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时常吃人。他们会吃人,就未必不会吃我。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全篇共有4700字,其中,有24处提到了“吃人”,有5处提到了“吃我”。
他顶着压力,忍痛疾呼“救救孩子”。
[var1]
我们敬爱鲁迅先生,不仅仅是因为他思想和文学上的造诣和成就,更是因为他对社会深刻剖析和反思。
比如这一部,让你从头压抑到尾的,绝望而无力嘶喊的——
《熔炉》
[var1]
01,
电影好的一点是将韩国社会的毫无保留的搬上了大银幕,既没有可以去美化,也没有为了弘扬真善美而做出一系列的修改,它深刻的鞭挞了韩国当权者的丑恶行径,惩恶扬善,激浊扬清。
无处不在的压抑和绝望中,让观众有所思,有所想。
[var1]
目前,这一部电影在2011年韩国上映的时候,曾经夺得了票房榜的冠军,上映仅用时7天便突破了140万人次,是今年票房上升速度最快的影片之一。
也是在2011年继《功夫熊猫2》和《最终兵器:弓》之后的第三部夺得了三连冠的电影。
更牛逼的是,这一部电影的票房已经超过了2010年卖座冠军《大叔》,刷新了韩国最卖座的票房纪录,在影坛的轰动可想而知了。
走出韩国,我们来看看国外的成绩。
IMDb上8.1分;
[var1]
烂番茄网站上,观众给出了92%的好评;
[var1]
目前在豆瓣上的评分,有63万人打出了9.3分的好成绩,位列豆瓣电影的TOP250。
[var1]
口碑爆棚的,不管是亚洲还是北美,都是不遑多让的佳片。
[var1]
电影剧情紧凑,大尺度画面触目惊心。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最大的无力感,并非是电影所呈现出来的现实和黑暗。
而是剧中人物面对现实的无力感,压抑和痛苦挣扎。
如同它的另外一个名字——“无声的呐喊”一样无力。
[var1]
02,
这部电影是一部真实事件改编的,取材于2005年光州的一所聋哑学校发生的真实事件,改编自韩国作家孔枝泳的同名小说。
韩国光州的一所聋哑学校的校长和几名教职工,从2000年开始就经常对该学校的学生实施性暴力。
受害的学生多达十余人。
然而,在丑闻被揭晓之后,只要学校室长金某和生活指导教师李某被警方逮捕,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和2年。
这件事情距离今天已经过去了15年,然而,种种阴影和恶性,仍然让人痛心和愤慨。
电影一开始,就营造着一种悲剧性的氛围。
阴冷的火车轨道,一眼望不到边的黑暗桥洞,一辆火车飞驰而过。
一个七八岁的男孩,痛苦而无力,在被火车带着的那一刹那,他的眼神却是如此的平静。
让人心疼的是,这个孩子还穿着拖鞋。
[var1]
对一个孩子来说,是什么样的绝望让他对生死已经毫无畏惧?
跟随着男主角仁浩老师(孔宥饰)的脚步,观众逐渐了解到了事件背后的真相。
聋哑学校,每一个孩子似乎都那样的“不正常”。
聪明的金妍斗(金贤秀饰),活泼贪吃的陈宥利,满脸淤青的民秀,如此好的性格却因为暴力变得沉默而绝望;
空荡荡的教学楼,女孩为了摆脱校长的魔掌,她逃到了厕所而瑟瑟发抖。
然而,厕所上头的那一张全是横肉的让人有阴影的脸,却成为她永远的噩梦。
[var1]
[var1]
[var1]
[var1]
校长行贿警察,教导员毒打民秀,宿导溺罚妍斗。
其实,何止是孩子的噩梦,也是每一个观众的噩梦。
“他无法听到,也无法说话”。
[var1]
[var1]
[var1]
即使内心承受着莫大的耻辱,他们也难以说出口;
也可以说,即使说出了口又能怎么样呢?
童年时期父母家人的冷漠甚至是遗弃,他们却找不到一个人去倾诉。
唯一能够让人心存安慰的,在伸手不见五指的空间望到了一线曙光的,是任浩老师和人权组织成员柔珍的正义。
他们为了拯救孩子挺身而出,甚至放在自己有哮喘的8岁女儿,选择了站在正义这一边。
[var1]
03,
随着媒体的曝光,坏人被告上了法庭,然而,最终的解决,三个坏人判了远低于恶劣行径的半年有期徒刑。
而最大的原因是“没有前科”,这是最让人绝望的。
他们继续在花天酒地,也许,这样的惩罚对他们来说毫无影响。
承受的是酷刑和煎熬的孩子们,他们的伤痛终身存在。
而坏人们的“没有前科”却成为了社会值得骄傲的东西。
何其悲哀!
惊天的隐秘慢慢揭开之后,世界为之哭泣,然而迎接人们的,仍然是改变不了现状的无力感。
[var1]
我们敬畏权力,但是却不畏惧权利。
然而,当权利夹杂着贪欲和利益,成为罪恶的通行证,去无视人权和尊严的时候,我们不禁需要感叹,藏在权利背后的到底是什么?
[var1]
04,
生命哲学家史怀哲曾经说过:“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敬畏生命,是人类平等的基本准则。
电影中的那一群孩子,他们善良而弱小,他们不能表达,没有声音,却总是怀着一颗善良的心去看待这个世界。
比如,当他们屡次遭遇到暴力事件这一种违背生命基本法则,藐视自然律令的行为却成为孩子永远的痛。更让人绝望的是,孩子们甚至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
[var1]
他们能够做的,只有用无声的嘶吼去抵抗这个世界,用纤弱的身体去抵抗生命中的不友善。
然而,在一次次的防御失败之后,他们已经趋近于麻木,无助,甚至是任人宰割。
民秀在仁浩老师到来的时候,他看到了希望,想要重新站立起来,为弟弟讨回公道。
然而,却因为奶奶和家人同意签订了协商书而剥夺了他申诉的权利,他选择用自己的生命来捍卫尊严。
[var1]
相比较写实而言,电影更像是现实的一面反光镜,将人性的丑恶展现的淋漓尽致。
《熔炉》已经将韩国社会彻底变成了一个“愤怒的熔炉”,压抑和愤怒交织的情绪,如同火炉一般烤着每一个人。
光明与正义,黑暗与罪恶,这才是人性的“熔炉”。
[var1]
面对暴力,有的人袖手旁观,有的人沆瀣一气,他们的灵魂早已经被炉火融化,变成了炉底坚硬而冰冷的炉渣。
所以,他们不会为自己的恶性而忏悔,因为没有了灵魂和良心;
而有的人,即使冒着熊熊的炉火,知道自己的渺小,也能够像夸父奔日般的和罪恶抗争到底,他们的灵魂是烧不坏的,在熔炉中凤凰涅槃,发出金子一般耀眼的光芒。
[var1]
[var1]
很多人喜欢用物质和经济的发展去衡量现代社会的进步,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建立在人文关怀的投入上,呼唤良知,呼唤关爱,呼唤正义是永远不变的主题。
孩子的内心是纯净而阳光的,纵然在遭受了如此的不公对待之后,她们仍然能够开心的布置着圣诞树,迎接下一片蓝天。
做不到改变世界,那就做到“不让世界改变我们”!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