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贪官也会有底线?和珅从来不贪这三种钱,怪不得能如此受宠

贪官也会有底线?和珅从来不贪这三种钱,怪不得能如此受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47 更新时间:2024/1/16 6:18:01

其实有两个考虑,其一是想让和珅支付自己出行费用,包括吃、喝、玩、乐。

其二为后代考虑,想把他的财产留给儿子嘉庆

和珅出生在福建,年幼时母亲因难产去世,弟弟琳出生。

父亲六年后也离开人世,幸好家中有老家丁保护和珅和弟弟,不然早已被赶出家门。

和珅通晓四书五经,会四门语言,分别是满语、汉语、蒙语和藏语。

和珅不仅有才,还是个大帅哥,在八旗子弟中非出色。

清朝嘉庆四年时乾隆皇帝驾崩,终年89岁,乾隆去世不久,刚刚登基的嘉庆就派人将和珅逮捕。

被逮捕后家产也遭充公,黄金335万两、白银300万两、还有一些古董字画珠宝等。

和珅无疑是个贪官,在野史中记载,和珅家中一共20亿两白银,说法实在夸张,但足以证实他的贪婪。

和珅刚入宫时担任粘杆处工作,顾名思义专门负责粘蝉、捉蜻蜓、钓鱼等。

这个工作看似很没前途,但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经常看到皇帝。

一年后,和珅的学识才能被乾隆帝赏识,正巧当时身边没有可用人才,所以将和珅作为重点对象培养。

和珅从一个人粘杆处工作人员晋升为一品官员,前后只花费七年时间,这个成就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的。

乾隆帝花钱大手大脚,从不考虑其他因素,正巧和珅非常会理财,在和珅的打理下,国库并没受到影响。

乾隆帝之所以离不开和珅,是因为和珅不仅让国库收支平稳,还让自己腰包鼓了起来。

纵使和珅有再多优点也无法弥补对国家造成的损失,他在得利后培植私人党羽,除掉任何一个违抗他的人。

清朝由盛转衰跟和珅脱不了干系,同时嘉庆也有责任,他好大喜功,追求名望,除掉和珅等于自断财路。

其实和珅也有底线,他给自己定下“三不贪”原则,这三种钱他绝对不贪,难怪如此受乾隆宠信。

承训书谕,兼通清汉。旁午军书,唯明切断。平萨拉尔,亦曾督战。赐爵励忠,竟成国干。

01办不成的事不贪

和珅在朝廷中是数一数二的大人物,因为官职高所以很多人找他办事。

那些事绝非小事,都是一些其他人难以办成的,但和珅很聪明,他知道这份钱不好拿,所以存在风险的钱一律不收。

和珅这一点非常高明,如此一来很多他受贿之人将事办成心存感激,明知和珅贪污也不好去告发他。

康熙看来,和珅做事稳妥,没有他办不成的事,所以乾隆很宠信他。

02赈灾款

中国领土面积广阔,古代时期很多地区会发生干旱、瘟疫等灾害,朝廷自然不会坐视不理。

为帮百姓度过难过,各地官员会收到一笔赈灾款,经过官员们多次转手,到老百姓手中时已经剩不下多少。

如此一来百姓们就会联合起来抗议,小则惊动高官,大则直接传到皇帝耳中。

和珅经常跟在皇帝身边,所以他对此心知肚明,以至于从来不贪赈灾款。

有一次甘肃一带发生严重干旱,朝廷下发几百万两白银和一些物资援助,当地官员却打起歪主意。

此官员早就想贿赂和珅,所以打算拿出一半赈灾款交给他,和珅得知后大发雷霆,直接将他停职查办。

03科举款

乾隆在位时非常看重科举考试,因为很多官员都是在此次考试中选拔而来。

和珅作为乾隆身边一大心腹,自然明白科举款的重要性,所以他从来不在这上面贪。

在很多人眼中,和珅虽然很贪,但他刚正不阿,一切都为国家考虑。

和珅在监考时绝不会徇私舞弊,还要求其他考官不能贪钱,乾隆对和珅这点非常满意。

电视剧中的和珅在很多方面都很贪,其实历史中并非如此,只是导演为角色饱满特意安排的。

参考献:

《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

(声明:内容文字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更多文章

  • 那年花开中“女马云”周莹为何会被沉塘,还要从大清的通奸罪说起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其中最为惊险的应该是第21集的时候,孙俪扮演的清末“女马云”周莹因为被人陷害,背上了与下人通奸,谋害亲夫的罪名,最后惨遭沉塘,差点死于非命。清朝真的是这样对待通奸女子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通奸罪的情况很复杂视,根据情况的不同,有免于处罚、杖责、处以极刑等多种可能。具体来说,按照《大清律例》,清朝的

  • 三朝元老一生正直,断然拒绝当和珅女婿,没想到最后却被抄家流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和珅被抄家原因,和珅被嘉庆抄家家产多少,和珅抄家有多少财产

    不过,在所有的大臣当中,也有一些例外的,其中就包括了一位名叫索绰络·英和的大臣。英和是礼部尚书索绰络·德保的儿子,是满清正白旗人,算是皇帝的亲信了。在清朝,八旗弟子享有很大的权利,即便他们不学无术,那么在将来,也能混个一官半职,荣华富贵不敢保证,但至少这辈子是衣食无忧了。不过,英和这个人和普通的八旗

  • 清朝皇帝一顿饭几百道菜,吃剩的菜怎么办?御厨:倒卖给有钱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清朝最后一个御厨,皇帝御厨,御膳房的御厨级别

    对于剩饭剩菜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倒了!但清朝皇帝可不是一般人啊,那是天子啊!随意扔掉皇帝的饭菜那是大逆不道的 ,甚至还有可能是要被问罪的。但皇宫里的太监和宫女又不能吃这些饭菜,那清朝皇帝的剩饭剩菜都去哪里了呢?其实,清朝皇帝的剩饭剩菜不外乎以下四种处理方式。赏赐第一个就是赏赐。清朝皇帝一般在吃饭时

  • 周朝国都西岐,商朝国都朝歌,古代这两大名地现在位于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其实在商朝前期,历代商王进行了多次迁都,就为了找到一个适合生存和发展的地,在盘庚统治时期,商朝的国都迁到了殷。商纣王统治时期,重视农桑,国力强盛,继而对东夷发起战争,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了江淮一带,随着一连串的用兵,商朝的控制范围已经囊括了山东、安徽、浙江、江苏、甚至福建

  • 杭州良渚博物院:西周玉器“遇见”良渚玉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晋侯墓地出土的玉琮(左)和良渚瑶山遗址出土的玉琮。良渚玉器是中国史前玉文化的一个高峰,而中国玉文化发展到西周时期,又登上了一座高峰。“郁郁乎文哉——西周晋国玉器精品展”2022年12月6日在杭州良渚博物院开幕,“两大高峰”走到了一起。本次展览共展出来自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考古博物馆)、山西博物院、

  • 妲己曾被纣王灭国绝祀,她一直想报复,所以女娲才给了个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妲己是女娲派去害纣王的吗,女娲娘娘召唤妲己,女娲怎么打妲己

    这里所说的妲己,当然是被九尾狐妖吸去魂魄,附体之后的妲己。可这个妲己,不是在女娲娘娘的指使下,才去惑乱纣王,断送殷商天下的吗?她不过轩辕坟一个小妖,又怎么会被纣王灭国绝祀呢。这就跟一个古老的部族有关了。早在千年以前,在大夏王都斟鄩(河南偃师)一带,就活跃着一支古老的部族,号曰纯狐氏,纯狐氏当年依附夏

  • 传说姜子牙死后把棺材吊在金銮殿上仍然能保佑大周朝的平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姬发只得回去禀告父亲,文王听了笑道:“备车!”于是,备好车,文王上了车,直奔潍水河,到了河边,文王亲自请子牙上车。姜子牙说:“马拉的车太颠,老夫受不了一路的颠簸。”文王就命大臣拉车,姜子牙还是不肯坐,文王笑了亲自驾起车,拉着姜子牙往回走。文王累的汗水淋漓,大臣和姬发都要换换可是文王就是不肯,最后文王

  • 品读谢天开:知识考古,跨界释读——读《玄鸟生商:商代玉器的神话考古》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玄鸟生商,玄鸟的寓意和象征,商代玄鸟纹玉器

    文/谢天开钩沉致远,解疑存疑。在“商王之生:玄鸟创世的神话谜题”一章里,对于玄鸟生商的感生神话解读,著者陈列出“玄鸟燕子说”“玄鸟凤凰说”后,指出了妇好的一个重要身份——大祭司,证据之一是,“商王后妇好墓中出土的鸟形玉器一共有10类41件,远远多于兽畜类玉器,确实反映出鸟崇拜的迹象。”其中,雕刻最为

  • 泰安曹家村火灾募捐启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泰岱文献《岱粹抄存》卷四载一篇“曹家村火灾募捐启”,泰安城西乡曹家村曾于民国十三年(1924)遭大火,文中记载:“居民百余家,烧毙妇女四口,庐舍、器具顿化劫灰,牲畜、资粮尽成焦土。”如此损失,放至今日,也是不容小觑的安全事故。(民国重修泰安县志)我出于对事故过程的好奇,来到曹家村一探究竟。曹家村位于

  • 匈奴人是夏朝人的后裔吗?通过DNA分析颠覆了我们的传统观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匈奴真的是夏朝后裔吗,匈奴少女,广西匈奴后裔

    中原王朝,历史上最大的边患就是北方的游牧民族。而在威胁中原文明的游牧民族中,匈奴算是非常出名的一个,他们曾经对汉朝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乃至于汉朝只能委曲求全,用公主的终身幸福去换取短暂是和平。 还好,这样的日子在汉武帝时期彻底结束了,他把匈奴赶得太远,以至于以后再也不能为患,留下的只有他们和中原无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