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燕国的地理位置,包括冀北,辽西,与秦国边境接壤,南面与赵国、齐国接壤,位置偏北,而且相对来说较为荒凉。中原之混战,很多时候都与燕国无关。
按照中原地理分析,秦国主要目标是进攻中原,占领肥沃的土地,吞并富庶的城市,但是占领燕国的心思估计是最少的。
[var1]
公元前306年,秦昭襄王上位起开始,我们数一数燕国发生的战争有多少次,就可以知道燕国的地理位置是多么的不重要。
1、公元前285年,燕王国昭平派大将乐毅攻占齐国,燕国获胜。这是燕国战国史上最为著名的一场灭国战争。
后来被田单以两城战士反攻,这场复国战争令人拍桌赞叹,燕军败退。
2、公元前272年,秦、魏、楚三国联军攻击燕国(即北京市)。
3、公元前251年,燕王国国君姬喜认为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后,国力大伤,于是派兵欲占领赵国,实现蛇吞象目的,可惜兵力太弱,反而被廉颇大军逼临首都,被逼求降。赵军退。
4、公元前250年,燕国派兵攻占齐国,占领一城,但是该大将被人诬以谋反,落得自杀下场。
5、公元前242年,燕王国国君姬喜,见赵国廉颇客死异国,认为赵国再无良将,再起心思攻打赵国。
谁知赵国仍然十分强大,派出大将庞煖格杀燕军,俘虏2万多人,燕军撤退。
[var1]
我们来看看,在长达60多年,与燕国发生的战争少之又少,总共才五次,其他国家主动发起的战争,仅仅一次而已,其余的都是燕国发动的战争。
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中,赵国、齐国、魏国都不屑与燕国发动战争,而燕国的国君却按捺不住自已骚动的心,老是想趁火打劫。
燕国国君一直不明白,燕国就只是出了一个乐毅大将,其他的大将实力就只能排末位了。
[var1]
再看燕国的地理位置,燕国应该趁战火尚未烧到自已家门时,必须发展国内经济,增强国力,强壮兵力才对。
此外,最最重要的是,必须和南边的赵国搞好关系,赵国是燕国的一道天然屏障,犹如一道大山横亘在秦国战车面前,而赵国两次放过燕国,说明赵国有点可怜这个小弟。
一旦大山倒塌,燕王国也就被席卷一空。想不到燕国自已太贪眼前利益,犹如井底之蛙,目光短浅确实非常人可及。可想而知,有些国君的脑袋装的确实是草包。
所以我们就非常理解为什么必须和北韩、俄罗斯搞好关系了。
[va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