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魏的前身代国在东晋十六国前期为什么一直是个“看客”?

北魏的前身代国在东晋十六国前期为什么一直是个“看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456 更新时间:2024/1/23 15:06:11

建兴三年(315年),拓跋鲜卑的首领拓跋猗卢被西晋末代皇帝晋愍帝司马邺封为“代王”,代国正式建立。然而直到建国三十九年(376年)前秦灭代国,代国几乎没有参与中原的政治军事斗争,直到拓跋珪复国。本鬼认为代国在东晋十六国前期一直是“看客”的原因有三个:

第一,由于各种原因,有关拓跋鲜卑和代国的史料要么失传,要么存在不详实、不准确的问题。比如前秦名将邓羌孙子邓渊曾经专门为代国编撰了《代记》,但该史书失传了。再比如北魏名相崔浩所撰的《国书》被封杀,二十四史之一的《魏书》则被后世评价为“秽史”。

第二,西晋末年,拓跋鲜卑的首领、代王拓跋猗卢其实是直接参加中原逐鹿的,还与晋朝的一代名将刘琨结为兄弟。然而在建兴四年(316年),拓跋鲜卑内部爆发内乱,拓跋猗卢被杀。拓跋猗卢之死导致代国实力大损,不得不退出中原逐鹿,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慢慢恢复。

第三,拓跋猗卢之死的直接原因是内部叛乱,但根本原因是拓跋鲜卑尚未完全封建化。在进入中原的“五胡”诸部中,拓跋鲜卑的汉化时间最晚、程度最低。这导致拓跋鲜卑的代国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一个半游牧半农耕、半国半盟的政权,缺乏参与中原逐鹿的动力和利益需求。

综上所述,史料缺失、内乱损失和政权性质导致史书记载中的代国在东晋十六国前期一直是“看客”,直到其被前秦灭亡。前秦崩溃后,复国的拓跋珪才领导代国真正参加了东晋十六国的中原逐鹿,但那时的代国已经是北魏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陕西考古出土柳公权晚年撰书墓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1月12日,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获悉,考古人员在唐代严公贶墓出土一方由唐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柳公权撰文并书写的墓志,该墓志是现存唯一经考古发掘、有明确出土地点的柳公权晚年撰书的墓志。图为出土的陶砚台。图为墓志局部。(中新社发 陕西省文物局 供图)来源 中国新闻网编辑 王小婷二审 何涛三

  • 蒙古大军昼夜攻城,西夏皇帝将女儿叫上城楼,铁木真为何下令退兵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铁木真立国后,为实现他拥有四海的宏图霸业,开始了他的征伐之路,作为邻国的西夏自然首当其冲。然而李安全似乎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李安全虽然名字叫安全,但并没能给西夏带来安全,由于皇位来路不正,急于证明自己,李安全继位后,马上发动了对金国的战争,破坏了西夏和金国几代帝王保持的友好关系。眼看蒙古崛起,李安全本

  • 该王朝疆域不比唐朝小,经济不比宋朝差,为什么总不招人喜欢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立足当下,沉思过去,那段历史值得品咂。在清廷外强中干的形式下,也有着几项一直领先于世界的纪录,让我们揭开康乾盛世那段历史,探寻不一样的朝代传奇。首先,不得不说康乾盛世下清朝还是相对富足的。国家国库财政储备高达8000万两,达到了封建王朝财储之最,国民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一,约占世界经济的三分之一。雄厚

  • 同唐王朝对抗百年的“河朔三镇”,为何会在唐朝末年销声匿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河朔三镇有多嚣张,河朔三镇怎么衰落的,河朔三镇为什么那么厉害

    在中晚唐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藩镇割据的问题,宛若寄生在唐王朝躯干上的毒瘤一般始终难以被剥离,而在这些藩镇中,最为出名的则莫过于魏博、成德、卢龙三镇,因地处黄河以北地区,史书则这三镇其为“河朔三镇”。历史上唐王朝对三镇的用兵,起于唐德宗一朝,取得显著成果则在唐宪宗元和年间。但自唐宪宗李纯死后,“河朔三镇

  • 为啥朱元璋宁可背负骂名,也要扒蓝玉的皮,你看朱允炆的母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蓝玉人皮现在在博物馆吗,朱元璋蓝玉之死完整版,蓝玉临终遗言七个字

    我国历经了二十四朝,皇帝的人数加起来起来,足足有400多人。这些皇帝有的人英明圣贤,有的人昏庸无能。有的人生下来就是达官贵族,有的人开局便贫困潦倒。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辉煌的一生令人津津乐道。朱元璋是一代明君,他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推翻了元朝的统治。饱受蒙古人压榨的汉族人重新

  • 《大明王朝1566》历史权术王者、自私自利者-明朝嘉靖帝朱厚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生命末期斗群臣权术王者:二十多年不上朝,朝廷中的大小事情了如指掌。知道严嵩贪,照样重用,用严嵩去替自己赚钱,填充小金库。知道徐阶等人为清流,但是不干事,与使用他们牵涉严嵩。知道太监是没根的人,于是利用他们去搜集情报,掌握信息。执政期间,说话从来不说明白,就让你猜,保持神秘感,时不时的敲敲他的磬。最后

  • 连龙兴之地太原都丢了,李渊这才想起了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世民与李渊的恩怨,经典传奇李渊李世民,贞观之治天可汗李世民和李渊

    有人可能要问,那个齐王李元吉不是镇守太原的吗?怎么不死守太原呢?原来,裴寂在度索原惨败的消息传到太原之后,齐王李元吉就慌了神,他想自己虽然有一身武艺,要对付刘武周、宋金刚这样的强敌,不是儿戏,上次在榆次差点丢了性命,现在将军不服自己,军心动摇,决无胜利的把握。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李元吉把副统率刘德威

  • 平阳昭公主:手拿主角剧本的李渊之女,不输弟弟李世民的大唐巾帼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疆域辽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不外乎如此。大唐盛世说到人杰,自开国皇帝李渊建国后,大唐的各行各业可以说人才辈出。就连女皇,大唐王朝都曾出现过一位。可惜这位女皇并非是唐朝的第一位女豪杰,在她的前面还有一个封号平阳的豪杰公主。从功绩和功业来看,平阳昭公主略输甚至是比不过女皇武则天的成就。但作为李渊的女儿

  • 宋江为何不管不顾的非要招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是什么让宋江如此的执着?这还要从宋江所处的生长生活环境说起。宋江怎么说也是一个土财主,他爹宋太公非常有钱,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也就是文书书吏一类的闲职,属于不入流的一种职位。虽然在当时被士大夫阶层看不起,但也算是官吏阶层,有免徭役的特权,而且代表官府跟老百姓打交道,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影响力还是很大的。

  • 唐朝公主17岁与仇人在一起,想做女皇帝,被弟弟砍下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公主的悲惨命运,唐朝两位公主和亲之路,唐朝第一个嫁外族的公主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把持了唐朝的大权,并在公元690年称帝,废唐建立大周。很多不了解历史的人都认为,唐高宗死后就是武则天当了皇帝,武则天被推翻之后,直接是唐玄宗继位当皇帝。真正的历史是,这一时期唐朝的皇帝换得非常频繁,在唐高宗与武则天之间,还有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两个皇帝,这两人都是先后当了两次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