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有多正直?被他亲自罢免的两个重臣,知道他死后都悲伤痛哭

诸葛亮有多正直?被他亲自罢免的两个重臣,知道他死后都悲伤痛哭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958 更新时间:2024/1/6 12:21:59

蜀汉后期人才凋零,但是就是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还是罢免了一些有才能的人,其中就包括了托孤大臣李严和被他称为楚之良才的廖立,不过这二人却在听闻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悲伤的痛哭流涕,这又是为何呢?

托孤大臣——李严

李严是标准的益州派,当年刘备攻打益州,刘璋派李严代为护军抵抗,结果他直接率众投降了,受到了刘备重用,后来李严还是汉中王劝进表的十一个主要人物之一,因此,刘备对其更为重视。

李严是刘备钦点的托孤大臣,按理说就这一个头衔可以说是和诸葛亮平起平坐的,但是蜀汉的实权还是在诸葛亮的手上,于是李严又故伎重施,想要劝诸葛亮受九锡,进爵称王,结果正直的诸葛亮完全不吃这一套,还给他一顿痛批,因此,二人关系出现了裂痕。

虽然诸葛亮看不上李严的为人,但是他还是为了国家利益,相信能和李严求同存异,直到李严为了推卸督办粮草不利的责任,影响诸葛亮北伐大业,这让诸葛亮再也无法容忍,上书弹劾李严只顾小利而心无国家,最终将其贬为平民,流放梓潼郡。

按理说,诸葛亮弹劾的李严,李严应该憎恨诸葛亮才对,但等到李严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却不禁悲从中来,痛哭流涕,因为如果诸葛亮还活着,或许还能有召他回朝的机会,诸葛亮死了,那么朝中再无一人能重视他的才能,自己的前途也就彻底失去了光明。

楚之良才——廖立

诸葛亮对廖立的评价还是很高的,称其为“楚之良才”,并且将他与庞统相提并论,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谋臣,不过大多数人对其还是比较陌生的,毕竟在《三国演义》中大家只看到了庞统大放异彩,却未见到这位与之齐名的廖立。

廖立是刘备在荆州一手提拔起来的人才,以不到30岁的年纪就做到了长沙太守的位置,我们都知道刘备是以擅长发掘人才而出名的,诸葛亮也十分认可他,并在孙权的使者面前对其一顿猛夸。

等到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时候,廖立找机会逃回了刘备身边,刘备也知道荆州之败与他关系不大,还让他做了巴郡太守。

等到刘备死后,廖立总觉得自己才华没有得到施展,自认为整个蜀汉自己的才能仅次于诸葛亮,但是官位却不及李严等人,很是郁闷。

文化人最爱犯的毛病就是恃才傲物,口不择言,发牢骚是在所难免的,廖立有一天跟蒋琬、李邵聊天,就分析了一下刘备如何战略失误,关羽如何咎由自取,以及吐槽了好几位同事,要知道蒋琬、李邵那可是诸葛亮的亲信,一转头就把这话原原本本的跟诸葛亮说了。

诸葛亮一听这哪行?一个臣子竟然议论君主,诋毁同僚,让这样的人身居高位,那朝廷上下岂不要乱套了,便奏请刘禅,将其贬为平民,流放汶山郡。

廖立也自知理亏,就带着全家老小去那种地去了,等听到诸葛亮病逝的消息后,廖立不禁潸然泪下,感慨道:“我就要死在这蛮荒之地了。”

廖立和李严虽然都是被诸葛亮罢免的,但是他们对诸葛亮却都抱有同样的幻想,因为他们知道诸葛亮为了国家利益,愿意任用有才能的人,而诸葛亮去世后,也代表蜀汉再也没有一个能识人用人的贤才了,他们不仅是为了诸葛亮而哭,更是为了自己的命运而哭泣。

更多文章

  • 为何王莽被质疑是穿越者?除卡尺、短裙、井田,现今又发现新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人类知道思考、创新、和改革所以在地球上存活了几千年,而作为远古时期白垩纪时代的地球的统治者“恐龙”,却仅仅是因为气候的变化就导致了它们的灭亡,作为会思考的人类每一个时期的统治者为了能够长久的统治和生存,往往都会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创新和改革。王莽就是历史上改革创新的第一人,王莽出生于公元前45年

  • 吕后死亡之谜揭开,学者:死因太尴尬,难怪史书记载的这么含糊!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南开大学的阎爱民教授却对吕后之死提出了一个新的见解,阎教授因为导致吕后病亡的真正元凶其实是狂犬病。吕后因犬伤而死,而咬伤她的苍狗又是一条什么样的狗?吕后被咬伤的时间是“三月”,而三月所处的春夏之交恰恰是狂犬发狂的高发季节,而吕后在犬易发狂的时节外出祓祭,本身就隐含着遭遇狂犬攻击的可能。有关狂犬

  • 李广之孙投降匈奴,辱没了祖辈风采?都因汉武帝听信谗言错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汉武帝抗击匈奴,汉武帝兵分四路北伐匈奴,汉武帝北击匈奴的经过

    01 负面印象大家认识李陵大多是从苏牧羊的故事当中了解的,当年苏武被流放到北海之地,曾有一位受降匈奴的汉人前来劝说他和自己一道投降。这个人便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大家在了解苏武牧羊这个典故的时候,都会出现一个误解,那便是投降的李陵是一个叛徒。看看苏武,被匈奴拘禁了整整19年,虽然在匈奴娶妻生子

  • 秦始皇当年修的路,为啥过了2000年都不长草?原来这才是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是真的走不出自己的坟墓吗,秦始皇修了很多路吗,秦始皇的坟墓的历史

    根据秦史或者说与秦始皇相关的史料来分析,修这条路一共有三个步骤,而且每一个步骤都必须由秦始皇或者高级将领直接把关,一旦发现不合格或者弄虚作假的直接杀头或者腰斩。秦始皇为了修建公路,不惜动用大量的流民苦力,财力方面,在消灭六国的时候就收了很多金银财宝,所以秦始皇完全有这个实力把这种难度大,非常耗时耗力

  • 秦始皇下令修的路,为何两千多年过去了,路面上没有什么杂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在位期间还大兴工事,修建了长城、灵渠、秦直道、阿房宫、皇陵等,不仅仅是为了满足私欲,更是成为了流传后世的历史遗迹。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这个秦直道,它可不是一条简单的高速公路,其独特之处在于2000多年都未曾长草,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秦直道是秦始皇时期所修建的重大工程之一,从咸阳一直通往九原郡,全

  • 关羽为何执意离开曹操?不只是忠义,你看刘备给他开多少工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赞美关羽忠义的诗句,关羽离开曹操去找刘备,关羽的忠义勇谋

    导语:三国时期最受欢迎的武将想必就是关羽,他年轻的时候杀人然后亡命天涯,也在途中学得了一身强悍的本领。在涿郡认识刘备张飞两人后结为兄弟,跟随他们一起征战黄巾贼,不久后又在虎牢关下大显神威,凭借这功勋洗白了自己也得以扬名天下。当时曹操、袁绍这两个中原最大的诸侯都很想招揽他,袁绍为了知道他的行踪还特意派

  • 汉景帝是明君还是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汉景帝作为一个皇帝,杀功臣,杀外戚,杀权臣都是很正常的,只要有人挡在皇权的路上,那么皇帝就有一万个理由杀了他。更何况当臣子做了一些特别犯忌讳的事时,他就非死不可了,文帝时期周勃不也发出了“吾今始知狱吏之贵”的感慨,更何况,你们所谓景帝的“寡恩刻薄”也大多针对的是勋贵官僚,圣天子垂拱而治,官场上“众正

  •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及其死后蜀国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寿和诸葛亮有何恩怨,陈寿评价诸葛亮原文,诸葛亮怎么治理蜀国的

    治戎和理民陈寿评论诸葛亮,称他“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干将略”(《诸葛亮传》)。治戎和理民,是封建时代治理国家的两大纲领,在和平时期是这样,在战争时期也是这样。这是丞相应当尽到的职责,也是有丞相才能的人才能尽到的职责。蜀汉在三国中的根基最薄,取得基地的时间最晚,诸葛亮能辅佐刘备父子在当时

  •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曹操的九品中正制和封国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精神,到曹丕在位时就有了变化。杨沛在曹操和曹丕两代的不同际遇,很说明这种变化。杨沛,冯翊万年人。初平年间,作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他历任曹操时期长社令,九江、东平、乐安太守,邺令,护羌都尉,京兆尹等职,一再为曹操所称赞。他任长社长时,曹洪的宾客征调不肯如法,杨沛先

  • 历史上真实的三国-曹操对农业经济的恢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是三国的哪国人,三国主角曹操,三国曹操的经典话语

    曹操重视农业经济的恢复,采取各种措施安定流民,开垦荒田,兴修水利,减轻农民赋税负担,促进了社会安定的局面。建安元年在许下屯田,是曹操采取的恢复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许下屯田以后,曹操和他的子孙们,又继续在各地屯田,其见诸记载的就有:颍川、魏郡、邺、汲郡、河内、河东、沛、洛阳、长安、汉中、皖、睢阳、芍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