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真的有那么伟大吗?来看看他铸下的大错

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真的有那么伟大吗?来看看他铸下的大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283 更新时间:2024/1/20 4:37:12

我觉得,康熙皇帝恐怕并没有历史上推崇的那么优秀,毕竟人无完人,而康熙皇帝暴露的缺点,或者说他做的错事,甚至影响了中国今后的历史,也是中国经历百年屈辱的原因之一。

海禁政策害苦百姓

康熙皇帝在位时期,虽然大清国已经基本肃清了明朝的残势力,但是民间对清朝还是存在敌视,有许多抗清组织,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对抗朝廷。金庸大侠的《鹿鼎记》中,韦小宝就是天地会的一员,也是反清复明的一个组织。

当时抗清运动比较集中的地方,就是在沿海一带,所以海禁政策应运而生。海禁顾名思义,就是禁止人员出海,连打渔都不行。康熙皇帝为了进一步打击抗清运动,实行了更为可怕的海禁政策。

康熙皇帝下令,不得私自出海,把沿海的百姓迁入内地,有不想迁居的,一律按谋反论处,格杀勿论。他还在沿海地区设置禁地,这个范围里不能有人,一旦越界,格杀勿论。单就是这一个政策,造成沿海地区形成了大片30-300的里无人区,有几十万无辜百姓被杀。

你以为这个政策的影响仅仅就这些?那你就错了。

要知道,康熙皇帝在位时期,西方国家正在进行革命,还有伟大的航海时代,许多航海家们冒着危险,漂洋过海,与各个国家交流,而这个政策,使中国隔离在其他国家之外,错过了航海时代,让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这个海禁,实际上就是日后闭关锁国的雏形。

不关心海外华人

康熙皇帝是一个雄主,算的上是一个伟大的皇帝,但是他也有任性的时候。

1741年,荷兰殖民者在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开始大肆的屠杀当地华人,这个消息很快就传到了京城。这些人虽然离开了中国的领土,但是血浓于水,他们也是炎黄子孙,而且这些人有的离开家园,也是因为战乱,他们是无辜的。

但是,这个消息传到了朝堂之上,大臣们都震惊了,认为这是对中国的挑衅,应该严厉的回击,这有关国家的面子,康熙皇帝却并不在意。他只说了一句“孽由自取”。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些人是活该,他们被杀都是咎由自取。

我实在想不出,这话是出自一个君之口,再怎么说,这些人也都是华夏子孙,康熙皇帝对他们的遇难居然并不在意,这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哪怕是对荷兰殖民者的暴行提出谴责呢?可惜,这些都没有,而这,也无疑让其他国家觉得中国软弱。

九子夺嫡的悲剧

要说康熙王朝什么最有名,那无疑就是这“九子夺嫡”的大剧了。

康熙皇帝这个人用现在的话来说,有点瞻前顾后,缺少了点皇帝的果断性格。本来众多皇子对于皇位是不抱什么希望的,毕竟有一个太子摆在前面,而且还是康熙最宠爱的皇后所生。

但是,康熙对这个太子有点溺爱的过头了,造成他很任性,这可把康熙气坏了,决心废了太子。本来太子废了,再重新立一个就完事了,但是康熙居然又把废太子重新立为太子,这就造成了日后儿子们的明争暗斗。

试想一下,一个被废了的太子,怎么还能登上帝位,稍微聪明点的皇子就知道这个太子只是一个摆设。于是乎,朝堂上开始结党营私,什么八爷党,太子党,明争暗斗,朝堂上下一片乌烟瘴气。

最主要的是,这是骨肉相残啊,在古代,康熙皇帝时期的九子夺嫡,在任一个朝代估计都没这么热闹。这是一个皇帝的悲剧,也是一个父亲的悲剧。

康熙皇帝的一生,有过辉煌,他少年得志,平三藩,擒鳌拜,创下了属于他自己的功绩。但是,对于他海禁政策的影响,也是空前的,为日后中国受尽屈辱埋下了伏笔。

更多文章

  • 梁启超写信对妻子说:我爱上了一个女子,妻子一句话让他打消念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梁启超个人资料,万疆歌词是梁启超写的吗,曾纪泽女婿梁启超

    而这期间最有代表性的新思想,就是女性地位的改变,从以前的"女子无才便是德"、三从四德等等,而到了民国,女子们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等戊戌六君子所发动的维新运动,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西方的制度、科学技术,废除八股取士、纳妾等封建陋习,来改变清朝之闭关锁国后所遗留的衰败之势。

  • 太平天国的天京变乱,原来是一场借刀杀人的“天国之殇”的大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太平天国天京变乱,天京变乱说明的本质问题是,太平天国电视剧天京变乱是哪一集

    太平军在天京定都后,东王杨秀清与其他各路太平天国王爷的关系开始微妙起来。先是北王韦昌辉曾因其下属犯错而被东王下令杖责,同时,北王韦昌辉的亲戚因为跟东王杨秀清的亲戚发生争执,结果被告到了东王那里,东王杨秀清听后大怒,叫北王带着其亲戚亲自前来请罪,就这杨秀清依然没有消气,最后让人把北王的亲戚给就出死了。

  • 乾隆的十全武功,和朱棣的五征蒙古相比,哪个更牛?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根本不需要什么十全武功的加持。再说了,乾隆的这些贡献,远比朱棣的五征蒙古要厉害太多了。朱棣作为一个军事帝王,他的确五次征伐蒙古,而且声势浩大,但是朱棣这五次征伐,并没有完成自己的战略意图。五征蒙古的意图是,消灭蒙古骑兵的威胁,让蒙古人永远不敢跟大明为敌。很显然朱棣没有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朱棣迁都北京

  • 他才是雍正最聪明的儿子,装一辈子糊涂,却保全了子孙的荣华富贵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雍正最聪明的子孙,雍正与秦可卿,雍正吕四娘

    而清朝时期的皇子夺位更是激烈,雍正帝时更是不惜诛杀囚禁自己所有的兄弟,连起家人也不放过。而作为雍正的儿子,自然也是如此。根据史书记载,雍正皇帝一生中有10个儿子,但活到成年的就只有皇长子弘时、皇四子弘历、皇五子弘昼、皇十子弘曕。当时成为夺位大热门的是皇长子和皇四子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虽然表面上四位皇

  • 侍卫救了乾隆,乾隆问:你要何赏赐?侍卫如何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乾隆对渥巴锡的赏赐,乾隆赏赐刘墉,乾隆皇帝赏赐大臣胙肉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自古以来狩猎一直被人们所喜爱,身为清朝帝王的乾隆更是如此。清朝时期常有征战,乾隆为了加强军队的实战能力,经常举办大型狩猎活动。每当狩猎之时,人员众多,环境恶劣,保护皇上的安全也成为了侍卫们的首要任务。根据史料记载,乾隆皇帝在一次狩猎时,忽然遇到两只猛虎攻击,幸好有海兰察反

  • 清朝的道台是个什么官?为啥说这个官职很特殊?它有知府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代官职道台是几品,知府与道台,道台大人什么官职

    “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这是冯梦龙挥毫泼墨,在他的绝世著作《警世通言》中写下的句子。意思是说,如果官员们个个都保持清正廉洁的作风,那么民众的心里自然会觉得安定,国家也会变得长治久安。而自古以来,无论夏商西周还是秦皇汉武,历朝历代都设有等级森严、秩序井然的各种官职,用来帮助皇帝统治国家。只是由于历

  • 李鸿章的全家福:原配妻子温文尔雅,偏房小妾容貌堪比现代大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鸿章的老婆和小妾,李鸿章妻妾简介,李鸿章小妾真人照片

    有一句我们都非常熟悉的古诗,那就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相信这从古至今也都是大多数人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真正的实现起来确实非常难得,尤其是在三妻四妾、男人地位高,女人地位比较低的古代社会,更是难上加难。古时候的男人一般都是三妻四妾,会娶好几房老婆来为自己绵延子嗣,就连晚晴时期也是如此。例如咱们熟悉的李鸿章

  • 康熙王朝:李光地做了什么事,康熙评价他才能卓著,为人狠毒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康熙对李光地说的话,李光地被康熙罚做知县,康熙为什么冷落李光地

    康熙对他的评价是:才能卓著,但是为人狠毒。其原因就是李光地做了一件事,让康熙看透他的为人,这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李光地才能卓著。李光地原本是个秀才,没有任何官职。但是他敢于向康熙进献万言书,康熙看到了他的才华,命令他协助姚启圣做好迁界禁海的工作。李光地在后勤保障和处理官民关系方面,确实比姚启圣更胜一筹

  • 乾隆八年到底有多热?走在路上都能热死,一般人买不起冰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乾隆八年和2022年哪一年更热,18岁少女被乾隆纳入后宫,乾隆八年的墓碑值钱吗

    通过史书记载“五月大燠,草木枯槁,百泉皆竭”,可以看出在乾隆八年,天气热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水井也干枯了,这种场景在现在也几乎没有发生过。清朝时期有外国商人在京城居住,通过他们文字记载可以知道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在路上的行人都会突然热晕倒,由此可以看出,乾隆九年的温度高的那是让外国人都感觉害怕的。朝

  • 雍正即位后,为何全盘推翻康熙所定条例?非要“另起炉灶”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康熙乾隆谁最厉害,康熙让雍正追缴库银,康熙和雍正哪个更强

    说这个问题之前,小编先给大家稍微介绍一下,雍正到底改动哪些康熙,或者是前朝的积弊问题。首先雍正强化了密折制度,也就是加强重要奏章的保密性。并且雍正废除贱籍、整顿财政。最为关键的是雍正实施了“火耗归公”以及“摊丁入亩”,这两点是雍正所作的最大改动。“火耗归公”大致意思就是,从各地每年交给中央政府的钱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