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龙袍干尸”身份至今成疑,身穿清朝官服但却留有明代发式

“龙袍干尸”身份至今成疑,身穿清朝官服但却留有明代发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70 更新时间:2024/1/20 9:34:18

一、两件龙袍+一件一品补服

首先,这具干尸的身上总共穿了两层外衣,最外层是一件清朝时期一品武将所着的麒麟补服,就是我们电视剧中多看到的大臣们上朝时穿的朝服中最外面的那个补子。但是按照棺木中所载的中宪大夫来看,在清朝最高也就是个正四品而已,而且还是文官,那为什么这个文官会着有武将的补服,并且还是一品武将,这是第一个疑点;

其次,还有更厉害的,当专家们将这具干尸最外面的补服脱掉,里面竟然是一整套皇帝才会穿的礼服,而棺椁内部还有另外一件龙袍作为陪葬品,大家想想,一品武将的补服已是令人大吃一惊,这怎么连皇上的龙袍也可以拿来作为一个四品官的陪葬品,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二、清朝为官却着明代发式

这个名叫“黄拙吾”的干尸,从棺木得知是清朝的官员,并且专家根据科技手段对其头顶部位进行扫描也查出了,他确实是被实施过清初就定下的“剃发易服”的老规矩。但令人很奇怪的就是,这具干尸虽然确实被剃过发,但为什么他死后却把辫子变成了明代的发髻样式,这个很是令人费解,“剃发易服”的规矩是从清世祖顺治皇帝1644年入关之后就由当时的摄政多尔衮下令颁布的,实施范围是全国,那么作为清朝的大臣还是康熙年间的,竟然会继续盘起明朝的发式,这可是欺君之罪。

三、专家解析+各种猜测

专家们经过深度多方位的剖析,最终只能得出一个初步的结论:就是这名叫黄拙吾的清朝官员出生于明朝末年,早年在明朝任官,后来清军入关后不得已在清朝继续任职,而且因功绩被封为四品中宪大夫,并且赏赐一品补服和五爪龙袍,黄拙吾临终之时,家人为了满足其原为明臣的遗愿,便将他的辫子盘起改为明朝的发髻。

这个事情发生后,社会上也有很多人对这具干尸的身份进行过大胆猜测,有人说是英年早逝的顺治皇帝(明代发髻不符),有人说是睿亲王多尔衮(下葬方式、明代发髻不符),还有人说是康熙朝的废太子胤礽(明代发髻亦不符),总之这些说法尚缺很多实据,所以这个黄拙吾到底是个什么人,到现在都还是个谜。

四、百晓生大胆猜测

在百晓生看来,这具干尸既然被封四品中宪大夫但却连续被赏了两件龙袍,这只能说明,这个四品只是清朝在官员死后追封的,大家都知道,很多人在生前可能做了很多大事,但是皇帝可能有时候反应弧比较长,等到想起来给这个功臣加封之时当事人却早已过世,这种情况下只能追封。

但追封了四品官职却又赏赐了一品补服甚至龙袍,这个事就复杂了,只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这个人是明朝的皇族后代,但在清朝确实做了一些事情导致其在清朝还挺受待见,于是被追封并赏赐龙袍,而且死后遵照其遗愿恢复明代发髻;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此人在世时并未做过官,但是出了一两个给家族很长脸的后代,导致一家子都被加封。这种情况其实在古代是很常见的,就拿开国皇帝来说,大家都知道明朝是朱元璋建立的,其出身并不好,祖上世代为农,但在朱元璋继位后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朱元璋所有的祖辈都被追封为皇帝,这“世代为农”瞬间变为了“世代为帝”,可见有个长脸的后代是有多么的光荣。

关于“龙袍干尸”的身份百晓生的粗浅猜测就讲到这里,大家如果有什么更好的推断或建议,欢迎下方评论。

更多文章

  • 宋徽宗被金国俘虏后,为何还能生下10多个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宋徽宗被俘后的后代,宋徽宗被金国囚禁在哪一年,宋徽宗的后代有被杀死吗

    在这次事变中,不但赵氏皇族,后宫嫔妃以及朝臣大约有三千人被金军抓为俘虏,还有东京城中大量的财物也被洗劫一空。这次事件直接导致了北宋灭亡。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可见当时金人做的很过分。而作为当事人的宋徽宗被金国俘虏后,为何还能生下10多个孩子?扒一扒历史

  • 朱元璋时代的贤人君子,却在朱棣面前原形毕露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棣梦到朱元璋吓个半死,朱棣看见朱元璋视频

    茹瑺,明朝著名大臣,,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对其青眼有加,每称瑺为贤人君子,并颁“中外一人,中流砥柱”铁券丹书。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号称国之栋梁的大臣,在靖难之役中却原形毕露了。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战争后期,建文帝朱允炆发现打不太过了,于是派遣茹瑺为代表去往燕军议和。按理来说

  • 历史迷踪:建文帝——历史上唯一被“走丢”了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建文皇帝墓,建文皇帝治国能力,建文皇帝逃难记完整版

    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后,在皇位继承权上,坚决推行“立嫡立长”原则,还一再申明:居长者必正储位。兄终弟及,须嫡母所生,庶母所生,所长而不立!表面看,这避免了以后皇子们因为继承皇位而发生的争端,但也正是这一制度,为后来的“靖难之役”埋下隐患朱元璋的儿子朱标,乃马皇后所生,被立为太子天经地义,只可惜,朱标命

  • 现在几乎天天用到的一个字,却是朱元璋最为厌恶的,当时没人敢写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临死喊朱棣是想干什么,朱元璋二儿子朱樉,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是出身于安徽凤阳的贫苦家庭,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常有的事,他早年当过乞丐,也在皇觉寺出过家,可以说从小便经历了所有能经历的苦难。公元1368年(洪武元年),40岁的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是为明太祖。当了皇帝的朱元璋一方面不断充实巩固自己的文化知识,另一方面身为皇帝的他不愿再提及不堪回

  • 崇祯死后,昔日手下是怎样对待他的?连李自成都看不下去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崇祯李自成议和,李自成与崇祯是朋友吗,崇祯皇帝与李自成的关系

    崇祯死后,留下十二字遗言“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让无数后人泪目。崇祯虽然是亡国之君,但其忧国忧民之心,君王死社稷的气概,连身为其敌人的李自成都敬佩不已。然而,在其死后,他生前倚重的那些手下,明朝高官,却露出了丑陋的一面。李自成攻陷北京之前,崇祯其实便有南迁的意向,然而受到手下臣子的激烈反对,

  • 朱元璋子孙百万计,为何明亡时鲜有刘秀、刘备这样的宗室挺身而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当我们了解两个王朝覆灭前夕的一些局势,会发现一个让人不解的事情。西汉灭亡时出了一个刘秀,东汉覆灭之时出现一个刘备,他们虽然没有恢复汉室江山,却在为匡扶汉室基业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而明朝灭亡之后,虽然有个南明政权,却在内斗内乱中无法自拔。朱元璋的后代多达百万之众,为何出现不了刘秀、刘备这样的皇室宗亲呢?

  • 朱棣的皇位得来不易,为何还会把皇位传给自己并不看好的朱高炽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棣怎么传位给朱高炽,朱高炽怼朱棣完整版,朱棣和朱高炽对话

    朱元璋难过万分,可能是出于补偿的原因,将朱标之子朱允炆作为了皇位继承者。他知道朱允炆身轻言微,待他离世之后无法约束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们,为了明朝的江山社稷他开始为朱允炆铺平道路,杀害了许多功臣。在朱允炆顺利登基之后,没有了功臣的威胁,朱允炆把目光投向了各位藩王。由于朱允炆削藩操之过急,致使燕王朱棣以

  • 靖康之耻中,韦太后真的在金国,给金人生了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金国韦夫人,韦太后在金国的孩子回宋朝了吗,金国的靖康之变

    辛弃疾《窃愤续录》记载:帝于壁隙中遥见韦妃同一官长潜行,从傍有一人抱三四岁小儿,皆胡服,每呼韦妃为阿母,于是帝知韦妃已为盖天大王妻也。靖康之耻:宋朝皇族凄惨异常在靖康之耻中,无数北宋宫廷女人和平民女子被迫迁往金国,就连宋徽宗、宋钦宗也都被俘虏,所有人都觉得这次天要塌了。而宋朝皇室成员也遭到了非人的蹂

  • 南京有座明代墓,墓志铭出土,外国专家得知内容后: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邹城平阳寺出土墓志铭,明代徐氏墓志铭,南京宋墓石刻

    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对明朝郑和宝船的质疑了,《明史》上清清楚楚的记载着郑和宝船“长44丈4尺,阔18丈”,这是什么概念呢?换算成现代单位,其排水量大概能达到5000~10000吨。外国人当然不相信,认为中国清末的船只才那么点,好多还是仿制的外国船只,假如明朝能造出这么大的宝船,那清朝还不是轻松吊打世界

  • 朱棣夺取朱允炆江山后为何不改国号?没必要改,古代王朝是家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死后朱允炆为什么没起兵,建文君允炆,朱棣的国号为什么是永乐

    瀚海见到有很多人好奇朱棣夺权后为不改国号,那么我来说下个人理解。首先我们要知道朱棣本身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当时被朱元璋封为藩王镇守北京,后来太子朱标因病去世,朱元璋为了明朝基业选择了朱允炆位皇太孙继承皇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为帝,朱允炆急于削藩,致使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