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品读谢天开:知识考古,跨界释读——读《玄鸟生商:商代玉器的神话考古》

品读谢天开:知识考古,跨界释读——读《玄鸟生商:商代玉器的神话考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2301 更新时间:2024/1/25 20:32:05

文/谢天开

钩沉致远,解疑存疑。

在“商王之生:玄鸟创世的神话谜题”一章里,对于玄鸟生商的感生神话解读,著者陈列出“玄鸟燕子说”“玄鸟凤凰说”后,指出了妇好的一个重要身份——大祭司,证据之一是,“商王后妇好墓中出土的鸟形玉器一共有10类41件,远远多于兽畜类玉器,确实反映出鸟崇拜的迹象。”其中,雕刻最为精美的是玉鸮,并且与著名的青铜妇好鸮尊相呼应;证据之二是,引用美国考古学家金芭塔丝所著的《活着的女神》所述:猫头鹰为史前鸟女神的崇拜传统,并强调所谓玄鸟应为新崛起的“鸱鸮说”。

为进一步描述猫头鹰作为“玄鸟生商”的“黎明创世鸟”的神话幻象,著者在前驱学者的基础上,突破了影响的焦虑,进一步分析了远古人们崇拜猫头鹰的原因:首先,猫头鹰有一双神奇的夜视眼;其次,猫头鹰听力灵敏;再次,猫头鹰是鸟类中的战神。诗经《鲁颂·泮水》:“翩彼飞鸮,集于泮球,食我桑椹,惠我好音,憬彼淮夷,来献其琛,元龟象齿,大赂南金。”猫头鹰象征军容威武,鸮鸣意味战争胜利,诗中反映了商代人对猫头鹰的崇拜。

如此解疑,让人信服。然而,此节最后又提出了在西周之后,数千年的鸱鸮崇拜发生了历史性逆转,并且如果不是考古的文物作证,人们都遗忘了鸱鸮曾经是数千年前人们崇拜的灵鸟。至于,为什么神鸮变成了恶鸟,这便是一个存疑而有待探析了。

“名可名,非常名。”命名与分类,亦是学术。在“商代玉鱼的生死化形”一节里,在叙述了学术前驱夏鼐先生对于商代玉器的分类后,杨骊认为,从文化意蕴的角度来进行玉鱼形器的分类更为合理:第一类是曲身型玉鱼,其造型模拟鱼跃时的形态;第二类是直身型玉鱼,造型模拟游鱼的形态;还有第三类比较特别——鱼龙型,造型半龙半鱼,寓意鱼化龙的神话象征。

杨骊有一个大胆而合理的解读:曲身型玉鱼可能是模拟鱼跃产仔的形态。如此符合原始巫术的思维特征,带有祈求多子多产的生殖崇拜意蕴。并且以蒙古族的族源神话、闻一多的《说鱼》,《诗经·硕人》“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发发”,还有水族崇拜、双鱼瓷盘、萨满史诗《乌布西奔玛玛》等数重证据加以实证,充分表示出她的学术视域。如此释读而又如此合理,表明杨骊在知识考古下,是以社会生活经验作为学术支撑的。

知识考古,事物本身。

而更加令人不解的是,《逸周书》里非常详细地记录了商王亡国赴死的过程,被攻破王宫的商王全身包裹着玉器,登上鹿台自焚而死。这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裹着玉自焚的亡国之君,他为什么要衣玉自焚?

在此处,杨骊草蛇灰线、伏笔千里,而在之前分别解析了生死轮回的再生神话、玉石兵器的神奇功用等作为诠释的知识垫底,直至最后的第六章“商王之死:玉石巫术与二王博弈”才揭示出令人信服的诠释——《史记·殷本纪》载:“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

杨骊在阐述叶舒宪先生的诠释后,更进一步运用多重证据法,揭示了《逸周书·克殷》所记录的周武王举玉钺斩首商纣王的行为:用黄钺斩首纣王,用玄钺斩首妲己;此举是因为天玄地黄,玄黄二元模式的叙事里,玄象征着天-乾-阳性;黄象征着地-坤-阴性,如此分别用黄钺与玄钺斩杀纣王与妲己的阴灵,是为了阴阳相克。

因此杨骊的结论是:自此,我们或许可能解读武王所实施的斩首仪式,其实是一种斩杀纣王不死阴灵的玉石厌胜巫术行为。在有神论的远古时代,在玉石神话信仰的驱使下做出的这样行为,看起来荒谬诡异,实则符合其文化逻辑。

左图右史,跨界释读。

“殷周之变”为中国历史上一次新旧更替断裂的巨变。王国维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而演绎了“天道远人道迩”的从重神到尊祖的历史进程。“云霞明灭或可睹”,以多重证据法,以玉释玉,重归神话思维。

《玄鸟生商:商代玉器的神话考古》一书,恰好填补了从神本主义的巫玉时代向人本主义的王玉时代关键节点的学术专著空白。

谢天开,成都锦城学院教授,知名书评人。

更多文章

  • 泰安曹家村火灾募捐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泰岱文献《岱粹抄存》卷四载一篇“曹家村火灾募捐启”,泰安城西乡曹家村曾于民国十三年(1924)遭大火,文中记载:“居民百余家,烧毙妇女四口,庐舍、器具顿化劫灰,牲畜、资粮尽成焦土。”如此损失,放至今日,也是不容小觑的安全事故。(民国重修泰安县志)我出于对事故过程的好奇,来到曹家村一探究竟。曹家村位于

  • 匈奴人是夏朝人的后裔吗?通过DNA分析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观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匈奴真的是夏朝后裔吗,匈奴少女,广西匈奴后裔

    中原王朝,历史上最大的边患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而在威胁中原文明的游牧民族中,匈奴算是非常出名的一个,他们曾经对汉朝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乃至于汉朝只能委曲求全,用公主的终身幸福去换取短暂是和平。 还好,这样的日子在汉武帝时期彻底结束了,他把匈奴赶得太远,以至于以后再也不能为患,留下的只有他们和中原无数名

  • 西周代商,中华文化的分水岭,重农和祖先文化取代重商和鬼神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夏商西周传统文化,古代为什么重农抑商,重农抑商的影响

    中国五千年悠久历史本质上就是一部王朝更替的历史,一个王朝总是经历崛起、发展、鼎盛和衰亡四个阶段。新的王朝在旧的王朝衰落下孕育萌芽并将其取代,对于大部分朝代来说,仅仅是皇权和政治更迭,但西周代商却是一个例外。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在于改变中华文化的发展走向,也改变了华夏文明的内在基因,对后世的影响丝毫不亚

  • 周武王、姜太公、周公旦共谋西周封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周武王依旧在焦土中找到子受的头骨,与白旗同悬于朝歌城门之上,以威慑天下。并给子受上谥号曰“纣”,“纣”在谥法中的本意是“残忍弃义”,所以后世便称商末王子受为商纣王。然而商纣王在位期间,东征西讨,对四方诸侯用兵,也曾威赫一时,且他本人也曾是天下公认为英武睿智的王者霸主,所以按照商人的祭法,商纣又被奉之

  • 血流漂杆的牧野之战,西周灭商,史上第一个以少胜多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姬昌姬发父子的韬光养晦周部落是陕西中部的一个古老部落,在夏商时期的遥远荒蛮年代,这里是西北边境地区,但是关中平原有渭水滋养,沃野千里,有着优厚的自然条件。由于农业发达,这里孕育充足的人口和丰厚的物资基础,并逐渐壮大起来。到商朝末年姬昌继位为部落领袖后,励精图治,对内重用贤臣治理内政,对外宣传道德教化

  • 后羿、蒙恬如何竟是同乡?他们都想告诉世人,高人最忌功名太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一名将家族,祖孙三代辅佐四世帝王,个个威名赫赫,战功卓著,与那封狼居胥、燕然勒石实际早已不相上下,甚至从长远战略角度来看,恐怕还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且他们本出自上古好武之国,远溯夏商周三代之时,就已是能人辈出,颇具传奇色彩。他们就是统一六国,横扫八方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的心腹爱将蒙氏蒙

  • 视天下群雄皆为“桀纣”,自比周文王,却因粮尽,觅食而亡的枭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文王历史资料,老梁讲周文王完整版,姜子牙钓鱼遇周文王

    又如唐太宗李世民,性情暴烈如火,后来坐上皇帝宝座后,却时时被谏臣魏征大人百般掣肘,他却从来都是强忍刚毅狂暴之怒,最终不得不清心静气,察纳雅言,从善如流,后来也成就了盛唐二十三载的“贞观之治”。可有些人心怀吞天并地之志,满是狼顾虎视之臆念,一心想比拟尧舜禹汤,做成周文王、秦始皇的霸业来,结果却毫无自知

  • 为了世袭,夏禹父子步步为营,联手推翻“禅让”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夏禹为什么不禅让,夏禹把王位传给了谁,禅让制度

    虽然禹掌管天下权柄,但是按照传统礼法,禹需要部落民主决议的方式进行禅让。从禹内心来说,他更愿意把得来不易的江山传给自己的儿子,禅让看上去美好,但实际怎么回事,禹比谁都清楚,谁实力强,谁就坐上王椅(那个时候的统治者不叫王,而是叫后)。对于禹来说,禅让就是他的梦魇,舜被他放逐致死的阴影似乎要在他身上重现

  • 上海交大女博士钱璐璐,靠4任老公一路升迁,被誉为“科研妲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人都曾观赏过上世纪六十年代瑞士作家迪伦马特的戏剧作品《老妇还乡》,描写了一位身价数十亿的老妇人克莱尔,离开故乡四十五年后带着亿万财富回到了家乡,为她自己年轻时受过的屈辱而复仇。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位老妇人积累财富的方式:她前前后后一共结了十几次婚,从最一开始的小工人到了最后成了石油大亨的妻子,这

  • 黄帝死后一千年夏朝才建立,这段空白期中国发生了什么?考古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中国从黄帝到夏朝历史,山海经说夏朝的位置,炎帝黄帝与夏朝的关系

    当然,单凭文字描述,我们很难理解何谓“高等级的社会组织”。从考古发现角度讲,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3000年左右,我国的黄河流域形成了以制作彩陶为显著特征的一种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仰韶文化。也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农业、聚居成为华夏先民的主要生活方式,并形成了带有明确分工和等级的聚落组织架构,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