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靖难之役过后,建文帝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引火自焚还是出逃海外

靖难之役过后,建文帝朱允炆究竟去了哪里?引火自焚还是出逃海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860 更新时间:2024/1/1 13:43:13

靖难之役后,建文帝朱允炆身处何处?他是真的死在了京城火灾里,还是如传闻一样逃出京城,隐姓埋名成了和尚?

根据明文历史记载,朱棣进城时,京城早已乱成一锅粥。他的大舅子徐达的大儿子徐辉祖,正带人与朱棣的军队巷战。监狱里还几个被建文帝关押的亲王等待释放,朱棣分身乏术,只能派人前去‘‘保护’’建文帝。自己先行赶往监狱释放兄弟,那这就让人感到奇怪了,人人皆知朱棣是来抢皇位的,怎么一进京城不去对建文帝斩草除根,反而先跑去监狱呢?这就得说说朱棣靖难的借口了,朱棣号称自己是‘‘清君侧’’是来‘‘保护’’侄子,释放兄弟的。要是进门就直奔皇城,那就有点‘‘司马昭之心’’了,为‘‘面子’’朱棣还是得装出一副兄友弟恭的模样,先去关系兄弟的情景。

几个王爷看到朱棣欣喜若狂、痛哭流涕,朱棣也抹了不少眼泪,兄弟叙旧许久,这才手把手的一起登上城楼,这不看不知道,一看远处的皇城已经燃起大火。朱棣连忙派人救火,等大火扑灭后,手下将领从火堆中拽出两具尸体,说是建文帝和皇后的,虽然当时这两具尸体已经烧的跟那黑木桩子差不多了。但朱棣还是一口咬定,这就是朱允炆,毕竟侄子死了,自己才好登基。他还扑上去大哭,连哭带叫,不断宣称自己是来清君侧的。场面话说完了,朱棣这才入住皇城,以待登基,朱棣忙活完之后。一个谜团在庙堂乡野间弥漫开来,这两具尸体,到底是不是朱允炆夫妇的?

朱允炆究竟有没有死在京城大火里?朱棣又是否对侄子的生死有过怀疑呢?

这得从朱棣对朱允炆旧部的态度开始讲起,朱棣造反时,亲妹妹宁国公主的老公,驸马梅殷一直辅助建文帝和朱棣作对,而朱棣造反成功当了皇帝,为了显示自己宽广的心胸,也为了安抚妹妹,他对妹夫既往不咎,还劝说妹夫前来辅佐自己,可梅殷始终爱答不理。一次梅殷与两个锦衣卫同行回府,不知出了什么事,梅殷落水身亡,这两个锦衣卫也不去报官。过了一个多月,宁国公主才发现自己丈夫溺水身亡,她悲痛欲绝,连忙找来朱棣申冤,朱棣调查后声称是这两个锦衣卫与梅殷有仇,这才将梅殷恶意溺死。

为了给妹妹出气,朱棣还下令斩杀二人,只是这两个人死时满口喊冤,大叫大嚷道,‘‘奉上命为之,奈何杀臣?’’显然梅殷死在朱棣手里,就算朱棣要面子,他也会找几个替罪羊,杀掉对自己有威胁的人。可他为什么不杀建文帝的儿子建庶人呢?要知道在建文帝旧部来看,建庶人的正统性要高于朱棣,既然朱棣打的幌子是‘‘清君侧’’那他们拥护建庶人是理所当然。朱棣为什么要给自己留这么大的隐患?以他的性格定然会斩尽杀绝,如果顾忌面子就说建庶人病死、累死等等各种说法,反正也人敢忤逆皇帝,但他就是留了建庶人一命。这就让人不禁好奇了,朱棣此举是否是在威胁藏匿乡野的朱允炆?如果朱允炆起兵,他便拿建庶人做人质威胁,当然这些只是猜测,能证明建文帝流落在外的证据还有很多,且听我们一一道来。

已成为九五之尊的朱棣,居然会因为一个户科都给事中的拜访半夜起床,二人还密谈整夜,这是为何?

虽然朱棣一口咬定建文帝已死,还急匆忙忙地给他办了葬礼,急于盖棺定论,但他心中对朱允炆下落的担忧一直不曾停止。为了彰显自己登基的合理性,朱棣不仅宣称建文帝已死,还走了‘‘三推让’’流程,如此注重皇权统性的朱棣,又怎么会允许朱允炆逃脱自己的控制?没见到切实的尸体,朱棣不可能高枕无忧,为了打消疑虑,他找了许多手下四处游历,寻找建文帝下落,后来深夜与朱棣密谈的户科都给事中胡濙便是其中一位。

或许有人会疑惑朱允炆真的能从重兵包围中逃脱吗?南京被攻破时,商铺关门物价飞涨,官员逃命百姓乱成一团。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更是在此环境下逃出生天下落不明。朱允炆要是想跑,逃脱的概率可不小,就算是百年后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也是有逃跑的可能,只是他实在一心求死罢了。胡濙出发寻人以后,就连母亲去世朱棣都不让他回乡,可见对其探访事宜有多重视。

总结

功夫不负有心人。寻访16年后,胡濙还真找到了些蛛丝马迹,他快马加鞭赶来面见朱棣,此时深夜,朱棣已就寝,听说胡濙到来,朱棣也不管他打扰皇帝就寝,立即起来召见。谈到漏下四鼓胡濙才出门。据《明史》记载,二人见面之后,朱棣‘‘至是疑始释’’由此可见,胡濙定然是找到了朱允炆的消息,解了朱棣的担忧。

更多文章

  • 大明朝的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锦衣卫抄家落泪,太后得知水米不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锦衣卫抄家,于谦锦衣卫抄家完整版,明朝于谦简要资料

    整个北京城阴云密布,全城百姓都在为于谦哭泣,可即便如此,他今天必须得死。巧合的是,315年前,那个因“莫须有”罪名而遭遇千古奇冤的岳飞,就葬在他的出生地杭州。而现在,要轮到于谦了。他的罪名,是为“意欲”,也就是说,仅凭猜测一个人想要做什么,就能定他的死罪,实乃千古荒唐。土木堡之变,大明的耻辱与笑话1

  • 宋钦宗赵桓:别人生来都是坑爹的,而他生来是被爹坑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钦宗赵桓下场,赵桓朱凤英,关于宋钦宗赵桓的小说

    (梦归秋辰:第512期)公元1125年,金军在宋金灭辽时看到了北宋战五渣的战力,于是他们出兵南下攻打北宋。而北宋在白银买和平的思维下,北宋君臣很难有经历战争的魄力和雄心,尤其是宋徽宗直接被这一消息吓晕了。然后大臣们掐人中的掐人中,灌汤药的灌汤药,最终在一番抢救下宋徽宗才醒了过来。宋金灭辽宋徽宗醒了以

  • 宋代最隐忍的皇后,受到皇帝嫔妃儿子欺负,都能宽容对待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历史上最厉害的皇后,宋代嫔妃列表,宋代的宽容

    虽然他们是神化故事中的人物,但实际上是有历史原型的,其中曹国舅,就是北宋名将曹彬的孙子,太师曹玘的儿子,名叫曹佾。曹佾的姐姐曹氏嫁给了宋仁宗后,他就成了名副其实的国舅爷了,但曹国舅之所以有这么高的知名度,他的姐姐功不可没。曹氏作为周武惠王的后人,虽然出身名门,但早年与李植有过婚约,因此在嫁给宋仁宗之

  • 戚继光《送崔刺史之广德》中的崔刺史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崔广德视频,戚继光路,戚继光抗倭简介

    横山西去近皇都,十载青云羡壮图。起草旧从金虎署,行春初领玉麟符。尊前离别蝉声满,天外憔幨海气孤。独倚辕门听过雁,上林秋色待骊驹。戚继光笔下的崔刺史是谁呢?结合相关史料,这个“崔刺史”原来就是荣州刺史崔吉。崔吉(1523-?),字子修,南海郡(今广东佛山市三水区)人,嘉靖三十五年(1556)丙辰诸大绶

  • 姬昌以仁治国,将八卦演化成六十四卦,他为何还要去寻访姜子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当时,姬昌酒后失言,说纣王死于自焚。纣王恼怒,要杀了姬昌,可姬昌说道,先天神农、伏羲演成八卦,定人事之吉凶休咎。基本上,姬昌是把责任推到了伏羲的身上。纣王知道姬昌给自己算卦是寿终正寝,为了让他算卦不准,纣王当时就要杀了他。可随后,比干、黄飞虎等七位大臣上奏,要纣王放了姬昌。在奏折中,有一句话,姬昌先

  •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6版演妲己的演员,谁是你心中的第一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妲己十大最美扮演者,妲己谁扮演的好,盘点妲己扮演者

    她祸国殃民,蛇蝎心肠,不仅让纣王为她建酒池肉林,甚至还发明炮烙之刑。可以说妲己有多美,心肠就有多狠。在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女演员扮演过妲己这一角色,但要演好这个亦媚亦纯的角色,却是十分的不容易。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6位饰演过妲己的女演员,看看哪位是你心中的第一妲己?傅艺伟傅艺伟在《封神榜》中饰演的妲己,

  • 她被说成是第二个妲己,10岁被抢进宫生了孩子,29岁死于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妲己真实下场,妲己最后被谁杀死的,真实的妲己死因

    古人云:红颜多祸水,美女能颠覆一个国家的政权,美女能带来很多灾难,比如说,商朝的覆灭,被传说是妲己的错误,因妲己骨肉婷匀,眉宇清秀,深得帝辛欢心,从此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后武王伐纣,将妲己杀死,殊不知,到了五代十国时期,南朝陈后主之时,有一个女子,被成为了妲己第二,她的名字叫做张丽华。太建二年(56

  • 为什么秦国能一统六国?这3件东西,那个时代就不该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为何一定要灭六国,秦国为什么能最终统一六国,为什么秦国能统一六国却迅速灭国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其中封建王朝占据一半江山,在众多王朝之中有一个朝代让很多人魂牵梦绕,依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诸子百家各尽风骚,那是时代越是中国古代文化最灿烂的时候,百家争鸣。而那个时候发生一件大事:秦国一统6国。[var1]秦国作为一个西部边陲小国能够在7国之中脱颖而出,可见秦国必定有过

  • 战国四大公子之首,有他在秦国不敢出函谷关半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战国四公子排名谁最强,秦国十五年不出函谷关,秦国函谷关三维动画图

    战国四大公子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皆是世上少有的大才之人,而能成为四大公子之首,信陵君有何不同之处呢?[var1]素材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不分贫贵,礼贤下士四大公子中,皆有门客三千之众,但是真正能做到礼贤下士、并且不问贵贱的公子唯有魏国信陵君。曾经魏国有一位年过七旬的隐士

  • 晋国有多厉害?如果三家不分晋,晋国可以代替秦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晋国如果不三分秦国能打天下吗,春秋秦国和晋国,春秋期的晋国有多厉害

    晋国是周朝的周王族诸侯国,是春秋四强国之一,后来赵魏韩三家分晋。有人说,晋国的分家才让秦国有机会东进,从而实现统一。那么当年的东方大国之晋到底有多强大?三家分晋的历史事件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被韩赵魏三国瓜分的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改写了中国古代的历史,被视为春秋之终,战国之始。三家分晋预示着晋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