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一听,觉得在理,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于是便望了望一边的刘备。刘备自然是有些慌张,吕布若是被曹操收为麾下,这天下岂不是更加乱了,更何况吕布与我有仇,等回头吕布说不准就报复我。于是刘备便跟曹操说“公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
这丁原和董卓是吕布的前主,结果都毫无例外被吕布杀死了,曹操心里一想,这大耳朵刘备说的对呀,我若放了吕布,说不准回头就是给我一刀,于是便命人将吕布斩首。但是事情往往没有我们想的这么简单,曹操真的是因为一句话才做出了改变没?其实不然。刘备的这番话只能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曹操打从一开始就想杀吕布,之所以询问刘备的意见,其实是想借此观察刘备的反应。
曹操有句话说得好“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一直以来都是个谨慎的人,刘备被吕布所攻打,无奈之下最后投靠了曹操不假,但是曹操真的放心让刘备呆在自己的麾下吗?吕布是“三姓家奴”,你刘备其实也好不到哪去,虽然没有认人为主,但是各种寄人篱下,同时还有很大野心。吕布虽然曾夺过刘备的徐州,迫使刘备不得已安身在小沛,后来刘备遭袁术攻击时曾向过吕布求援。
这才有了后来“辕门射戟”这么个故事,可以说吕布虽然坑过刘备,但也救过刘备的性命。再加上刘备一直被人称之为仁德之人,刘备明明可以在此时选择跟曹操进言放过吕布一马,但是刘备却选择了杀死吕布,这让曹操看出来刘备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勾践”。故此杀吕布只是次要,曹操一开始就没想过放过吕布,真正的目的就是看看刘备的反应,而后来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更是曹操对刘备近一步的试探,吕布的死,不过是一场权谋争斗的必要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