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乱世后的大一统王朝西晋,为何仅仅存在36年就覆灭了?

三国乱世后的大一统王朝西晋,为何仅仅存在36年就覆灭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19 更新时间:2024/2/6 1:21:08

我们都知道,在那纷纷扰扰的三国末年,蜀汉顶不住曹魏的强大攻势,沦为了三国中最早灭亡的一方。而曹操当初“三马同槽”的梦境也最终变成了现实,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一起把控了曹魏的军政大权。公元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了西晋,定都在洛阳。公元280年,西晋灭孙吴,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西晋初年,司马炎励精图治,他重视农业生产;推行九品中正制以巩固士族利益;反对奢侈提倡节俭等。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得西晋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繁荣之态,被称为“太康之治”。可惜的是,即便是国家的创建者开了一个好的头,但西晋却仅仅短暂地存续了36年就走向了被少数民族灭亡的道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很多人说都怪那个智障皇帝,当然这是从感性的方面来看待的。那么我们从理性角度分析发现,晋惠帝司马衷虽然痴呆不能处理政务,但是在当时的宗法制之下,他的皇位继承是合理合法的。纵观历史,其实我们都可以看到每个王朝都有那么几个不应该坐上那个位置的皇帝。一个新兴的王朝覆灭固然跟继任者有关,但是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是王朝的缔造者奠定了王朝的一个不良开端。虽然有之前司马炎自己主导的“太康之治”实现了发展。但是没过多久各个士家大族展现了他们的本性:贪婪奢侈,鱼肉百姓。可是司马炎对此却无动于衷,节俭没多久的他就骄奢淫逸起来,还帮助他的舅舅获取大量的财富。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因此许多的西晋官员们也成了社会的蛀虫,不仅横行乡里,还公然做起了强盗的行径,巧取豪夺,杀人劫财。自此,追求金钱名利、酒色奢华成为了西晋王朝的主要基调。

这样一来,几乎所有的人都走在追名逐利和奢靡的道路上,真正有才华的文人志士没有机会去实现他们的抱负,只能以“清谈风流”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无能为力。喝酒、吟诗、作画、吸五石散就成为了他们自我解脱的最好方式。再加上朝廷的官员选拔制度上采取了九品中正制,官僚士族把持着任用大权,寒门士子难以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赏识和认可。反过来,国家没了优秀的人才进行建设,只会一步步走向腐朽的深渊。

其三,贾南风乱政直接导致了宫廷政变。贾南风善妒暴虐,在司马衷即位后成为了皇后,把控朝政。在她杀掉太子司马遹后引发了朝堂上下的极为不满,由赵王司马伦为首进行了“清君侧”。但随着司马伦心中对权力欲望野兽的释放,他宣布废帝登位,但是身为藩王登基名不正言不顺,引起了各地诸王的兵变。因此逐渐就从内部争斗演变为全国动乱。

其四,是和第三个原因息息相关的,就是晋武帝错误地恢复了分封制。西晋的分封制也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而设立的,但与春秋战国时期不同,这些诸侯国并非独立地国家;也与汉武帝之后的诸侯不同,并没有经过统治者刻意地“推恩令”实施而被削弱权力。司马炎没有吸取西汉的分封制优秀的处理方式,他认为曹魏的覆灭就是因为没有分封他们的宗族子弟,于是给予了诸侯兵权。“八王之乱”开始以后,天下连年混战。为了利益和皇位,司马炎的儿子们互相残杀长达16年之久,这大大削弱了晋朝的总体实力,最终无力抵抗北方的少数民族的入侵,覆灭在历史中。

最后一个原因,便是西晋错误地处理了民族矛盾,导致了“五胡乱华”,自食恶果。这里的五胡主要指以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大部落为主的少数民族。西晋初年,大量胡人经由河西地区开始向中原移民,司马炎却采取了错误的民族政策,对胡人采取的是强行打压和贬低仇视的政策。这就直接导致了少数民族和汉人之间的矛盾激化。“八王之乱”的时候,塞外的众多少数民族也趁此机会休养生息,陆续建立了数个政权,在边关之外虎视眈眈。终于在西晋最虚弱的时候,一举南下,长驱直入,直捣都城洛阳,西晋灭亡。

由此见得,司马炎其实和他的王朝灭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晋惠帝登上皇位的时候,西晋就已经处于糜烂腐朽的状态了,就算他不是痴傻,面对自己的善妒狠毒的妻子、世家大族的腐朽和少数民族的多重压力下,也可能是无力回天。只是刚好命运并没有眷顾晋朝,让一个白痴皇帝登基了。但国家这个巨大的权力机构的崩坏,必须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参考资料

《世说新语》

《后汉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晚年有多惨,被逼宫,被太监侮辱,望着杨贵妃画像而离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这天凌晨,细雨绵绵,廊檐的雨水不停地滴落下来,冲刷着地面。远处的青石板路上,依稀可见零星的几个人,裹着寒冷的身子,在微弱宫灯的指引下,交错奔跑。“安禄山!太可恶!朕对你这么好,你居然造反,都打到西京来了!”愤怒的唐玄宗李隆基,自收到消息后,就不听的咒骂着,左右的随从官,不停地劝皇帝离开长安,逃命。安

  • 圣人孔子祖孙三代都离婚,这样的家风,解释了论语的一大困惑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孔子论语最经典的十句话,孔子语录论语,孔子论语讲的是道上的规矩

    当然,这里衷心祝福大家婚姻幸福美满,但其实,离婚这件事,即便放回古代,也时常有之。著名一点的,有各留下一首《钗头凤》名传千古的陆游和唐小婉的爱情,因为婆婆对媳妇的不满,被强行离婚;也有敦煌山洞出土的唐朝人“放妻协议”,一句“一别两宽”,道出了多少现在年轻情侣的相思之情。[var1] 但可能你不知道的

  • 唐朝最窝囊的驸马,公主不让他碰,李世民送他一件东西,公主立马从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剧照和公主婚后3个月,公主都不允许他碰自己。他被妻子嫌弃,不仅不让他碰自己,而且在旅行的时候也坚决不坐一辆车,甚至和他分开桌子吃饭。剧照李世民在得知这件事情以后,苦苦思索,终于想到送薛万彻一件东西,李世民想要用游戏的方法召唤他和所有的驸马来玩儿游戏,这个游戏被称为抓握槊,是一种棋类的游戏,需要大量的

  • 两千年前的秦国铁路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马力“火车”日行可达八百里秦始皇的“铁路”当然不是铁铸造的,而是用木材铺设的。做轨道的木材质地坚硬,经过防腐处理,至今尚保存完好。不过枕木已经腐朽不堪,显然没有经过防腐处理,材质也不如轨道坚硬,但还可以看出其大致模样来。这条“铁道”路基夯筑得非常结实,枕木就铺设在路基上。专家认为枕木的材质比较软,不

  • 关于唐朝的10个冷知识:李治曾与东罗马,在两国交界处立上界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1,《新唐书》记载:唐高祖李渊“体有三乳”,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见到李渊,“跪而吮上乳,号恸久之”。2,据崔令钦的《教坊记》记载:有个叫苏五奴的家伙,老婆张四娘因容貌姣好,能歌善舞,常被人邀至府上或喜庆场合表演,而苏五奴也会陪同她一起。期间,不少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准备好美酒,使劲的灌苏五奴,目的

  • 部落可汗想娶唐朝公主,李世民让他送4种动物,不久部落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古代历史的人都或多或少地了解过“和亲”,大多是战败国为了自身的利益选择将本国女子嫁与他国,这种跟政治挂钩的婚姻模式便被称为和亲。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和亲”就出现了,无论是出于国家利益考虑,还是基于其他原因,在大多数史学家看来,和亲其实是一种忍辱退让,只会在国力衰微的朝代发生。在西汉时期,被誉

  • 薛仁贵的拳头是最硬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九月,庞同善指挥唐军先头部队抵达辽东,击败当地高丽军队。渊男生趁势从国内城突围,与唐军在辽河一带会师。之后,他们在这里驻扎下来,等待朝廷下一步命令。十二月,已经内乱不已高丽再度爆发了内乱。渊男生的叔叔,也就是渊盖苏文的弟弟渊净土也向唐朝投降。他的投降带来了高官二十四名,城池十二座,人众三千多。渊男生

  • 上天给了朱由检十七年的时间,为什么还是没能挽救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由检不死明朝有救吗,末代明朝皇帝朱由检,明朝朱由检真正的历史

    自古幼主多亡国,可惜崇祯并非幼主也难逃亡国的命运!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秦始皇死后,赵高和李斯立胡亥为帝,结果导致秦朝二世而亡,如果秦始皇不死,大概秦朝不会亡;东汉末年汉灵帝去世后,皇子年幼,外戚何进与宦官争权,邀请董卓入京以致天下大乱;唐代后期,皇帝大多年幼,最后一个皇帝唐哀帝更是任人宰割;南宋南宋

  • 西晋动物造型器物中的青瓷羊尊形象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其烧制原理是利用了化学反应中的氧化还原原理,烧出来是翠绿或是淡青绿色的。我国历史上有很多留下了很多青瓷作品,最早的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多个地区都出土了商周时期的青瓷。这些青瓷大小不同,器形十分多变,如碗、尊、瓮、罐等。今天我们就以西晋时期的青瓷羊尊为例来赏析和了解一下我国的青

  • 明明是明朝秀才,范文程为何会投靠清朝?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范文程为何获此“殊荣”?大明之所以亡国,清军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入关,背后都是范文程在出谋划策。他明明是汉人,为何有着满清第一功臣的身份,甚至还是清朝的开国元勋?他为何一直忠于大清?这样的“汉奸”,又有着怎样的结局呢?范文程画像范文程的曾祖父,曾担任过明朝的兵部尚书,因为在官场上刚正不阿,结果遭到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