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怪不得司马懿会撤兵,城楼上这两个书童,是整场空城计最大的疑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028 更新时间:2024/1/16 23:33:29

倘若诸葛亮没有被刘备请出山的话,可能东汉之后的历史也会被改写,毕竟这位幸得主公“三顾茅庐”的谋士在最后可是为刘备夺下了三分之一的天下,而诸葛亮所用的计谋也为后人所津津乐道。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空城计”吧。司马懿大军压城,诸葛亮只带了两个书童在城楼之上演奏了一曲,吓退了司马大军,而这两个书童居然才是这个空城计的“点睛之笔”。

北伐曹魏,蜀汉失利

空城一计,顾名思义,就是利用一座空城抵挡住敌军进犯。想想是不是都觉得不可思议,能在东汉末年有着一席之地的军阀诸侯可都不是普通人,他们除了自己谋略过人外,帐下也有一众谋臣。

所以,想要用空城计糊弄住敌方主将似乎是不太可能。更何况,这次的对手是司马懿,他可是曹操军中的一员大将,同样也是窃取了曹魏政权的奸佞权臣。因此,诸葛亮到底是怎么骗到司马懿的呢?

先来跟大家说说这故事背景吧。蜀汉与曹魏两大政权水火不容,都想吞并对方以夺天下,然而却又都受制于对方。

为了能够彻底地消灭对手,两股势力之间暗潮涌动,都在等待一个能够一举攻破对方的时机。

对于诸葛亮而言,最让他殚精竭虑的就是北伐曹魏了,因为他在刘备临终之前向他保证会为他完成天下一统的帝业。于是诸葛亮就一直采用着步步紧逼,稳扎稳打的方针,这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眼看着曹魏不敌蜀汉,诸葛亮觉得这次的北伐可能就要成功了,然而在卫街亭一战中他错用了马谡,这位蜀汉大将没有守着此地,以致于局势急转直下,蜀汉不再占据上风了。

马谡的失利也暴露了西城的兵力薄弱,这对于司马懿而言可是一个好时机。假如能够攻城略地,那么就能够逼退蜀汉,甚至还能擒获诸葛亮,所以他才会亲率10万大军围困住了西城。

空城计响,司马懿疑

当司马懿的大军兵临城下之际,他嗅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地方。这里不但没有浴血奋战的蜀汉将士,城门反而还打开了,最为关键的是城楼之上的诸葛亮还有闲情逸致弹琴,他的身边只跟了两个书童!

可能在司马懿大举入侵之前,他就已经在脑海中幻想出了一万种如何生擒或者诛杀诸葛亮的画面,可是到了城下看到了这个场面,他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除了镇定自若的诸葛亮之外,他的两个书童同样面无惧色,好像对司马懿的10万大军丝毫都不在意。这两个书童看着年纪不大却根本没有流露出一丝害怕的神色,这就让司马懿觉得事情非同寻常。

按理来说,城内如果没有蜀汉大军坐镇的话,就算诸葛亮能表现得不露声色,这两个小小年纪的书童应该会有一些恐慌的吧,可司马懿在盯了他们好久却还是没有看出任何害怕的神色。

假如不是这两个书童表演得太好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城中一定都什么不寻常,要么是能够扑杀曹军的蜀军,要么就是暗藏了诸葛亮的奇门遁甲,无论是哪一种对于司马懿而言,他都承受不了。

在这种情形下,司马懿肯定是不敢贸然地攻入城中的,为了规避风险,他选择了退兵。所以他的10万大军还没真的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就往后撤退了。

小小书童,毫无惧意

话说老谋深算的司马懿为什么会被两个小小的书童震慑住呢?虽然司马懿生性多疑,但他绝不是好忽悠的人,否则也不可能夺取了曹操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基业。

诸葛亮也深知这一点,他知道假如只有自己表演这出空城计的话那么不足以让司马懿信服,可能还会引起他的猜疑,可能会遭到反噬,所以他才会选择带了两个书童上城楼。

在这个空城计之中,书童可以说是让司马懿深信城中一定是暗藏玄机的,否则他们是不可能在城楼之上如此镇定自若的,而两个书童也是整场空城计中最大的疑点!

对于小孩子来说,假如他们知道城中没有蜀军驻扎于此,那么他们肯定会露出破绽。

毕竟小孩子的心性可没有那么成熟,不是预先知道城内有大军驻扎的话,如何能自信到面对10万大军还神色自若?

诸葛亮和司马懿也明白这个道理,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没有告诉这两个书童城内的真实情况,反而让他们误信城中有着蜀军驻守,这就是为什么书童能够表现得如此自信的原因了。

而司马懿呢?他自知诸葛亮打开城门一定有诈,但是他却没有料想到这只是诸葛亮的一场空城计。可能在司马懿的心中,他觉得自己已经看穿了诸葛亮的谋略,可其实这才是落入了圈套之中。

司马退兵,疑在书童

这就叫诸葛亮能够预判到司马懿的预判,他兵行险招,先人一步。凭借着自己对司马懿的了解,从而作出精准的判断,那就是在这位曹魏权臣见到城上的两个童子后,不敢率军进犯。

诸葛亮之所以能够成功,实际上也是因为司马懿太过多疑,在他看一件事情的时候,会仔细观察各个细节,会从各个可能发生的结局倒退,再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决定。

就是因为司马懿的这个性格,他才会在空城计中败给了诸葛亮。假如城楼上没有两个书童,或者是他没有那么多疑,那么蜀汉政权可能会更早从华夏的历史中退场。

诸葛亮在使用空城一计中,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样就营造出了一个让司马懿信服的假象,那就是他不能带兵进入,否则肯定就会被围困住了。

只要让司马懿坚信这不是一座空城,这就意味着诸葛亮的计谋得到实现。空城计之所以会显得有戏剧性,因为楼上与楼下的两位主角都使用心理战,但最终还是诸葛亮技高一筹啊!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黄石公传给张良的《素书》,有何神奇之处,帮助张良闯出一片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张良与素书的故事,素书张良完整版,黄石公对张良评价

    在晋朝,有人盗掘张良墓,在玉枕头中发现了这本书,上有秘诫:“不许传于不神不圣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给这本书刻上了很多的神秘色彩。张良运用书中的谋略和策略,才让刘邦发出了“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感叹。书中讲到:离有离无之谓道,非有非无之谓神;而有而无之之谓圣,无而有之

  • 三国武将前四排名,吕布居然不是第一,此人武功丝毫不逊他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上赵云和吕布真的会武功吗,吕布武功哪里学,三国吕布十大猛将

    典韦:曹操称之为古来之恶者,力大无穷,挺一对大铁戟,骤马冲锋,犹如虎式坦克一般,令敌人望风披靡,在短暂的一生中,四次凭借勇猛,救了曹操的性命。临死前一战,疯狂到手提两名军人奋勇迎敌,身中数十枪而不退。其勇烈匪夷所思。乃至死后,半天尚无人敢接近。关羽: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三国武将的排名,而排名中最难定

  • 如果街亭不失,诸葛亮能否继续进兵、攻打长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如果街亭不丢诸葛亮能拿下长安,诸葛亮让谁去打街亭,诸葛亮街亭之败完整版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准备还是很充分的,轻松拿下陇西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然后就不再进兵了,留下来巩固统治、发展生产,做长期打算。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是,以汉中为跳板,以陇西为基础和前线,这样一来,有了稳定的军粮产地,以马超在此地的影响力,收编少数民族武装,对长安形成半包围态势,在三国博弈中创造新的战略平

  • 三国时期死的最冤的一名大将,被跳槽界老大坑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猛将无数,如蜀汉的关羽张飞,曹操的许诸夏侯,这些旷世名将们在三国演义中介绍他们的笔墨非常的多,但是有这么两位名将,他们出场时间比较短暂,只是出场了一会儿便下去领盒饭了,但是这两位的声名,却丝毫不亚于关羽张飞,是谁呢?那就是颜良文丑。如果要说三国演义里面的著名将领们谁死得最冤的话,那么绝对非颜

  • 只论武力,蜀汉五虎上将如何排名?和演义中的排名略有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蜀汉五虎名将排名,蜀汉五虎上将在正史中的武力排名,蜀汉五虎结局如何

    由此可知,蜀汉五虎上将最主要看资历,其中关羽和张飞资历最深,因此排在第一、第二位,赵云的资历仅次于关羽和张飞,因此排在第三,马超和黄忠两人最后归顺刘备,由于马超比黄忠年富力强,在西凉的影响大,因此排在黄忠前面。马超和黄忠分列第四、第五。如果只论武力,不考虑五人的资历,那么蜀汉五虎上将该如何排名呢?和

  • 隋唐往事:宰相逼李世民女儿向他行大礼,结果悲剧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隋唐往事李世民与萧氏,电视剧隋唐李世民,隋唐3薛仁贵救李世民

    刘邦与刘太公的事情典出《史记》《汉书》,这是历朝历代皇权与亲情冲突的缩影。这种事情还很多,比如皇帝的女儿嫁人之后,是公公婆婆大,还是公主殿下大,就让历朝历代的礼官们头疼。从亲情关系来讲,公公婆婆是长辈,古代以孝治国,公公婆婆肯定比儿媳大。从皇权的角度来讲,公主是人主,公公婆婆是人臣,所以公主应该比公

  • 长孙无忌借冤案杀皇亲,李治求情被拒:无忌不死,李氏必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治诛杀长孙无忌,大唐情史长孙无忌李治,李治母亲是长孙皇后吗

    652年11月,大雪纷纷的长安城传出一个滑稽的消息,高阳公主夫妻造反了!老百姓都当作是笑话,大唐“帽子哥”房遗爱敢造反?喜爱风流的高阳公主舍得造反? 可是,当朝太尉长孙无忌却信了!他不仅相信,还迅速行动,诱审房遗爱,抓捕高阳,把一连串大名鼎鼎的皇亲贵族都牵连进去,并一刀刀给砍了!在这一串掉头的皇亲国

  • 薛仁贵兵败大非川,10万大唐虎贲折戟沉沙,到底是谁的过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薛仁贵兵败的原因,薛仁贵最后一次出征和谁打,薛仁贵一共打了几次败仗

    那么,一向威名赫赫的薛仁贵为何会遭受“滑铁卢之败”呢?到底谁该承担这个责任呢?为何只把几位将帅“削职为民”,唐高宗李治在其中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669年底,吐蕃突然出兵,占领了西域的十八个羁糜州府,和此前吞并的吐谷浑连在一起,成为横亘在“丝绸之路”上最大的军事力量。刚刚经历过

  • 隋朝一开国功臣,少年打猛虎,活捉一国天子,死后还做了阎罗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阎罗王照片,阎罗王传奇完整版,秦广王和阎罗王谁厉害

    韩擒虎就是较为典型的一位。韩擒虎,原名擒豹,河南东垣人。其父是北周骠骑大将军韩雄,韩雄在北周做官,官至大将军、洛阳、虞州等八州刺史,素有勇武之名。虎父无犬子。韩擒虎继承了父亲粗犷豪迈的特性,年少时就生擒过一头猛虎。从此威名大振,擒豹于是改名为擒虎。韩擒虎出生行伍,最初立了军功,得周太祖宇文泰赏识,授

  • 科举落榜,荐举遇冷,杜甫饥不择食求人推荐,险些惹来杀身之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杜甫科举经历,杜甫为什么只参加科举,杜甫去长安参加科举么

    在唐代,一个人要进官场,除了世袭以外,有三条路可走。一条路是参加科举考试,中进士即可为官;二是直接向皇帝上书,希望以才华获得垂青;三是通过达官显贵的推荐走上仕途。 杜甫这三条路都走过,跟杜甫一样伟大的李白,走过两条路,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而杜甫参加过两次,第一次没考上,第二次被玩弄,当时李林甫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