才能登高望远。

更多文章

  • 五虎上将关羽与曹营猛将典韦死战到底,谁能胜出,结局出乎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仅论武力而言,蜀汉最强的就是五虎上将,他们几乎没有敌手,而曹魏更是猛将如云,武力最高的莫过于典韦、许褚二人了,他们号称虎贲双雄,其中许褚多次和五虎上将交手,除了醉酒被张飞三合刺下马,遇见其他虎将都能打个平手,而典韦虽然勇猛,但他过早领了盒饭,没能和五虎上将过招,是演义当中的一大遗憾,典韦是

  • 从晋侯墓地、侯马盟书,看“晋国六百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澎湃新闻获悉,1月8日起,“晋国六百年”在辽宁省博物馆展出,展览通过展示周代晋国相关文物遗珍,讲述晋国兴衰风云。展览展出文物共计159件/组,全部来自山西博物院,均为首次在辽宁展出,其中“晋侯墓地”出土的青铜器等珍贵的随葬品尤为引人注目。 [var1]展览“晋侯风采”板块,展出4件成列的西周休簋和西

  • 汉献帝知道刘备称帝后,为何朝着蜀汉大笑三声?这三声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汉献帝对刘备称帝是何反应呢?面对自己最信任的刘皇叔做此举动,他什么话也没说,而是朝着蜀汉方向大笑了三声,这是为何呢?这三声究竟意味着什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汉献帝刘协的一生是十分悲惨的,因为正是他使得汉朝灭亡,天下三分,他原本并不是皇位的继承人,因奸臣董卓想更好的控制朝廷,独揽大权。刘协就被

  • 纸制品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战国时期的赵括又何来的“纸上谈兵”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括死后赵王后悔,赵括纸上谈兵图片简笔,赵括纸上谈兵文言文

    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造福全人类的发明,而且也是被誉为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的存在,但是明明是东汉才有的造纸术,为什么“纸”这个字会出现战国时期。[var1]就拿最为典型的例子来说,为什么会有赵括的纸上谈兵这一典故,赵括可是地地道道的战国时期的人,这离东汉可差了好多好多年呀!有人说这是之后才传出来的,各种的

  • 三国二十四名将,谁才是最强单挑王,结局出人意料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二十四将排行榜,三国六大名将排名,浅谈三国十大名将

    提到三国猛将,大家不自觉的就想起那句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但这个三国名将的排名水分太大,经不起推敲。如吕布之所以排第一,是因为吕布曾在虎牢关狂虐天下名将三英战吕布,对于排名第二的猛将却有好几种说法,有的说是一吕二马。因为民间有金吕布,银马超的说法,要是仅论整体的单挑实力,也就是单挑

  • 秦朝统一天下遭六国仇恨,汉朝接手后为何能安稳臣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朝统一天下的资料,秦朝vs汉朝vs唐朝,秦朝跟汉朝相差多少年

    [var1]秦国一统天下地图恢复六国根据资料记载,秦国在统一六国之前,秦国的制度跟关东各大诸侯的制度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的。然而秦国为了更好的管理诸侯就把秦国的制度直接推向了关东各路诸侯,也是这一点引起了关东社会的强烈反弹以至灭亡。刘邦夺国之后,虽继承了秦国的制度风俗,但汉高祖刘邦也选择了极为保守的政

  • 如果他不死袁绍就能击败曹操?不会做官且刚直过度的智囊名士田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他不死袁绍就能击败曹操?不会做官且刚直过度的智囊名士田丰本文作者为黄昏深处,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田丰,字元皓,是三国时代袁绍麾下的一名谋士,也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且令人肃然起敬的人物。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的笔下,田丰是袁绍帐中最具智慧的谋略家之一,和沮授齐名。不仅在袁绍与公孙

  • 白起,汉尼拔究竟谁才是歼灭战的第一名将?长平之战便可看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长平白起,白起最后一战是哪一战,大秦帝国白起出征长平

    这位汉尼拔是一位北非古国迦太基的名将,汉尼拔从不缺谋略,甚至一度让后人觉得他是否读过孙子兵法,他与白起一样,都是东西方代表性的名将,都是歼灭战的行家,俩人分别贡献了一场震古耀今,堪称历史第一的歼灭战,且两军交战人数绝不低于20万,坎尼之战同样是以少敌众,并且是以杂牌军歼灭了一支罗马时尚军团的经典战役

  • 如果从秦朝开始,国家不丢一分土地,那么现在我们有多大的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朝时广东是秦朝的领土吗,秦朝和元朝哪个领土多,秦朝的土地有多大

    而到了秦朝开始,自从秦始皇一统天下以来,中国的领土有了一个雏形,这才是真正的开始。我们就从秦朝开始算,看看中国不丢一块领土的情况下,该有多大的面积呢?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吧!我们都知道自从秦朝开始,真正的大一统王朝有汉隋唐宋元明清,其他的时候还是处在一个分裂的时期。而公认的唐朝是中国最强盛的一个古代

  • 率先反抗秦朝的六国贵族,将家底消耗殆尽,最终却为他人做了嫁衣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秦朝灭亡后6国各贵族都去了哪里,秦朝时期有多少大军,秦朝三大军团

    [var1]但是可惜的是,秦始皇传承万世的想法,仅仅在二代接被终结。秦朝的失败,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是一场旧社会体制的“复辟”。项羽在败亡秦国政权后,将制度再次恢复成了分封制,分封十八路诸侯。以项羽为代表的的旧贵族,一方面是秦末暴政,民不聊生的原因,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几百年的传统不是说变就变的,民间还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