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误解最多的历史典故,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启是怎么来的?

被误解最多的历史典故,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启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335 更新时间:2024/1/17 2:10:01

大禹治水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作为成功制服水患,拯救黎民苍生的英雄人物,大禹也因这项功绩受到百姓爱戴,并最终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而大禹在治水过程中,连续奋战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更是广为传唱,那么问题来了,有人说,大禹这么敬业,那他的儿子是怎么来的呢?

上古时期,自帝时代开始,中原地带便受到洪水泛滥的影响,大地成为泽国,百姓民不聊生。为了平息水患,帝尧派遣黄帝后代前去治理,可惜鲧治水失败,被舜帝派人杀死在羽山。随后大禹子承父业,继续带领族人治水,耗时十三年终于疏通河道,平息了水患。

而在大禹去治理大洪水之前不久,与涂山氏女娇一见钟情,两人结为夫妇。可惜仅仅三天之后,禹便被舜帝征召,前往主持治水,前后共花费十三年,甚至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第一次路过家门口时,妻子正在生产,儿子呱呱落地的声音传到耳中,但他却毅然离开,没有回家看一眼。

第二次路过家门口时,儿子在母亲怀中向自己招手,他仍然没有理会。最后一次儿子已经长成少年,拼命拉着禹往家中,他告诉儿子,水患还未平息,自己不能停下来,再一次离开了。于是有好事者便开始曲解这个典故,认为启的出生疑点重重,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又怎么会有儿子呢?

其实,之所以会有这种误会,更多地是因为英雄地事迹被片面放大,以至于很多人忽略了其他因素。实际上,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但是这就说明十三年中禹从未回过家吗?当然不是,实际上,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应该是回过家的。

不管哪个朝代,都不会对这种顶级技术人才往死里剥削,更何况禹是黄帝后裔,他所在的部落实力并不弱,不然也不可能成为舜之后的部落联盟首领。我们之所以会有禹十三年没回家这种错觉,归根结底还是后世对禹过于神化了。

大禹治水这种功绩毕竟是无法抹灭的,他也因此被捧上神坛,于是关于他的事迹就必须要体现出传奇性,必须与普通人不一样。而为了治水,敬业到十三年不回家,就很符合人设了。实际上,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确实是真的,但那只是治水过程中刚好遇到紧急情况,实在抽不开身而已。

换言之,其他不那么紧张的时候,大禹也是可以抽空回家的,不说其他,春节从舜帝时就有了,禹起码也会抽时间回去过个年的。所以禹与涂山氏生下儿子启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各位看官,你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更多文章

  • 此人文韬武略功盖千秋,姜子牙要给他封神,元始天尊:你没资格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说现实当中我们也能遇到这样的贵人,可能要比今天活得更加的有精彩。但是事情有好就有坏,人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有不同的地方,而且很多人已经说出不同的见解,有些人觉得姜子牙非但没有对周文王抱有感恩的心,而且还将他置于死地,对于文王的死,说是他一手策划的。因为文王当时并不想消灭崇侯虎,姜子牙却一定要出兵,

  • 元始天尊为何将封神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而非姜子牙?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封神中最强的元始天尊,封神后姜子牙去哪了,郭德纲单口姜子牙封神

    首先就是两人的性格问题,姜子牙老实听话,申公豹则嫉妒心强。要知道,元始天尊算计通天教主的截教这种事情毕竟不光彩,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把这件事情交给姜子牙的话,除非元始天尊亲自给他交代,否则他不可能干这种事,但告诉他的话又容易被人察觉。而申公豹就不同了,申公豹的性格稍微引导一下,他很快就能上钩,表面上看

  • 封神中纣王本有三次自救的机会,可惜被元始天尊摸透了心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元始天魔纣王,封神榜纣王的真实实力,封神中纣王最怕的人是谁

    封神中,纣王之所以从一位明君变成昏庸无道的暴君,除了自身的堕落之外,元始天尊也是出了大力气的。他摸透了纣王的心思,一步步算计纣王,将他推入深渊。当然,这一过程中,纣王本来也有三次自救的机会,可惜都被元始天尊完美破坏掉了。第一次:闻仲平叛闻仲是殷商太师,托孤重臣,手握打王金鞭,对纣王忠心耿耿,纣王也对

  • 揭秘大羿和后羿到底是不是同一个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后羿与大羿是同一人吗,后羿骂嘉羿完整版,后羿和大羿的妻子是谁

    1、首先可以非常明确的告诉大家,大羿和后裔并不是一个人,他们之间也没有什么关系,是两位相对独立的人罢了。 2、先来说说大羿吧。大羿其实就是后裔射日里面的那位“羿”,那么这里的后裔为什么是大羿呢?其实很简单,最开始后裔射日其实叫“羿射九日”,这里的裔是指的大羿并非后裔。 3、再来说说后裔,后裔其实是

  • 大秦赋:嫪毐孤注一掷!誓要做秦王?赵姬满脸泪花?华阳得意离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嫪毐个人简介史记,大秦历史上有嫪毐这个人吗,史记是如何描述嫪毐

    “德不配位必有灾祸”说的就是能力达不到却做到了那个位置上,在遭遇特殊突发情况时,会因能力有限而拿不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导致情况恶化,最终酿成无法忽视的重大灾祸。[var1]本文,我们用【大秦赋】中嫪毐在太后赵姬的扶持下成为长信侯最终满足不了膨胀欲望心发动叛乱的前后剧情做案例浅述分析。[var1]在

  • 大秦赋:秦王保吕不韦重新启用就行,为何逼其无路可退?原因有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秦文信侯吕不韦之死,战国末期大秦丞相吕不韦,秦朝衰败和失去吕不韦

    [var1]明明他全身心想得都是怎样帮秦王完成霸业,为什么最后还是落得个不得善终?更可气的是,当赵国春平君去洛阳请吕不韦出山的消息被嬴政知道后,他首先想到的是不能让吕不韦跟他们走。而不是选择相信这个自己叫了十多年仲父的人根本就不会背叛。后来还假惺惺地让李斯去传诏命,让吕不韦迁到蜀地,说是为了保护他的

  • 《山海经》有种奇特的上古异兽,它的法力跟僵尸王旱魃一模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山海经异兽录,山海经旱魃图片,山海经十大孤独妖兽

    在《淮南子》《山海经》《搜神记》这些古代神话典籍中,传承最为完整、内容最为丰富的就是《山海经》了。《山海经》一共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个部分,因为遗失而没有传承下来的内容大约有五分之一左右。在遗留下来的内容中,《山海经》一共描写了五百多座山系,三百多道水系,一百多位古神,五百多种上古异兽。

  • 2000多年前,两个秦国士兵的家书,至今读来,尤令人倍感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国士兵给家人的书信,秦国普通士兵家书,赵军与秦军的最后一战

    [var1]1975年,湖北孝感市云梦县睡虎地,先后发掘出两座古墓,两座古墓相隔不远,一大一小,大墓中发现了一千余块竹简,记载的大都是战国末期,秦国的法律条文以及一些典型案列,称之为睡虎地秦墓竹简。与大墓相比,小墓则显得非常寒酸,里面只发现两块长约20公分的木牍,木牍正反两面都写满文字,这是两千多年

  • 军功授爵,是秦国一统天下的法宝吗?真相或许有点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秦国军功爵制有实权么,秦国军功制难度有多高,秦国军功怎么计算

    但真实情况并不单纯。[var1]军功爵制度,其实上算是一种战时法度,是商鞅和秦孝公不得已而为之的变革。在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军功爵制度只能算作是给秦国民众画下的一张大饼,给无法获得社会地位的庶人一些希望和安慰。在当时的爵位制度下,普通人能够达到的高度,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了。按照当时商鞅制定的军功爵制

  • 勾践灭吴的过程中,有一人的功劳堪比范蠡文种,却很少有人知道他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范蠡帮助勾践灭吴,范蠡勾践作文素材例子,勾践灭吴勾践是个怎样的人

    [var1]先说文种,当年勾践兵败会稽,派文种向吴王夫差请降,夫差起初并不同意,文种向勾践建议可以通过美女跟金钱贿赂吴国的太宰伯嚭,因为伯嚭这个人很贪婪,可以用利益来诱惑他,如果伯嚭能替我们说话,那么这样或许可以改变夫差的想法,于是勾践听从了文种的意见,花重金收买了伯嚭,伯嚭收了越国的好处,果然替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