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丕从献帝手中取天下,是谓篡汉,刘邦从秦取天下为何不是篡秦?

曹丕从献帝手中取天下,是谓篡汉,刘邦从秦取天下为何不是篡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21 更新时间:2023/12/16 17:30:08

刘邦虽曾是秦吏,但刘邦曾拥有的秦吏身份并不足以使刘邦篡秦二世的皇位,更何况,刘邦举事时,已失去了秦吏的身份,他曾拥有的秦吏身份也没能对他的起兵有多大帮助。

刘邦的举事,并非曹丕篡汉那种处心积虑的行为,而是一场意外的巧合。

起初,刘邦以亭长的身份为沛县往骊山送壮丁,一行人刚到丰邑西边大沼泽地时,就跑了不少壮丁,能成为亭长的刘邦能写会算,简单一算,刘邦便知道了,照这种速度跑下去,不等他到骊山,壮丁就会跑得一个都不剩,路途遥远艰辛,到最后一个壮丁都不剩,那不就是白跑一趟,白吃苦了吗?刘邦多精啊,肯定不会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此,刘邦借着酒劲,把壮丁都放了,自己也隐藏在山泽岩石之间,成了秦廷的通缉犯。

若不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喊出“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的悲壮之音,就不会有九百壮丁在大泽乡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就不会有天下英雄群集响应,也就不会有沛县县令意欲以沛县响应陈胜。若沛县县令不欲响应陈胜,沛县主吏椽萧何就不会提议请流亡人士返回助力,刘邦也就不会在邀请之列,刘邦不被邀请,也就只能继续在山泽岩石之间辗转藏身,不知何时才是出头之日。

当刘邦随沛县县令派去的召他回来的樊哙一同来到沛县城外,见到了萧何、曹参等力主请刘邦返回的沛县官吏,刘邦方才知道,沛县县令反悔了,紧闭城门,同时还要诛杀萧何、曹参等人,“既来之,则安之”,已经来到沛县城外了,眼看城池就在眼前,没理由再去山泽岩石之间打秋风了,无论如何,也要进城去,于是刘邦使了个计策,成功鼓动沛县百姓击杀了沛县县令,随后对他打开城门,刘邦带着跟他一起藏身于山泽岩石之间的死士进了城,随后被包括萧何、曹参在内的沛县父老百姓拥立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鼓旗,帜皆赤。”刘邦日后问鼎天下的故事,正式拉开帷幕。

日后的六年时间里,刘邦先是进入武关逼迫秦王子婴投降、后又将楚军赶至垓下逼迫霸王项羽身亡,随后扫荡了项羽的残部,并在英布、彭越、韩信张敖、藏荼等诸侯王的推举下于定陶泗水之阳即皇帝位,在这六年里,曾是泗水亭长的秦吏身份,既不能使其威震沛县父老,也不能使其拉拢张良、韩王信这样的六国“遗孤”,更不能使他得关中百姓的民心,他的成功,与秦吏身份无关,纯是历史进程和个人努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因此,我们会说曹丕篡汉,但却不能说刘邦篡秦,能篡秦的,怎么也得是章邯赵高一类的人物,章邯手握至少二十万秦国精锐,说投降就像项羽投降了,后来被封为雍王,成为“三秦王”之一,这是篡秦,赵高官至丞相,指鹿为马之后,对二世皇帝说杀就杀,已取得废立秦王的巨大权力,如不是子婴机灵,子婴也早晚会成为他篡秦的刀下之鬼。

参考资料:《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史记·萧相国世家》、《史记·曹相国世家》、《史记·留侯世家》、《史记·韩信卢绾列传》、《史记·淮阴侯列传》、《史记·蒙恬列传》。

更多文章

  • 春秋最后的霸主国家越国,战国没了身影,霸王思想要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的故事,例如美女西施与范蠡的爱情,吴王夫差甘愿为西施俘获,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等等。[var1]作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勾践,关于越王,我们可能就对他很熟悉。他的前面君王,后世君王,我们都知之甚少,越国称霸后,越国还是继续保持旺盛势头吗?它又是怎样衰弱灭亡的?导致它灭亡的原

  • 曹操对此人言听计从,只有一次没有听他的,结果因此丢了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操的江山被谁夺取,司马懿是如何夺走曹操的江山的,曹操夺江山视频完整版

    郭嘉才智很高,擅长在紧急时刻献出有效的计谋,而且他还是一个处于不喜形于色的人物,但是他的智谋当属曹营中谋士的第一位。郭嘉在很多的战争中为曹操做出了贡献,比如在平定北方的战争中,在大战吕布的战争中还有那更为出名的官渡之战中,郭嘉都有很高的贡献值。如果没有他为曹操献计,可能曹操就不会有那么大的成就,曹操

  • 从东汉到唐朝,鼎立700年的士族门阀制,为何同唐朝一起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提到晋朝,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最为出名的门阀制度。在魏朝时期,门阀制度的盛行延续了数百年。门阀制度始于东汉末年,在东汉灭亡时,门阀制度却伴随着到了西晋,西晋灭亡,又伴随着到了东晋。东晋灭亡之后,门阀制度并没有没落,反而传到了唐朝,直到唐朝灭亡之后,门阀制度才跟随着唐朝一起没落,为什么在晋朝灭亡时门阀

  • 大明心学宗师王明阳,三功可比曾国藩,可以和孔子齐名称为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曾国藩和王阳明谁厉害,曾国藩对比王阳明,曾国藩与王阳明谁有才学

    [var1][var1]其实王阳明和曾国藩两个人确实是很应该被拿来做比较的,因为想要成为圣人的三功,立德、立功、立言的三标准,这两个人都完全符合。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孔圣以礼和思想弟子传承成圣,剩下的功高盖世的、思想影响极大的可能成圣的就是他们两个。[var1]如果真的量化比较的话,在圣人这个标准上,

  • 司马迁为他求情被处腐刑,他却叛国投降匈奴,是可怜还是可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汉朝发展的历史中涌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有封狼居胥的霍去病,也有19年在苦寒之地牧羊的苏武,也有写出史家之绝唱的司马迁。说到司马迁,我们都知道他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忍辱负重才完成《史记》这部史书巨作。那么他是什么地方得罪了汉武帝呢?只因他为一个求情,这个人就是李陵,我们今天就聊一聊这位叛国名将是可怜、

  • 权力的游戏:王后瑟曦、兄弟詹姆斯的不伦恋不过是削弱版的春秋史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权力的游戏王后瑟曦,瑟曦惊艳片段,瑟曦把修女给了魔山是第几集

    [var1]《权力的游戏》剧照看到这两段荒诞不经的剧情,我总感觉马丁大爷熟读中国的历史,因为近似的情节在春秋史上出现过,并且发生在同一个人身上,他就是齐国的第十四位国君——齐襄公。这个人如果你不了解,那公子小白——也就是齐桓公你肯定听说过。[var1]齐桓公01 齐襄公的两位美女妹妹:宣姜、文姜齐襄

  • 汉初名将韩信,一生战功赫赫却被诱杀,性格或成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汉初名将韩信简介,韩信被诱杀的视频,韩信在楚汉争霸中的战绩

    纵观韩信一生,他出身草莽,但能忍受“胯下之辱”,能屈能伸,注定他能成就大业。他尽心辅佐刘邦成就大汉王朝,立下赫赫战功,之后刘邦在分封诸侯王时,还曾向韩信许下诺言:“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骑不杀。”可惜,韩信对此话信以为真。他不知道的是,权力场上,哪有什么真真假假,所有的诺言在真正的利益面前,都可以

  • 赵国45万降卒被坑杀,赵括被射杀,长平之战背后这个女人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国赵括简介,长平之战赵括杀赵军,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真实吗

    [var1]九月,当时战争胜利的天平已经偏向了秦国,赵军内部已经断粮46天,士兵暗中相互残杀,互相吞食。赵军将领赵括心急如焚,下令组织四队人马轮番突围,五次都以失败告终。无奈之下,赵括亲率精兵强将上前肉搏,上演了一场自杀式进攻,而秦军用暴雨般的弓箭作为回应,最终“纸上谈兵”的赵括被射成了马蜂窝。[v

  • 一个小人物,却因为差点搞死夏侯惇,被曹操另眼相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夏侯惇打得过曹操吗,夏侯惇曹操程昱,曹操夏侯惇关系

    夏侯惇部下将士,本来就刚经历一场大败,军心不稳,此时竟然主帅被劫持,恐惧和愤怒顿时弥漫整个军营。军队一旦失去了斗志和纪律,必将随时面临死亡。此时,一个小人物闪亮登场,让部队迅速恢复了正常,得以从死亡的边缘走过。这个人就是韩浩。韩浩站到人群的最前面,喝令将士不得惊慌,带领自己的部下把守住夏侯惇大帐入口

  • 一门三卿五大夫,晋国郤氏灭门的教训,人性总是无法克服一个贪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晋国郤氏家族为何被灭,定州东丁村灭门惨案,河南一家八口灭门惨案

    后果:晋厉公杀郤至、郤犨、郤锜,随后栾书杀晋厉公,迎孙周继位晋君,是为晋悼公,悼公十四岁继位,选贤任能、九合诸侯,晋国复霸。[var1]车辕之役公元前575年,晋国于鄢陵大败楚军,晋厉公以为不世之功,回国后异常骄纵。人一旦身居高位又取得一定成就,自然会飘飘然不知其所以。而此时,在鄢陵之战中一语决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