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中宗李显登基,太后武则天越俎代庖,大赏群臣,她在算计什么?

唐中宗李显登基,太后武则天越俎代庖,大赏群臣,她在算计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32 更新时间:2023/12/12 18:14:56

唐高宗李治去世第二天,新皇李显登基,却被顾命大臣裴炎当众批评他不守“孝道”,还拿出晋文帝为父守孝三年的例子,让他退回东宫守孝。无奈,李显只好乖乖地离开皇帝宝座,回东宫守孝去了。

而后,群臣请武则天摄政,约定27天后还政李显。

武则天摄政后,只做了一件大事,即大封群臣,滥赏皇室,普天同庆。但是,她却独独忘了太子妃!

按理,李显已经做了22天皇帝,可正室韦玉卿还是太子妃,还没被正式封为皇后,实在有违常理。如今新皇守孝不出,太后摄政,封太子妃为皇后也无过错,可武则天为什么就是不封她呢?

难道,未来的韦皇后在此时就和武则天“别”上了?

公元683年12月,在把儿子李显赶下宝座后,武则天第一轮要封赏的是李唐皇室!

唐太宗李世民有儿子14个,女儿21个。但是,经过老李自己祸祸,加上长孙无忌流放一批,再碰上武则天砍杀一顿,如今只剩下3个儿子2个女儿。

至于李治,虽然那方面比父亲要逊色,但也有8男4女。不过,除了前太子李弘病死之外,如今也只有李显、李旦太平公主三人在京,余者皆被武则天贬黜。

这帮皇子皇孙实在被武则天的心狠手辣吓怕了,听说朝廷有封赏,居然有一半不敢进京,唯恐武则天变着花样修理他们。

不过,武则天这一次要收买人心,得了好处的李唐皇室心满意足,还不忘了呼兄唤弟:“都快来呀,太后奖励大派送,见者有份!”

可叹,当初被武则天接连两场宫斗几乎灭绝的李唐皇室,如今竟沦落到向“仇人”卑躬屈膝的地步,而且还争先恐后!不得不说,他们的脊梁骨彻底被打断了。

令人诧异的是,皇室大封居然没有现任皇后什么事?

忠心耿耿的韦承庆不敢直接找太后要说法,就托裴炎去问,武则天竟然这样说:“封皇后乃皇帝的恩德,本后只是摄政,不宜封之。”

裴炎把话传给韦承庆、韦玄贞兄弟,三人面面相觑,不知武则天是何用意。难道,她真的要在27天之后还政给皇帝李显?可信吗?

就在三人各怀心事之际,武则天的第二轮“大派送”又接踵而来。

这一次,武则天封赏的是朝中大臣!

宰相裴炎功高劳苦,转任中书令,正三品,为宰相之首;太子太傅刘仁轨转任尚书左仆射,从二品,比宰相还高一级。至于郭正一、魏玄同、郭待举、岑长倩四位,也都升了一级,正式封相。

另外,凡是朝内文武百官,皆晋升一阶。三品以上者,赐爵一级;爵位到顶者,荫其族人一个爵位。

武则天的慷慨,让早已没了开国之初那些名臣风骨的大臣们,感恩戴德,顶礼膜拜,就差要给她立“长生祠”了。

估计,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敢提议让武则天还政,妥妥地会被大臣的唾沫腌成咸鱼。

朝内大臣皆有赏封,各地官员也有恩赐,可唯独李显的东宫属臣没有封赏。

韦承庆兄弟二人固然因为升官而兴奋,但内心却越发忐忑:太后前不封皇后,后不封东宫,难道是对皇帝不满?

国丈韦玄贞的危机感最大,因为他的女儿是如假包换的皇后,可如今还在太子妃的位置上一动不动。每天见到其他同僚,韦玄贞的脸都一阵阵地发烧,总是疑心那些同僚在嘲笑他这个国丈名不副实!

韦玄贞回到家中,让老妻去东宫和女儿韦玉卿商量。

韦妻回来后,忧心忡忡地对韦玄贞说:“女儿说,最近有风声说太后打算再封东宫属臣,如果太后把所有人都封完了,皇帝还封什么?还拿什么收拢大臣之心?太后越俎代庖,居心叵测啊!”

韦玄贞早有次预料,不料被女儿给证实了,心中极其后悔当初和族兄韦承庆一起扳倒章怀太子李贤。否则,何至于落到如今这等煎熬的地步?

就在韦玄贞懊悔之际,武则天的第三波“大派送”如约而至。

果不其然,武则天这一次封赏的是东宫属臣,也就是李显太子潜邸的大臣。

太子中允姚令璋升为兵部侍郎、太子卫率蒋俨升为右卫将军、太子通事舍人郭翰升为秘书郎、太子侍读袁利贞升为祠部员外郎、太子侍读崔融为监察御史......

就在东宫属臣弹冠相庆的时候,皇帝李显突然发现还有人没获封:一个是太子太保薛元超,一个是太子洗马田游岩,莫非是母后给忘了?

要说,李显真是武则天几个儿子中很傻很天真的一个。

他不仅毫无心机,想到什么就要做什么,而且没有进取心,让他离开皇帝宝座就离开,让他在东宫守孝就守孝。浑然不知,他的母后武则天早就盯上了那个位置,并在短短20多天里,给他布下了天罗地网!

因为正在守孝,李显不能随意离开,便命人去找武则天,询问薛元超、田游岩之事。

武则天一听,当时就被气笑了!

这个傻儿子,不知道“君不密则失其身”也就罢了,竟然还派人来堂而皇之地为两个手下要官。真不知道他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儿子?

不过,李显的反应都在武则天的算计之中。

很快,李显就接到母后传来的消息,告诉他这两位老臣乃东宫重臣,和太子妃一样,都将由皇儿自己做主。待几天后,母后离开摄政的位置,你想封谁就封谁,这天下毕竟是李唐的天下嘛!

李显听了后,十分开心,并按照武则天的吩咐隐瞒下来,以免提前走漏风声,节外生枝。

不过,他还是忍不住和太子妃韦玉卿分享了这个秘密。

韦玉卿固然心机深沉,但此时还涉世不深,听说太后信誓旦旦地要还政给丈夫,还让他想封谁就封谁,顿时动了心思,想起她的爹爹韦玄贞......

岂不知,她的心思早被老谋深算的武则天猜到了,而韦氏,将成为武则天踏上大帝宝座的垫脚石!

连载【武则天大帝】37

更多文章

  • 唐中宗李显登基55天被废,看懂武则天的权谋,方知权力面前无亲恩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原因是李显想给岳父韦玄贞要个宰相当当,可顾命大臣裴炎不同意,还在武则天面前告了他一状。早就垂涎皇帝宝座的武则天,带着甲兵上朝,顺势宣布李显“昏庸无道”,直接把儿子赶下了皇位。 李显为什么一定要让岳父韦玄贞做宰相呢? 原因有二:其一,在李显守孝期间,武则天把皇室、大臣和东宫属臣都封完了,特意留下太子妃

  • 和媚娘幽会被发现,太子李治以为会被告发,不料因为妹妹躲过一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连续2年多的时间,李治风雨无阻,在太子别院和武媚娘颠鸾倒凤、巫山云雨。为了防止事情败露,李治对外宣称夜里要为父皇祈福,不许任何宫人、守卫走进他的别院。暗地里,他却命人挖了一个地道,以便他和武照武才人幽会之用。但是,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 一日夜里大雪,李治慵懒地抱着武才人直到天亮,留恋不舍。武照催促了

  • 君不密则失其身;撞见母后武则天的丑事,太子李贤竟这样处置?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武则天儿子李贤之死,武则天秘史李贤第几集被废,武则天秘史李贤婉儿吻戏

    李贤心中大恨,脸色红胀,就要揭穿武则天和明崇俨的丑行。被儿子看出自己的丑行,武则天又羞又恼,索性先声夺人:“太子,母后正在与明爱卿商量你父皇的病情,你不在东宫静心读书参事,来此作何?” 为了限制这个对自己早有疑心的儿子,武则天让北门学士编修《百僚新诫》,只为了给李贤一个人读。这是一本专门约束太子行为

  • 他曾经让李世民寝食难安,最终却成为了玄武门之变的失败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细节,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占据优势吗,李世民为什么会玄武门之变

    大家好,国学趣谈栏目又跟大家见面啦。 高考可以说是过去一个月来热度最大的事件,才女武亦姝,高分状元杨晨等学神的事迹广为流传,令人称羡,而其中,700分双胞胎兄弟也喜提热搜。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兄弟二人都如此能力出众,简直是光宗耀祖的喜事。但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古时候的皇家,那就未必了。 在历史上,有这

  • 隋炀帝北巡雁门被突厥大军包围,效仿刘邦解白登之围而脱困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邦白登之围,隋炀帝辽东之战,刘邦对话白登完整版

    隋朝国家之富强,国力之远播为汉代以来所未有,社会财富急剧增加,人民生活安定,在隋文帝励精图治下,有了辉煌的“开皇之治”。604年,隋文帝离奇去世,次子皇太子杨广继位,杨广也颇有才能,可谓是文武全才,可是他也多暴政,最终落得个国破身亡。大业十一年(615年),隋炀帝曾经北巡至雁门(今山西代县),他北巡

  • 隋炀帝陵墓成谜,为何现身垃圾场?30平方米陵墓略显寒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隋炀帝墓里的惊天秘密,隋炀帝陵墓具体位置,隋炀帝真墓修建好了吗

    实在是太巧合了,604年的时候开始即皇帝位,执政期间,可以说是政绩和暴政都很突出。很难准确的评价个人,毕竟去世之前就留有很多谜团,大运河就是在他主持下进行的。还包括大家所熟知的“丝绸之路”,但是在对待自己子民的时候,简直就是滥用民力,最后致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连年的战乱使得平民难以生存,直接导致爆发

  •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回乡探亲,来年回京问斩,最后有多少人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李世民放390名死囚,李世民死前为何下令杀掉此人,李世民临死前最想杀的人

    唐朝能够如此昌盛繁荣主要就是因为唐朝时期统治者的开明之治,从唐太宗开始、唐朝就一路走向盛世巅峰,随后更是有着贞观之治等等盛世年代。不过史书之中也记录了一些趣事,例如李世民就曾放390名死囚回家过年探亲,约定来年再回京秋后问斩。那么最后回来了多少人呢?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儿子,不过当初李渊

  • 武媚娘能成功走出感业寺,绝非李治好色那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治感业寺,李治去感业寺与武媚娘约会,武媚娘最后怎么处置尼姑

    她们,被命运抛弃了在长长的队伍之中,每个人的眼神里都是凄凉和落魄,却唯独有一人,从披上丧服的那一刻起就在盘算着如何离开感业寺这座“囚牢”,这个人就是武媚娘,后来的则天皇后在一些野史和影视作品的渲染下,很多人都认为,武媚娘之所以能离开感业寺完全就是李治的“好色心”在作祟,其实不然,武媚娘能顺利离开,和

  • 有“人镜”美誉的魏徵,因为两个举动,死后竟被唐太宗怒砸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唐太宗魏徵,旧唐书魏徵传完整版,唐太宗与魏徵论用人

    在魏徵去世后,李世民对这个比他大18岁的大臣极尽哀痛,甚至为他辍朝五天,亲自为其立碑,要知道古时如果皇帝为过世的大臣扶棺、立碑、亲自祭奠,那都是对这位大臣的莫大荣耀。并且在40天后建立了我们现在都很熟知的凌烟阁,并让名家阎立本描绘了24位功臣像,悬挂于凌烟阁殿内,魏徵因功排在第三位。其生前以“直言不

  • 前半生英明神武唐玄宗,后半生是怎么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玄宗英明神武视频,唐玄宗的英明,年轻时英明神武的李隆基

    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也是大名鼎鼎武则天的孙子。唐垂拱元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幼年时因武则天大权在握,极力打压李氏家族,母亲因犯了宫廷忌讳而被处死,父亲虽然贵为皇子,却也是武则天手中的一颗棋子,所以也是过着如履薄冰的日子。但是懦弱的李旦却生了李隆基这个英明神武的儿子。李隆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