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唐朝的强盛,很多人都会想到唐朝的几大盛世,比如:“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在这些盛世期间,唐朝河清海晏,国泰民安,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唐朝只有“文治”,没有“武功”,相反的,唐朝的军事强大才是让当时整个世界都刮目相看的主要原因,它在短短不到300年的时间里,便灭了世界上30多个国家。
且不说当年的李世民在短短十年期间,便灭了中原六国,它们分别是西秦、西凉、南梁、郑国、夏国和北梁,就是对于中原以外的胡邦,李世民也一股脑儿地灭了吐谷浑、高昌、薛延陀、契丹、铁勒,当时的突厥和高句丽都遭到李世民的沉重打击!历史上的薛仁贵征东,便是出自这样的一段史实。
可以这样说吧!唐朝历史上所灭的30多个国家中,李世民差不多占了半数!可见,当年这位贞观天子有多牛了!他不仅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生产力,在开拓唐朝的疆土上,也打出了国威!这为后面的几代君王消灭突厥和高句丽打下了基础。李世民当年对于唐朝当时的军事水平,曾自信地这样说过:“今中国强,戎狄弱,以我徒兵一千,可击胡骑数万”。
进入“开元盛世”后,唐朝的国力空前强盛,很多邦外小国都纷纷出使唐朝,显出了“万国来朝”的空前盛世。在这其间唐朝又相继灭了突厥(包括东突厥、西突厥和后突厥)、高句丽(现在的朝鲜半岛)和倭国(现今的日本)。如果唐朝不是后来爆发了“安史之乱”,那么,唐朝的疆域有可能还会扩张。因为当时的唐朝军队已经与阿拉伯半岛上的国家交上手了!
然而,纵然是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国力严重削弱的情况下,唐朝在世界上的余威依然让外国人胆寒。唐代晚期,经过“安史之乱”,朝廷将西北方向的守防军队调往前线,这也使得唐朝西北防线空虚,当时盘踞在青藏高原的吐蕃帝国乘机向唐朝发起进攻,占领了唐朝的西域和河西之地。
这些吐蕃人进入唐朝版图后,对当地百姓进行了恣意的烧杀抢掠,他们的残暴当时直接惹怒了一位枭雄,他便是河西沙州豪杰张议潮。当时的张议潮本是当地平民百姓,由于当时朝廷军队都忙于四处平定叛乱,面对外敌入侵,他们也无暇顾及,而当时西域、河西之地的百姓已经对吐蕃的入侵忍无可忍了!
于是,张议潮便带着当地百姓揭竿而起,与吐蕃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最终,他竟然凭借着那些手无寸铁的平民军队,赶走了吐蕃人,收回了河西走廊的大部分领土。这样的强悍,已经不仅仅是一位将军或者是一支军队了,而是那个朝代所具备的强悍的民风!这样的民风,对于我们现如今的社会,我认为值得发扬啊!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