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帝的一天是怎样的?乾隆3点起床,7点宠幸妃子,结束枯燥的一天

皇帝的一天是怎样的?乾隆3点起床,7点宠幸妃子,结束枯燥的一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1113 更新时间:2024/2/8 13:04:04

编辑 |老涵

前言

坐拥数千后宫佳丽,却只能每天宠幸一小时;掌握着中国最大的权力,却只是一个早三晚八没有休息日的打工人;可以一顿饭吃数十道美味佳肴,但碰到喜欢的菜,也最多只能吃上三勺......

这样一位有权利有地位有钱,但是却时时受到规矩的约束,每天忙得陀螺一样的人,就是清朝乾隆皇帝,下面就带大家梳理一下这位勤勤恳恳在位60年的皇帝的日枯燥生活。

乾隆:打工人都没有我累

现在打工人普遍的现状就是让我加班行,就别让我早起,但是对于作息十分规律,十分注重养生的古代皇帝来说,熬夜是十分不可取的,所以古代就有制度明确规定了皇帝需要在8点或者9点就需要睡觉了。

睡觉时间那么早,那皇帝的工作时间是不是就会缩短啊?不可能的,古代皇帝真的很忙,尤其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这祖孙三人,更是以工作不要命著称。

就拿乾隆来说吧,他每天3点就需要起床了, 因为在他看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上是最清醒的时候,所以不应该用来睡觉,而是应该勤于政务。

但是乾隆这一早起,就代表着有更多的人需要早起,或者是起得比皇帝更早,那些伺候皇帝的丫鬟太监啥的就需要提早的准备好为皇帝更衣。

在电视剧里,我们经常会看到为皇帝穿衣的都是一些漂亮的宫女啥的,更甚者是皇帝的妃嫔。

但是在真实的清朝,为皇帝更衣的都是一些四五十岁的宫女,并且几乎这些人都是已经嫁过人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杜绝宫女在早上和皇帝发生点什么关系,毕竟早起的男人欲望还是比较强烈的,所以为了管好皇帝的下半身,不莫名其妙的出现很多私生子,就出了这些限制皇帝的制度。

除了这些为皇帝更衣的宫女太监需要早起,御膳房的厨子们和传膳的人也需要早起为皇帝的早餐忙碌着,而在更衣之后,皇帝就会吃第一顿饭。

在吃过饭以后,皇帝就开始今天忙碌的工作了,第一项任务就是看一下康熙、雍正等多位先皇留下的处理过的经典公务,以此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而把这项工作放在第一个做,除了因为早上头脑比较清醒,适合记东西以外,也说明了乾隆皇帝是比较尊重祖先的,是比较孝顺的皇帝。

其实清朝的这几位皇帝都是属于比较孝顺的,乾隆也不仅对已逝的先人尊敬,还是古代孝顺母亲的代表人物。

乾隆的母亲就是崇庆皇太后,据历史记载这位皇太后可是活到了84岁,这在平均年龄只有四五十岁的古代来说算是非常长寿的,而之所以她这么长寿,有很多专家都说就是因为乾隆的孝顺。

乾隆可是一位好儿子,不仅每天早上都定时定点的母亲请安,还在四处游历的时候,遇到寺庙就上前为母亲祈福,遇到观音菩萨就必须要为母亲拜一拜。

而且几乎每次大型出游或者参加狩猎等重要活动的时候,都要带上自己母亲一起,这也为久居深宫的崇庆皇太后带来了一些乐趣。

不仅这些,乾隆还在母亲每个大寿的时候为她举行非常隆重的庆祝仪式。

一次,为了庆祝母亲大寿,已经五十多岁的乾隆还穿上了五颜六色的服装,和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自己的下一代一起为母亲表演了一段舞蹈。

而且在大寿的时候,乾隆还会将这世间的珍宝都献给自己的母亲,琴棋书画、古玩等珍宝以及外国的一些稀奇玩意都曾被乾隆送给过崇庆皇太后。

所以说这么孝顺的乾隆将拜读先皇的典型事例作为每天的第一件事也就不足为奇了,而拜读之后,乾隆就要开始准备6点的早朝了。

6点就上班,这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简直就是一种酷刑吧,但是在古代这可是大臣们必须上班的点,如果迟到了或者旷工了,可不是像我们一样扣点钱就行了,一不小心这些大臣可是会掉了脑袋的。

而且有些大臣如果住的离皇宫比较近还好,因为可以减少通勤时间,就能多睡一会,但是有些官员可能就比较贫穷了,肯本买不起皇城底下的好房子,只能住在偏远的城郊。

但是那时候可没有地铁、轻轨啥的交通工具,只有马车,但是如果很穷的官员,连马车可能都没有,所以只能腿着来,这就需要他们大半夜就起来往皇宫走了。

所以说古代做个皇帝不容易,做个没有钱清廉的大臣更可怜。

而更可怜的是,早朝结束后,这些大臣们还要迎着朝阳走回去,而这个时间,乾隆会先给母亲请个安,然后就开始今天工作的重头戏——批阅奏折。

奏折其实是康熙时代的产物,但是那时候只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大臣才会上奏折,这就说明康熙时期需要批阅的奏折还是比较少的,但是到乾隆这就开始扩大奏折的规模了。

乾隆规定只要是县级及其以上的官员都需要写奏折,而且不仅是要写当地的大事,还要将小事也写上,这就更方便乾隆体察民情,更加接地气了。

但这样一来,乾隆的工作量就剧增,每天可能批阅的奏折就得上千,这要都批阅了,可不得通宵达旦啊,这长期以往可不利于养生。

于是乾隆就吩咐自己的手下,先过一遍奏折,将奏折分好轻重缓急,然后再呈报给乾隆,这样皇帝就可以先看一些重要事项,如果遇到奏折多的时候,那些不重要的事项就要往后推了。

所以我们经常看一些古代献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古代皇帝面对着写的密密麻麻的奏折,最后只写了一句朕知道了,这可不是敷衍,只是皇帝真没时间多写。

乾隆的父亲雍正可能就是因为写太多去世的,据说雍正每次批阅奏折都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就是自己批阅的写下的内容一定要比奏折本身的字数多。

这也就造成了雍正每天都几乎通宵批阅奏折,所以才会导致过度疲劳,英年早逝。

所以乾隆为了避免重走父亲的老路,就立下了如果快到中午了,就将剩下没有批阅的奏折推迟到到明天批阅。

然后中午在经过短暂的休息以后,就开始接见一些重要的大臣,一般在下午两点以后,乾隆就不给自己安排政务了,就开始专注于自己喜爱的事物。

乾隆:好吃的别拿走,我还想再尝一口

乾隆比较喜欢收藏古典字画,还喜欢做诗,所以一到自己可以掌握的时间,就会躲进房间里欣赏字画或者做做诗,很有文人风范。

但乾隆在下午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就是吃晚饭,古代其实可不像现在一样一天吃三顿饭,那时候每家就吃两顿饭,只有早饭和晚饭。

而早饭乾隆还是吃的比较简单的,只有简单的糕点,但是晚餐必须得大整,毕竟只有吃的开心了,这一天才会活力满满,不知道乾隆是不是这样想的,反正所有干饭人都是这么想的。

而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满族人,乾隆还是沿袭了祖上吃饭的喜好,比较喜欢吃一些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所以每顿饭鸡鸭羊牛等肉类都是必不可少的。

据史料记载,乾隆曾经一个月的食谱里就有47种主食、47种热锅、59种热菜、26种拼、7种,在这里包括了很多人都表示吃不起的燕窝等食物。

这样算来乾隆一顿饭就起码吃十几个菜,这要是都吃了可得撑死,所以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剩下的饭菜有时会由皇帝赏赐给自己喜欢的大臣。

如果皇帝没发话,负责膳食的管家就会内部处理了,毕竟这可是皇帝的剩菜剩饭啊,透着一股天子气息的食物大家都比较喜爱。

因为在古代皇帝的威严是特别重要的,而且皇帝也算是一个比较高危的职业,所以如果被人摸透了皇帝的喜好,那可是要命的事,这样一来吃饭的喜好也不能被人看透,所以看似想吃啥吃啥的皇帝,其实也不能为所欲为。

但是皇帝还是有点菜的权利的,毕竟人无完人,自然会有嘴馋的时候,所以一旦皇帝特地点了菜,就有总管会命令小厨房为皇帝做。

据说乾隆会点一些鸡蛋糕、疙瘩汤、豆腐脑、韭菜盒子等一些比较家常的菜,可见乾隆的口味还是比较接地气的,但也可能是山珍海味吃多了。

都说做菜两小时吃饭五分钟,乾隆也是这样,为了不把时间都浪费在吃饭上,乾隆每顿饭的食用时间都不超过15分钟,所以从吃饭来看,乾隆就是一个雷厉风行,做啥事都讲究速度的人。

乾隆:定时宠幸一小时

政务处理过了,饭也吃完了,眼看着天色已晚,乾隆也就要回到养心殿休息了,这时在养心殿里,早就有一位洗漱好的妃子等着皇帝的临幸了。

可能在电视剧里,皇上总是夜宿在妃子们的寝殿,但是清朝历史上却是皇帝不会到妃子的宫中去,而是妃子洗干净了来到皇帝休息的地方。

而且电视剧里还说皇帝临幸完妃子以后,还会像寻常夫妻一样陪在妻子的旁边一起睡到天亮。

但是历史上却是皇帝寝殿是不允许妃子居住的,所以说一被宠幸完,妃子就从哪里来回到那里去,别耽误皇帝睡觉。

那就有人会问了,皇帝就没有宠幸一个妃子很久,导致天色很晚了就得留宿吗?

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的,因为乾隆是非常自律的,就连宠幸时间也给你安排的十分固定,一般就是晚上7点到8点之间,因为8点或者9点皇帝可就要睡觉了。

这才是真正的时间管理大师吧,但把宠幸的时间管理的这么严格,可能就有很多人说乾隆可能是不大喜欢自己的妃子,因为碰到喜欢的人,一个小时哪能稀罕够啊?

乾隆在电视剧《还珠格格》里,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非常滥情的皇帝了,不仅宠幸了大明湖畔的夏雨荷,而且就连有了心上人的香妃也不放过。

但是在历史上其实乾隆应该也算得上比较专情的皇帝了,虽然后宫非常充盈,但他却只爱富察皇后一人。

富察皇后16岁就嫁给乾隆了,可以说拿乾隆当做初恋,所以将所有的温柔都给了自己的丈夫,而且富察皇后十分的为自己的丈夫着想,是真正可以为皇帝分忧的一位皇后。

富察皇后不仅对皇帝好,还每天都在皇帝的母亲身边伺候,帮着皇帝尽一些孝道,但就是这样一位贤妃,却在看重皇室血脉延续的古代,只为乾隆留下了一位女儿。

富察皇后其实一共诞下了两位皇子两位公主,但是都夭折了,只剩下了固伦和敬这一位公主,所以乾隆很是疼爱这位与自己的真爱生下的公主,几乎将所有珍宝都赏赐给了她。

而富察皇后也因为多次丧子,再加上本来就孱弱的身体,所以年仅35岁就去世了,而痛失至爱的乾隆也将对富察皇后的思念挂在嘴边,还多次到皇后的墓前痛哭不已,这足以说明乾隆也是一位重情的人。

这也就说明每次只宠幸妃子一个小时,是不存在乾隆不爱这些妃子的,只是真的为了身体着想,毕竟乾隆也是活到了80多岁呢,这和非常规律的作息想必是有很大关系的。

到这乾隆的一天就结束了,虽然像乾隆这样的皇帝有着非常大的权力,但是如果是一心为民着想的好皇帝的话,也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自由。

好皇帝就需要严格自律,将时间都花在刀刃上,所以说乾隆这位打工人其实在我们看来也是比较惨的。

现在有很多人都向往自由的生活或者从事一份相对来说比较自由的职业,希望一切都随心所欲,信仰的是一种生命只有一次,要开心快乐的活一生的生活。

但是也有很多人就像乾隆一样对自己严格自律,规划着自己人生中的每一分每一秒,认为这种有计划的人生会更加舒服。

这两种人生态度,大家更喜欢哪一种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吴三桂被康熙满门抄斩,却没想到漏掉一个儿子,如今其后裔超千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吴三桂陈圆圆第一次见面,吴三桂杀了彝族多少人,吴三桂山东牟平后人

    编辑丨古书奇谭前言吴三桂的身上“叛贼”标签让他遗臭万年,他引清兵入关后又反清“复明”,最后被康熙以谋逆罪名满门抄斩。本以为吴三桂绝后,却没想到他有一个儿子侥幸逃过一劫,而且如今吴氏后裔已超千人。那么,这个遗留下来的儿子是谁呢?他是怎么逃过清军的追杀呢?吴三桂一、吴三桂降清又反清1642年,大明王朝已

  • 大清贵族女子发式到底是怎样的?别被电视剧误导了,真相是这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事实上它并不像电视剧里面演的那样,因为无论是《还珠格格》,还是《延禧攻略》其实都只是清朝女子发式的一个侧面,一个点和一个时期,甚至都不是真正与史实对应的时期,但我们知道任何事物都是以循环往复的姿态向上发展的,所以清朝女子的发式也是有一个演变发展的过程的。女真族时期,她们女子的头发其实常见的都是“

  • 清朝奇案:女子引狼入室害惨嫂子,哥哥更欺心,岳丈追凶一波三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儿子程虎子承父业,只知土里刨食,寡言怯懦,娶妻王氏,倒是美貌贤惠;女儿二丫年芳十六,举止张扬,性情放荡。虽未许配人家,却整日招蜂引蝶,知名乡间邻里。话说这王氏与程虎完婚之后,对小姑子照顾周到、礼数有加。二丫也常与嫂子同进同出,共同操持活计农务。两人心性迥异,二丫举止轻佻,但王氏却只顾眼前之事,从未说

  • 民国一15岁女子,靠“三寸金莲”嫁入豪门,每天痛苦难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新中国成立后,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肉眼可见的提高,如今很多大公司,领导层都不乏女性的存在。然而在早些年,重男轻女的思想可谓是根深蒂固,部分家庭普遍认为,女孩子读书是毫无必要的。至于“缠足”这一陋习,起源时间仍旧是个谜,但毫无疑问的是,缠足盛行时期,女性一般都是依附着男人生活。民国时期的裹脚女性,曾多

  • 清亡后端康太妃过得如何?曾学慈禧操控溥仪,死前说出一生愧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那天台上和后台铺满了2寸多厚的花毡,漱芳斋戏楼热闹又华丽。演出完毕之后,溥仪还将梅兰芳喊到楼上,赏了他500大洋。溥仪还和梅兰芳说起,6月份建福宫那场大火,溥仪已经让人清理完了,在这里建了球场,里面分为篮球、足球、网球等等,溥仪每天下午都会来这里消遣。要知道1923年夏天的那场大火烧毁了130多间房

  • 历史解密:富察傅恒这个人在清朝清缅战争不严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傅恒曾督师指挥大金川之役,降服莎罗奔父子。之后力主攻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他担任了平定准噶尔方略“正编”“前编”“续编”的正总裁,并撰写了《钦定旗务则例》《西域图志》等书。他身患重疾,仍率兵1.3万余人,分三路入缅甸作战,屡败缅军。1770年病卒,谥文忠。1796年,推恩赠郡王衔,配享太庙,入祀贤

  • 从三个方面分析《民国小贾碧玉》影视人物的产生及具体呈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在对民国时期“小碧玉”形象下的类型分类的基础上,参照民国时期的主人公小林蛋形象分析情境内容的表现。民国影视剧《光芒》。在影视剧《光芒》中,小铃铛的角色是一名来自普通家庭,活跃在街头的女裁缝。他是可怜的英雄程亦之的童年伙伴。在场景的选择上,既不会浮华,也不会过于封闭保守。通常选择一个小而朴素的中式

  • 民国才女有钱有颜,却打烂一手好牌,生前女儿不待见死后无人祭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民国十大才女,民国绝色美人,民国最坏的女人

    更可悲的是,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在38年前也是孤身一人在英国阴冷潮湿的地下室。母子二人,殊途同归。黄逸梵名气虽不如女儿,但也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奇女子,她奋力与封建旧礼抗争,成为中国第一个离婚的女人,也是中国近代的环球旅行家。张爱玲曾经形容母亲是踏着三寸金莲,横跨两个时代。1896年,黄逸梵出生在南京的

  • 土匪来了怎么办?这个民国小县城很聪明,两次遇土匪都化险为夷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民国县城民国时期的小县城,也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一般情况下,县城主要依靠保安团防备土匪,保安团源自民团,缺乏训练,力不强,遇到强敌往往直接逃跑。除此之外,县城还有商团武装,这是商会组织的武装队伍,主要是保护商人的利益,力也不是很强。实际上,保安团和商团武装,不会完全听县长的指挥。县长能顺利调动的,只

  • 为什么清朝的官僚集团无法架空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1、清承明制在网上,清粉和明粉之间水火不容。其实,很多人都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清朝的前身建州女真,在明朝时候,和原始部族差不多。而建州女真在和明朝交战的过程中,想在制度上和明朝对抗,就只能仿照明朝的制度。说白了:建州女真哪里会搞什么制度设计?建州女真的制度设计,全都是山寨明朝来的,所谓清承明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