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康熙皇帝在热河秋闱期间,以“太子不善,所行不孝”为由,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这便是“一废皇太子”事件。
然而,康熙“一废皇太子”却引来了诸位皇子对于皇位的激烈的争夺,而此时表现最为积极的便是八爷党集团的大阿哥胤褆和八阿哥胤禩。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雍正王朝》电视剧中,这两位阿哥之间是明争暗斗,也存在着竞争关系,进而相互碾压,可是在历史上,两个人的关系非常好。因为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良妃卫氏身份地位,所以他从小是由大阿哥胤褆的生母惠妃那拉氏抚养长大的,所以这两位阿哥虽非一母所生,但却是一母所养,所以这一时期两个人处于相互支持的状态。后来大阿哥被圈禁,原本支持大阿哥的明珠家族也开始支持八阿哥胤禩,其中的代表就是明珠的儿子、同时也是大阿哥胤褆舅舅的纳兰揆叙。
而最先跳出来的就是大阿哥胤褆。
就在胤礽刚刚被康熙废黜的时候,胤褆就向康熙建议,希望杀掉胤礽,斩草除根,甚至说出了自己愿意替康熙动手这样的话:
“胤礽所行卑污,大失人心。今父皇今欲诛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
此言一出让康熙极为震惊,同时对于大阿哥胤褆是极度的厌恶,于是当众对其进行的严厉的批判。然而,自知将要无缘皇位的大阿哥,此时却将八阿哥胤禩拉下了水,继而引发了著名的“江湖术士张明德案”。
据康熙调查、审问得知,大阿哥胤褆和八阿哥胤禩豢养江湖术士张明德,私下擅自交流废立之事,张明德更是不断抬高八阿哥,贬损太子。
皇太子暴戾,若遇我,当刺杀之,八阿哥丰神清逸、仁谊敦厚、福寿绵长、诚贵相也。
事后,康熙皇帝将张明德问斩,参与此事件的包括大阿哥胤褆、八阿哥胤禩以及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等一众皇子,接遭到了康熙的训斥,可以说“八爷党集团”是全部暴露了出来。
而随后,大阿哥胤褆又被太子胤礽的铁杆支持者三阿哥胤祉查到了“魇镇”太子的证据,进而被康熙皇帝削宗夺爵、圈禁终身。
可以说,“八爷党”的众位阿哥为了扳倒太子是前赴后继,积极主动,而雍正在这一阶段的行为举动可谓是颇耐人寻味。
首先,自始至终雍正没有走到前台,而是又十三阿哥胤祥出面。
十三阿哥胤祥一直以来都是雍正的死党,同时他与太子胤礽的关系一直不好。
尽管同八阿哥胤禩等人政见不合,不属于同一政治势力集团,但是在扳倒太子胤礽上,他们的利益是一致的,况且胤祥本就与胤礽关系非常不好。
于是所有出头露脸的事情全部是胤祥出面,而胤祥也是表现的非常积极,但是最终还是为康熙所察觉。然而在康熙对其的审问中,胤祥康熙了全部的责任,只字未提雍正,使得雍正可以从中全身而退,他自己却被康熙关在宗人府长达一年的时间,身体状况就此大不如前,康熙也不再宠爱于他了。
或许可以说胤祥侠肝义胆,都是他有意而为之,但是雍正这样一直躲在幕后,不冲锋在前,只等着享受胜利果实的,必然为人所不满。
其次,就是雍正在人前人后,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在发现康熙又重新立胤礽为皇太子后,雍正在康熙面前积极劝谏康熙,应该册立胤礽,维系局势稳定。但是在其他兄弟们面前却拒不承认此事。
一方面为兄弟们对抗康熙、对抗太子胤礽的举动摇旗呐喊,另一方面却又在康熙皇帝决定要处罚他八阿哥等人的时候,在康熙面前积极替他们求情说好话。
雍正的兄弟们对于雍正如此这般“两面三刀”、“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做法是极度的不满,就此开始有了怨恨。
也正是因为如此,从这个时候开始,雍正的兄弟们对于雍正已经有了极大的不满,对其的反对声音也就此形成。
而在此后,雍正更是凭借“争是不争,不争是争”的策略最终登基,更是招致了极大反对和反感。
后来,经过深思熟虑的康熙皇帝还是力排众议,决定“复立皇太子”,胤礽得以复位。
而对于在这一期间,对于康熙和胤礽起到支持作用的三位皇子,即三阿哥胤祉、雍正以及五阿哥胤祺,都被封为和亲王爵位。
三阿哥自不用说,可以说是太子胤礽得以复立的首功之臣,正是他找到了太子被“魇镇”的证据,进而赢得了康熙的好感。五阿哥胤祺则是因为此前“三证噶尔丹”时期的功劳,以及在这一期间保持了缄默和中立,也没有表现出觊觎之心,这是康熙对他的奖励。而雍正也因为他在康熙面前的所言所行,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进而也获封为亲王,成为了赢家之一。
尽管遭受到了打击,八爷党集团的并没有停下扳倒太子的脚步。
后来,八爷党重要成员,安郡王马尔浑去世。马尔浑的弟弟景熙举报太子党的重要成员托合齐在家中聚众宴饮,起初康熙皇帝并没有当回事,但是在景熙等人的一再坚持下,康熙决定彻查此事,进而牵扯除了“托合齐会饮案”。原来,托合齐等人聚众会饮是假,缘结朋党、扶保太子胤礽是真。
最终,伴随着“托合齐会议案”的看破,康熙皇帝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废黜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并将其圈禁。
可是,八爷党的成员并没有因此捞到任何的好处,后来还因为“毙鹰事件”,让康熙大骂八阿哥胤禩是“辛者库贱妇所生”,彻底失去了夺嫡资格。
而这一时期的雍正却是不声不响,既不结党,也不营私,而是将自己的夺嫡想法全部隐藏了起来,取得了康熙的好感。与此同时,在此期间他结交到了两个对他日后登基以及皇位稳固给予了关键性作用的人,一个是当时的九门提督隆科多,一个便是川陕总督年羹尧。
而在一众阿哥倒台后,对于雍正有实际竞争力的,也就剩下的雍正的兄长,饱读诗书的三阿哥胤祉,以及在西北立有军功的雍正同母弟弟十四阿哥胤禵了。
只不过,最终雍正在隆科多的扶保下登上了皇位,在几乎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实现了弯道超车,可以说说是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招致不满和不服也就成为了必然。
而在雍正登基之后,对于他的这些这些兄弟以及当初支持了他们的重要朝臣,雍正都给予了打击和报复。
雍正登基后,除了十三阿哥胤祥,曾经那些参与了“九子夺嫡”的康熙皇子们对于雍正均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并不配合雍正的工作,以表达自己的不满。
而雍正对付他的这些兄弟们,可谓是手段残忍,且态度决绝。
刚一登基的雍正就将十阿哥胤圈禁,同时将三阿哥胤祉和十四阿哥胤禵安排去看守皇陵。对于八爷党的两位核心骨干,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则是更加的残忍,两人不仅被雍正圈禁后折磨致死,还被削宗夺爵、逐出宗室,就连名字都被改为侮辱性的“阿其那”和“塞斯黑”。
除此之外,对于当初支持了胤禩的两位重要朝臣,阿灵阿和纳兰揆叙,尽管这二人已经去世,但是雍正依然予以了羞辱,将其二人的墓碑分别改为了“不臣不弟暴悍贪庸阿灵阿之墓”和“不忠不孝阴险柔佞揆叙之墓”。
所以,雍正继位前的韬光养晦,更多的时候却是为人所不齿,再加上继位后的一系列清算和报复举动,更加招致了兄弟和朝臣们对其登基的不满,因而自他登基的第一天开始,他的皇位来源问题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谜团,至今仍未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