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清朝最后三个皇帝都没有后代,光绪说出这个答案,原来如此

为什么清朝最后三个皇帝都没有后代,光绪说出这个答案,原来如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727 更新时间:2024/1/25 15:16:50

熟悉清朝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一共有12个皇帝,统治的时间大概有300年左右,在整个清朝统治期间,出现过康熙盛世,同时在这期间,也出现过古代最大的贪污犯和珅,平时我们对于电视里面,那些戏说的故事总是津津乐道,可是有这么一件事也许大家都没有想到过,就是在清朝最后的同治,光绪,宣统统治的这三个时期,这三位清朝皇帝居然一个子孙都没有。

清朝历史最短命的皇帝

同治皇帝是咸丰和慈禧所生,咸丰去世之前,任命肃顺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可是后来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却联合亲王们发动了政变,废掉了这八位大臣,而且他们改年号为同治,也就是母子同治天下的意思,这就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同治

同治5岁登基,但是朝政一直由两宫太后把持,后来到了16岁,同治迎娶皇后阿鲁特氏,这才开始真正的亲政,但是还不到3年时间,18岁的同治就因病去世。而同治的死因也是有争议的,在萧一山所写《清代通史》强调同治帝是死于梅毒。据御医李德立的曾孙李镇说,祖上口传秘闻,同治帝死于梅毒。当慈禧听到李德立诊断结果,却强迫他宣布是死于天花。虽然同治与后宫妃嫔生活了不到三年,却没有留下一个孩子,确实有些奇怪。

被软禁十年的皇帝

光绪是醇贤亲王的次子,因为同治去世的时候并没有子嗣,所以慈禧用过继给咸丰的方式,让他继承了皇位。光绪3岁登基,所以还是两宫太后听政,后来慈安去世,慈禧太后就独自垂帘听政。光绪18岁大婚,被慈禧安排,娶了自己的表姐叶赫那拉氏为皇后。

光绪

19岁的光绪才真正亲政,在戊戌变法之后,光绪被慈禧软禁在中南海瀛台。1908年37岁的光绪去世,只比慈禧早一天去世,但是死因却很有争议,很多官方文献记载光绪是病死,直到2008年考古发现,大家才认为是死于砒霜中毒。从光绪18岁大婚到37岁去世,将近20年的时间也没有留下一个后代,是不是很奇怪,也许由于长期的软禁生活没有这方面的想法了吧!

三次登基三次退位的末代皇帝

溥仪的生父载沣是光绪的弟弟,在光绪去世之后,慈禧就让溥仪以过继同治的方式,继承了皇位,溥仪3岁登基,所以管理朝政的其实是父亲摄政王载沣。溥仪的一生是悲剧的,他三次登基,又三次退位,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1967年,61岁的溥仪患癌症在北京去世。

溥仪

在溥仪的众多嫔妃当中,我们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婉容,17岁的婉容和溥仪结婚,做了皇后,在文绣出走之后,溥仪开始冷落婉容,后来婉容死于鸦片之瘾发作。所以溥仪虽然作为清朝皇帝,但是统治的时间并不长,而早期其实都是父亲在把持朝政。在建国之后,由于周恩来的介绍,和一位叫做李淑贤的护士成为夫妻,这时溥仪已经56岁了,所以他这一生没有子嗣也是情理之中,颠破流离的生活是他这一生的真实写照!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无子嗣?

猜测一:近亲结婚和乱伦婚配有关

清朝有很多皇帝都有近亲结婚的行为,比如顺治娶了一等侍卫佟国维的姐姐佟佳氏,而佟佳氏生了康熙,后来康熙又娶了佟国维的女儿和女儿的表妹,所以佟国维既是康熙舅舅,又是岳父。是不是听起来有点混乱,这种事情在清朝还有不少,会不会是近亲结婚导致后代夭折呢?

康熙

猜测二:身体太差导致

就在光绪去世的前一年,光绪自己写下了病因“遗精之病将二十年,前数年每月必发十数次,近数年每月不过二三次,且有无梦不举即自遗泄之时,冬天较甚。”也许这个遗精病让光绪真正没了生育能力。不过我们还是佩服光绪,毕竟能将这样隐私的事情写出来也是没几个人了。

光绪

猜测三:颠破流离的末代王朝

提到溥仪,大概也能猜出为什么没有子嗣,毕竟在他成年之后,清王朝就已经灭亡了,可是那个时候他不是为了被迫做傀儡,就是成为劳改的对象,长时间的颠破流离使他对这方面已经没有了希望,而且当他建国之后再次成家的时候,已经56岁了,估计早没了这种生育的想法,自己是没有后代的可能了。

溥仪

虽然这三位皇帝各有各的原因,最终导致没有留下自己的后代,也许这就是历史的天意吧!同样都是年幼登基,而几乎都是别人把持朝政,自己仅仅算名义上的皇帝,也许清朝发展到这种没有子孙后代的程度,不得不经历改朝换代的局面吧!

更多文章

  • 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真的有那么伟大吗?来看看他铸下的大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康熙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一帝,老梁故事汇康熙千古一帝,康熙千古一帝

    我觉得,康熙皇帝恐怕并没有历史上推崇的那么优秀,毕竟人无完人,而康熙皇帝暴露的缺点,或者说他做的错事,甚至影响了中国今后的历史,也是中国经历百年屈辱的原因之一。海禁政策害苦百姓康熙皇帝在位时期,虽然大清国已经基本肃清了明朝的残余势力,但是民间对清朝还是存在敌视,有许多抗清组织,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对

  • 梁启超写信对妻子说:我爱上了一个女子,妻子一句话让他打消念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梁启超个人资料,万疆歌词是梁启超写的吗,曾纪泽女婿梁启超

    而这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新思想,就是女性地位的改变,从以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等等,而到了民国,女子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六君子所发动的维新运动,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制度、科学技术,废除八股取士、纳妾等封建陋习,来改变清朝之闭关锁国后所遗留的衰败之势。

  • 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原来是一场借刀杀人的“天国之殇”的大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平天国天京变乱,天京变乱说明的本质问题是,太平天国电视剧天京变乱是哪一集

    太平军在天京定都后,东王杨秀清与其他各路太平天国王爷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先是北王韦昌辉曾因其下属犯错而被东王下令杖责,同时,北王韦昌辉的亲戚因为跟东王杨秀清的亲戚发生争执,结果被告到了东王那里,东王杨秀清听后大怒,叫北王带着其亲戚亲自前来请罪,就这杨秀清依然没有消气,最后让人把北王的亲戚给就出死了。

  • 乾隆的十全武功,和朱棣的五征蒙古相比,哪个更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根本不需要什么十全武功的加持。再说了,乾隆的这些贡献,远比朱棣的五征蒙古要厉害太多了。朱棣作为一个军事帝王,他的确五次征伐蒙古,而且声势浩大,但是朱棣这五次征伐,并没有完成自己的战略意图。五征蒙古的意图是,消灭蒙古骑兵的威胁,让蒙古人永远不敢跟大明为敌。很显然朱棣没有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朱棣迁都北京

  • 他才是雍正最聪明的儿子,装一辈子糊涂,却保全了子孙的荣华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最聪明的子孙,雍正与秦可卿,雍正吕四娘

    而清朝时期的皇子夺位更是激烈,雍正帝时更是不惜诛杀囚禁自己所有的兄弟,连起家人也不放过。而作为雍正的儿子,自然也是如此。根据史书记载,雍正皇帝一生中有10个儿子,但活到成年的就只有皇长子弘时、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皇十子弘曕。当时成为夺位大热门的是皇长子和皇四子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虽然表面上四位皇

  • 侍卫救了乾隆,乾隆问:你要何赏赐?侍卫如何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对渥巴锡的赏赐,乾隆赏赐刘墉,乾隆皇帝赏赐大臣胙肉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自古以来狩猎一直被人们所喜爱,身为清朝帝王的乾隆更是如此。清朝时期常有征战,乾隆为了加强军队的实战能力,经常举办大型狩猎活动。每当狩猎之时,人员众多,环境恶劣,保护皇上的安全也成为了侍卫们的首要任务。根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在一次狩猎时,忽然遇到两只猛虎攻击,幸好有海兰察反

  • 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官?为啥说这个官职很特殊?它有知府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代官职道台是几品,知府与道台,道台大人什么官职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这是冯梦龙挥毫泼墨,在他的绝世著作《警世通言》中写下的句子。意思是说,如果官员们个个都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那么民众的心里自然会觉得安定,国家也会变得长治久安。而自古以来,无论夏商西周还是秦皇汉武,历朝历代都设有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各种官职,用来帮助皇帝统治国家。只是由于历

  • 李鸿章的全家福:原配妻子温文尔雅,偏房小妾容貌堪比现代大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鸿章的老婆和小妾,李鸿章妻妾简介,李鸿章小妾真人照片

    有一句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古诗,那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相信这从古至今也都是大多数人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真正的实现起来确实非常难得,尤其是在三妻四妾、男人地位高,女人地位比较低的古代社会,更是难上加难。古时候的男人一般都是三妻四妾,会娶好几房老婆来为自己绵延子嗣,就连晚晴时期也是如此。例如咱们熟悉的李鸿章

  • 康熙王朝:李光地做了什么事,康熙评价他才能卓著,为人狠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对李光地说的话,李光地被康熙罚做知县,康熙为什么冷落李光地

    康熙对他的评价是:才能卓著,但是为人狠毒。其原因就是李光地做了一件事,让康熙看透他的为人,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李光地才能卓著。李光地原本是个秀才,没有任何官职。但是他敢于向康熙进献万言书,康熙看到了他的才华,命令他协助姚启圣做好迁界禁海的工作。李光地在后勤保障和处理官民关系方面,确实比姚启圣更胜一筹

  • 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走在路上都能热死,一般人买不起冰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八年和2022年哪一年更热,18岁少女被乾隆纳入后宫,乾隆八年的墓碑值钱吗

    通过史书记载“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可以看出在乾隆八年,天气热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水井也干枯了,这种场景在现在也几乎没有发生过。清朝时期有外国商人在京城居住,通过他们文字记载可以知道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在路上的行人都会突然热晕倒,由此可以看出,乾隆九年的温度高的那是让外国人都感觉害怕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