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争与和平,北宋与西夏一百六十七年的战争史

战争与和平,北宋与西夏一百六十七年的战争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900 更新时间:2024/2/8 18:46:52

北宋建立之初,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在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的南征北伐下,终于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

不过,此时北宋仍然面临着复杂的民族关系,在它的北方有辽国(契丹)虎视眈眈,在它的西北方有夏国(西夏)时常骚扰。辽国一直是北宋的心腹大患,西夏充分利用宋辽关系,倚辽为援、结辽抗宋,为此北宋、大辽、西夏三国之间不断发生摩擦,甚至战争。北宋虽然有上百万的正规军,又是当时最富庶的国家,但却不能取胜。它不仅不能打败辽国,就是对仅占有数州之地的西夏也招架不住,一败再败。

西夏是党项人建立的政权,早期一直游牧在西北高原地区,唐末黄巢农民大起义时,党项人首领拓拔思恭因出兵助唐镇压农民起义有功,被唐封为定难节度使,并赐姓李,并将银、夏、绥、静、宥五州之地划归其管辖。北宋建立后,党项首领李彝兴向宋朝称臣纳贡,互通有无,友好相处。

宋太宗时党项贵族内部发生分裂,到了宋仁宗时李元昊即位,统治范围包括西北地区的十八个州(宁夏、甘肃及内蒙、陕西的部分地区)。随着势力的发展,元昊的野心越来越大,废除了李姓改用党项姓氏嵬名,取消西平王称号,停用宋纪年,在1038年正式称皇帝,国号大夏。

正当党项族势力迅速发展时,北宋王朝却日益腐败,武备废驰,财用窘迫,国势由盛转衰。

从北宋宝元元年 (1038年) 至靖康二年 (1127年) , 西夏为割据立国,不断开疆拓土,频频举兵攻宋西北边地;北宋为遏制西夏扩张,维护国家统一,屡屡集兵进击,双方在沿边地带展开一场断断续续近百年的战争。

金明寨之战:1040年正月,元昊集中数万精兵,趁北宋军不备,突然出兵包围延州 (今陕西延安) 以北要寨金明寨,并发起猛攻。金明寨虽有10万之众,但兵力分散于36个小寨,各寨防守力量相对薄弱。元昊利用诈降之计,打入宋军,里应外合,最终袭破金明寨,擒主将李士彬,宋军首败。

三川口之战:攻占金明寨之后西夏军乘胜围攻延州。延州主帅范雍为了守住该城,急忙调所属步骑万余人回援延州,在行至三川口 (陕西安塞东),由于刘平等人轻敌,宋军陷入元昊预先设好的埋伏圈,宋军再败。

好水川之战:面对三川口的惨败和夏军的步步紧逼,北宋宋廷为挽回战败的面子,不待做好充分的战争准备,就想发动战略进攻。在元昊亲自率领10万大军自天都山 (宁夏固原西北) 出发,深入宋境准备同韩琦统领的泾原路宋军主力决战。在好水川地区 (宁夏隆德西北) 西夏摆好阵势,等待宋军的到来。宋军中了元昊的诱兵之计,宋军三败。

定川寨之战:元昊调集兵马10万,分东、西两路进军泾原路,企图进窥关中。大将葛怀敏率兵据瓦亭寨 (宁夏隆德东北) 阻击夏军,因未遇夏兵,葛怀敏便违令继续开进,兵分四路,向定川寨 (宁夏固原西) 进发,结果在此处被夏军包围,宋军四败。

四次大战,北宋军队可谓“一战不如一战”,每战必败,连遭惨败,损失严重,给国家财力和社会经济造成巨大伤害。不过,西夏也因连年征战,国力疲困,民怨四起,加之辽、夏关系破裂,辽军大兵压境,不得不暂时停止对北宋的军事行动。宋、夏双方都渴望罢战,终于签订合约,元昊取消帝号,北宋册封其为夏国主,每年赐给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3万斤,重开沿边市场。此后,宋夏之间和平共处了27年。

北宋神宗即位,励精图治,任用王安石全面推行以富国强兵为核心的新法。恰逢西夏国内发生政变,年幼的西夏国主被囚,宋军决定趁此进行大规模西征。1081年七月,宋神宗发兵30万五路并进,同时吐蕃大首领董毡率吐蕃军配合,企图一举将西夏荡平。战初,宋军进展颇为顺利,但是由于战线拉长,粮运逐渐不济,五路大军未能及时会师。而西夏军派出轻骑抄了宋军的粮道, 并决黄河大水淹没宋军大营。宋军中冻溺饿死的人数甚多,形势危急,宋军被迫撤军。

此后,北宋采用“筑寨缓进”战略,改进制高点和用水之间的矛盾,在沿边要地相继修筑了几十个堡寨,增兵严守,形成对西夏进逼态势,多次击败夏军进攻,并趁胜进击,占领了西夏诸多要地。此时的西夏内乱不已,由于汉化和封建化程度的加深,党项民族固有的尚武之风日渐衰落,骑兵日渐萎缩,军队战斗力下降,国力大损,实力大不如前,在不断丧师丢地,在丧失横山、天都山等战略要地后,彻底失去了聚兵就粮之地,很难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之后,尽管宋夏双方仍不时发生战事,但西夏在战略上处于下风,胜少败多,不得不向北宋乞和。

宋徽宗即位后,双方战事仍时有发生。1114年北宋派童贯攻打西夏。童贯继续推行“出寨进筑”之策,步步紧逼,西夏局势更是日益危殆。最后,西夏被迫臣服,全面停战,宋夏再现短暂和平。

1124年正月,金太宗完颜阿骨打为了联合西夏灭辽,把下寨以北、阴山以南的辽地割给西夏,西夏则改对金朝称藩。1125年辽国灭亡后,西夏转而依附于金,配合金军,趁靖康之乱占领北宋西北10余边州,加速了北宋王朝的灭亡。直至北宋被金国消灭,宋夏战争才彻底宣告结束。

1227年西夏末帝李睍投降蒙古,西夏国灭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北魏的前身代国在东晋十六国前期为什么一直是个“看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建兴三年(315年),拓跋鲜卑的首领拓跋猗卢被西晋末代皇帝晋愍帝司马邺封为“代王”,代国正式建立。然而直到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灭代国,代国几乎没有参与中原的政治军事斗争,直到拓跋珪复国。本鬼认为代国在东晋十六国前期一直是“看客”的原因有三个:第一,由于各种原因,有关拓跋鲜卑和代国的史料要么失

  • 陕西考古出土柳公权晚年撰书墓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月12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考古人员在唐代严公贶墓出土一方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撰文并书写的墓志,该墓志是现存唯一经考古发掘、有明确出土地点的柳公权晚年撰书的墓志。图为出土的陶砚台。图为墓志局部。(中新社发 陕西省文物局 供图)来源 中国新闻网编辑 王小婷二审 何涛三

  • 蒙古大军昼夜攻城,西夏皇帝将女儿叫上城楼,铁木真为何下令退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铁木真立国后,为实现他拥有四海的宏图霸业,开始了他的征伐之路,作为邻国的西夏自然首当其冲。然而李安全似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李安全虽然名字叫安全,但并没能给西夏带来安全,由于皇位来路不正,急于证明自己,李安全继位后,马上发动了对金国的战争,破坏了西夏和金国几代帝王保持的友好关系。眼看蒙古崛起,李安全本

  • 该王朝疆域不比唐朝小,经济不比宋朝差,为什么总不招人喜欢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立足当下,沉思过去,那段历史值得品咂。在清廷外强中干的形式下,也有着几项一直领先于世界的纪录,让我们揭开康乾盛世那段历史,探寻不一样的朝代传奇。首先,不得不说康乾盛世下清朝还是相对富足的。国家国库财政储备高达8000万两,达到了封建王朝财储之最,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雄厚

  • 同唐王朝对抗百年的“河朔三镇”,为何会在唐朝末年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河朔三镇有多嚣张,河朔三镇怎么衰落的,河朔三镇为什么那么厉害

    在中晚唐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藩镇割据的问题,宛若寄生在唐王朝躯干上的毒瘤一般始终难以被剥离,而在这些藩镇中,最为出名的则莫过于魏博、成德、卢龙三镇,因地处黄河以北地区,史书则这三镇其为“河朔三镇”。历史上唐王朝对三镇的用兵,起于唐德宗一朝,取得显著成果则在唐宪宗元和年间。但自唐宪宗李纯死后,“河朔三镇

  • 为啥朱元璋宁可背负骂名,也要扒蓝玉的皮,你看朱允炆的母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蓝玉人皮现在在博物馆吗,朱元璋蓝玉之死完整版,蓝玉临终遗言七个字

    我国历经了二十四朝,皇帝的人数加起来起来,足足有400多人。这些皇帝有的人英明圣贤,有的人昏庸无能。有的人生下来就是达官贵族,有的人开局便贫困潦倒。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辉煌的一生令人津津乐道。朱元璋是一代明君,他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饱受蒙古人压榨的汉族人重新

  • 《大明王朝1566》历史权术王者、自私自利者-明朝嘉靖帝朱厚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生命末期斗群臣权术王者:二十多年不上朝,朝廷中的大小事情了如指掌。知道严嵩贪,照样重用,用严嵩去替自己赚钱,填充小金库。知道徐阶等人为清流,但是不干事,与使用他们牵涉严嵩。知道太监是没根的人,于是利用他们去搜集情报,掌握信息。执政期间,说话从来不说明白,就让你猜,保持神秘感,时不时的敲敲他的磬。最后

  • 连龙兴之地太原都丢了,李渊这才想起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与李渊的恩怨,经典传奇李渊李世民,贞观之治天可汗李世民和李渊

    有人可能要问,那个齐王李元吉不是镇守太原的吗?怎么不死守太原呢?原来,裴寂在度索原惨败的消息传到太原之后,齐王李元吉就慌了神,他想自己虽然有一身武艺,要对付刘武周、宋金刚这样的强敌,不是儿戏,上次在榆次差点丢了性命,现在将军不服自己,军心动摇,决无胜利的把握。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李元吉把副统率刘德威

  • 平阳昭公主:手拿主角剧本的李渊之女,不输弟弟李世民的大唐巾帼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疆域辽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外乎如此。大唐盛世说到人杰,自开国皇帝李渊建国后,大唐的各行各业可以说人才辈出。就连女皇,大唐王朝都曾出现过一位。可惜这位女皇并非是唐朝的第一位女豪杰,在她的前面还有一个封号平阳的豪杰公主。从功绩和功业来看,平阳昭公主略输甚至是比不过女皇武则天的成就。但作为李渊的女儿

  • 宋江为何不管不顾的非要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是什么让宋江如此的执着?这还要从宋江所处的生长生活环境说起。宋江怎么说也是一个土财主,他爹宋太公非常有钱,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也就是文书书吏一类的闲职,属于不入流的一种职位。虽然在当时被士大夫阶层看不起,但也算是官吏阶层,有免徭役的特权,而且代表官府跟老百姓打交道,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影响力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