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留下一员猛将,为何朱允炆弃而不用?

为防朱棣造反,朱元璋留下一员猛将,为何朱允炆弃而不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859 更新时间:2024/2/6 1:17:30

虽然皇帝被赶下台的事情也不是没有,但对大一统王朝来说这只在两种情况下才出现过:一种是发生了全国性的农民起义,另一种则是宫廷政变。真正像朱棣这样以藩王身份,在远离权力中枢千里之外的地方起兵夺位,并最终取得成功的,在他之前毫无先例!

在许多方面,朱元璋都是一位千古明君,但是他晚年诛杀大批的功臣,成为后人一直争论的缺点。随朱元璋一起打天下的开国功臣,最后几乎都被朱元璋杀尽,仅有少数几人因为特殊的原因和种种关系而得以幸存,耿炳文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朱元璋在晚年杀功臣和留功臣都是围绕一个目的,那就是为子孙保江山。太子朱标本是朱元璋非常满意的一个传位对象,而且从前期看很有明君的风范,可惜英年早逝。朱元璋因为太子朱标的死伤心不已,因为太过喜欢这个大儿子,朱元璋没有把皇位传给其他儿子,而是传给了孙子朱允炆,也就是朱标的儿子。

可惜朱元璋宠爱朱标的儿子,非得把皇位传给他,而且为了给自己的孙子扫清障碍,诛杀了很多的开国功臣,等到朱允炆即位后,大家相安无事也就得了,可朱允炆不,他非着急削藩,这下子,燕王朱棣不爽了,自己本来就想当皇帝,正没有借口起兵造反呢,这小皇帝这么一来自己索性就直接造反了。

造反可是一件杀头的大事,古往今来几千年的时间,造反成功的也屈指可数,为了堵住天下人的攻讦,朱棣打出了“奉天靖难”的口号,声称要“除奸臣,清君侧”,为了安抚自己的部下,朱棣甚至不惜四处流泪,部下本来人心惶惶,但在朱棣声泪俱下的哭诉中竟然全部拧成了一股绳子,要一起“帮助皇帝扫除身边的小人”。

而朱允炆也遵循朱元璋的临终遗愿,马上派遣耿炳文出战迎敌,尽管此时的耿炳文已经是65岁的高龄,但是依靠丰富的作战经验渐渐取得上风。然而朱棣也不差,为了能够顺利夺取政权,朱棣也是做到了知己知彼,仔细的研究过耿炳文的战略战法,最终通过离间计赢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耿炳文突然意识到,朱棣这是想速战速决,绝对打不了持久战。因此耿炳文便守城不出,任凭朱棣如何挑衅。朱棣看到这种情况也是无计可施,没过几天就带兵返回。

随后朱棣就开始散播耿炳文大败的谣言,让朝中内应太常卿黄子澄上奏换将,朱允炆果然中计,派遣李景隆替换耿炳文,随后耿炳文返回京都。朱棣得知朱允炆临阵换将后哈哈大笑,立刻率领大军进攻,而李景隆不但连遭惨败,甚至打开城门迎接朱棣。

最终朱棣造反成功,登基为帝。不得不说朱元璋还是很有眼光的,奈何朱允炆的经验实在是少,不懂的用人,根本对付不了老谋深算的朱棣。朱棣继位后,第二年耿炳文遭到了刑部尚书郑赐、都御史陈瑛的弹劾,从而畏罪自杀,令人唏嘘不已。虽然耿炳文是自杀,但有谁说,不是朱允炆的反复和多疑,将他杀死的呢?

所以,有人认为,如果朱允炆能够相信老将耿炳文,不擅自更换主帅,朱棣就不会直取南京城,明朝也不会易帝,你们是怎么想的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元朝的电视剧为何很少拍?导游:不是不想,其实是根本不敢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来看元朝,元朝的时候没因为统治者的原因,对于文化不够重视,在当时重武轻文,并且蒙古人压根就看不起汉人,统治者不把被统治者当人看,被统治者肯定不会愿意心甘情愿的歌颂统治者。所以,元朝的相关历史史料非常少,导演即便想拍也无可奈何。其次就是元朝存在的时间比较短,自1271年建立,1368年灭亡,只

  • 七个皇帝都痴迷的女人,风姿卓越,杨贵妃也比不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杨贵妃吸引皇帝的真实原因,韩国杨贵妃,杨贵妃高清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当时奉命镇守扬州的晋王杨广回到京都长安,跟小媳妇这个萧公主要完婚。这一年的杨广25岁,萧妃是刚满13岁,但是杨广他是出了名的好色之徒,历史史书《正史》《野史》都有记载。这回到京城一看,小公主容貌秀丽,风姿卓越,当然是高兴,喜欢的不得了。而且杨广还听手下头一号的谋臣宇文述说了,有一位奇人叫袁天罡,他早

  • 从世子到史书,朱棣为何狂黑晋王?朱棡:和我比兵权他真是个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和三哥朱棡是对头,朱棣夺取江山后还欺负了大侄子朱济熺,把三哥不待见的朱济熿送上了晋王宝座,对晋王一系极尽打压。朱棣还修改了史书,让晋王变成了无能、狂暴的废物。可惜的是他并不能修改全部历史资料,否则我们还真被他给骗了。朱棣诋毁三哥最经典的著作就是《奉天靖难记》,这本书作者不详,但肯定是朱棣的亲信,

  • 元末狠人王保保:7次拒绝与朱元璋联盟,朱反称其为天下奇男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从开局一个碗,到坐拥整个天下,朱元璋可以被称为“白手起家”的典型代表,经过艰苦的奋斗之后,朱元璋终于成功建立明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但事实上还有很多都是朱元璋都无法得到的,例如元末狠人王保保。投身军营,统兵作战元顺帝时期,元朝赋税不断加重,百姓苦不堪言,碍于朝廷的威严,百姓只能默默

  • 朱元璋为啥不顾骂名,一定要扒了蓝玉的皮?你看朱允炆的母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身边从来都不缺少武将。常遇春、徐达、汤和等人都是当世的悍将。可是他们毕竟是从一开始便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的弟兄,所以大明江山稳定后他们也都不在年轻了。在年轻一代里属蓝玉最为出众,但是朱元璋要扒了他的皮。朱元璋本来是一个小的放牛娃,因为家里穷吃不上饭,于是便为地主放牛换取饱餐。可是放牛的工作十分轻松

  • 一代女皇武则天挑选“男宠”的标准竟比历代皇帝选妃还要苛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武则天一生的四个秘密,武则天秘史太子选妃,如何评价武则天的历史功过

    但是,为了保证皇室血脉的高贵与基因的优秀。所以,选妃的标准就极其严格了,首先年龄方面不得低于14岁,也不能超过20岁,然后就是容貌一定要端庄,举止一定要大方,最后就是家室一定要显赫。能达到这些标准也只是基本要求而已,后面的选拔才是最苛刻的,经过几轮筛选下来大概两千个秀女当中就只有几十人能入选被纳入后

  • 朱元璋临死前想出个计策,让我国人民头疼了600年,现在仍然无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他在死前下了一道遗诏,是下给他的继位人,他的皇孙朱允炆的。他告诉了朱允炆自己死后如何安葬的事情,要知道人在生死关头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十分清楚的。但是书上并没有把他说的话给记录下来,但是从附原文的一些做法我们可以猜到一二。要知道在他刚刚去世6天之后,朱允炆居然就决定埋葬,这根本就是于理不合,朱允炆也不

  • 都说明朝崇祯很穷,那么明朝末年的钱都到哪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即使在崇祯连加三饷,虽然名义上三饷有二千七百万,比正税七百万两多出不知道多少,但是实际上直到大明朝灭亡,最多的一年也没有收过超过五百万两的收入。所以崇祯天天想中兴大明,天天喊中兴大明,可是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大明朝的境况是一天不如一天,即组织不起一支强大的军队,甚至连辽东前线这关系到大明存亡的重地居然

  • 《嘉南传》:想做武则天,又对皇帝有期望,太后到底是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送礼就得投其所好,龙纹代表真龙天子,而一般来说凤凰才是代表后宫,这太后想做武则天的心是满朝皆知。而她自己也是直面自己对权势的贪恋,吃穿用度以及在朝堂的地位都在朝着皇帝这个位置在靠拢。但是,太后也是一个母亲,对于赵翌的心也是不假的,可就是不愿意还政于赵翌,所以太后这个人物的具有多面性。太后对权势的渴望

  • 北宋名将狄青巧妙掌握士兵心理,只用一百枚铜钱就获得了大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名将狄青为何被吓死,顾宏伯评话狄青取珠旗,狄青

    有一次,狄青率兵来到桂林征讨叛军。因为叛军连胜数场,士兵们都有畏战心理。狄青于是召集了大军,对士兵们说:“大家都对这次战争的结果没有数,我也同样忐忑。这样吧,还是请上天神明来给我们指一条明路。我往空中丢一百个铜钱,如果落地的时候,这一百个铜钱全部都正面朝上,那就说明我们能够获胜!”狄青手下将领一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