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什么是“仙人”?为何只有中国有“仙”,周朝篆文揭开这一秘密

什么是“仙人”?为何只有中国有“仙”,周朝篆文揭开这一秘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545 更新时间:2024/3/6 7:21:24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是诗人刘禹锡对于他陋室的认可;“弹琴石壁上,翻翻一仙人。”这是李贺对他眼中仙人的阐述;“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这是李白对仙人居住在哪里的指引……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仙人在我国古代文人雅士之中也极具影响力。

那么,什么是仙人呢?这个秘密便存在于周朝的篆文之中。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揭开这个秘密吧。

何谓仙人

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仙人”出现的频率比较多。在古人的俗语之中有这样一句话“纣王之后再无人王”这也说明姬发讨伐商超以后,建立了周朝,从此“人王”这个称谓也随着纣王的自焚而从此消失。

众所周知,周朝是我国古代存在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它的出现足足统治了中国封建社会八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他的君王被世人尊称为“周天子”。

据传说,当年的周天子给姜子牙做过一次车夫,他拉着车上的姜子牙行走了八百步,于是便有了周朝八百年的统治历史。

之后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小篆的"神"将金文字形中的"申"字进行了改写。到了隶书则写成"从礻从申",直到楷书由此写成"神"。而在古义之中,“神”即为已经去世的人或者人的灵魂。

那么“仙”字在周朝小篆中的解释便是这样的:仙,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䙴,䙴亦声。在《说文》中对“仙”有这样的描述:“仙,长生仙去。”

“仙”字在汉字隶定时简化为异体字形“㒨”,现代汉语楷书简体即用从山的“仙”字,即:人在山上。从人从山。有脱离世俗凡尘、长生不老之意。

《封神榜》相信大家都有看过,里面有来自各路的神仙,譬如姜子牙,他就是元始天尊座下弟子。

相传,他是玉虚宫中第一位击打金钟的仙人,也是昆仑十二金仙之首;而里面的封神大典也是由姜子牙一手操办的。

在我们的印象之中,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造人、蚩尤轩辕大战……这些人物都属于神话之中,但世人对他们的成为都是尊称“神”。

他们似乎一开始就与众不同,具有常人不能及的某种能力,因此被人信奉为无所不能的“神”,但这个对于“神”这种超自然的人物,不同地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都有自己所信仰的“神”,因此“神”这种东西无处不在。但是“仙”这个存在物却极为稀少。

为什么就我们国家存在“仙人”这也和我国的历史文化有着莫大的关系。“仙人”这种说法与我们熟知的道教有关,它也出自我们的道家文化。如果说老子是道家的祖先,那么“仙人”这种说法其实早已流传已久了。

而道家文化只在中国流传,这也造成我国的“仙人”是不可能出现在别国的土地之上的最主要的原因。当然,这些“仙人”在中国的凡人眼中可是无所不能的,但对于外国人来说,他们对“仙人”这个词语,就陌生至极,所以有人调侃“中国的仙人去到外国就不灵验了”。

仙人来源

我们所认识的“仙人”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之中,最有名望的当属太上老君。《西游记》中孙悟空,正是在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中,偷吃了太上老君的仙丹才有了“火眼金睛”,那么这些“仙人”是如何来的呢?

我们所了解的“仙人”似乎都是由凡人修炼而成,所谓“羽化登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凡人在去世以后,肉体留在人间,而灵魂则升为“仙人”;一种是凡间之人连同肉体一起超然脱俗。但这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这个门槛有点高。

众仙之首玉皇大帝,相传他原名叫张友人,也是在人世间做了许多好事,被世人称为“张百忍”,一次太上老君化作一名乞丐,而这时身为凡人的他对其做了救济并给予了帮助,感化了太上老君,便将他的一家人包括家中牲畜一起施法搬上天宫,因此也就有了“鸡犬升天”这样的说法。

当然,很多人可能没有那么幸运了,他们都是通过自己的修行,历经千辛万苦才得道成仙。就好比神话故事中的“八仙过海”中的八位神仙。其中的韩湘子,有说法他是唐朝韩愈的侄孙子韩湘,是一位手持长笛的英俊少年。

汉代时,丞相的女儿灵灵因为与韩湘子的婚姻出现变故郁郁而亡,韩湘子投生为一只白鹤,又受钟离权和吕洞宾的点化投生。

投生之后的韩湘子幼年丧父,由叔父韩愈抚养。长大后韩湘子隐居终南山受吕洞宾指点修道成仙。这也是一位成仙之人所历经的人间疾苦。

当然,我们所认识的仙人大部分都会修炼丹果,而他们的那些仙丹仙果或者仙水似乎都有一个功效,就是有助于所服用之人能够长生不老。这也让许多普通凡人所为之心驰神往、为了得到这样的宝物而费劲周折。

可无一例外的是,这些刻意去寻求的人没有一个成功的,成功的人都早已位列仙班。就如想要长生不老的秦始皇,最终也没能等到他的神仙宝物。

结语

很多人认为修道者可得仙,而仙远远比神地位还要高远。毕竟“神”是人去世的灵魂所致,而“仙”则是肉体凡胎所致,“仙”能封“神”而“神”只能被封。

当然“神”的受封很简单,只要在世之时曾有建树,也造福过百姓,受百姓追捧便可以称“神”。在《封神榜》之中,由于姜子牙并没有如同那些被封神的人一样去世,他的肉体尚在人世,他自然没有受封,但他却获得了长命百岁,修炼成仙。

当然“仙人”这种超自然的人物只存在于那些鬼怪志传、神话传说之中。对于我们年轻的一代来说,大家都是受过唯物主义教育的人,这些东西是不可信的。

或许这在老一辈人眼中“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但这种东西毫无科学依据,也没有实际出现,它往往是一种人们对美好生活和自己心中的“乌托邦”相符合的心灵寄托。

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己”与其去相信这些“烧香拜佛”不如依靠科学技术。”我们常说“实践才能出真理”,而对于“仙人”就仅存在于人们的美好想象之中,没有切实的踪迹与形象。

更多文章

  • “纣王”是怎么被吹成“人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为什么纣王是最后的人皇,纣王和美人抱在一起吻戏,苏妲己带着姐妹迷惑纣王

    在以前,大家对纣王的认知一般会统一为“残暴”、“昏庸”的形象,但是近些年不知道为什么,“纣王”的形象似乎被“平反”了,甚至被吹成“人王”了。特别是那些《封神演义》的评论中,或者是封神题材的同人作品上,“纣王”都成了和三教圣人、火云三神、女娲这样的人物齐名的“人王”,我觉得已经有些离谱了。以上似乎有些

  • 西周穆王时期的西王母国是否就是东周秦汉时期的大月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新唐书》说西女国人是西羌人的一支,西羌人就是藏族人的前身。根据藏族的历史记载,青藏高原曾经有三大政权:象雄、吐蕃、西女(孙波)。象雄(公司地区)就是当年轩辕黄帝居住的地方,所以也叫“轩辕之丘”,而历史记载西王母国就在轩辕之丘附近。当年的周穆王为什么会大老远的跑到青藏高原和西女国的国王约会呢?也许只

  • 此人不死,诸葛亮攻破魏国希望大增,此人一死,诸葛亮注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诸葛亮找的这个帮手,如果不死,诸葛亮攻破魏国指日可待。但此人被魏国刺杀,他死后,诸葛亮就注定失败了。这个人是鲜卑人,叫轲比能。轲比能是当时的鲜卑首领,他不像其他首领一样奴役下属,相反十分公正。作战勇敢不贪财,因此被推选为鲜卑首领。轲比能强盛时曾经拥有十数万骑兵部队。不仅如此,

  • 汉武帝PK周昭王:汉武帝的征伐豪赌结果,明显优于周昭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汉武帝和周昭王,汉武帝征伐四夷的原因,汉武帝一统王朝的历史

    周朝的文王与武王推翻殷商王朝的暴虐统治,为保天下长治久安,分封了诸多诸侯捍卫周室王朝。无独有偶,初定天下的汉高祖刘邦也采取了相同的策略,也是分封诸侯国守卫大汉王朝。周朝经历成康之治后,领土扩张实力增强,以鼎盛之姿传到青年王者周昭王手上。大汉王朝同样经历文景盛世来到少年天子汉武帝手上。两人手握类似的王

  • 当秦国灭五国时,齐国选择沉默,当秦国灭齐国时,齐国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齐王建便录用舅舅后胜担当相国。后胜接收秦国间谍大量的黄金、玉器,派遣良多宾客到秦国,秦国给以这些宾客良多金玉,宾客回来都反而替秦国充当间谍,说一些适宜秦国好处的变诈之辞。后胜挽劝齐王建抛却合纵朝奉秦国,不修治鞭挞打击作战的军备五,不辅佐五国攻打秦国,秦国因而得以消灭韩、赵、魏

  • 此人虽是魏国武将,无奈他背景强大,就连曹操也都不敢轻易得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但是曹操之所以能够统一北方这么大的一块地方,其实是离不开当地众多的门阀世家的支持,今天要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一位,这个人叫做李典。[var1]相信李典大家也都不是很熟悉,咱们知道的跟多是在小时候在游戏里或者《三国演义》的电视剧中知道他和张辽不和。关于其他的事情应该就知之甚少了。其实李典真的很牛,那到底牛

  • 动作制的建立和分封制的复辟:汉末魏晋的地方行政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古代分封制,分封制作用,西晋为什么恢复分封制

    从汉代开始,在秦及汉初的郡县之上又设置了十三个刺史部(另有首都附近地区的司隶校尉部),分管天下各郡。设置之初,刺史部只是监察部门,各刺史分别对若干郡的长官和地方工作进行监管、问责。西汉末年,刺史改称州牧,刺史部开始向地方行政机构过渡。东汉十三州图原本对于最高统治者来说,天下百余郡是最合理的区划设置方

  • 现实中遇到勾践这种人,应该远离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苦心人,天不负,破斧沉舟, 三千越甲可吞吴!据说这是蒲松龄写给自己的自勉联,在清朝历史上,要数落榜次数最多的非蒲松龄莫属了,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然而之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成了个贡生。要说苦心人,蒲松龄自然要算一个,也正因为此,蒲松龄才能潜心创作《聊斋志异》,丰富荧幕的同时

  • 史说三国:三九七 吴国诸臣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炎手持酒杯,流着泪说:“这是太傅羊祜的功劳。”司马炎以平吴的功绩,到羊祜庙里用简书告慰他,封羊祜的夫人夏侯氏为万岁乡君,食邑五千户。骠骑将军孙秀没有与大家一起庆贺,面朝南方,泪流满面,说:“先主孙策刚满二十岁,以一个校尉的身份创下了基业。如今,后主把整个江南之地都抛弃了,宗庙陵墓从此将成为废墟。

  • 战国戎人“豪车”亮相甘肃省博物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甘肃省文物局)战国戎人的“豪车”长什么样?来甘肃省博物馆打卡你就知道了。[var1]1月10日,由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打造的四组战国戎人车舆复制品,从黄河之滨的甘肃会展中心广场正式移置甘肃省博物馆,此后将在甘博永久性展出,为观众了解秦文化和西戎文化增加一个更加鲜活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