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第一个授封的冠军将军,惨死同僚之手,儿子成完胜赵云的战神

三国第一个授封的冠军将军,惨死同僚之手,儿子成完胜赵云的战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942 更新时间:2024/1/1 9:53:47

提起“冠军”这个词,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毕竟不管是体育竞技,游戏竞技,还是什么比拼,这个词,都是所有人的追求,它象征着荣耀,也彰显着个人实力。然而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个字原本是一个杂号将军封号,始于魏晋时期。第一个被授予这一封号的人,虽然名声不响,却非常的骁勇善战,而且曾搞了一个大事情。他的儿子也不逊色,勇比赵云。这个人是谁呢?他的儿子又是谁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汉末三国历史上,第一个冠军将军,名叫文钦,字仲若,是曹操麾下大将文稷的儿子。其实不管是文稷,还是文钦,知名度都不是特别高,除了熟读汉末三国史的人,几乎没有人听说过他们的名字。不过,文钦曾搞了一个大事情,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事还要从高平陵之变说起。公元249年的时候,司马懿曹爽随少帝曹芳出城之机,突然发动政变,并架空了魏室,自此司马家族开始把持朝政。当时曹魏四朝旧臣王凌看不过去,发动了淮南一叛,结果因为事情败露,他选择了向司马懿投降。可是王凌认输,不代表忠于曹魏的人全部放弃了反抗。

公元255年,镇东将军毌丘俭,与文钦一起发动了淮南二叛。《三国志》记载:“正元二年正月,有彗星数十丈,西北竟天,起于吴、楚之分。俭、钦喜,以为己祥。遂矫太后诏,罪状大将军司马景王,移诸郡国,举兵反。”意思是说,当时吴楚分界线附近,出现了一颗彗星,毌丘俭和文钦认为这是吉兆,于是借机假称奉太后诏令,起兵讨伐当时的大将军司马师。虽然这一战中,因为司马师避战,他们无法取得战果,又害怕后路被袭,不敢退兵,导致士气低落,手下将士纷纷投降,淮南二叛最终失败,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文钦无能。毕竟史料中称,他年少时便以骁勇果断著称,而且曾屡立战功。

只是,文钦的能力,并没能保证他善终,淮南二叛时,他因兵败无奈逃往了东吴。后来诸葛诞发动淮南三叛,他被东吴派来助阵。两人之间本来就有矛盾,毕竟淮南二叛的时候,文钦和毌丘俭联合了诸葛诞,诸葛诞不但没有同意,反而将此事昭告天下了。再加上在作战之时,两人意见不和,诸葛诞一怒之下,杀害了文钦。《三国志》称:“钦素与诞有隙,徒以计合,事急愈相疑。钦见诞计事,诞遂杀钦。”至此文钦的一生,彻底画上了句号,他到底有过哪些战绩,也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他有一个儿子,却威名远扬,勇武不输虎将赵云。他的儿子又是谁呢?

他的儿子不是别人,正是文鸯。文鸯本名文俶,小名阿鸯或阿鸳,如今一般都称其为文鸯。史料中关于他的记载,正是从淮南二叛开始。当初文钦军与司马师的兵马刚刚相遇,他就向文钦建议道,敌军刚刚到来,还没有稳住,我们要趁机发起突袭,或许取得大胜。于是到了夜间,父子二人分兵向司马师发动攻击。当时文鸯军先到,不停的擂鼓喧嚣,生生将司马师吓得眼疾复发,掉落了一只眼睛,不久后生生痛死。只不过文鸯等到天亮,也没有等来父亲的接应,只能退兵。

这个时候,文钦已经有退回寿春的打算了,可是文鸯认为,他们身后有司马师派来的追兵,就算退走也不得安生,只能狠狠地挫败敌人才可以。于是他先率数十人击败了第一波追兵,又单枪匹马杀进了司马师再派来的八千骁骑中,杀了个七进七出,且每次都能杀伤百余人,使追兵不敢再前进。《资治通鉴》记载道:“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文鸯这个战绩,完全是现实版的“七进七出”。这是完胜《三国演义》版本的赵云,除了这一战绩之外,文鸯在文钦被诸葛诞诛杀之后,投降司马家族,最终成为了一员晋将,曾为西晋大将鲜卑首领秃发树机能,收降二十余万人。只不过因为他惊死司马师一事,晋武帝司马炎对他怀恨在心,在他立下大功之后,将其免官,到了司马衷时代,他则因受诸葛诞外甥诬告,被夷灭了三族。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文钦父子二人,都是骁勇的悍将,只可惜两人的结局,都非常的凄惨,尤其是文鸯之死,实在令人唏嘘。

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资治通鉴》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更多文章

  • 三国十大城战排行,赤壁之战也仅排第五,第一影响了三国格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三国赤壁战役,赤壁城,赤壁之战在三国中的地位

    你知道三国最著名的一场城战是什么吗?肯定会有人会说赵云的长坂坡之战,还有火烧赤壁之战,但我可以告诉大家,以上说的都不是,为此我查阅了大量资料,盘点出了三国十大城战,现在就为大家一一奉上。 第十,合肥之战 这是一场非常经典的防守战役,孙权乘曹操用兵西北率军十余万人进攻合肥,曹将张辽率部七千余人驻屯合肥

  • 揭秘刺杀事件:在郭嘉的策划下,才有了曹操与孙策相爱相杀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策曹操郭嘉,郭嘉评价孙策完整视频,三国志吕布孙策郭嘉

    所以曹操在官渡大战前,势力相对弱小,至少明面上是完全不能与袁绍相比的,但曹操想要崛起必然需要击败袁绍,不然在北方就没有曹操的生存空间。既然与袁绍必有一战,曹操自然需要步步筹谋,因为只要有所疏忽就让他一败涂地。而当时的情况,曹操的对手除了袁绍,还有袁术。当时从江苏到河北都有袁术的地盘,在实力上并不比袁

  • 诸葛亮真正的接班人,悉心培养10多年,却不幸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诸葛亮简历和资料,诸葛亮简历介绍及个人资料,诸葛亮的人生现状

    特别是在费祎去世后,执掌蜀汉兵权的姜维多次北伐中原,和邓艾、陈泰、郭淮等曹魏名将多次较量。而这,无疑是继承诸葛亮遗志的直接体现。不过,实际上,在姜维归降之前,诸葛亮已经有接班人的人选了,这个人就是诸葛乔。一具体来说,诸葛乔是诸葛瑾的次子,出生于公元204年。因为年少聪慧,诸葛乔和他的兄长诸葛恪一样出

  • 蜀国五虎上将,如果不小心被曹操生擒,谁会第一个投降?答案尴尬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曹操五虎将和刘备五虎将谁强,赵云投降曹操,曹操生擒马超者封为将军

    今天主要来说一说,如果蜀国的五虎上将,他们在战场之上不小心输给了曹操,成为曹魏的俘虏。那么蜀国五虎上将他们五人之中,谁会第一个投降?首先蜀国五虎上将,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除了关羽、张飞是一直跟随刘备之外,剩下的赵云起初是跟随公孙瓒,而马超呢?自立门户,后来投奔张鲁,最后才是投奔刘备。黄忠起

  • 曹魏的6位大臣,谥号均为“肃侯”,除了贾诩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曹魏有谥号的大臣多少人,曹魏的将领有哪些,曹魏最厉害的三个武将

    一、贾诩贾诩以举孝廉出身,后成为董卓部将。董卓死后,贾诩先后依附于李傕、郭汜、段煨、张绣,两次献计打败曹操。建安四年(199年)随张绣归降曹操。官渡之战时,力主决战。在赤壁之战前,主张先安抚荆州,后图江东,没有得到采纳。曹操与关中联军相持渭南时,献上离间计瓦解马超、韩遂,一举平定关中。在曹操继承人的

  • 手下不听话,还一时不能赶走,和曹操学习怎么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手下将领一览表,与曹操学做事思维谋略,吕布打曹操手下六将

    历史上曹操是一代枭雄,三国风云,他能够站在最顶端足以说明了他的韬略雄伟。而他的有些黑历史却怎么也绕不过去,那就是好色,而曹操的好色是出名的好色。可能是历史总是喜欢给伟大的人物涂上些奇幻的一笔,渲染他们在人们心中的传奇色彩。但既然有史书记载,那肯定就不是空穴来风。今天我们讲的就是一个关于曹操歌姬的故事

  • 李广为何到死没封侯?细扒《史记》《汉书》不同将领对匈奴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李广资料,李广封侯之路完整视频,李广封侯难的原因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黎子堂字数:7619,阅读时间:约20分钟 编者按:对于李广的功过评价,算是互联网上经久不衰的老话题了。一方面, 大部分爱好者不满于太史公对李广的过分溢美,认为李广过大于功,不足封侯,而另一边,也有部分人将李广赞为秦汉一流的军事家,甚至有人将其与卫霍并列,乃至排到卫霍之上。那

  • 太平公主当众自挑驸马,却是母后的仇人之子,武则天为何还答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太平公主被赐死武则天为何不反对,武则天秘史太平小公主出宫,太平公主对武则天的称呼

    黑衣武士干脆利索地踹倒两个拉扯的侍卫,轻盈地跪下喊道:“女儿太平给父皇、母后请安,恭喜父皇母后!”殿内正在推杯换盏的大臣吃了一惊,来人竟是女扮男装的太平公主。 李治听出是女儿,尴尬地从案子下站了起来,佯装生气:“胡闹,今天太子大婚,朕与百官宴饮,你来此何干?” 在众目睽睽之下,太平公主朗声回道:“太

  • 唐玄宗得罪汉人有多深?从他处理一桩命案就知道,难怪长安守不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杨玉环与唐玄宗共泡温泉,神魂颠倒唐玄宗,唐玄宗晚年怀念张九龄

    因此,民间和地方官吏对胡人既畏惧又仇恨。一旦他们得罪了这些胡人,轻则被拳打脚踢一顿,重则吃上官司,被扣上破坏朝廷团结胡人的大帽子! 话说长安城边有一对老夫妻,无儿无女,日常就做些果脯生意糊口。 一日,几名突厥使者进城向唐玄宗献礼,在老夫妻的摊位上兜了些果脯就走,老汉追上去要钱,被一名突厥人转身一脚踢

  • 唐中宗李显登基,太后武则天越俎代庖,大赏群臣,她在算计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中宗李显是武则天的亲儿子,唐中宗李显原文,唐中宗李显照片

    唐高宗李治去世第二天,新皇李显登基,却被顾命大臣裴炎当众批评他不守“孝道”,还拿出晋文帝为父守孝三年的例子,让他退回东宫守孝。无奈,李显只好乖乖地离开皇帝宝座,回东宫守孝去了。而后,群臣请武则天摄政,约定27天后还政李显。武则天摄政后,只做了一件大事,即大封群臣,滥赏皇室,普天同庆。但是,她却独独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