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蓝玉狂灭蒙古大军,洗刷靖康之耻,朱元璋为何杀他?

蓝玉狂灭蒙古大军,洗刷靖康之耻,朱元璋为何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920 更新时间:2024/1/19 12:49:28

蓝玉,作为大明王朝开国功臣之一,在消灭元朝的战争当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大明的千秋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后却因为谋反而被诛杀。从一战成名,到战功赫赫到最后因为谋反而被诛杀,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蓝玉便从明朝的大将军,沦为了阶下囚,如此巨大的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

姐夫的赏识

蓝玉的出生和朱元璋非常类似。作为当时丹口镇上一个小山村的苗族村民。因为元朝末年土地兼并严重,百姓流离失所,元朝末年出现了大量了起义军。受到战乱而迁到安徽定远,与父亲住在一起的蓝玉接触到了当时的由朱元璋率领的一部分起义军。

在朱元璋率领的起义军当中有一位蓝玉的亲戚——常遇春。说起来常遇春是蓝玉的姐夫。当时常遇春作为朱元璋帐下的一员大将,率领起义军四处征战,蓝玉也就投靠他,跟随军队四处转战。

久而久之,蓝玉在军中锻炼出一身上阵杀敌的好本领。在四处与元军的作战当中屡建奇功。常遇春见自己的弟弟在军事上有如此天赋,非常高兴,希望他的能力被充分发挥出来,便经常在朱元璋的面前说蓝玉的好话,见蓝玉的英雄事迹讲给朱元璋听。

见蓝玉确实立下许多奇功,加上对这位年轻人的厚望,朱元璋授予他正二品指挥使。蓝玉得以亲自率领军队作战。

四处转战

蓝玉被授予正二品指挥使,是他一生从军经历的转折点。洪武四年,即公元1371年,蓝玉跟随征西大将军傅友德参加针对西南地区的战役,攻克成都。这标志着整个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尽归朱元璋控制。

此后的十几年时间,蓝玉大将军一直在大明与元朝的战斗前线,从征战漠北到征讨西蕃,蓝玉一直都为大明的统一大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朱元璋自然也是没有亏待这位大明的功臣,在统一中原之后,准备授予其梁国公的爵位,赐予官职太子太傅。代理治理朝政。朱元璋将这个职位授予蓝玉,可见对蓝玉的重视。

在蓝玉左右的征战当中,经常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并且频频不按常理,采用突袭的方法袭击敌军,从而取得战争的胜利。《明史》是这样评价蓝玉的:“饶勇略,有大将才。”要说蓝玉领兵打仗的巅峰时刻,当属捕鱼儿海战役。

捕鱼儿海大胜

捕鱼儿海战役被称为是元朝和明朝之间最后的决战。当时元朝的皇帝脱脱帖木儿因为之前明朝的北征,而将朝廷迁到了捕鱼儿海附近,即现在的贝加尔湖。

脱脱帖木儿并非等闲之辈。在面对元朝军队的

节节败退

,他使出了自己的全部本领。首先加强控制对大明有归顺倾向的高丽,使其成为对抗大明的一股势力。

其次,在从河北到陕西这条大明和元朝之间的边境线上,开始高频率的袭扰。此外,脱脱帖木儿还控制住了当时云南,陇西的元朝残余势力,形成了对大明的包围。

眼看战争的局势有转变的趋势,朱元璋决定征召大军,和当年西方进攻匈奴一样,千里破袭,毕其功于一役。为了达到彻底消灭元朝的目的,朱元璋亲自任命最有实力的蓝玉作为大明远征部队的统帅,同时还任命唐胜宗、郭英为左、右副将军。

在情报系统的支持下,远征军得到消息,元朝的小朝廷在贝加尔湖,喀尔喀河一带游牧。由于情报并不准确,元朝朝廷出现的范围比较大,因此蓝玉率军边搜索边前进。一个月后,大明军队来到了捕鱼儿海附近,准备对北元的朝廷进行一次围歼战。

为了不打草惊蛇,同时把握转瞬即逝的机会,大明的军队一直采取快速且隐蔽的行军方式。大明的军队甚至在地上挖洞煮饭。但是要想到这场战役的胜利却并不容易,在捕鱼儿海附近,大明远征军并没有找到元朝的朝廷。

皇天不负有心人,军队的巡逻兵回报情报,元朝的朝廷在捕鱼儿海东北方向八十余里外出现了。战机转瞬即逝,求胜心切的蓝玉立刻任命王弼为前军先锋,率军对元朝的朝廷发动突袭。而此时的元朝朝廷对大明远征军既不知道其规模,也不知道其作战目标,甚至连远征军的存在都不知道。

天佑大明,在大明远征军发起进攻的关键时刻,在草原上突然刮起了一阵沙尘暴,遮天蔽日。有了沙尘暴的掩护,明军骑兵快速接近,彻底摧毁了元朝朝廷。此战,明朝军队俘获包括皇族成员近三千人,大批的牛羊。为防范蒙古军队卷土重来,缴获的装备就地焚毁,从而彻底摧毁了蒙古军队崛起的可能。

元妃自尽与“攻占”喜峰口

捕鱼儿海战役是蓝玉的巅峰时刻。朱元璋对蓝玉的巨大贡献非常高兴,将其分为梁国公。但是在此之后,蓝玉便犯下了越来越多的罪,以至于朱元璋都看不下去了。在捕鱼儿海大战之后,明军俘获了大量的元朝皇族成员。堪称元朝的“靖康之耻”。

但是在班师回朝的路上,蓝玉见到其中一位被俘获的妃子长得水灵漂亮,竟然起了歹念,玷污了这位元朝妃子。而她觉得自己被玷污后羞愧难当,于是乘人不备自尽。这件事传到朱元璋的耳朵当中,朱元璋自然是非常生气。

这位妃子作为元朝皇族的成员,处置她的权利在朱元璋的手中。虽然羞辱敌人并非不可,但是如此行为有损明军的声誉,也是对朱元璋皇权的蔑视。

如果说蓝玉玷污被俘的元朝妃子是对朱元璋皇权的蔑视,那么攻打喜峰口就让朱元璋下定决心除掉蓝玉。喜峰口是大明边防的一个关口,是中原和北方大漠的分界线,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蓝玉的军队从塞外归来,要从喜峰口回到内地。由于当时是晚上,根据规定,晚上关口不开,或者办理入关的手续。

在办理手续的过程当中,蓝玉耐不住性子,加上大胜归来,骄傲跋扈,竟然直接率领军队进攻喜峰口。不仅破坏了关口,还造成了一些驻防士兵的伤亡,喜峰口一时瘫痪无法使用。朱元璋听闻此事之后,勃然大怒,心中对蓝玉的杀心开始浮现。但是作为帝王,面对大明的功臣,朱元璋还是得表现出宽容。

蓝玉集团崛起

开国之初,明朝的军队主要都掌握在各个将军的手中。朝廷听闻此事之后,派出御史前往调查。没想到蓝玉竟然直接将这位御史赶走。

在论功行赏的时候,朱元璋考虑到蓝玉虽有大功,但也有大错。于是决定将其原来的爵位梁国公改为凉国公,并且还把他的错误刻在铁券上,希望能以此为戒。但是蓝玉并不悔改,在宴会上依然出言不逊,这样朱元璋对蓝玉愈发不满。

此外,蓝玉开始培养起了他自己的势力。在自己的府中养了很多的家奴。而这些人仗着蓝玉的威名四处为非作歹,给当地的百姓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军队当中,蓝玉更是任人唯亲。大量的军官都被蓝玉替换成了自己信任的人。军队事实上已经变成了蓝玉的私人军队。

此外,蓝玉还出言不逊,觉得自己劳苦功高,却被授予了太子太傅官职,心里感到非常不满。他希望的太师官职被宋、颖两公所占。蓝玉非常不满,在上朝的时候,朱元璋因为对他的不满,而故意不听蓝玉的谏言,这让蓝玉对朱元璋还有中央的不满愈发强烈。

历史的方向或许发生了转变

洪武二十六年,即捕鱼儿海战役结束仅仅几年后,锦衣卫指挥蒋瓛告发蓝玉谋反。此事一出,蓝玉即刻被打入大牢,接受朝廷的调查。朱元璋也趁此机会,清理朝堂之上和蓝玉的势力。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军备打入大牢。

意图谋反的证据确凿,朱元璋下诏诛杀蓝玉及其势力,蓝玉被剥皮,史称蓝玉案。这次清理蓝玉势力的行动波及范围之广,只有胡惟庸案可以与之相比。蓝玉安就此告一段落。但是或许正是蓝玉被诛杀,直接改变了历史的走向,之后的靖难之役才得以成功。

总结

蓝玉案作为大明早期大规模清除功臣的案件,既是蓝玉太过嚣张跋扈,也有朱元璋巩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有趣的是,蓝玉是坚定的太子党,在战争结束,与太子朱标的谈话当中,蓝玉指出燕王有帝王之气,太子朱标必须小心。但是朱标生性仁慈与燕王情同手足,对蓝玉的话并未放在心上。如果蓝玉与朱标都还在世,或许靖难之役将不会出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朱标病死,朱元璋为何不册立最有能力的朱棣?朱元璋:原因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胜利告终,建文帝朱允炆最终下落不明,这成为大明第一历史悬案。关于朱允炆下落,有说在皇宫中自焚了,也有说逃走出家为僧。这些都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问题,问题是朱元璋很清楚朱棣的能力,让他镇守北京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让儿子到各地做了藩王,不召见不得轻易进京

  • 令妃10年生6子,可惜未当上皇后,乾隆一句话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令妃令妃令妃10年生6子,可惜未当上皇后,乾隆一句话给出答案!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原姓魏,由正黄旗汉军抬旗入镶黄旗满洲),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清泰之女。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

  • 朱元璋开仓放粮,假扮乞丐微服私访,回来就斩杀五名一品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古代同时也是因为科技的不发达,对于各种天灾,也是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比如多年不下雨之类的旱灾那也都是比比皆是。而就是这些天灾,导致古代经常会有数之不尽的人因为饥荒而去世,但人民的大量死亡同时也会造成统治的不稳定。因此很多统治者在部分地区发生饥荒灾难时,都会选择开仓救灾。南宋时期的董纪兴根据之前各个

  • 从兄弟到君臣,辅佐朱元璋18载,大将徐达为啥能够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帝王,其能力自然不用多说,但建立一个新的朝代并非一人就能做到,这缺少不了能臣良将的辅佐。在众多属臣中,朱元璋最为信任的就是徐达,两人情同兄弟,感情十分深厚,在18年的君臣生涯中,徐达凭借自己的大智慧成为朱元璋的头号干将,成功避开了开国名将几乎都没有好下场的魔咒。出身农家,投身行伍

  • 他是朱元璋爱将, 奉命出使却独自建立一国家, 现如今成为亚洲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经历了很多个不同的朝代,而为了稳定住自己的政权,每一个朝代的皇帝基本上都会派遣自己觉得可以信任的人去出使周边的地区。而当时很多经受战乱的人因为不想待着国内遭受混乱的生活环境,他们大多会选择逃离自己的家乡。而当时南洋是比较多人选择去的。到了朱元璋时期,南洋已经有了很多的中国百姓。所以朱元璋决定派遣

  • 这个民族被乾隆赶出中国,后代强烈要求回国,2003年最终回归祖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时期回国的民族,被清朝赶出中国的少数民族,清朝被迫打开国门的根本原因

    这个民族2013年才被列入藏族,成为了中国的公民;他们一直生活在西藏边境周围,难道是被历史遗忘了或者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一切从清朝乾隆年间说起,这个民族之前只能称作为做达曼人,其意思就是藏语中骑兵的意思,因为他们是廓尔喀军骑兵和当地人的后代。1791年廓尔喀入侵。廓尔喀军骑兵原本本是尼泊尔王国众多部众

  • 倭寇与明朝和西班牙三国杀的结果证明,戚家军战力与西班牙相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的日本还没有锁国,日本西南的倭寇集团正在东南亚四处劫掠,不仅骚扰中国东南沿海,也侵入了菲律宾,1580年,他们在吕宋岛北部的卡加延地区击败当地土著,建立了基地。这一时期的东南亚海域,西班牙殖民者、日本倭寇,以及中国东南沿海的海盗势力,是三股最主要的力量,随着利益争夺的加剧,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激

  • 被舆论拐弯的历史假象:朱元璋蒸鹅杀徐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除了那些有名的皇帝被人们熟知,我们更应该去了解那些帮助皇帝上位的文臣武将,毕竟单凭皇帝一人,也无法实现“江山易改”的宏图大志。朝堂之上,群臣献计共谋天下之政的场景着实令人内心澎湃。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期,应该就是此番场景。传闻,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身边有着许多的文臣武将,将这

  • 吴三桂死后,他的娇妻陈圆圆去哪了?专家在一处墓碑上找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三桂陈圆圆后人现状,江山风雨情吴三桂陈圆圆,陈圆圆李自成吴三桂是什么关系

    似乎古代有着倾国倾城相貌的美人,都没有过好的命运。比如今天说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美人陈圆圆。陈圆圆出生于货郎之家,母亲早亡。自小由姨父抚养长大,后来便随姨父改姓陈了。原居于苏州桃花坞,在美景的渲染之下,陈圆圆自小的气质便与众不同。长大后的陈圆圆不仅人长的漂亮,而且还冰雪聪明。琴棋书画一沾就会,年纪轻轻

  • 朱元璋68岁生下的小女儿,受三代帝王宠爱,一生享尽荣华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皇帝,他年轻的时候经历十分坎坷,去寺庙做过和尚,也当过乞丐沿街乞讨过。后来他参加了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并且在起义军中崭露头角,成为了起义军的首领,最后正是他手中的这支军队帮他夺取了天下,他也成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从一名农民走到明朝皇帝朱元璋的能力自然非常的高,并且不仅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