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龙宝剑是乾隆的陪葬品,为何后来拥有它的四任主人都死于非命?

九龙宝剑是乾隆的陪葬品,为何后来拥有它的四任主人都死于非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911 更新时间:2024/1/17 8:59:12

它被称为近代史上的第一‘‘凶器”,先后经手的四位民国时期历史名人尽皆惨死,号称‘‘一剑杀四主’’,所以有传言此剑阴气过重,触之者必死!它就是大家熟悉的乾隆墓中的‘‘九龙宝剑’’,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把剑到底是何来头!

九龙宝剑

‘‘九龙宝剑’’是乾隆的佩剑,上面雕刻着九条栩栩如生的金龙,所以被称为九龙宝剑。关于乾隆是如何获得这把宝剑的,民间有许多传说。有说是乾隆江南游玩时在一座庙宇中所得,因为此剑过于凶悍被镇压在庙中,不过,贵为天子的乾隆觉得自己能够镇压得住,就把这把剑带回了紫禁城。也有说这把剑是当时新疆部落为讨好乾隆,用了七七四十九个工匠,七七四十九天,最后更是用工匠的鲜血浇筑而成,成剑之时剑中散发的光芒,把黑夜都照得五彩缤纷,所以乾隆对此剑爱不释手。还在生前嘱咐,一定要让这把宝剑陪葬。

当然这两种说法显然是过于玄幻的,不过这九龙宝剑确实作为陪葬品,跟随乾隆葬入了裕陵。那既然这把宝剑跟随乾隆葬入了裕陵,后来又是怎么重现人间的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民国时期轰动一时的盗墓事件,1928年7月,孙殿英以开展军事演习的名义,先后用炸药炸开了慈禧和乾隆的陵墓,将其中的珍宝洗劫一空,其中就包括了这把九龙宝剑。而九龙宝剑‘‘第一凶器’’的名头也从这个时候开始显现!

孙殿英到底干了什么事?能够让绝世宝剑九龙宝剑成为‘‘第一凶器’’呢?

这就得提到孙殿英在盗墓后的嚣张表现了,他在到幕后不仅觉得自己没做错,反而很是炫耀,认为自己这是给了满清最后一击。可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不买账了,大家认为不管满清如何,孙殿英都不该干这种断子绝孙的缺德事。最关键的还是孙殿英独吞了所有的宝物,于是各界人士都强烈要求法办孙殿英。没办法,孙殿英只能散财保命,他将其中大部分宝送给了当时上层人物。戴笠、宋美龄、宋子文等人都拿到了,不过孙殿英还是不放心,就想将稀世珍宝九龙宝剑交给蒋介石

不过孙殿英接触不到蒋介石,于是就准备通过戴笠之手把‘‘九龙宝剑’’献给蒋介石,可惜戴笠的手下马汉三贪图九龙宝剑,拿到了九龙宝剑并没有交给戴笠,后来马汉三被日军俘获,他将‘‘九龙宝剑’’献给了川岛芳子换取自由。抗战胜利后,马汉三又逮捕了川岛芳子要回了九龙宝剑,不过戴笠得知川岛芳子被捕以后,亲自赶到北平审问川岛芳子,从她嘴里得知了之前马汉三的事情,一气之下派人秘密调查马汉三,这可把马汉三给吓坏了,赶忙将‘‘九龙宝剑’’和大量珍宝交给了戴笠。戴笠这才没有立即处理马汉三,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接触了九龙宝剑的人一个个接连惨死。那第一个惨死的人是谁呢?

戴笠因九龙剑丧命

在拿到九龙宝剑后,戴笠则是第一时间从北平坐飞机前往了南京,想尽快将宝剑交给蒋介石。不过没等戴笠见到蒋介石,在家飞往南京的飞机上失事了,原军统特务沈醉的《我所知道的戴笠》一书中有明确记载,1946年3月17日,戴笠携带‘‘九龙宝剑’’乘飞机从青岛去南京面见蒋介石途中,由于天气恶劣,飞机撞在了南京西郊的岱山上,机毁人亡。于是民间传出因为马汉三担心戴笠秋后算账,派人在戴笠的飞机上做了手脚,这才让戴笠机毁人亡的,至于真假我们无从得知,不过在戴笠死后不久。

第二个接触过九龙宝剑的人也没了,他就是盗墓的孙殿英

1947年孙殿英被解放军生擒,没多久就病死于战犯收留所。而川岛芳子也于1948年3月25日,以汉奸罪被枪决于北平第一监狱。半年后马汉三也被毛人凤秘密处决,至此接触过‘‘九龙宝剑’’的四个人,都先后惨遭横祸而死。于是九龙宝剑就有了‘‘绝世凶剑’’的名号,而最后九龙宝剑到底去哪了呢?我们刚才说过戴笠是携带‘‘九龙宝剑’’去南京面见蒋介石时坠机去世的。所以‘‘九龙宝剑’’也在那场事故中被焚毁。

同样在沈醉的《我所知道的戴笠》一书中也有记载,说当时‘‘九龙宝剑’’的剑鞘和剑柄都被烧的一干二净,于是沈醉就把‘‘九龙宝剑’’的残骸连同戴笠的尸骨一起放入棺中,葬在了南京灵谷寺的一个小山坡上。后来1951年的时候,戴笠的墓被几个当地农民挖开,墓里面除了戴笠的残骸,还有一把左轮手枪,以及严重变形的‘‘九龙宝剑’’根据当时的农民这样形容这把宝剑,一尺多长的狭长铁片锈迹斑斑,只能依稀看出宝剑剑身的模样。随后那些农民就把‘‘九龙宝剑’’以及所有墓中之物,随意填埋在了墓地旁边的池塘当中。自此‘‘九龙宝剑’’彻底消失于世间。

更多文章

  • 天下长河:他们或多或少影响了康熙的决定,在剧里却没有姓名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的所有资料,天下长河 康熙遇刺,天下长河电视剧是康熙时期吗

    于振甲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然而,他再怎么向靳辅陈潢道歉,陈潢也不会活转回来。在电视剧里,镜头主要聚焦在康熙、索额图、明珠、靳辅、陈潢、高士奇、徐乾学等历史人物身上,剧情则主要集中在康熙君权与索额图明珠相权的朝局矛盾,索额图与明珠的官僚集团争斗上。但黄河边上官员及百姓的镜头,只是在灾难来临时,一带

  • 重温《康熙王朝》废太子片段,感叹帝王太过无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子二次被废是哪一集,康熙是个阴险无情的人,康熙母亲被废

    康熙粉碎了索额图的阴谋后,对太子胤礽抱有希望。 我希望他没有参与谋反,但是多年帝王的经验和历史教训让他最后不得不尝试太子。于是他叫住太子,第一句是:“你还是叫朕,皇帝吧!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他对太子很失望。 “朕已经等你二十八天了。 我每天都期待着你坦白。 另外,我害怕你坦白。 ”陈道明把这一切纠

  • 蒋友松:蒋家第4代继承人,最像青年时期的蒋介石,曾回大陆祭祖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内战爆发以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并不得人心,民众对他们的印象多半是贪污腐败残暴无礼。在军事战争上,蒋介石更是把一手好牌打的稀烂,在解放军的攻破下国民党节节败退。此时,究竟谁能够引领中国开启新篇章,所有人的心里都已经有了答案。 蒋家第四代第一个出生的人:蒋友松 蒋介石败逃台湾以后,

  • 汪小菲是正黄旗爱新觉罗皇族?其实清朝皇帝后裔大都不在两黄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在网上就忙着两件事,一个是看世界杯,另一个就是吃大S和汪小菲的瓜了。前几天大S直接发文管汪小菲叫“爱新觉罗汪”,其中讽刺意味满满。其实大S之所以叫汪小菲爱新觉罗汪,这个也是有梗的。汪小菲母亲张兰曾经在一档节目中说儿子汪小菲就是皇家子弟,属于满族正黄旗、爱新觉罗的后代。其实稍微了解一点清朝的历史就

  • 她陪了乾隆65年,79岁高龄还被“翻牌子”,曾生下乾隆最爱的阿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最宠爱的五个女人,乾隆的7位绝色妃子,乾隆最受宠爱的皇后

    那时候一般13、14岁的小女孩就已经是选秀的年纪了,顶多进宫后再养两年,等到16、17岁,就该为皇家诞育皇嗣了。到20岁,现在人看来正当年的时候,嫔妃们已经是宫里的老人了。对于那些不太受宠的嫔妃来说,30岁也许就连皇帝的面都见不到了。然而乾隆有个妃子,却陪了他65年,79岁高龄时,乾隆还时常去看她。

  • 《康熙王朝》焦晃被换,陈道明上位,但却被少年康熙李楠抢了风头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道明康熙和焦晃康熙,焦晃陈道明罗晋,李楠和陈道明康熙谁演得好

    到底是怎么回事? 3《雍正王朝》中的卓越成就,让焦虑成为很多人心中的康熙。 因此,当《康熙王朝》开始准备时,投资者决定了焦虑。他们着急不外乎两个理由。1 .知道表演的基础。 因为有了以前的《雍正王朝》的样品,很多人被里面的康熙所吸引,深深地被焦急的表演所折服。2 .热度很高,前面有车辙,后面的车更好

  • 她被称为“民国第一欲女”,自曝睡过3000多男人,却在28岁跳海自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民国最难娶的四个女人,中国四大名人的出轨史,民国四大渣女排行

    我们熟悉的是林徽因、阮玲玉、陆小曼等等堪称民国时的奇女子。但是还有一个奇女子。她自曝自己四年间睡过3000多男子。她被称为“民国第一欲女”,她的经历甚至被拍成了电影。她就是无声电影《奇女子》的原型——于美颜。于美颜的一生,她都在为追求自由,只为打破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以一己之力想反抗那个封建的时代。

  • 高冷傲娇的锦衣卫陆大人,是怎么被小捕快今夏收了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锦衣卫御用的小捕快,锦衣卫和捕快谁厉害,锦衣卫陆绎死亡

    首先今夏很有工作能力。身为捕快今夏丝毫不输男同事,而且经常还是六扇门一众捕快的领头雁。在和锦衣卫陆大人办案的过程中,堪为陆大人的左膀右臂,她的追踪才能和细致入微的探案手段,探案高手锦衣卫的陆大人也是非常欣赏的,这样有自己事业又很独立的女生,肯定被人喜爱。也许从事的捕快工作,经常办案经历和见识多,让她

  • 高丽人朴不花,为何要历尽千辛跑去元朝做一名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元朝太监简介,朴不花在元朝任太监,高丽人是不是日本人

    话说朴不花和奇承娘从小就认识,可以说是青梅竹马了,他们出生于高丽国,长大后的奇承娘出落得亭亭玉立,十分漂亮,于是她就被当做贡女的身份进献给了元朝。当然她来到之后也只是一名宫女,侍奉在皇子妥欢帖木儿身边,做一些端茶倒水的活。这样一来她就经常出现在妥欢帖木儿眼前,再加上长得又漂亮,于是很快,奇承娘就成为

  • 文人的风骨:盘点北宋三个“铁骨铮铮”的臣子,最终全都遗臭万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朝最厉害的文人,北宋臣子,历史上真实的北宋文豪

    (梦归秋辰:第514期)古往今来,我们都特别推崇文人风骨,但事实上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文人风骨。历史上真正的文人风骨不是在书本里找寻的各种侃侃而谈的大道,而是在经历岁月磨炼以后仍然能保持一份旷达的心胸。这就像历史上的竹林七贤,他们的旷达背后是一颗忧国忧民的心,以及像嵇康那样不畏权势的骨气。竹林七贤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