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蒋介石曾有意让陈诚先接班,蒋经国再后接班,为何后来改变主意?

蒋介石曾有意让陈诚先接班,蒋经国再后接班,为何后来改变主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2524 更新时间:2024/1/17 13:25:31

1965年3月5日,担任国民党“副总裁”、“副总统,并且有着“小委员长”之称的陈诚因肝癌在中国台湾省台北市逝世。

陈诚病逝以后,蒋介石是悲喜交加,悲的是追随自己多年的心腹,就这样去了。喜的是,陈诚可谓是他儿子蒋经国接班路上的最大拦路虎,陈诚又位高权重,在国民党内经营多年,连蒋介石都不好处理他与蒋经国的矛盾,而陈诚一死,这个难题自然是迎刃而解。

对于陈诚之死,很多人认为颇为可惜,他比蒋介石小11岁,如果他没有那么早死去,1975年蒋介石病逝以后,他很可能会继任“总统”。

其实仔细读读当时历史,会发现并非如此,蒋介石虽然一度想让陈诚这个头号心腹和“干女婿”来接自己班,然后再过渡几年,传位给自己儿子蒋经国,但后来却对其失望至极,将其放弃。

不是陈诚于1965年死去,若是继续活下去的话,他很可能被慢慢架空,没有实权,甚至会成为下一个被逼得去美国卖皮蛋的陈立夫

我们先来看看,陈诚死后,蒋介石的布局。

到了1966年蒋介石让“行政院长”严家淦升任“副总统”一职,严家淦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他不同于陈诚在国民党内根深蒂固,有着土木系势力,甚至就没有自己的班底,就是白板一个,而且他这个人没有太大权力欲望,又为人圆滑。

简单来说,就是他在实力上,根本威胁不到蒋经国。在个人野心上,也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欲望,不用害怕他以后接任“总统”之后,会野心膨胀的跟蒋经国对着干。

而严家淦的表现也证明蒋介石走的这步棋并没有错,严家淦升任“副总统”以后,马上将蒋经国提升为“行政院副院长”,并且实际上负责“行政院”全盘工作。

1972年,严家淦再次当选“副总统”以后,坚辞“行政院长”一职,并积极推荐蒋经国继任,蒋经国最终顺利成功当选“行政院长”一职,这也意味着蒋介石精心部署的接班人计划,已经是大功告成。

等到1975年蒋介石病逝以后,按照规定,由“副总统”严家淦接任“总统”至1978年为止。

在这三年之中,严家淦如同一个“花瓶”一般,事事由蒋经国做决定,自己什么也不干涉,等到任期结束以后,更是主动举荐蒋经国担任“总统”。

可以说严家淦也不是一般人,知道蒋经国大权在握,所以即使担任名义上的一把手,也不敢有非分之想,反而小心翼翼,事事听蒋经国的,在蒋介石传位蒋经国过程中起到了承上下的关键过渡作用,对此蒋经国对他也是深为感激。

最后再说说蒋介石和蒋经国父子与陈诚的矛盾。

陈诚在国民党败退台湾以后,可谓达到自己仕途的巅峰,在蒋介石支持下,出任“副总裁”、“副总统”,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两个人也发生过激烈的矛盾,蒋介石这个人一向喜欢“微操”,再准确来说,就是谁也不相信,总是喜欢安插自己人,对于陈诚这个心腹也不例外。

1958年蒋介石的心腹,时任“行政院长”的俞鸿钧,因为被“监察院”弹劾,被迫辞职,蒋介石对于此次风波之中,陈诚并没有积极维护俞鸿钧,并且眼看其垮台,还想着取而代之,本就让蒋介石对他颇有怨言。

当时局势不稳,只能由陈诚这个“副总统”再次兼任“行政院长”,在人事任用上,两个人进一步发生矛盾。

按理说陈诚担任“行政院长”,各个部门负责人,应该是陈诚说了算,但是蒋介石非要插手其中。

首先在“教育部长”人选上,蒋介石认为应该由上一届“教育部长”张其昀继续担任,并且亲自带张去见陈诚,但陈诚竟然不肯,坚持认为应该由梅贻琦出任,最后蒋介石让步,由梅贻琦担任“教育部长”。

对此蒋介石很生气,他在日记中骂陈诚是“不察邪正,好听小人细言”

之后在副手问题上,陈诚想让黄少谷担任“行政副院长”,但是蒋介石坚决要让云五担任“行政副院长”,并且要求速度将此事定下。

结果没想到陈诚一直拖延此事,并且再次找到蒋介石,希望由黄少谷当自己副手,气得蒋介石大骂他一顿,坚持由王云五出任“行政副院长”,陈诚只能照办。

蒋介石在当晚日记之中,用饱含愤怒的文字写道:“三十年来苦心培植,不惜他人怨恨与牺牲一切情感而扶植至今。其结果如此,伤心极矣。此为余平生对人事干部所最失败、痛心之一次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蒋介石之前真有想法让陈诚接班,或者是陈诚先接班,过渡帮扶蒋经国几年,再由蒋经国接班,但此次事件过后,蒋介石放弃了这一想法,彻底决定了要传位于子。

当然陈诚之所以被蒋介石放弃,还在于他与蒋经国有着很深的矛盾。

毕竟陈诚此人还是极有政治抱负,他曾想在蒋介石届满以后升任“总统”,来一展身手,结果没想到1960年蒋介石竟然厚脸皮的修改了条文,得以第二次连任“总统”,等于堵住了陈诚的上升之路。

陈诚的长子履安回忆起这件事时如此说道:“父亲与蒋介石最大的冲突,是出现在蒋介石第二次连任总统的时候”。

陈诚有着这样的政治抱负,对于蒋经国这个蒋介石苦心栽培的接班人,自然是看不顺眼,而蒋经国自持“太子”之尊,对陈诚也不怎么放在眼里。

根据长期待在蒋介石身边的熊丸医生回忆,陈诚当时因为肝硬化,火气总是很大,对于名义上是他下属的蒋经国,是经常得理不饶人,两个人闹得很不愉快。

还好陈诚的夫人谭祥,其父亲谭延闿是宋美龄义兄,还因此认宋美龄为干妈,而陈诚之所以可以娶了谭祥,也是宋美龄和蒋介石一手促成的,所以宋美龄和谭祥经常居间沟通,才使得陈诚与蒋经国的矛盾不是那么大。

不过两个人依旧是时起冲突,闹到后来,蒋介石只能在士林官邸召见二人,劝解他们,说道:“你们都是我们革命的同志,更是我最亲近的两人”。又苦口婆心的说了一通,让他们二人不要再明争暗斗。

蒋介石看似是劝解,实则是变相表明态度支持儿子蒋经国,陈诚当时的苦闷心情可想而知,著名作家江南先生就形容当时的陈诚是“上焉者,处处要请示蒋先生,下焉者,要向经国低头”。

二人闹到如此地步,蒋介石都亲自劝解了,他焉能不知,如果选择陈诚作为他和蒋经国之间的过渡者,肯定很危险。

一方面他已经年迈,没有时间使得蒋经国“一步登天”,让他成为“行政院长”已经是很快的提升速度了,所以一定要选一个过渡者。

另一方面,陈诚有自己的派系之土木系,又是老资历了,当时都不怎么听自己的话,更何况是蒋经国的话呢。

更要命的是,他还与蒋经国有着不小矛盾,如果让他当这个过渡者,肯定会对蒋经国以后的接班造成巨大威胁,所以陈诚自然被放弃了。

而陈诚死于1965年,其实也算是一种幸运,蒋介石为了给儿子接班铺路可是煞费苦心,在那种情况下,陈诚如果不死,事情走向可能还是和之后一样,依旧是严家淦担任“副总统”,不过难看的是严家淦属于是取代了陈诚的地位。

而陈诚的势力又根深蒂固,蒋介石即使架空了他,依旧不放心,很可能像当年对“蒋家天下陈家党”中的陈立夫一般,逼其赴美生活,直到清理了CC系,才允许陈立夫回台居住。

陈诚这个人也算清廉,他被逼得赴美生活以后,很可能会像陈立夫那样,靠卖皮蛋等特产维持生活。

而且更要命的是,他与蒋经国矛盾也不小,很可能都不会像陈立夫那样,可以之后返台生活。

所以陈诚不死的话,“副总统”这个位置,应该是会被严家淦取而代之,并且会成为下一个陈立夫,被逼得跑去美国卖皮蛋。

所以以此来看,蒋经国接班路上最大的拦路虎陈诚,其实于1965年死去,也是一种“幸运”,不然的话,他之后很可能是“晚节不保”,或者晚景凄凉。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文章,专注于中国大历史,更多独特视角,原创文章请持续关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皇帝的一天是怎样的?乾隆3点起床,7点宠幸妃子,结束枯燥的一天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编辑 |老涵前言坐拥数千后宫佳丽,却只能每天宠幸一小时;掌握着中国最大的权力,却只是一个早三晚八没有休息日的打工人;可以一顿饭吃数十道美味佳肴,但碰到喜欢的菜,也最多只能吃上三勺......这样一位有权利有地位有钱,但是却时时受到规矩的约束,每天忙得和陀螺一样的人,就是清朝乾隆皇帝,下面就带大家梳理

  • 吴三桂被康熙满门抄斩,却没想到漏掉一个儿子,如今其后裔超千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三桂陈圆圆第一次见面,吴三桂杀了彝族多少人,吴三桂山东牟平后人

    编辑丨古书奇谭前言吴三桂的身上“叛贼”标签让他遗臭万年,他引清兵入关后又反清“复明”,最后被康熙以谋逆罪名满门抄斩。本以为吴三桂绝后,却没想到他有一个儿子侥幸逃过一劫,而且如今吴氏后裔已超千人。那么,这个遗留下来的儿子是谁呢?他是怎么逃过清军的追杀呢?吴三桂一、吴三桂降清又反清1642年,大明王朝已

  • 大清贵族女子发式到底是怎样的?别被电视剧误导了,真相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事实上它并不像电视剧里面演的那样,因为无论是《还珠格格》,还是《延禧攻略》其实都只是清朝女子发式的一个侧面,一个点和一个时期,甚至都不是真正与史实对应的时期,但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以循环往复的姿态向上发展的,所以清朝女子的发式也是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的。女真族时期,她们女子的头发其实常见的都是“

  • 清朝奇案:女子引狼入室害惨嫂子,哥哥更欺心,岳丈追凶一波三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儿子程虎子承父业,只知土里刨食,寡言怯懦,娶妻王氏,倒是美貌贤惠;女儿二丫年芳十六,举止张扬,性情放荡。虽未许配人家,却整日招蜂引蝶,知名乡间邻里。话说这王氏与程虎完婚之后,对小姑子照顾周到、礼数有加。二丫也常与嫂子同进同出,共同操持活计农务。两人心性迥异,二丫举止轻佻,但王氏却只顾眼前之事,从未说

  • 民国一15岁女子,靠“三寸金莲”嫁入豪门,每天痛苦难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肉眼可见的提高,如今很多大公司,领导层都不乏女性的存在。然而在早些年,重男轻女的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部分家庭普遍认为,女孩子读书是毫无必要的。至于“缠足”这一陋习,起源时间仍旧是个谜,但毫无疑问的是,缠足盛行时期,女性一般都是依附着男人生活。民国时期的裹脚女性,曾多

  • 清亡后端康太妃过得如何?曾学慈禧操控溥仪,死前说出一生愧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那天台上和后台铺满了2寸多厚的花毡,漱芳斋戏楼热闹又华丽。演出完毕之后,溥仪还将梅兰芳喊到楼上,赏了他500大洋。溥仪还和梅兰芳说起,6月份建福宫那场大火,溥仪已经让人清理完了,在这里建了球场,里面分为篮球、足球、网球等等,溥仪每天下午都会来这里消遣。要知道1923年夏天的那场大火烧毁了130多间房

  • 历史解密:富察傅恒这个人在清朝清缅战争不严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傅恒曾督师指挥大金川之役,降服莎罗奔父子。之后力主攻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他担任了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前编”“续编”的正总裁,并撰写了《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等书。他身患重疾,仍率兵1.3万余人,分三路入缅甸作战,屡败缅军。1770年病卒,谥文忠。1796年,推恩赠郡王衔,配享太庙,入祀贤

  • 从三个方面分析《民国小贾碧玉》影视人物的产生及具体呈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在对民国时期“小碧玉”形象下的类型分类的基础上,参照民国时期的主人公小林蛋形象分析情境内容的表现。民国影视剧《光芒》。在影视剧《光芒》中,小铃铛的角色是一名来自普通家庭,活跃在街头的女裁缝。他是可怜的英雄程亦之的童年伙伴。在场景的选择上,既不会浮华,也不会过于封闭保守。通常选择一个小而朴素的中式

  • 民国才女有钱有颜,却打烂一手好牌,生前女儿不待见死后无人祭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民国十大才女,民国绝色美人,民国最坏的女人

    更可悲的是,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在38年前也是孤身一人在英国阴冷潮湿的地下室。母子二人,殊途同归。黄逸梵名气虽不如女儿,但也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奇女子,她奋力与封建旧礼抗争,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的女人,也是中国近代的环球旅行家。张爱玲曾经形容母亲是踏着三寸金莲,横跨两个时代。1896年,黄逸梵出生在南京的

  • 土匪来了怎么办?这个民国小县城很聪明,两次遇土匪都化险为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县城民国时期的小县城,也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一般情况下,县城主要依靠保安团防备土匪,保安团源自民团,缺乏训练,力不强,遇到强敌往往直接逃跑。除此之外,县城还有商团武装,这是商会组织的武装队伍,主要是保护商人的利益,力也不是很强。实际上,保安团和商团武装,不会完全听县长的指挥。县长能顺利调动的,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