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郑和下西洋为何从未出事?宋朝却屡次沉船,真相到底是怎样

郑和下西洋为何从未出事?宋朝却屡次沉船,真相到底是怎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3379 更新时间:2024/1/19 20:48:13

小编先给大家介绍,郑和下西洋船只有怎样的硬性条件。通过《明史兵志》记载:宝船高大如楼,底尖上阔可容千人。通过专家对这些古代战船进一步的探究发现。郑和所率领的船只,长约为150米,宽则是60米,其满载排水量应该达到了9000吨左右,大小规模和如今的小型货轮是相等。而且这些船只,并非是用普通的木材打造而成,用特殊坚硬的铁木浸泡油脂,通过能工巧匠,其编织在一起,材料硬度上或许无法和今天的战船抗衡,但是也达到了当时制船工艺的巅峰。

同时,郑和的船只在存储食物方面也是有特殊的方法。郑和带了不少新鲜的蔬菜,还有猪肉牛肉,而且郑和的船只,每到一个国家都会在当地及时的补充给养。比如热带水果,还有当地的蔬菜以及淡水,再加上中国本就“民以食为天”,一些简单的食物稍作控制,就能给船上的士兵补充维生素,郑和这批船队的保障是十分给力。甚至和今天某些小国,他们对待自家水兵出海时的标准相差无几。

再来看看,朝时期他们的船只是怎样的条件?就拿目前非火的南海1号来说,船体长度约41.8米,宽度只有11米,高度仅为4米,满载排水量只有800吨,大约能承载400吨货物。而南海一号其实在宋朝来说,属于最顶级的船只。当然,南海1号属于民用船,和战船还无法相提媲美。只是宋朝时期造船工艺较为落后,比如南宋末年的“崖山海战”。堂堂大宋朝,居然在水战败给蒙古国,固然和当时蒙古人士气高涨有关。然而南宋时期积贫积弱,并且不注重培养骑兵和水兵的发展,因此造船,就无法和后世的明朝媲美。想要外出航海,最大程度就是要保证自身船只坚固,以及所带食物和补给要充足。在这两方面宋朝达不到标准,一方面是因为宋朝这些船只沿着古代海上丝路往欧洲进行运输,期间要穿过无数海峡,改变纬度方,所受到的极端天气会更多。

郑和则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做足了功课,并且还聘请不少阿拉伯人作为向导。明朝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要下西洋,也就是如今的越南、柬埔寨、老挝一带,这些海域发生强对流天气的可能性还是要小了不少。所以明朝这些船只能够在海上安然无恙,没有出现太大的差错。而宋朝。因为造船工业的落后,以及航线较远才多次发现沉船。比如南海1号最近将里面所有的物品全部清理完毕,里面都是陶瓷制品。说白了南海1号这艘船是古代的商船,郑和所率领的船只是响当当的战船。

并且朱棣给予郑和较大的权力,郑和下西洋时带了62艘战船以及快3万名的士兵,一路上又和那些小国宣扬明朝恩典。临行爪哇国时郑和还干预了好几个国家之间的争斗,所以郑和率领的是一批训练有素的士兵,且装备精良。而宋朝那些船只都是商人组织,得不到充足的补给,对于目标也没有详细的判断,总之“开到哪算哪”,再加上航程比较远,出现事故的概率就会非常大。整个大明朝物资都能由郑和调配,看见什么东西好都可以带走。说白了,郑和自身条件优秀起点比较高,抗风险能力较强,海上一般不会出现问题。宋朝这些船只抗风险能力较差,船上的水兵杂工素质也无法和明朝虎狼之师所媲美。

参考献:明史、宋史、太宗文皇帝实录

撰稿人:扬州小

更多文章

  • 宋朝4大悍将,第4位力大如牛,挑着500多公斤重的担子能健步如飞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宋朝最厉害的四大名将,宋朝十大突出英雄,宋朝十大猛将实力排名

    第一位是范延召。这个人我们恐怕不太熟悉,因为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根据零星的史料,我们大概可以知道此人20岁的时候就身高两米多,臂力超群,孔武有力,擅长骑马射箭。这绝对具有悍将的资质。并且此人在18岁的时候就一刀将自己的杀父仇人捅死。捅死杀父仇人后,他就上山当了强盗。后范延召跟着柴荣南征北战。在高平一战

  • 大明风华:朱高炽在位十个月,为朱瞻基留下多张底牌,当之无愧的最强王者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逼着朱高炽继位,朱高炽是被朱瞻基毒死的吗,朱高炽为什么让朱瞻基去南京

    大明王朝共有十几位皇帝,智商最高的莫过于明仁宗朱高炽。很多人都说,这朱高炽才是大明最强王者,一个把阳谋玩到极致的男人。当初自己的老爹夺得皇位之后,虽然朱高炽已经当上了太子,但由于身体一直不好,这让朱棣后来想要将自己的位置传给老二汉王,可朱高炽却凭借自己的能力,硬生生将皇位固定在自己的位置上,还把汉王

  • 《大明风华》熊孩子朱祁镇真威武,妈妈的“赔罪茶”也敢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大明风华朱祁镇小时候挨打,大明风华小朱祁镇,大明风华朱祁镇跳蒙古舞

    瓦剌入侵,皇帝对此非常不满,在朝堂上大肆痛斥瓦剌,还扬言要打败瓦剌为大明杨威,真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皇帝,要知道连太宗都不能拿下,他竟敢口出狂言。皇帝因此遭到母亲孙若微的训斥,之后还表现出非常不满的样子,孙若微亲自为他赔罪,给他上了一杯赔罪茶,而他嘴上说不用,但还是欣然接受了。这里有两个问题,孙若微

  • 《大明风华》朱祁钰要杀朱祁镇,孙若微对他寒心,朱家子孙都疯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穿越成朱祁钰赐死朱祁镇的小说,朱祁钰为什么斗不过朱祁镇,朱祁镇与朱祁钰的母亲是姐妹吗

    朱瞻基离世后,孙若微就开始掌管朝政,朱祁镇登基的时候才六岁等他大婚后孙若微就会还给他朝政之事。大明在孙若微的治理下调养生息,她遵循朱瞻基留下的政策,但朱祁镇长大后成为了熊孩子。朱祁镇一直想要摆脱母亲孙若微的手掌,而且奶奶张妍一直惯着朱祁镇,这让朱祁镇在母亲这受了委屈就会到奶奶面前哭诉。老人溺爱,缺乏

  • 《大明风华》朱瞻基大婚,娶了一对姐妹花,却造成了三个人的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大婚的钱怎么来的,大明风华朱瞻基问孙若微是否后悔,大明风华朱瞻基斗蟋蟀

    孙若微她一脸冷漠的样子,看起来没有丝毫的开心,因为她们亲姐妹同嫁一人,而这个人和她们家有血海深仇,她的内心非常复杂,朱瞻基对她无疑是宠爱的,恨不得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给她,但是,她不爱他。他们三个人的命运终于绑在一起了,磨了那么多集,亲姐妹一起嫁给朱瞻基,这个画面真的是太奇妙了,关键两位夫人都不喜欢他,

  • 《大明风华》太子爷领盒饭,对朱瞻基用心良苦,父子亲情让人感动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大明风华朱瞻基对叔叔起杀心,大明风华孙若微爱朱瞻基吗,朱瞻基朱棣大明风华

    整部里最温和最细腻最有趣的人就是太子了,然而,他却下线了,老朱家又失去了一位大家长,再也看不到太子和太子妃斗嘴的欢乐。虽然伤感,但先后失去爷爷和父亲的依靠后,朱瞻基怎么跟两个叔叔“斗法”,还挺让人期待的的。他既是父亲又是儿子的太子爷,这一生为了儿子,为了父亲,就是从来没有为自己想过。在父亲眼里,他是

  • 《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谁才是历史权谋第一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雍正王朝1566哪部好看,几分钟看懂大明王朝1566,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哪个更好

    如果以1566来对比雍正,会发现后者的诸多问题:第一,人物脸谱化,每个人从一开始到最后几乎都是那个样子,也就老十三还有些转变,不过这种转变也是非常简单和直白的;第二,四爷从一开始就拿了男主光环,所以废太子老八这些一个个都贴上了老奸巨猾不堪大任的标签;第四,因为人物脸谱化,导致人物动机特别难以理解。尤

  • 《大明王朝1566》之嘉靖帝评海瑞:无父无君,弃国弃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大明王朝1566 嘉靖与海瑞,大明王朝1566深度解读海瑞,大明王朝1566嘉靖海瑞牢里谈话

    自陛下登极初年亦有这,而未甚也。今赋役增常,万方则效。陛下破产礼佛日甚,室如县罄,十余年来极矣。天下因即陛下改元之号而臆之曰:“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直接看最后一句话就能可以知道海瑞指出了嘉靖的过失。这道疏主要内容就是海瑞把嘉靖批评一遍,指出了嘉靖的种种过失。当然海瑞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想说就

  • 《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的区别,在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几分钟看懂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和大明王朝,大明王朝1566和雍正王朝哪个书好

    他们的类型相似——都是顶尖的政斗权谋剧。《大明王朝》是刘和平先生做编,清流、严党、司礼监在嘉靖的声声铜罄下盘亘转圜;《雍正王朝》有二月河先生打底,九王夺嫡,天潢贵胄揣度着康熙的心意机关算尽。他们的结构类同——都可以拆成上下两部。《大明王朝》是以财政危机做引,上半部清流火并严党,下半部海瑞上疏,单剑朝

  • 《大宋少年志》:男二王宽太讨人喜欢了,有原则还不死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大宋少年志王宽兄弟情,大宋少年志元仲辛与王宽,大宋少年志王宽与小景视频

    第二是剧中他的人设好。在剧中他是智慧担当。从不争功也不抢风头,为人处世有自己的做人标准,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我是儒生,但我不古板。他说话慢条斯理,却有理有据不容反驳,他博闻强识,却从不炫耀。第三是他与小景的感情线安排的好。剧中王宽与赵简是有婚约的,但是赵简却和自己的好兄弟越走越近,旁人都能发现两人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