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的皇位得来不易,为何还会把皇位传给自己并不看好的朱高炽

朱棣的皇位得来不易,为何还会把皇位传给自己并不看好的朱高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458 更新时间:2024/2/10 12:59:53

朱元璋难过万分,可能是出于补偿的原因,将朱标之子朱允炆作为了皇位继承者。他知道朱允炆身轻言微,待他离世之后无法约束功高盖主的开国功臣们,为了明朝的江山社稷他开始为朱允炆铺平道路,杀害了许多功臣。

在朱允炆顺利登基之后,没有了功臣的威胁,朱允炆把目光投向了各位藩王。由于朱允炆削藩操之过急,致使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了靖难之役,最后朱棣顺利登上皇位。

朱棣堪称一代雄才大略的明君,在位期间派郑和下西洋,占领安南,五征漠北等一系列壮举,被后世称为明之盛世。

可是,哪怕帝王常被称作万岁,也无法改变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则,在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北征漠北回师途中病逝。

俗话说国不可一日无君,朱棣在生病之前已经安排了继位之君,那就是太子朱高炽。一开始,朱棣并不是很看好自己的长子朱高炽,因为这个长子与自己的性格截然不同。朱棣和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性格类似,是一位杀伐果断不怒自威的帝王,而朱高炽的性格偏向于儒生的性格,给朱棣一种懦弱的感觉。

另外朱高炽的身体不知道是出于什么原因,身体一天天的发胖,甚至到了上马都比较费劲的地步,我们要知道朱元璋和朱棣可以说是马上皇帝,而朱高炽居然连上马都成了一个难题,所以说朱棣很不看好朱高炽。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不解,朱高炽明显不受朱棣待见,另外朱棣本身是凭自己的本来得来的皇位,名义上以燕王身份继承的皇位,也并不是长子,完全没必要遵从朱元璋所定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可是朱棣最后还是将皇位传给了朱高炽。

朱棣把皇位传给朱高炽也是有原因的,最大的原因就是是朱高炽之子朱瞻基

朱瞻基从小就给人一种英明神武的感觉,在其长大之后更是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朱棣认为朱瞻基特别神似自己,对其异常喜爱,早早地便将他封为皇太孙。

再加上朱棣在为帝后一直以仁孝自居,对于朱元璋所立下的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规矩,朱棣是不敢违背的。如此之下,朱棣为了大明基业,将皇位传于朱高炽,朱高炽之后再传于朱瞻基。

瀚海说:

历史走向告诉我们,朱棣所传的朱高炽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仅十个月,但他被后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是一代明君。

朱高炽在位时间期间,以仁政治理天下,免除和减少百姓的大多数赋税,并把朱棣在位期间关押的一些朱允炆旧臣平反重用。又根据当时的明朝局势废除很多苛刻的制度,停止大规模用兵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为后来的仁宣之治打下了基础。

朱瞻基更是一位仁义之君,其沿用朱高炽的仁政,在朱高炽的基础上让明朝一度出现了盛世,可惜朱瞻基在36岁的时候就驾崩而去,让这番盛世没有持续下去。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朱棣并没有选错继位之君,事情有时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中,韦太后真的在金国,给金人生了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金国韦夫人,韦太后在金国的孩子回宋朝了吗,金国的靖康之变

    辛弃疾《窃愤续录》记载:帝于壁隙中遥见韦妃同一官长潜行,从傍有一人抱三四岁小儿,皆胡服,每呼韦妃为阿母,于是帝知韦妃已为盖天大王妻也。靖康之耻:宋朝皇族凄惨异常在靖康之耻中,无数北宋宫廷女人和平民女子被迫迁往金国,就连宋徽宗、宋钦宗也都被俘虏,所有人都觉得这次天要塌了。而宋朝皇室成员也遭到了非人的蹂

  • 南京有座明代墓,墓志铭出土,外国专家得知内容后:这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邹城平阳寺出土墓志铭,明代徐氏墓志铭,南京宋墓石刻

    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对明朝郑和宝船的质疑了,《明史》上清清楚楚的记载着郑和宝船“长44丈4尺,阔18丈”,这是什么概念呢?换算成现代单位,其排水量大概能达到5000~10000吨。外国人当然不相信,认为中国清末的船只才那么点,好多还是仿制的外国船只,假如明朝能造出这么大的宝船,那清朝还不是轻松吊打世界

  • 朱棣夺取朱允炆江山后为何不改国号?没必要改,古代王朝是家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朱棣死后朱允炆为什么没起兵,建文君允炆,朱棣的国号为什么是永乐

    瀚海见到有很多人好奇朱棣夺权后为不改国号,那么我来说下个人理解。首先我们要知道朱棣本身就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当时被朱元璋封为藩王镇守北京,后来太子朱标因病去世,朱元璋为了明朝基业选择了朱允炆位皇太孙继承皇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元璋驾崩,朱允炆登基为帝,朱允炆急于削藩,致使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发动靖难之役。

  • 将门虎子兵败将死,临刑一席惊世之语,令朱棣立马刀下留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朱棣临死之言,朱棣最硬气的一句话,朱棣打仗前霸气发言

    一、背景介绍公元1392年(明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明太祖朱元璋的长子朱标(时已被封为太子)英年早逝,享年仅38岁,时年已66岁高龄的太祖皇帝痛不欲生,他万万没想到自己一直最看好的儿子却在自己之前离去,白发人送黑发人,特追谥朱标为懿文太子,朱标走后,朱元璋便把目光放在了朱标的次子朱允炆的身上(因

  • 许定国:设宴杀害高杰,明朝失去北伐的希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许定国杀高杰完整视频,高杰本人,南京高峰高杰近况

    许定国,河南太康人,明朝将领。许定国早年在辽东驻守,以擅长逃跑闻名,被众将耻笑。1620年,努尔哈赤攻打沈阳,许定国奉命增援,半路溃逃,渡海回到山东,隶属袁可立麾下。袁可立足智多谋,又有胆略,他以海军、步兵、骑兵、火器兵协同作战,经常攻打后金在辽南的基地。袁可立能力强悍,许定国也建立不少战功,深受主

  • 在明朝有一个字是禁忌,谁要是敢乱说,随时都可能会掉脑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皇帝年号表,老梁讲明朝历史40分钟,明朝有什么禁忌

    比如在大明王朝,皇帝个个都姓朱。朱,音同“猪”,皇帝讳朱,所以其他人就得避讳这个字,比如在民间百姓如果想喊“猪”,卖猪肉、杀猪之类的话,都会让敏感的朱家人觉得难受,如果有谁敢大呼“猪”的,皇帝听说了肯定会不高兴,一般都会被抓起来重打几十大板。那大家要问了,不让喊“猪”,那百姓该管猪叫什么?叫猫狗也不

  • 张居正——“万历新政”的成就也遮掩不了他构陷高拱的下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高拱实际上比张居正要厉害,张居正回乡见高拱,万历晚年表示怀念张居正

    王大臣案万历元年正月十九,这本该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但由于一个人的好奇心作怪,这一天彻底变了味道这个人叫做章龙,曾是“戚家军”的一员,后来跟随部队来到蓟州驻守,距离传说中的京城又近一步。他从未见过京城,更未见过那神秘的紫禁城,因此,紫禁城对他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他很想亲眼目睹一下这个权力的核心所在。一

  • 刘伯温死前留下一计,困扰明朝近三百年,最后被一人识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伯温在明朝的作用,曾仕强明朝军师刘伯温,明朝皇帝对刘伯温的评价

    刘伯温是明朝最重要的开国谋士,他用兵如神,神机妙算。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大肆屠杀功臣,刘伯温为免猜忌,选择急流勇退,归隐山林。后来,其将毕生所学记录在兵书《百战奇谋》中,可是这却遭到了朱元璋的猜疑,为证清白,刘伯温在众人面前将《百战奇谋》烧毁,朱元璋于是没再计较。后来,刘伯温驾鹤归西,在其死前,送给了

  • 李世民和朱元璋对待功臣态度截然不同,原因就在于这两个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和李世民谁更狠,朱元璋李世民小说,朱元璋的军事水平比李世民差吗

    历代皇帝开创国家,手底下必然有一帮能征善战、多谋善断的忠臣良将。因为想要在乱世中崛起,绝不是一两个人可以做到的,所以,古代各个王朝的建立,都伴随着一大批功臣名将。然而,当国家建立后,这些人的命运却截然不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与明太祖朱元璋了。李世民对于开国功臣算是非常友好了,唐初的

  • 此人是富可敌国的商人,死后被朱元璋掘坟鞭尸,族人统统编入贱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这件事的起是一个叫蒲寿庚的人引起的,此人其实和朱元璋压根就不是一个朝代的人,此人死的时候才1290年,过了近四十年朱元璋才刚刚出生。这个蒲寿庚生在了一个世代为商的家庭,先祖其实是非常会做买卖的阿拉伯人,后来辗转到了中国定居,后代一直继承了这种经商的好手艺,一直富甲一方。究竟这家人富裕到了什么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