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奇怪的还在后头,孙权在明知潘璋此人生性暴虐,为了钱财而无所不用其极,也从不责怪他。按说,潘璋这样的“定时炸弹”放在哪里,都会让当权者不放心。并不清楚他什么时候会爆炸!一旦爆炸的后果,肯定会不容设想。可是笔者却觉得,潘璋和孙权这二人之间,其实存在着特殊的平衡点。起初,笔者看到潘璋的生平记载,也觉得特别诧异,为何这样的人还能落得善终?孙权虽比不上曹操那般英武过人,但最起码也是开辟了江东政权,他不会不清楚,潘璋此人继续留在军中的祸害。
然而,笔者却认为,潘璋有两个重要的关键点,谁能保证他免受孙权的责骂。第一,潘璋为人凶狠异常,每次大战前都是身先士卒。公元215年合肥之战,孙权被张辽彻底击溃。张辽率800人出城追捕,东吴诸将均没有防备,然而潘璋所率领的千余人精锐在身后拦住。潘璋和张辽二人虽未有直接交手,但是潘璋稳固住了本方的趋势,万一让张辽这800人趁机掩杀过去,那可真是大事不好。所以潘璋为人勇武异常。《三国志》中记载:潘璋军法严明,其手下军兵却敢于上阵杀敌获得功绩。并且潘璋有独特的理念方法,他所率领的士兵皆是精锐,一两千人甚至能发挥出两三万人的作用,所以孙权对待潘璋则是又爱又恨。
第2点就是潘璋,潘璋虽然贪财,可却是真心效忠于孙权。潘璋幼年时期家中贫困,然而生性好斗。,所以募集了百余人投奔了孙权。孙权也不计较潘璋的出身收为麾下,孙权和潘张二人,是在战火中结下的友谊。所以孙权十分清楚潘璋的为人,他也无法很好的管教潘璋。但是潘璋能守住最重要的一点,他不会背叛孙权,对于东吴来说有这样一位猛将,应该是好处大于坏处,既然潘璋选择效忠孙权,而不是两面三刀之人,所以孙仲谋也就对待潘璋如此行事,睁一眼闭一眼了。
这两点是潘璋能够落得善终的最关键诱因,如果潘璋如此行事,却又不效忠于孙权,那么他的项上人头也会难保。孙权更不可能命令潘璋先去堵截关羽。所以这位武将,并非历史当中正统的将领,接受过良好的军事文化教育。潘璋有点类似古时的绿林好汉,为人没有定数,随自己的脾气本性高兴。可是这样的人确实是有大用处的。战乱之时潘璋可以以一敌十,所以孙权为了大局考虑还是留下潘璋。
笔者认为,潘璋行事作风和公司里面个性员工非常相似。这些性格怪异或者不好相处的员工,但是他们个人能力都很强,能够带给公司最直接的效益。老板对待这些员工又爱又恨,如果是那些顶级的大公司,二话不说肯定会将他开除,但是那些中下游或者是创业公司,对于这些不太好相处的员工,但是能力又很强,或许还会“网开一面”。东吴就是这样的情况,它并不是三国中的正统王朝,说到底东吴还是要和蜀汉、曹魏争夺天下的统一。因此潘璋这样的将领,也只能容忍他继续做非为,只要能带给东吴最实际的帮助,那也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三国志
撰稿人:扬州小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