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偏心的李世民,只偏爱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哪怕造反也原谅!

偏心的李世民,只偏爱与长孙皇后所生的孩子,哪怕造反也原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36 更新时间:2024/2/18 16:34:03

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

“……上疑太子仁弱,密谓长孙无忌:‘……恪英果类我……’。”

记载的这段是什么意思呢?皇上担心怀疑李治有些仁慈软弱,在私底下偷偷和长孙无忌说,李恪这孩子像我一样英勇,我想立他,你觉得怎么样?

没几天又对李恪说:

“……霍光折简诛之……”

父子虽然是至亲关系,但是如果有罪过,就按照法制来,不能因为私情涵盖过去。汉代的时候,已经立了昭帝,但是燕王不服气,想要图谋不轨,霍光就直接将他斩杀了。

其实,从这两段记录可以看出一个非常矛盾的点,前面那么直白地对长孙无忌说了他对李恪的欣赏,甚至有心改立储君之位。

但是后面对李恪说的话,很明显是在敲打他,让他不要学汉代的燕王,现在的朝中,也有李世民准备的像霍光一样的大臣,而这大臣自然是站在正统的太子后面,为他支撑。

两番话可谓是前后矛盾,那么哪一个才是李世民真正的意思呢?自然是与长孙无忌说的话,李治是长孙皇后的孩子,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舅,是最不可能支持赞同李恪的。

总之,想要改立李恪为储君,这番话是最违心的,不仅从这里不能看出来,其实从很多事情上都能看出来,李世民对长孙皇后生的三个嫡子,和其他嫔妃生的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态度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有的人认为,李世民这番话是为了李恪着想,是作为一个父亲对孩子的关爱。

并不是,很简单,看看刘邦的做法,对于和自己心爱之人的孩子如意,刘邦特地给刘盈说,以后要善待如意。而李世民呢?他对李治说的是,好好善待李承乾李泰,这些人中并没有李恪,他反而对李恪说,让他谨言慎行,朝中有他准备的“霍光”,最好不要胡来。

那么李世民为什么对长孙无忌说出这种话呢?他总不可能平白无故说出这种改立储君的话吧。

“……晋王立,泰与承乾可无恙也。”

其实他的目的很简单,在嫡子李承乾谋反失败之后,李世民想要把大家的矛头引向别处,同时保住自己的这三个嫡子。

其实不看这些,从平时的表现就能看出李世民对自己的三个嫡子和其他皇子,究竟是怎么个不同法。

而嫡长子李承乾谋反失败,李世民也没有处死他,而是将他贬为庶人,在几年后,又将他封王,可以说,如果是其他非长孙皇后生的孩子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情,早就死得透透的了。

在史书中记载,在李世民在位七年的时候,李恪就去了封地,而几乎同龄的李泰不仅没有去封地,李世民还想让他搬进冬宫旁边的宫殿,最后被大臣极力劝谏。

更不用说李治这个小儿子,自皇后死后,李世民将他带在身边亲自抚养,皇后死后到李世民死这段时间,后宫几乎一无所出,可见李世民除了将心思放在国家大事上,其他的心思更是放在了自己的嫡子上。

甚至在封为储君之后,也要将他留在身边,由此可见,李世民对自己嫡子的喜爱。

在李恪去了封地之后,李世民发去一封告诫不要多犯错的信,为了让他不要奢侈,不肯再给他财物支援。而到了自己的嫡子们,比如李承乾,取消他使用府库内东西的限制,再比如李泰,每月都要赏赐,赏赐的东西甚至都超过了正规的储君。

再说到李恪与李泰同时受封封地,李恪8州,而李泰22州,且多为富庶之地,经济发达,繁荣昌盛。

诸如此类的事情多不胜数,由此可见,李世民对与皇后生的孩子和其他孩子的不同。不过,相必在很多家庭中都会出现这种偏爱之事,人之常情,但要是家里没有皇位要继承,还是尽量做到公正。

参考文献:

《资治通鉴》

《新唐书》

《册府元龟》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原创历史上消失的民族——匈奴人与匈奴帝国(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匈奴”,是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游牧民族。战国时游牧在燕、赵、秦以北。东汉时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在一世纪末为汉所败,西迁。南匈奴附汉,东晋时曾先后建立前赵、夏、北凉等政权。匈奴之中,包含了蒙古语族、通古斯语族、突厥语族、叶尼塞语系、乌拉尔语系,印欧语系中的吐火罗语族、伊朗语族,与汉藏语系的成员。成

  • 央视热播《中华战争通史》安史之乱一:盛唐红颜的落寞与悲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战争通史》京商策划发行百集历史战争纪录片《中华战争通史》之安史之乱上线央视老故事频道播出!爱奇艺平台抢先观看!安史之乱(一)——1月10日安史之乱(二)——1月17日安史之乱(三)——1月31日安史之乱(四)——2月7日安史之乱(五)——2月14日人文纪录栏目周二12:04首播周二20:04、

  • 五虎上将的后代结局如何?赵云之子捐躯疆场,张飞之子卖国求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云为什么叫张飞三哥,赵云张飞徐庶组蜀骑,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在这乱世年间,混战不已,人口数量不断地减少,许多人能活着就已经很幸运了,但正所谓是乱世出英雄,大家耳熟能详的就有很多英雄,脱口而出的英雄更是不少。提起三国,就能想到曹操、诸葛亮、周瑜、司马懿、刘备等等……五虎上将一个国家的强大除了要有一位聪慧贤明的君王之外,还要有一群忠义的上将,那么这些上将忠于这位

  • 最像武则天的太平公主,为唐朝两次立功,最后却下场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武则天时期的太平公主,太平女将被俘后结局,历史上太平公主想要害死武则天吗

    一具体来说,太平公主出生年份尚无确切说法,是唐高宗和武则天的最后一名子女。太平公主8岁时,以替已经去世的外祖母荣国夫人杨氏祈福为名,出家为女道士,太平一名,乃是她的道号。虽然号称出家,她却一直住在宫中。唐高宗仪凤四年(679年),吐蕃派使者前来求婚,点名要娶走太平公主。武则天不想让爱女嫁到远方去,又

  • 霍去病曾打下4座城,取了4个名,沿用至今从未改名,它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霍去病收复了哪些地方,霍去病打下的地方是现在的哪里,霍去病最杰出的战役

    “长安年少羽林郎,骑射翩翩侍武皇” 作为抗击匈奴的少年将军,霍去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于汉朝而言,他是天将神将‘’于百姓而言,他是民族英雄。在征战匈奴的过程中,霍去病曾攻打下了4座城池,并且他还为这些城池都取了名。千年时光转瞬即逝,一切都已经物是人非,可这4座城池却从未改名,一

  • 她是唐朝著名的女诗人,豪放不羁,却最终结局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朝十大女诗人,唐朝诗人崔护简介,唐朝诗人崔郊简介

    鱼玄机,旧名鱼幼薇,提起这个名字,可能许多上了年纪的朋友会想起邵氏的那部艳情电影《唐朝豪放女》中那个风尘潇洒的身影。历史上,这个不羁的女子仅仅活了二十七年,如诗句所言“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她命途坎坷的一生,满是对那些道貌岸然的男子的嘲讽和不屑,以及长恨此身为女子的无奈。 父亲早亡后,

  • 在演义里,如果选5人与蜀国五虎上将对战,哪一方会获胜?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蜀国五虎上将vs魏国五子良将,蜀国五虎将vs梁山五虎将,蜀国五虎将集锦

    首先是吕布,天下第一应该无可争议。五虎只能派关羽和张飞同时出场才能与之抗衡。虎牢关下:”飞抖擞精神,酣战吕布。连斗五十合,不分胜负。““不分胜负”是指张飞劣势,张飞虽然还顶得住,吕布一时拿他没办法。但时间久了张飞肯定要败。然后是关羽加入战局。”三匹马围着圈打转。战到三十合,战不倒吕布。““战不倒”的

  • 晋明帝司马绍:两晋历史上唯一的明君,实力不输历史上任何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晋明帝司马绍,司马绍,晋明帝是明君吗

    (司马绍 形象)作为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的儿子,司马绍有一个安定且富足的童年。他是皇帝的儿子,又是东晋王朝的太子,所以自小就能侍奉在父亲身边。一来,是皇帝可以时常检查太子的德行,二来,他可以跟着父亲学习宫中的礼仪和帝王的规范。年数岁,尝坐置膝前。—— 《晋书·卷六·帝纪第六》他侍奉在皇帝的膝下,曾经被

  • 关羽兵败麦城逃到临沮,马超为何见死不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关羽兵败麦城刘封为何不救,麦城之战关羽怎么逃生,关公兵败麦城

    其次,站在刘备的角度,显然也是不可能让马超前去营救关羽,因为在当时的情况下,马超想要救援关羽,绝不是派出一小股突袭部队就能够实现的,如果一小股部队就可以救出关羽,那凭借关羽的战斗力,完全可以自己跑回来。事实上,在当时的背景下,关羽的后路已经被孙权的主力部队给切断,而曹操的军事主力也在不断的向襄樊集结

  • 吴越成宗钱弘佐:他是五代十国的沧海遗珠,更是乱世中的最佳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吴越王朝)天福六年,公元941年。这一年,吴越王朝的第二位皇帝,世宗钱元瓘已经到了水米不进,行而将死的地步。按理说,钱元瓘只有五十五岁,平时又没有什么恶习,一不酗酒,二不吸烟,三不沉迷女色,早晨起来没事儿还能绕着皇宫跑两圈,实在是不应该大病一场,就落到了人死灯灭的下场。的确,世宗皇帝的恶症,并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