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西汉朝廷虽然平定了霍光后人发动的叛乱,但却依旧认为霍光是功臣。
从霍光得以废立天子这点来看,不难看出霍光权势巅峰的时候,皇帝也是无法奈何他的。那么,当初汉武帝又是为何选中霍光当辅政大臣?
1、霍光的机遇
两汉帝国主体上都是关系社会。毕竟,在两汉社会,想成为大人物,朝廷里面没有关系是万万不行的。不过,人才在于培养,因此,关系户如果得到较好的培养,也是可以独当一面的。
霍光本来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县中小吏家里,本来霍光是和上流社会无缘的。但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因为机缘,被汉武帝看中,因此本着这个关系,霍光也有了机会,在朝廷里做官。
汉武帝对霍去病十分喜爱,所以,作为霍去病的弟弟,霍光自然很快也进入汉武帝的视线里。霍去病英年早逝后,汉武帝将霍光调到了自己身边工作。
比起霍去病那样的少年英雄、倜傥潇洒,霍光则有着一种少年老成的谨慎。因此,霍光在汉武帝身边当差二十多年,几乎没干过一件让汉武帝觉得不体面的事情。所以汉武帝对霍光办事儿很满意。
其实按照现代的职场观念来看,似乎霍光属于工具人、老实人的概念。但也恰恰因为这样,汉武帝对霍光充满了信任。毕竟,滑头是不可信的,野心家也必然不会是老实人。
2、巫蛊之祸
汉武帝在位后期,西汉发生了著名的巫蛊之祸。巫蛊之祸导致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自杀的同时,也导致了刘据一脉,直接失去了皇位继承权(按:刘洵也因此被关押在大牢里,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在大牢里长大的皇帝)。因此,汉武帝需要考虑重新册立太子。
此时的汉武帝年事已高、时日无多,同时,此时西汉的局势和以往已经大不相同:在以往,如果朝廷出现幼主,还可以通过诸侯王来制约朝廷的外戚、权臣,防止他们危害刘家江山。如今,西汉的诸侯王势力早已名存实亡。所以,汉武帝不得不考虑换个套路,来保证自己选择的继承人刘弗陵能顺利亲政。
于是汉武帝诛杀了刘弗陵的生母:杜绝了外戚干政的可能性,同时,委派了霍光等人担任辅政大臣。而之所以选择霍光,是因为汉武帝和霍光朝夕相处二十年,对霍光的性格、品行有较为深入的了解:他也知道,霍光有保护刘弗陵一步步亲政的能力(事实上,刘弗陵在位期间,西汉高层出现过燕王勾结其他辅政大臣谋反的事情,但这些都被粉碎),更不是一个有野心的人。因此,他当辅政大臣,自己很放心。
3、霍光摄政
霍光辅政期间,也确实尽了作为一个辅政大臣该有的责任、担当和义务。在霍光辅政期间,西汉出现了著名的昭宣中兴。其中,汉昭帝在位期间,主要的掌权是霍光,因此,昭宣中兴的很大一部分成绩,是霍光的功劳。而霍光虽然废黜刘贺在当下受到非议,但考虑到东汉时期权臣和皇帝之间你死我活的关系,不得不认为:霍光确实是一个老实人。最起码野心和东汉的外戚相比,实在差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