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13岁的秦始皇在公元前246登位了,尊称吕不韦为“仲父”国内所有大事均由吕不韦作决定。
[var1]
面对秦国的来势汹汹,各国犹如困兽一样,在笼里乱撞乱叫。打不过对方,怎么办呢?
最惨的是韩国,国土面积小,分分钟被秦国吞并。幸亏嬴政尚未长大成人,吕不韦本身就是一个商人,对治国并不在行,权势尚未完全建立。所以给了韩国喘息的机会。
韩国不知哪位烧了脑子,认为必须采取一项使秦王国民耗损国库,劳民伤财的攻势。
于是,韩国的水利工程师郑国假装逃亡,投奔秦王国,说服秦王政府,在仲山开山掘道,引导泾水,沿着北南麓,注入泾水。
在这项庞大水利工程进行途中,阴谋被发现。秦王国要诛杀郑国。
[var1]
郑国说:“我为了延长韩王国几年寿命,才来投效。然面,水渠落成,秦王国将享受万世福利。”
秦王国认为他的话非常有理,仍命他主持这项伟大的工程十多年。用挖出的泥土,填高低洼地区,并覆盖碱质土地上,使寸草不生的土地,变成肥沃良田,多达四万余顷。秦王国变得更为富庶。
韩国当权者的头脑算是非常清奇。苏秦打算让齐国没落,用的是使他们把国力耗损在堕落性消费上,诸如建造宫殿,开辟御花园,动物园等等。
而韩王国居然使敌国投资到建设性工程上,实在不可思议。一个国家拥有这样的智商的统治阶层,如果不亡,真的是没有任何天理。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