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号称五省通衢,且是兵家必争的徐州,为何吕蒙却劝说孙权不要争夺

号称五省通衢,且是兵家必争的徐州,为何吕蒙却劝说孙权不要争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746 更新时间:2023/12/11 11:54:59

而在三国时期,徐州也是群雄争夺的“热点地区”,曹操、刘备袁术吕布等等枭雄都围绕徐州展开了多场血腥战役。当然,还有一位远在南方坐镇的枭雄也惦记上了徐州,这就是孙权

上图_ 央视《三国演义》孙权剧照

这位被曹操赞叹于“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当然不会满足于割据江东一带,逐鹿中原、一统天下才是其终极目标。因此,孙权有了攻夺徐州,乃至进一步图谋北方的方针。

然而当其与自己一手提拔的心腹将领吕蒙商议,这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的主角,却对徐州这个兵家必争之地丝毫不感兴趣,反而劝说孙权西进荆州。

那是什么因素,使得吕蒙劝说孙权不要去图谋徐州呢?

上图_ 吕蒙(179年—220年)

徐州四战之地,易守难攻,即使攻占也无法长期守住

徐州位于黄淮海平原的中心地带,可谓是一马平川,在享受着便利交通的同时,也不免在战时成为四战之地。尽管徐州一带也有很多“山”,但海拔都不高(比如徐州著名的云龙山海拔仅仅142米,最高的大洞山海拔也不过361米),而严格从地理学角度来说海拔500米以下的只能算是“丘陵”,因此“山峦叠嶂”之势是与徐州无缘的。

而徐州附近的河流如泗水、大运河等虽然水运交通便利,但作为“天险”的价值则远比不上长江、黄河、淮河这些真正意义上的大江大河。

上图_ 东汉时期的徐州、下邳位置所在

徐州既无山峦关隘可守,也没有江河天险可依,从地理的角度来说存在着相当大的劣势。历史上围绕徐州的多次大小战役,作为防守的一方基本都是败多胜少,远的不论就拿刘备来说,虽然皇叔曾经也一度占据了徐州,但不久也就被曹操夺取,除了当时刘备的实力弱小以外,徐州的地势也不利于弱势的一方提供防守。

因此,《三国志》记载吕蒙劝说孙权,徐州“地势陆通,骁骑所骋”,即使夺得了徐州“操后旬必来争,虽以七八万人守之,犹当怀忧”。

上图_ 东吴版图

徐州距离孙吴的地盘距离较远,鞭长莫及

三国时期,东吴的控制区域主要位于长江以南地区,在长江北岸虽然也控制了如濡须口等要地(今位于安徽境内裕溪河与长江交汇处),但基本都是北部沿江小面积零星地区。

而远在淮河以北的徐州距离孙吴的控制区域直线距离就有将近400公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这个距离光是行路就颇为不易,更何况行军作战,一路上还都是魏国囤聚重兵的控制区域(如合肥等)。

因此东吴如果图谋徐州,必将付出巨大的军事经济成本,而带来的“收益”却远远不足。如此赔本的买卖,精明多谋的吕蒙自然也看得明白。

上图_ 赤壁之战

比起水战东吴军队的陆战能力严重不足

经过《三国演义》等诸多小说评书及后世诸多戏说,三国似乎就是魏蜀相争占据绝对主流,作为另一方的东吴则比较“边缘化”。其实不然,东吴军队打仗次数也许要少的多,但战绩方面却是丝毫不含糊,在一些“决战”中往往能取得辉煌胜利。

比如赤壁之战中,东吴就击败了不可一世的曹魏;在夷陵之战中则击败了刘备,被称为“三国三大战役”(另一个是官渡之战)中东吴就打赢了两次。而在夷陵之战前的荆州之战中,东吴也成功击败了关羽,夺得了荆州。如果单从这些战绩来看,东吴军队的战斗力似乎也堪称强大。

上图_ 三国荆州版图

但仔细分析,东吴打赢的这些仗,要么是依靠水军作战的不对称优势(如赤壁)、或是利用对手的低级失误进行防守反击(如刘备布下的“连营七百里”)、或是进行偷袭(如取荆州),而在正儿八经的陆战中进行野战或者攻城战,东吴基本上是胜少败多。

孙权时期多次大规模进攻合肥,不是惨败而归就是无功而返,这还是在东吴的水军可以从巢湖进至淝水提供一定支援的情况下。如果再往北方作战,以东吴的陆战能力,结局必定凶多吉少。小说《三国演义》对此也描写到吕蒙对孙权说徐州“利于陆战,不利水战”,其实也是吕蒙在“委婉提醒”孙权。

上图_ 三国演义

最后,吕蒙认为对付蜀汉要容易的多

三国时期“吴蜀联盟”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个弱势的政权联合对抗一统北方的曹魏也符合所谓的常识。但事实上,吴蜀在前期也是摩擦小打不断,以致于最后出现双方撇开曹魏,直接开始了夷陵之战这样生死决战。

造成这样的局面在于东吴与北方的曹魏实力悬殊太大,因此不可能有太多进展,实现自保就已经不错。但与蜀汉之间还是可以一较高下的,如果获胜就可以完全掌控南方,这样再与北方的曹魏争霸就形成了两分天下的形势,局面也大为改观。因此吕蒙建议孙权“不如取羽,全据长江,形势益张”,可以看出东吴将火力全部对准蜀汉,试图谋求占据整个长江流域的野心。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柿子捡软的捏”。

上图_ 夷陵之战

孙权最终听取了吕蒙的意见,结果东吴不仅夺得了荆州,还在夷陵之战中打败了刘备亲自率领的蜀军。不过吕蒙这位“规划大师”却因病英年早逝,因此也无从得知他下一步会为孙权做出什么规划。

不过即使连战连胜,东吴也明白蜀汉也并非可以彻底击败,而曹魏才是真正的头号威胁。在“老朋友”诸葛亮的积极推动下,吴蜀两家又握手言和,并逐渐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同盟关系,直至两国灭亡,双方都再也没有再发生任何战事(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两国联盟恰恰是在夷陵之战后确立的)。

上图_ 央视版《三国演义》 剧照 诸葛亮

而随着与蜀汉关系的改变再加上吕蒙病逝,孙权也似乎忘记了吕蒙的建议,开始频频北上伐魏。然而无论是孙权御驾亲征,还是吕蒙的继任者陆逊兴兵北伐,其实都未能获得什么实质性的战果。而这一切,也从反面应证了吕蒙当年的建议。而就在孙权死后仅仅28年后,当其孙子东吴末代皇帝孙皓君臣面对从上游而来的浩浩荡荡的晋军水师的时候,却已然发现就连他们引以为傲的水战优势,也不复存在了。

从“天下英雄谁敌手”到“一片降幡出石头”,东吴的命运,也许在吕蒙病逝的那一刻,已经悄然而至了。

作者:杨上柳下 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三国志》西晋 陈寿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从襄阳的战略位置来看,关羽为什么能够“威震华夏”?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可谓如雷贯耳的名字。无论是由于关羽本人曾经的各种言行所受到得的来自各方面的认可,还是《三国演义》得到广泛传播后对关羽所起到的宣传作用,都是使关羽能够在长达数千年的时间中在中国享誉盛名的重要原因,乃至成为了中国精神文化中的忠义代表。而在关羽的人生中,襄樊之战中的水淹七军无疑是其不

  • 襄樊之战时,曹操为了对付关羽,到底出动了多少大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襄樊战役曹操要保关羽,关羽围攻襄樊完整版,关羽为什么能打襄樊

    最终,在曹魏和东吴这两大势力的夹击下,关羽兵败被杀。在襄樊之战中,不仅孙权派出了吕蒙、陆逊等大将,曹操为了守住襄樊也是尽锐出战。那么,问题来了,曹操为了对付关羽,到底出动了多少大将?一、曹仁、吕常、满宠首先,在襄樊之战时,原本镇守襄阳、樊城的主要是曹仁、吕常、满宠、赵俨等人。其中,曹仁是魏武帝曹操从

  • 三国第一个授封的冠军将军,惨死同僚之手,儿子成完胜赵云的战神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惨死的赵云,黄忠临死告诫赵云,许褚单挑赵云全过程

    提起“冠军”这个词,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毕竟不管是体育竞技,游戏竞技,还是什么比拼,这个词,都是所有人的追求,它象征着荣耀,也彰显着个人实力。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个字原本是一个杂号将军封号,始于魏晋时期。第一个被授予这一封号的人,虽然名声不响,却非常的骁勇善战,而且曾搞了一个大事情。他的儿子也不

  • 三国十大城战排行,赤壁之战也仅排第五,第一影响了三国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三国赤壁战役,赤壁城,赤壁之战在三国中的地位

    你知道三国最著名的一场城战是什么吗?肯定会有人会说赵云的长坂坡之战,还有火烧赤壁之战,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以上说的都不是,为此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盘点出了三国十大城战,现在就为大家一一奉上。 第十,合肥之战 这是一场非常经典的防守战役,孙权乘曹操用兵西北率军十余万人进攻合肥,曹将张辽率部七千余人驻屯合肥

  • 揭秘刺杀事件:在郭嘉的策划下,才有了曹操与孙策相爱相杀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策曹操郭嘉,郭嘉评价孙策完整视频,三国志吕布孙策郭嘉

    所以曹操在官渡大战前,势力相对弱小,至少明面上是完全不能与袁绍相比的,但曹操想要崛起必然需要击败袁绍,不然在北方就没有曹操的生存空间。既然与袁绍必有一战,曹操自然需要步步筹谋,因为只要有所疏忽就让他一败涂地。而当时的情况,曹操的对手除了袁绍,还有袁术。当时从江苏到河北都有袁术的地盘,在实力上并不比袁

  • 诸葛亮真正的接班人,悉心培养10多年,却不幸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简历和资料,诸葛亮简历介绍及个人资料,诸葛亮的人生现状

    特别是在费祎去世后,执掌蜀汉兵权的姜维多次北伐中原,和邓艾、陈泰、郭淮等曹魏名将多次较量。而这,无疑是继承诸葛亮遗志的直接体现。不过,实际上,在姜维归降之前,诸葛亮已经有接班人的人选了,这个人就是诸葛乔。一具体来说,诸葛乔是诸葛瑾的次子,出生于公元204年。因为年少聪慧,诸葛乔和他的兄长诸葛恪一样出

  • 蜀国五虎上将,如果不小心被曹操生擒,谁会第一个投降?答案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五虎将和刘备五虎将谁强,赵云投降曹操,曹操生擒马超者封为将军

    今天主要来说一说,如果蜀国的五虎上将,他们在战场之上不小心输给了曹操,成为曹魏的俘虏。那么蜀国五虎上将他们五人之中,谁会第一个投降?首先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除了关羽、张飞是一直跟随刘备之外,剩下的赵云起初是跟随公孙瓒,而马超呢?自立门户,后来投奔张鲁,最后才是投奔刘备。黄忠起

  • 曹魏的6位大臣,谥号均为“肃侯”,除了贾诩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魏有谥号的大臣多少人,曹魏的将领有哪些,曹魏最厉害的三个武将

    一、贾诩贾诩以举孝廉出身,后成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贾诩先后依附于李傕、郭汜、段煨、张绣,两次献计打败曹操。建安四年(199年)随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力主决战。在赤壁之战前,主张先安抚荆州,后图江东,没有得到采纳。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献上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

  • 手下不听话,还一时不能赶走,和曹操学习怎么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手下将领一览表,与曹操学做事思维谋略,吕布打曹操手下六将

    历史上曹操是一代枭雄,三国风云,他能够站在最顶端足以说明了他的韬略雄伟。而他的有些黑历史却怎么也绕不过去,那就是好色,而曹操的好色是出名的好色。可能是历史总是喜欢给伟大的人物涂上些奇幻的一笔,渲染他们在人们心中的传奇色彩。但既然有史书记载,那肯定就不是空穴来风。今天我们讲的就是一个关于曹操歌姬的故事

  • 李广为何到死没封侯?细扒《史记》《汉书》不同将领对匈奴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李广资料,李广封侯之路完整视频,李广封侯难的原因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字数:7619,阅读时间:约20分钟 编者按:对于李广的功过评价,算是互联网上经久不衰的老话题了。一方面, 大部分爱好者不满于太史公对李广的过分溢美,认为李广过大于功,不足封侯,而另一边,也有部分人将李广赞为秦汉一流的军事家,甚至有人将其与卫霍并列,乃至排到卫霍之上。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