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第一次尝巧克力,看了900多字的“说明书”,之后就说了3个字

康熙第一次尝巧克力,看了900多字的“说明书”,之后就说了3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65 更新时间:2024/1/19 11:28:50

如今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荔枝再也不必和唐朝那般,为了保障新鲜,快马加鞭地从岭南运到京师;曾让西方人疯狂追捧的茶叶和瓷器,也不必跋山涉水地走上数月乃至一年。相比于古人的生活,我们如今各种快节奏几乎让我们忘了在那个一切都慢的年代里,为了一个喜好真的是可以花上一辈子的功夫。

也正是因为一切都太慢了,他们对于一切新奇的东西都充满了敬畏与求知欲,就像大名鼎鼎的康熙,在那个传教士开始进入中国宣传西方化、物品的时代,他第一次接触到了巧克力这种食物。

看着眼前的巧克力,康熙充满了好奇,所以在使用之前还认真地读了巧克力的使用说明书。只是……这个说明书未免也太长了吧,足足九百多字,康熙看完了都不免皱眉,然后一脸无奈地在说明书上批了三个字。吃一个巧克力能有这么麻烦?这说明书里到底说了什么?康熙又批了哪三个字呢?

在清朝发展的洋人们

其实不仅是康熙,对于西方人来说,巧克力也是一个稀罕物。因为巧克力的原产地是在南美洲,如果不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西方人也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件吃食,可以媲美于茶叶,给大家带来一种全新的感受。

到底是物以稀为贵了,巧克力也在西方流行了一段时间,而这个时候的西方人十分热衷到全球各地去探索新大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也就把这些食物带到了很多角落。

而东方一直是西方人所往的天堂,随着航路的一道道开辟,这些西方人终于来到了他们梦想了许久的地方,而当时的清政府还没有进入后期那么极端的封建愚昧状态——在康熙统治下的清朝,国力正盛,物阜民丰,更重要的是对外也保持着友好交流状态。

康熙也对国外的事情充满了好奇,而首先来到中国大陆的又大多是一些传教士,这些传教士没有那么浓烈的侵略情绪,主要是为了宣传西方的一些思想文化而来,自然也得到了康熙的接见。这些传教士也聪明的意识到,他们要想在中国赢得发展,就必须好好讨好这位中国的皇帝,所以他们竭力展现自己的才干、学识,为的就是在留在皇帝身边。

而这也确实有不少传教士做到了,所以我们在清朝的一些记载里总会看到一些洋人的名字,且在宫中担任要职,比如经历了三朝的元老级宫廷画师郎世宁,在总税务司担任要职的赫德,见证了明朝覆灭又得到顺治庇佑的汤若望……

这些洋人确实都很有自己的真凭实学,对中国文化也领略的十分到位,而也正是他们的存在,为之后洋人与清王朝建立良好的外交关系打下了基础。

巧克力传入中国

说回康熙时期,康熙甚至拜过荷兰人南怀仁为老师,就是为了学习科学技术。就是这么一个对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与求知欲的皇帝,对于外来的新兴事物自然也是来者不拒。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巧克力被传输到了中国。

当时的巧克力可不是现在的这个形状,而是被研磨成了一种粉末,就好像现在的咖啡一样,是冲泡成饮料来喝的。而这主要也是巧克力的原产地——墨西哥的国王当时就是这么吃巧克力的。

其实当时的人们也意识到了巧克力炒熟后油脂丰富,但他们当时想的是用面粉或者是香料来中和,并没如今这般的制作工艺,所以巧克力传到中国的时候,也是呈现出一种粉末状态。

对于这个物件康熙一开始只是有所耳闻,他知道他的太医院里有一个叫做赫世亨的洋人喜欢喝这个,连带着赫世亨身边的人也掀起了一股喝巧克力的风潮。当时康熙虽然好奇,但想到可能这就是一种调养身体的补品,也就没有在意。

后来因为天气炎热,酷暑难当,康熙突然想起了太医院里大家都流行喝巧克力,是不是这个巧克力也有解暑的功效,于是就主动问太医要了一点。这消息传到太医院,瞬间让太医们慌了神,尤其是赫世亨。

九百字的说明书

康熙可是一国之君,平时喝的都是上好的茶叶,在赫世亨眼里,巧克力粉这种粗糙的研磨产物根本入不得皇上法眼,更况最要紧的是,康熙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赫世亨手里的巧克力粉刚好吃的所剩无几了。

康熙的临时要求赫世亨很难满足,毕竟巧克力粉又不是中国的本土产物,是需要跋山涉水远渡重洋的,慌得六神无主的赫世亨立刻联系京师的朋友,问问他们那里有没有多的,找了好久才终于在另一位传教士那里匀来了一些珍藏。

东西是有了,怎么用又是个大难题。在赫世亨眼里,这可不仅仅是呈上去一份巧克力那么简单,这个东西怎么用才能让皇帝满意才是重点。为此,赫世亨冥思苦想,干脆自己写了一份说明书,为了就是把巧克力的吃法事无巨细的讲给康熙,达到巧克力最完美的吃法。而单单如此还不够,如果能借着巧克力再宣传宣传自己的国家那就更好了。

所以这份说明书写着写着越写越长,写到后面赫世亨自己都觉得有点过了,于是又删删减减,最后就有了呈交到康熙面前的那份巧克力,连带着九百多字的说明书。

康熙打开的时候也纳闷了,和我们想的一样,就是吃个东西,搞这么复杂干什么。康熙再仔细一看,好家伙,说明书上不仅写了巧克力怎么吃,还写了一大堆巧克力的产地、制作手法……拉拉杂杂一大堆,有用的信息就那么一点,看的康熙是越来越气,当场呵斥了赫世亨。赫世亨也是冷汗直冒,意识到确实过了头,忙找补到,巧克力就和茶叶一样,冲泡就行。

康熙这下更不高兴了——就这么简单的事你非弄得那么复杂干什么?于是他拿着那张说明书,无奈的批上三个字——知道了

后记

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就因为帝王的身份瞬间复杂化了。这和我们日常经历何其相似——就一个有一说一的事情,你会考虑到对方的身份、喜好,甚至猜对方有没有隐喻,会不会多想,最后想的越多,错的越多。所以还是简单一点,抛开一些身份的束缚,把事情做好就行了。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蓝玉狂灭蒙古大军,洗刷靖康之耻,朱元璋为何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蓝玉,作为大明王朝开国功臣之一,在消灭元朝的战争当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大明的千秋大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最后却因为谋反而被诛杀。从一战成名,到战功赫赫到最后因为谋反而被诛杀,仅仅几十年的时间,蓝玉便从明朝的大将军,沦为了阶下囚,如此巨大的差距究竟是什么原因?姐夫的赏识蓝玉的出生和朱元璋非常类似。作为

  • 朱标病死,朱元璋为何不册立最有能力的朱棣?朱元璋:原因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胜利告终,建文帝朱允炆最终下落不明,这成为大明第一历史悬案。关于朱允炆下落,有说在皇宫中自焚了,也有说逃走出家为僧。这些都不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问题,问题是朱元璋很清楚朱棣的能力,让他镇守北京就是最好的证明。作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让儿子到各地做了藩王,不召见不得轻易进京

  • 令妃10年生6子,可惜未当上皇后,乾隆一句话给出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令妃令妃令妃10年生6子,可惜未当上皇后,乾隆一句话给出答案!孝仪纯皇后(1727-1775),魏佳氏(原姓魏,由正黄旗汉军抬旗入镶黄旗满洲),乾隆帝妃嫔,嘉庆帝生母,内管领清泰之女。乾隆十年,封为魏贵人;同年,晋封为令嫔;乾隆十三年,晋封为令妃;乾隆二十四年,晋封为令贵妃;乾隆二十五年生皇十五子永

  • 朱元璋开仓放粮,假扮乞丐微服私访,回来就斩杀五名一品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古代同时也是因为科技的不发达,对于各种天灾,也是没有丝毫的抵抗能力。比如多年不下雨之类的旱灾那也都是比比皆是。而就是这些天灾,导致古代经常会有数之不尽的人因为饥荒而去世,但人民的大量死亡同时也会造成统治的不稳定。因此很多统治者在部分地区发生饥荒灾难时,都会选择开仓救灾。南宋时期的董纪兴根据之前各个

  • 从兄弟到君臣,辅佐朱元璋18载,大将徐达为啥能够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开国帝王,其能力自然不用多说,但建立一个新的朝代并非一人就能做到,这缺少不了能臣良将的辅佐。在众多属臣中,朱元璋最为信任的就是徐达,两人情同兄弟,感情十分深厚,在18年的君臣生涯中,徐达凭借自己的大智慧成为朱元璋的头号干将,成功避开了开国名将几乎都没有好下场的魔咒。出身农家,投身行伍

  • 他是朱元璋爱将, 奉命出使却独自建立一国家, 现如今成为亚洲首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经历了很多个不同的朝代,而为了稳定住自己的政权,每一个朝代的皇帝基本上都会派遣自己觉得可以信任的人去出使周边的地区。而当时很多经受战乱的人因为不想待着国内遭受混乱的生活环境,他们大多会选择逃离自己的家乡。而当时南洋是比较多人选择去的。到了朱元璋时期,南洋已经有了很多的中国百姓。所以朱元璋决定派遣

  • 这个民族被乾隆赶出中国,后代强烈要求回国,2003年最终回归祖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时期回国的民族,被清朝赶出中国的少数民族,清朝被迫打开国门的根本原因

    这个民族2013年才被列入藏族,成为了中国的公民;他们一直生活在西藏边境周围,难道是被历史遗忘了或者这又是为什么呢?这一切从清朝乾隆年间说起,这个民族之前只能称作为做达曼人,其意思就是藏语中骑兵的意思,因为他们是廓尔喀军骑兵和当地人的后代。1791年廓尔喀入侵。廓尔喀军骑兵原本本是尼泊尔王国众多部众

  • 倭寇与明朝和西班牙三国杀的结果证明,戚家军战力与西班牙相当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此时的日本还没有锁国,日本西南的倭寇集团正在东南亚四处劫掠,不仅骚扰中国东南沿海,也侵入了菲律宾,1580年,他们在吕宋岛北部的卡加延地区击败当地土著,建立了基地。这一时期的东南亚海域,西班牙殖民者、日本倭寇,以及中国东南沿海的海盗势力,是三股最主要的力量,随着利益争夺的加剧,他们之间的冲突也日益激

  • 被舆论拐弯的历史假象:朱元璋蒸鹅杀徐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每一个朝代的更迭除了那些有名的皇帝被人们熟知,我们更应该去了解那些帮助皇帝上位的文臣武将,毕竟单凭皇帝一人,也无法实现“江山易改”的宏图大志。朝堂之上,群臣献计共谋天下之政的场景着实令人内心澎湃。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时期,应该就是此番场景。传闻,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身边有着许多的文臣武将,将这

  • 吴三桂死后,他的娇妻陈圆圆去哪了?专家在一处墓碑上找到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吴三桂陈圆圆后人现状,江山风雨情吴三桂陈圆圆,陈圆圆李自成吴三桂是什么关系

    似乎古代有着倾国倾城相貌的美人,都没有过好的命运。比如今天说明末清初时期著名的美人陈圆圆。陈圆圆出生于货郎之家,母亲早亡。自小由姨父抚养长大,后来便随姨父改姓陈了。原居于苏州桃花坞,在美景的渲染之下,陈圆圆自小的气质便与众不同。长大后的陈圆圆不仅人长的漂亮,而且还冰雪聪明。琴棋书画一沾就会,年纪轻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