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气吞万里如虎,霸气的宋武帝刘裕,跨江过河,攻灭北方的后秦王朝

气吞万里如虎,霸气的宋武帝刘裕,跨江过河,攻灭北方的后秦王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08 更新时间:2024/1/23 19:20:14

刘裕的出身凄苦,自幼父母双亡,靠着艰苦奋斗,一步一步从街头小贩、普通士卒、将军、太尉、宋王、丞相,六十四岁时,成为皇帝,开创了南朝最大的基业。

这里我们再回顾一下他军事生涯的出彩一笔——攻灭后秦之战。那可真谓是“气吞万里如虎”,他率军跨江过河,不远数千里长途征战,从东南地区,踏足于西北关中,将劲头正盛的后秦灭亡。

公元416年,六十多岁的刘裕已任太尉之职,此时的东晋朝堂,其实已经完全被刘裕所掌控,司马氏皇帝不过一个傀儡。这一年八月,刘裕亲率大军大举伐后秦,他任命冀州刺史王仲德督前锋诸军自彭城经泗水北进,自巨野泽入黄河;建武将军沈林子率水军出石门,自汴水入黄河;龙骧将军王镇恶、冠军将军檀道济率步骑自淝水向许洛;新野太守朱超石率陆军由襄阳直趋阳城。

四路大军均从正面进攻,目标是会师洛阳。瞧瞧,这就是刘裕的胆气,不搞小动作,不动用什么偷袭手段,就是要从正面攻打对手。

胸怀谋略,并且识人会用人的刘裕,还另派振武将军沈田子、建威将军傅弘之领一支偏师由襄阳直趋武关,以牵制后秦军;刘裕亲自率水军主力屯驻彭城。待水路通后后再行北上会诸军攻取关中。

当年9月,前锋诸军进展神速,所向披靡;秦将王苟生于漆丘降于王镇恶,徐州刺史姚掌于项城降于檀道济;其他重镇屯军亦望风降附。檀道济又攻破新蔡,杀太守董遵,进克中原重镇许昌,擒获秦颍川太守姚垣;10月,王镇恶与檀道济会师成皋,进而克荥阳,朱超石军也进抵阳城。后秦镇守洛阳的征南将军姚况向长安求援,但秦主姚泓因背后受赫连勃勃大夏牵制,只派出少量援军前往救援。

王镇恶、沈林子长驱直入,秦将赵玄战死,石无违退保洛阳,刘裕军进逼洛阳城,姚况苦等援军不至,只好出城投降。

晋军生俘秦兵4000余人,为争取民心,檀道济命把他们尽行释放,羌人感悦,归者甚众。秦援军阎生等得知洛阳失陷,遂止军不前。

公元417年1月,刘裕从彭城出发,率水师北上,3月,进入黄河。此时黄河为北魏所辖,北魏因与后秦有联姻关系,又怕刘裕以假道之名渡河进攻自己,于是以10万重兵屯驻在黄河北岸,并以数千轻骑沿河岸跟随着晋军舰船进行监视,不时杀戮漂流到北岸的晋军将士。

脑洞大开,天才的军事家刘裕在黄河北岸,设奇阵“却月大阵”对付魏军的骚扰,强行通过魏境,艰险地向秦境进发。此时,沈、檀二军已围攻蒲阪多日,守将尹昭死守不降。沈林子对檀道济说:“蒲阪城坚兵多,不可猝拔,攻之伤众,守之引日。王镇恶在潼关,势孤力弱,不如与镇合势并力以争潼关;若得之,尹昭不攻自溃矣。”

檀道济遂挥师南下与王镇恶会师,合力攻打潼关。3月,北伐大军攻占潼关,大败秦军,斩获以千余首,迫使秦守将秦鲁公、姚绍退至定城据险拒守。

此后,晋军与秦军在定城相持达5个月之久。姚绍为逼退晋军,先后两次派兵截断晋军粮道,封锁水路,晋军一度陷入恐慌,沈林子一面用铿锵话语激励军士以安军心,一面向刘裕求援。

但此时的刘裕受魏军牵制,无力分兵援助。危急之下,北方人民挺身而出,他们感激刘裕来解放他们,自发地竞送义租,终于使潼关晋军转危为安。姚绍不肯罢休,再一次遣长史姚洽、予朔将军安鸾、护军姚墨蠡、河东太守唐小方率众2000人进趋黄河北岸九原,设立河防以断绝王、檀的粮援,但被沈林子击破,将士被杀殆尽。

姚绍受此打击,病发身亡;东平公姚瓒代之行使兵权,引兵攻袭沈林子,被击退。7月,刘裕率军抵陕县,部署第二阶段战略。

沈田子和傅弘之率轻骑向青泥,出秦军南翼,是为疑军以迷惑牵制敌人朱超石军渡河北上攻庸阪,以掩护刘裕主力大军从潼关攻长安。晋军南北成犄角攻势,潼关主力待发,使后秦有三面受敌的危险。

秦主姚泓想先消灭南面的沈田子与傅弘之军以解后顾之忧,再迎击正面的刘裕军,于是率步骑数万直趋青泥。沈、傅军本属疑兵,只有千余人,但沈田子认为兵贵用奇,不在多寡,于是趁秦军阵未布好,先发制人,亲引部下主动出击秦军。这时秦军已合围数重,沈田子激励部下说:不击败秦军只有死路一条。于是千余晋军无不一以当十,如猛虎下山,大败秦军于青泥和峣柳之间,斩首万余,姚泓逃还灞上。

此战之激烈,也是少有,以千余勇士,竟能击败数万敌军,足可见领军大将的重要性:将无贪生之念,士有必死之心。有这种精气神,有这种钢铁意志,这支军队定是战无不胜。

晋军南翼大胜,而北翼朱超石却出师不利,被坚守蒲阪的秦将姚璞击败,退至潼关。大好的形势又变得复杂起来,此时王镇恶向刘裕提出建议:愿自率水军由黄河入渭,逆水而上,直捣长安,刘裕赞同。

王镇恶率军乘艨艟斗舰溯渭而上,一路势如破竹,使潼关守敌纷纷后撤去保卫京都。刚从灞上撤回的姚泓急忙调军分守渭桥、石积及灞东等长安四周军事据点,自己率军据守长安城西的逍遥园。

8月23日,王镇恶军抵渭桥后弃舟上岸,因水流满急,所乘大小船只都被水冲走,晋军已无退路。王镇恶激励士卒:“只有拼力死战才可死里逃生!”王镇恶首当其冲,座下将士皆奋不顾身,大破后秦军。姚泓与姚瓒引兵来救,遇姚丕部败退,此时的后秦军队,有如吓破胆的兔子,只知道逃命,兵无战心,将无斗志,败军自相践踏,不战而溃。姚泓单骑还宫,王镇恶自平朔门攻人长安。24日,姚泓出降。

至此,立国33年,在北方群雄争霸中常胜的后秦,被遥远的东晋军队灭亡。

灭秦之战,其实是刘裕进一步树立威望、积累人气军功的战役,他并无心长久地占据关中地区。他的心思始终都是放在江淮一带,关注的是东晋朝堂上的皇位。

此战后不久,刘裕即率大军南返,北伐结束,他只留下少量军队驻守关中,这也正中北魏等虎狼之徒的下怀,很快,关中再次易手,刘裕的北伐得地也渐次失去。

只是,刘裕还是迎来了他人生的最高峰:公元420年,他代晋自立,建号“宋”,定都建康,刘裕死后,谥号“武帝”。

更多文章

  • 汉代、唐代、明代被宦官干政所扰,为何宋代可以避免宦官弄权?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明朝中后期宦官干政,宦官弄权,宦官干政是什么意思

    宋代一直是我国封建王朝中特立独行的那一个,商业蓬勃发展,官场重文轻武,重视分权,问题在一片繁荣之下被掩盖。而与其它大一统王朝完全不同的一点是,宋代没有出现过宦官弄权的现象,依附于皇权而存在的宦官,为何会在歌舞升平的宋代失去干政的机会呢?其实,宦官的权力与皇权是呈正相关的,皇权愈强,宦官掌握权力的可能

  • 身为唐玄宗最不喜爱的一个女儿,她做了什么让玄宗对她感到愧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玄宗女儿永乐公主,如何一句话评价唐玄宗,后人是怎么评价唐玄宗

    军事力量强大,再加上外交方面的广阔,使得当时的唐朝名望达到了一个顶峰,各国使团都纷纷来到长安城去拜访大唐皇帝,同时也想参观一下这座雄伟壮阔的长安城。对唐代人们之所以推崇它,是因为他们当时的社会风气非常开放。我们都知道男尊女卑,这种思想在古代是非常严重的,但是在唐代的时候,女子无疑拥有着非常尊贵的地位

  • 在正史上不被承认的王朝,王莽的新朝、武则天的武周均在其中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事实上,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岁月当中,除去被史书记载过的王朝之外,在正史之外,仍然有许许多多的王朝不被承认,甚至很多王朝都是不为人知的存在,它们共性则在于存在的时间都比较短。南明在这些王朝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当属南明。在现代的许多历史书上,似乎从1644年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之后,明朝就彻底灭亡了。但实际上在

  • 李世民是千古君王,背负杀兄杀侄的名声,为何单独独留下他侄女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上李世民有没有杀他侄女,唐砖里李世民的侄女,李世民侄女李长歌在历史上存在吗

    “无字碑头携满字,谁人能识古乾元”,唐太宗李世民文治武功,开创贞观盛世,堪称圣明君主。但在后世的史书记载中却始终有个污点无法抹去,那就是玄武门之变,李世民通过武力夺取皇位并且杀掉了自己的两位兄弟。那么,对于他的侄子和侄女,李世民又是如何处理的呢?01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女数量很多,据记载,太子李建成共

  • 李世民只派他打了一仗之后就弃之不用,后人却视他为一代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后人有山东的吗,李世民后人,李世民最信任的三个人

    在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期间,由于他知人善察,从不在乎英雄出身,凭此创造了历史上的一段又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但是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作为皇帝的唐太宗当然也不能避免一生不犯错。唐朝初期,他派苏定方打了一次仗之后,虽然册封了人家,但是却没有重用而是将其弃用,更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李世民驾崩后,苏定方

  • 唐太宗李世民,被称为“天可汗”,这个殊荣背后有哪些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突厥内部矛盾重重,加之天灾影响,昔日强大的突厥出现乱象,唐太宗抓住机会,派李靖、李世绩、柴绍、薛万彻等率兵10万,分道进击。贞观四年,大破东突厥,并将颉利可汗生擒活捉,押解长安,东突厥灭亡。原来臣属于突厥的西北诸蕃都归顺唐王朝,他们请求太宗上尊号为“天河汗”。唐王朝从此建立

  • 杨贵妃和男子暗生情愫,担心被发现,误打误撞发明一物沿用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香港老片杨贵妃,杨贵妃tvb,惊艳绝伦的杨贵妃

    在我国古代,有非常著名的四大美女,分别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容,它们分别代表着西施、王昭君、貂蝉以及杨玉环。不过,说起来她们四人的结局都不算好,可能这就是红颜薄命吧。对于杨玉环来说,在前期可谓是享尽荣华富贵,深受宠爱,集三千宠爱于一身。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在遇到杨玉环后,便开始沉迷于其美

  • 玄武门之变中,为李世民立下赫赫战功的十个功臣,最终都怎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怎么记载下来的,易中天讲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玄武门李世民实力

    《旧唐书·卷六十五·列传第十五》记载:“六月四日,长孙无忌与尉迟敬德,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等十人,入玄武门讨伐李建成,李元吉,平之。”在此过程中,李世民差一点被李元吉夺去小命,幸好尉迟恭及时赶来一箭射死了李元吉,救下了他。这是李世民一生中最胆战心惊的大事

  • 武则天孙女墓在陕西出土,金银堆里竟有一男子白骨,这是咋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17岁孙女墓发掘,武则天秘史宰相孙女,武则天孙女安乐公主

    关于武则天的传说和故事一直在流传,从宫女到皇帝,她的经历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而关于武则天后代也有很多的故事,她的儿女乃至孙辈不好的遭遇都与她有关。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武则天的孙女永泰公主。永泰公主是唐中宗李显的女儿,去世的时候仅仅17岁。1960年,陕西的村民发现一座古墓,将事情上报后,专家对这个古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世民如何排名选人?不仅与玄武门之变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世民凌烟阁24臣排名,玄武门之变里的凌烟阁功臣,凌烟阁和玄武门谁厉害

    这24个功臣是李世民根据他们对于唐朝的贡献所评选出来的,当然,李世民设立凌烟阁的初衷,绝对不仅仅只是为了怀念这些同他打下天下的功臣,这其中还蕴含了他的多层政治目的。既然凌烟阁的功臣都是由李世民选拔出来的,那么这些人的入选与李世民的喜好则有着必然的联系。此外,很多人还认为,李世民之所以建立凌烟阁,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