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冷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纺织、制盐、漆器

历史冷知识-春秋战国时期的纺织、制盐、漆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4289 更新时间:2024/1/16 5:02:26

战国时期的纺织品生产也颇为发达。《尚书•禹贡》载,当时的兖州贡“织文”,是一种“非一色”的丝织物;青州贡“檿丝”,是一种“山蚕之丝”,即柞蚕丝;徐州贡“玄纤缟”,是一种“赤而有黑色,以为之衮,所以祭也”(均见蔡沈《书经集传》)的黑红而细的丝织品;扬州贡“织贝”,郑玄说:“贝,锦名也,《诗》云:‘成是贝锦’。凡为织锦者,先染其丝而织之,即成文矣”,是一种有贝纹图案的丝织品;荆州贡“玄纤”,是一种黑色、浅红色的丝织品;豫州贡“纤纩”,孔颖达说,“纩是新绵,纤是细”,是一种细绵。这些记载说明战国时代的黄河流域和长江下游都生产丝织品。其中以齐鲁之地的丝织品而远近闻名,所谓“冠带衣履天下”(《史记•货殖列传》),就是说的各国人民身上穿的都有齐鲁地方的纺织品。当时各诸侯国常用丝织物作为赏品,多达“锦绣千纯(五千匹)”(《战国策•秦策一》、《赵策二》)。1957年在长沙出土过矩纹锦残片,1965年在湖北江陵出土了丝绢作地的卷云纹绣花织物,便是它的实物证据。

[var1]

麻织品比丝织品更为普遍,是当时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它和丝织品同样是当时的主要商品,在市场上都有一定规格和长短。这时不管是丝或麻织物,都已普遍染成五颜六色,织成五彩缤纷的布帛,其花色品种比较以前丰富很多。

盐在战国时有较大规模的生产,当时已有海盐、池盐和井盐。齐、燕两国的海盐煮造业非常发达,《管子•地数》云:“齐有渠展之盐,燕有辽东之煮。”海盐的产量比较多,流通范围也广,所以《尚书•禹贡》说青州“贡盐”,《周礼•职方氏》又说幽州“其利鱼盐”。据《战国策•齐策一》载,张仪到齐国为秦国连横说服了齐国,于是齐王“献鱼盐之地三百于秦也”。这个“鱼盐之地”的具体所指虽难考定,但也说明当时齐国确是盛产海盐的重要地区,魏国的河东地区,是当时盛产池盐的地点,据《史记•货殖列传》载,猗顿便是由经营池盐而成巨富的。同时,《华阳国志》卷三《蜀志》载,大约从李冰作蜀守时,“穿广都(今四川双流东南)盐井诸陂池”,四川就开始有了井盐。

[var1]

《诗经•鄘风•定之方中》说:“树之榛粟,椅桐梓漆”,可知漆树曾在黄河中游种植过。但是,主要的是在长江流域种植,所以楚国的漆器手工业最为发达。漆在战国时代已应用得很广,许多木器都已髹漆。在出上的墓葬中,有无数精美的漆器,特别是在南方的战国墓中,三十年来发现了不少保存完好,色泽如新的漆制品。饮食器如杯、盘、盒;日用家具如案(矮桌);日用容器如奁、笾等;武器如弓、剑鞘、戈秘(即戈柄)、戟秘等,以至装殓用的棺梆,都已有髹漆的。这些器物的表面都用黑、朱、紫、白、绿等色彩漆,描绘有各种图柔和图象,主要有龙风云鸟纹、几何纹和狩猎图等。这些实物不仅使我们看出当时的颜色种类齐全,而且从它的繁复细致的彩绘中,还可以了解到当时对于油漆工艺的重大改进和创新,据研究,当时已经采用桐油作稀释剂,改善漆液性能,从而调配成更多便于描绘图案花纹的彩色油料。

[var1]

信阳长台关墓一和江陵望山墓一的发掘,说明在战国早期至中期的楚国的漆器工艺已达很高水平。这时期漆器的木胎还很重,往往在精工雕刻的木器上,再加以绚丽的彩漆,所以很多漆器又是雕刻工艺品。望山墓一的屏式器,以惊人的细工透雕或浮雕了由51个凤、鸾、蛇、蛙等动物组成的复杂图案,外施墨、朱、灰绿和金银彩漆,堪称当时的精制杰作。战国中期以后,胎骨向轻巧方面发展,更发挥了漆器的优点。例如,长沙等地所出的漆盒、漆卮,往往用薄木卷曲成胎,或外贴麻布,类似后代的夹贮器。这样一来,不仅外表美观,而且更加坚实耐用,虽然在地下埋葬两千多年,有的出土后仍然如同新制一般。这充分说明了战国时期的漆器制作工艺是十分发达的。

[var1]

战国时期的诸侯国中央和郡县,都拥有上述各种官府手工业作坊,根据已经发现的兵器铭刻看来,并有一定的管理监造制度,此外,当时还有和小农结合的家内手工业、单独经营的个体手工业和豪民所经营的大手工业。豪民经营的盐铁业战国时期的民营的大手工业,主要有冶铁业和煮盐业。《管子•轻重乙篇》说:官府经营的冶铁手工业如果强迫“徒隶”去做,要“逃亡而不守”,如果征发人民去做,又要“下疾怨上,边竟(境)有兵,则怀宿怨而不战”,因而只有用抽取十分之三的税的办法来让“民”去经营。但是,这种“民”决不是一般的农民或工商业者,当是“豪民”。这种情况一直到汉初还是如此,亦即《盐铁论•禁耕》所说:“非豪民不能通其利”。战国时期经营池盐成为巨富的猗顿,经营冶铁成为巨富的郭纵,其经营的手工业一定有相当的规模,必然都是豪民性质的。赵国人卓氏,“用铁冶富”,在秦破赵以后,被迫流徙到临邛(今之四川邛崃),魏国人孔氏,经营冶铁业,当秦伐魏时,迁到南阳(今之河南南阳附近),后来继续经营冶铁业成为巨富(均见《史记•货殖列传》)。

[var1]

这些人没有被徙之前,也应该属于豪民性质。这时豪民所使用的劳动力,“大抵尽收放流人民”(《盐铁论•复古》),也还有奴隶性质的“僮”。豪民所开发的矿山和海池,大体上向官府租借而缴纳一定的租金。董仲舒说,商鞅变法以后,“又颛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盐铁之利二十倍千古”,“汉兴循而未改”(《汉书。食货志上》)。所谓“盐铁之刊二十倍于古”,该是由于盐铁业发达,经营盐铁业的豪民缴纳的租金很多。所谓“汉兴循而未改”,是说汉代初年还是沿用这种办法。看来,战国时代以经营盐铁业成为巨富的,都是一些豪民,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公社逐渐解体,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密,促进了战国的商业交换关系的发达,正如《孟子•滕文公上》所说,当时农民不从事手工业,可“以粟易械器”,面手工业者不耕田也能“以其械器易粟”。

[var1]

荀子•王制》说,北方的特产“走马吠犬”、南方的特产“羽翮齿革丹青干”、东方的特产“紫紶鱼盐”、西方的特产“皮革文旄”,都可以在中原地方买到,形成了“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断削不陶冶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寂粟”的新局面。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有了商人贸易才能取得的。《尚书•禹贡》中所说的各州贡品,实际上也就是各地方特产。《周礼•夏官•职方氏》职所说的各州特产:即兖州、青州“其利蒲、鱼”,扬州“其利金、锡、竹箭”,荆州“其利丹、银、齿、革”,豫州“其利林、漆、丝、枲”,雍州“其利玉、石”,幽州“其利鱼、盐”,冀州“其利松、柏”,并州“其利布、帛”等等,与《禹贡》所述大体相同。

[var1]

更多文章

  • 历史冷知识-历史上真实的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上的楚国,哪个省是正宗楚国人,楚国士兵被阉杀

    [var1]楚的先世,在传说中,有相当悠久的历史。据说,他是帝颛顼高阳的后裔。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在《离骚》这篇自传式的诗里就自认为是“帝高阳之苗裔”。《大戴礼•五帝德》说,颛顼“乘龙而至四海,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趾,西济于流沙,东至于蟠木。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祗励”。这就不是一个人

  • 韩 地 古 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韩地指什么地方,古韩州历史,横山桥新安韩地未来规划

    韩地古今宜阳地处洛河中游,属河南省西部。东临洛阳市,西连洛宁,北与渑池、新安毗邻,南与伊川、嵩县为界。南北宽50公里,东西长57.5公里,总面积1651平方公里。宜阳夏、商属予州雒西地,西周时属周南地。春秋属晋、亦曾为毛国地。战国时为韩宜阳邑、韩武子自封地韩原迁此建都城。韩景候迁都阳翟之后,宜阳开始

  • 西安发现秦国章邯将军都城,地铁五号线直接改道,考古人员正发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名将章邯,章邯墓,章邯与晨曦公主

    章邯是秦国著名大将,也是秦朝最后一名大将,秦二世时期,被封为雍王,并且拥有很大封地。此次发现的废丘,正是章邯将军的都城,目前发现地为东马坊遗址。[var1]考古人员表示,此次在当地发现了很大的夯土建筑,在地下部分可达80米乘以100米的范围。而在西侧还有方圆2500平米的二号夯土建筑,整个建筑处于秦

  • 管仲被誉为“华夏第一相”,他在历史上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第一相管仲,管仲相桓公,管仲到底有多牛

    [var1][var1]齐桓公和管仲虽说管仲只是春秋诸侯中一个国家的宰相,他虽然不像孔子、孟子、墨子等思想家那样,创造出以求进身、邀功名的思想体系,但他却是春秋时期最成功的社会管理实践者,他所创立的社会经济管理体制不仅在理论上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而且通过实践取得了相当成功的经验,将中国的社会经济管

  • 古时战士在外打仗,想老婆了该怎办?勾践想了一种办法,流传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勾践死于谁手里了,勾践妹妹被谁欺负,勾践卧薪尝胆完整版

    要想产出一支完美强大的军队,必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纪律,只有遵守纪律的队部才能赢得战争,走向最后的胜利。据说著名兵法家孙武,他在帮助吴王的妃子与宫女进行阵法的排练时,因为妃子不听命令,他就当场就将妃子给杀死,这可是吴王的爱妃啊!好你个孙武,居然说杀就杀了?这是冒着斩头的风险,来执行纪律的。[var1]不

  • 古天乐《寻秦记》峰回路转,陈翔版吕不韦结局一笔带过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古天乐寻秦记峰回路转,寻秦古天乐版免费,陈翔版本寻秦记吕不韦谁演的

    古天乐《寻秦记》在结尾的时候吕不韦奋力一搏妄图推举自己成为新任秦王,但是在最后关头王翦倒戈相向完成了局势的峰回路转。陈翔版吕不韦的结局却一笔带过,在最后一集只有一个饮鸩的画面就草草了事了。[var1]古天乐《寻秦记》把对付秦朝宰相吕不韦的戏份描绘得十分紧凑耐看,从一开始项少龙带着赵盘来到秦国处处低头

  • 古代著名的四大刺客,除了荆轲你还知道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战国著名刺客荆轲,刺客荆轲,荆轲是刺客还是剑客

    [var1]1.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是战国末卫国人,为人慷慨,侠肝义胆,喜欢读书舞剑,在游历到燕国后,受燕国太子丹的器重被拜为上卿,秦国统一六国的脚步越来越快。赵国被灭,眼看秦国的矛头直指燕国,燕国陷入到了恐慌当中,太子丹想到了一个自认为高明的计策,就是派人去刺杀秦王,他觉

  • 在《庆余年》中,北齐国的权臣沈重手眼通天,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庆余年沈重结局,沈重的资料简介,沈重被太后去掉蟒纹代表什么

    沈重的一生,可恨、可怜又可悲。沈重掌控锦衣卫,诛杀无辜性命从未眨眼,实属可恨[var1]说到锦衣卫,没有人不胆寒。作为北齐最大的特务机构,它的作用可以匹敌庆国的鉴查院。无论是臣子还是百姓,只要被他们抓到了把柄,定要不死不休。沈重杀人,就如吃饭一样平常。死于他利刃之下的亡魂,不计其数。对待满身伤病的肖

  • 虎毒不食子,汉成帝真的为博美人一笑杀了自己儿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但凡是有例外,汉成帝就是这么一个痴情种,为了博赵合德欢心,就亲手掐死了自己的皇子。汉成帝是西汉有名的帝王,他出名是因为他有两个宠妃,一个赵飞燕,一个赵合德,古人说得环肥燕瘦的绝品美人,燕瘦说得就是赵飞燕。简单点说这两位美人,放在现在也是万里挑一的美人,汉成帝原本就是个好色的主,遇到这二位,那更是眼珠

  • 为争夺益州,刘备与孙权尔虞我诈勾心斗角,谁的套路更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孙权和刘备勾心斗角,刘备孙权如何瓜分荆州,孙权和刘备夺取益州

    答应借地给刘备,不过是想以和平的方式逐步渗透,逐渐将势力扩展到刘备的占领区。孙权这样做更具隐蔽性与欺骗性,用堂而皇之手段悄然达成不可告人之目的,都是考较人智商的事情。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刘备自然明白孙权的良苦用心。明眼人都看得出双方在荆州地土问题上的分歧进一步加剧,联盟解体只是时间问题。刘备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