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风起陇西》刘备才是真正的烛龙!蜀国的内乱正是他一手造成

《风起陇西》刘备才是真正的烛龙!蜀国的内乱正是他一手造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131 更新时间:2023/12/12 13:31:41

概括要点:

诸葛亮北伐前夕,正在纠结敌方会选择哪路进攻,白帝传来窃取到的绝密信息,因为之前100%的精准率,所以诸葛亮选择了相信白帝的密报内容,谁料到内容已被潜伏在蜀国的烛龙更改过了,导致情报失误,街亭失守!情节主要分为2个部分:1白帝被当叛徒处理。2白帝复杂身份曝光。总括为两个字:内乱!没错,这部剧真正想讲的核心点,并不是魏国间谍烛龙或蜀国白帝有多神通广大,而是通过他们,来讲蜀国为何而败!蜀国最终的失败,也引人深思!

白帝为什么被放弃?

在街亭情报失误后,蜀国上下是一片荒乱,人人自危,毕竟诸葛丞相心情不太好,连马谡都斩了!斩马谡在当时是大事,他可是诸葛亮非常器重的一名大将,所以有“挥泪斩马谡”之说!也可以看出事态的严重!斩完马谡后,诸葛亮是自己也向后主承担了主要责任,自贬三级!前线的事处理完毕后,也就开始处理内部问题!

白帝在这个情报之前,靠着他这条暗线,帮助过蜀国打了很多胜仗,可以说立功无数,但是却换取不到领导们的任何信任,一个如此出色的人,说放弃就马上被放弃!对于有没有细作这事,却显得没那么上心,反倒是采用慢慢查的态度。这里也让人纳闷不已,事情的轻重缓急似乎弄反了,白帝还没确定是不是叛变却急着杀,内部有没细作却没有特别的处理方案!

蜀国的真正问题!

从白帝被放弃这个决策让蜀国很严重的问题被摆上桌面:就是领导层出了问题!人才不被信任!往往一个无能的领导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自废左膀右臂,让属下心寒。事情不分轻重缓急,也不知道什么叫好钢用在刀刃上。瞎安排,瞎指挥,错了还让属下背锅。团队最重要的是人心,像白帝这样优秀的特工,不问青红皂白随意放弃,很多人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肯卖命了。刘备时代为什么人才济济,到了后期却“蜀中无大将”?

白帝虽然被蜀国直接公开了他卧底的身份,导致魏蜀两国都要杀他,背腹受敌,但凭着他高超的本领,算是硬生生给自己杀开一条血路,也凭本事把身份非常隐蔽的烛龙高堂秉给揪了出来!在高堂秉是烛龙的身份曝光后,蜀国这边是松了一口气!但魏国的郭淮却微微一笑,好戏才刚刚拉开序幕!新烛龙上场,正是陈恭!也真正把话题打开:陈恭后面还有没有烛龙?有人说是柳莹,有人说是狐忠,有人说是冯膺,有人说是诸葛亮!但是,历史也早确定了胜利的归属!陈恭新身份的曝光也直接曝光了蜀国最大的问题:内乱。

罪魁祸首竟然是领导一手造成

烛龙是谁蜀国一直没重视的真正原因是他们实在没什么心情去重视,对他们来说蜀国内部之争就让人人心惶惶,两个托孤大臣南辕北辙,也会造成很多人无形间的站队。但不管从古至今,这都是兵家大忌,很容易被对手混入细作!陈恭之所以做了魏国的烛龙,正是郭淮给陈恭看了他跟冯膺的交易!很多的间谍的被暴露,都不是本身的问题,而是直接被出卖!

这点让陈恭一直难以释怀,多少无辜人的性命,有的甚至被灭全家!他们都忠心耿耿却至死都不知道是被谁出卖!而他们一生的刀光剑影也仅仅是为了打击同伴!冯膺忍辱负重包括搭上自己的性命也在所不惜,只不过是想扳倒李严!李严各种招兵买马也是为了扳倒诸葛亮!真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表面是一个团队,却都是笑里藏刀,四分五裂,各顾各的打拼,谁也不服气谁!这样的团队,怎么可能走得长远?而这样的团队竟然是领导一手造成的!

刘禅的密旨也可以看出一个领导无能的可怕!人家领导是愁着怎么团结一致,他倒好,怂恿手下分裂!让李严想办法牵制诸葛亮!诸葛亮一生为了大汉鞠躬尽瘁,为何李严与刘禅却如此地看不惯他?正是刘备下的一手好棋,也可以说正是临终前挖的一个大坑!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意,他的临终托付正是让蜀国内乱的真正原因!

烛龙为何而存在?

其实如果要说在本剧中,谁才是真正的烛龙,相信大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独龙!但剧情到了这里,最明确的答案,就是刘备!要知道烛龙存在的意义就是让蜀国败亡!而刘备在临终前的托孤,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若其不才,君可自取”正是内乱的祸根让人落下口实,导致李严,刘禅一直内心深处戴色眼看诸葛亮,成也刘备,败也刘备,刘备在世时,蜀国同心协力。但去世前这句话却埋下隐患,最终导致内乱,自掘坟墓!

更多文章

  • 《大军师司马懿》:这才是演员的诞生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军师司马懿资料,大军师司马懿系列电视剧,老外看完大军师司马懿

    三国,注定是纷纷扰扰的时代,不仅英雄人才辈出,更是各界“演员”诞生的地方,尤其在《大军师司马懿》里,简直都是影帝级的。其实早在第一部《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里,观众就能看到剧中人物的“演技”是多么的好。不仅是扮演者本身的气质和演技,更是剧中人物的演绎能力,简直可以称之为“演员的诞生之地”。譬如第一

  • 《大秦赋》逗逼李斯我爱了,你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大秦赋中精明无比的李斯,大秦赋李斯对各国的点评在哪一集,大秦赋李斯经典台词

    李斯可谓是历史中的一个传奇人物,对他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这里我不对他的功业做陈述,相信很多朋友比我要了解得多。我就只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大秦赋》中李斯这个人物的情感和心路的理解。李乃文是一个非常有实力的演员,尤其他的一些眼神戏,总是能把我深深的带入角色。这里李乃文塑造的李斯我也是十分喜欢。首先,李

  • 《大秦赋》芈华生下皇子扶苏,明明有优势,为何最后会输给离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扶苏是芈华所生吗,大秦赋芈华离秋同框,扶苏看芈华进冷宫片段

    冬儿因与赢政青梅竹马,一起出生入死,共患难,在赢政心中有着弥足珍贵的地位,想必他们完全深爱彼此吧,但冬儿却因这份爱而丧了命。电视中“荆轲刺秦王”是因樊於期未能护冬儿安全,被嬴政记恨,后因自保才刺杀秦王的,这个跟今天的主题无关,简单提一下。再说说芈华,芈华是在华阳夫人和芈启的安排下,遇见了秦王,这次见

  • 《大秦赋》嬴政忍了47集终于出手,手段不算高明,张鲁一演技挺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大秦赋赵政威胁嬴异人第几集,张鲁一嬴政霸气场面,大秦赋中的嬴政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相信不少还在追《大秦赋》的观众最大的动力就是看嬴政怎么收拾嫪毐吧,终于终于到47级了,嫪毐被车裂了。可观众却好像没有看的爽最大的问题在于嬴政出手实在算不上高明《大秦赋》的剧情经过了改编,嫪毐一步一步叛乱变成了嬴政和李斯的计谋。可明明是自己的计谋,到了嫪毐完全乱了套,完全是靠运气取胜。明知嫪毐要叛乱,

  • 《大秦赋》作为大秦帝国系列终章,为什么败得如此彻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秦赋和大秦之崛起,大秦说大秦,为啥大秦帝国之天下改成了大秦赋

    所以,作为系列的终章被看作是“重中之重”,但是结果并不是太如人意。先说总被吐槽的年龄感,剧中张鲁扮演13岁嬴政出场的时候,不少网友开始吐槽,坦白说,确实有点难以接受,继续由年轻演员演绎再转到大龄演员也是常用的方式,但若是后期的转变演绎地合理,也许这点吐槽也会别观众选择性忽略。但事实上,个人觉得张鲁一

  • 匈奴的女人是美是丑?为何汉朝与匈奴和亲时只嫁公主而不娶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朝和匈奴和亲的公主,西汉的匈奴和清代匈奴,匈奴为啥叫匈奴

    看到这里是不是会有些纳闷,要知道离现代最近的朝代清朝也推行满蒙和亲政策,但是人家清朝是既往蒙古嫁公主,也从蒙古往回娶公主。这汉朝的皇帝从来不往回娶匈奴公主,难道是因为匈奴的公主长得都不好看吗? 西汉和亲始于汉高祖刘邦,实际上是汉朝为了与匈奴求和 别看历史上记载匈奴人是游牧民族,骁勇善战,似乎很野蛮,

  • 蜀汉六大将排行榜,关羽仅排第三,排在第一位的实力太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蜀汉关羽有多厉害,蜀汉第一高手关羽,蜀汉三大名将关羽

    第六、魏延子文长,义阳人士,在三国时期深受刘备的重用,当年,魏延因为征战有功,被封为了牙门将军,后来刘备又提拔为镇远将军,镇守在汉中,成为了独霸一方的大将军,一生也是战功赫赫!第五、黄忠,字汉升,是南阳人士,东汉末年的名将,黄忠曾经在定军山一战中成功的斩杀了,曹操的大将夏侯渊,就此升任为征西将军,后

  • 项羽连续犯下四个大错,其实只要少犯一两个,哪还有刘邦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要知道当初项羽是屡战屡胜,刘邦是屡战屡败,按照当时局势,项羽怎么都不应该被刘邦打败,但事情总是出乎了人们的预料,项羽不仅败了,还败得很惨,连回家都不敢。既然事实如此无法更改,那么我们就来分析下,项羽到底犯了什么致命错误,而导致在这场战争中“身败名裂”的。根据史料,项羽最初是极为威风的,定都彭城后,人

  • 司马懿宠姬柏夫人,为他诞下一个儿子,曾纂位称帝,却惨遭毒杀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历史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火遍了大江南北。这部剧以司马懿为主角,站在他的角度,讲述了那段历史。不过在这部剧中,提到司马懿,但不得不提一个女子,那就是最终导致他性格大变,疯狂迫害异己的柏夫人。柏夫人外表柔美,却心机深沉,原本是曹丕赐给司马懿的美人,为曹丕担任监视司马懿的眼线。不

  • 蜀汉的三位大臣,均被诸葛亮罢免官职,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诸葛亮为蜀汉做了哪些事情,历史上真实的蜀汉丞相诸葛亮,诸葛亮怎么评价蜀汉人

    一、廖立廖立(生卒年不详),字公渊,武陵临沅人,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楚之良才”,与庞统相提并论。公元215年,刘备的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用他为巴郡太守。公元223年,刘禅继位后,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刘备、关羽、向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