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是日本天皇的驸马,这种荒唐的说法怎么都有人信

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是日本天皇的驸马,这种荒唐的说法怎么都有人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392 更新时间:2024/2/7 4:53:37

摘要:李鸿章虽然因为作为清朝的全权代表签署了和日本的《马关条约》,被很多人痛骂为卖国贼。但是,没有清朝最高层的同意,李鸿章怎么可能背负千古骂名签下这个必将遗臭万年的名字?那么坊间传闻,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竟然成了日本天皇的驸马?

【本号原来关联公众号“老周的深度君事”被永久封冻,现已开新公众号“老周深度君事28”,敬请继续关注支持】

李鸿章虽然因为作为清朝的全权代表签署了和日本的《马关条约》,被很多人痛骂为卖国贼。但是,没有清朝最高层的同意,李鸿章怎么可能背负千古骂名签下这个必将遗臭万年的名字?那么坊间传闻,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竟然成了日本天皇的驸马?

《马关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屈辱的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来因为俄、法、德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2亿两白银。中国还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因此,代表清朝在条约上签字的李鸿章更是成为千夫所指,不过没有清朝最高层的同意,他是绝对不可能签这个字的,作为臣子,肯定还是要替朝廷背锅的。而且正是李鸿章的努力,将原先的3亿两赔款减少了1亿两。但这事对李鸿章刺激很大,他由此发誓,今生绝不踏上日本一步。作为陪同父亲一起参与了条约谈判签字的李经方很清楚这个过程,也很清楚李鸿章心中的悲愤,那么他又怎么可能去娶日本天皇的女儿为妻?

再说他也没有机会可以和日本天皇的女儿结识。再退一步,就算李经方想娶日本天皇的女儿,这样的政治联姻,日本方面又怎么可能同意?这明显是折辱了日本天皇,日本压根看不上清朝,就算是要联姻,至少也得是和满清的皇室子弟联姻,无论如何也不会和李鸿章联姻。

为什么李鸿章之子李经方会被讹传成“日本驸马”?在小编看来,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值一驳的伪命题,但偏偏就被当时的某些人言之凿凿的大加渲染,这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这类无根无据、近似于无厘头的荒唐说法,会如此容易的被很多人相信呢?

甲午战争期间翁同龢曾经收到了一桩言官弹劾李鸿章儿子李经方的奏折,内容是李经方在担任驻日公使期间娶了日本天皇的女儿、被日本天皇招了驸马,以此指控李经方为日本间谍,要求朝廷将其查办。面对这种没有半点根据的“指控”,身为清流魁首的翁同龢的反应是兴奋,因为在他看来这道奏折是打击李鸿章势力的绝好“武器”,至于指控的内容是否是实情,却并不在他考虑的范围之内。

翁同龢所代表的,是当时的中国范围内文化最高、享有崇高地位、最受百姓尊崇的读书人、是士子阶层,他对传闻的看法在读书人阶层中有十分普遍的代表性。自古以来,读书人一心钻研的是《四书》、《五经》等圣贤书,鲜有实地查探、取得一手资料的习惯。

即便有机会能够到实地去查探,往往也会被先入为主的主观印象所迷惑,无法得出客观的结论。像李时珍徐霞客这种较为注重实据的实用学家往往在当时的社会并非是主流,“实事求是”并不能被充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士子们所接受。

如果不喜欢实地调查仅仅是读书人的一种“坏习惯”的话,那么根据所听的传言进行筛选用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恶劣习气了。仅仅因为李经方是“日本驸马”符合翁同龢所代表的清流党打击、至少是恶心政敌的意图,翁同龢之流可以无视传言的真实性、随意使用。而读书人是在当时社会拥有话语权的阶层,所以传言经过这些人的“深加工”后展现在普通百姓的面前,出于对拥有话语权者的尊重、或者是盲从,原本只是没有真实性的传言就被扩散、被接受,成了所谓的“真理”。

所以,许多原本根本不配成为“问题”的小事,经过“读书人”的添油加醋,都成了能够当作失败原因的“大问题”。而本质上的原因则被人为的掩盖在迷雾当中。如果以这种态度去检讨我们民族的过去,就像站在哈哈镜面前,镜子里看见的虽然是自己本人,却永远也看不清自己的本质,更别奢谈什么“以史为鉴”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大清灭亡百年,没想到欧洲这个国家还穿戴清朝衣服,过清朝节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大清的被迫开放使得清朝文化传播到德国和欧洲清朝在1840年以前,基本上都是处于闭关锁国状态,那个时候的清朝皇帝十分自大,他们认为他们自己统治下的大清能够生产各种东西,根本不需要外面的国家进贡的东西,也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没有当时大清的好,抱着这种观点,他们把大清的边境的关口和沿海地区都封锁起来,不让外国

  • 清末北洋水师最辉煌时刻,炮口直接对准长崎,强迫对方必须赔款!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北洋海军炮击日本长崎,1886年北洋舰队在长崎,北洋水师最辉煌的时候

    清末北洋水师最辉煌时刻,炮口直接对准长崎,强迫对方必须赔款! 文/大国鉴史图/来源网络在清朝末年的时候,各国列强已经开始不断的对我国边境进行骚扰,包括之后太平天国运动中,外国军舰的帮助开始体现出来,很多的有识之士觉得,我国必须要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一败涂地,几乎

  • 嘉庆抄家和珅来的钱财竟然不知去向?是嘉庆自己私吞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和珅被嘉庆抄家哪一年,和珅献给嘉庆的美女说的话,嘉庆查抄了和珅为什么还那么穷

    乾隆刚去世的时候,尸骨未寒,嘉庆就开始查办和珅,抄家产。开始抄家之后,没几个小时,钦差就回宫了,根据当时的罪名记载,有二百多传珍珠手串,大珠的个数比皇帝用的还要多,宝石有数十个,大块宝石不计其数,还有金子、田地、店铺等等。但这次统计的并不是他的全部家产,在后来的记载中数字又增加了。和珅当时权力非常大

  • 东汉风云:虞诩反对弃凉州,朝歌平贼有计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是时,独叛羌未服,屡扰西陲,羌豪滇零进寇褒中。汉中太守郑勤移兵驻防。汉廷因任尚久戍无功传旨召归,令率吏民还屯长安。谒者庞参复致书邓骘,谓宜徙边郡难民,入居三辅。邓骘颇以为然,且欲弃去凉州,专戍朔方。因召公卿等会议,公卿等尚有异辞,邓骘慨然道:“譬如敝衣已破,并二为一,尚可完补;若非如此办法,恐两不可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贡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贡禹和汉元帝的关系,贡禹简介,汉朝历史完整版

    贡禹(前124—前43),字少翁,西汉琅邪(郡治今山东诸城)人。通晓儒家经学,学习和传授《齐论》、《公羊春秋》,被征为博士,任凉州刺史,因病去官。又举贤良,任河南县令。过了一年多,在工作上受到太守府官的指责,免冠认错。他说:“冠一免,安复可官也!”于是去官。元帝初即位时,征用贡禹为谏大夫,在政事上多

  • 三监是什么?为什么周武王设三监会祸及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监之乱的真实原因,武王克殷,西周三监

    周武王的分封制度中,最重要是的设三监,而这三监之设又引发了第三次战争:周公东征。经过周公的东征和再次分封之后,周朝三大制度之一的分封制才算是完成。那么,三监到底是什么呢?周武王又为什么要设立三监呢?按照字面意思理解,三监似乎是在监视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那么,周武王又在监视谁呢?当时民间有消息说,周武

  • 为啥宋戴公去救驾周幽王,宋国人究竟在想啥?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戴公和宋襄公,宋戴公陵,庄周是宋戴公后人吗

    骊山烽火台三千多年前,周幽王在此为博宠妃褒姒展颜一笑,竟采信了奸臣虢石的建言,玩起了点烽火,戏诸侯的“游戏”。周幽王想到了就做,丝毫不拖延。带着褒姒摆驾骊山行宫(骊山位于陕西临潼县境内),下令举烽。火光划破夜空,狼烟冲上云霄,烽燧接二连三,诸侯王们得知京都有变,急忙调兵遣将,赶往骊山勤王,史书记载“

  • 为何周文王有一百多个孩子,商纣王荒淫无度却只有两个?太有趣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周文王为什么背叛纣王,商纣王与妲己图片,商纣王题诗亵渎女娲

    历史,是有趣的。有趣在于它未必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眼见都不一定为实,更何况是未曾亲眼目睹呢?再有,历史是能使我们清醒的,因为当中有许多的经验教训供我们学习借鉴,错过了的,真心希望不要再犯了。而与商纣王相对应的,还有一人,则是周文王。这人是个与商纣王彻彻底底相反的君王,他清心寡欲,礼贤下士,爱国爱民,

  • 汉本承秦制,嬴政好不容易废掉的分封制,为何被刘邦再次捡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口中的嬴政,文明与征服刘邦和嬴政,刘邦分封制

    制度对于后世的影响需要时间检验。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前,分封制已经延续千年,其利弊早已凸显,政治方面,分封诸侯拥有自己的官僚机构,对天子的管制接受与否,完全依靠“家底”而言,削弱了中央集权更造成了制度不统一;在军权方面,诸侯拥有的资源极大削弱了中央军事实力;而财政方面,各领地拥有自己的人员及物资,向天子

  • 夏商周之间缺失的数百年,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直到甲骨文的出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虞夏商,夏商西周思维导图,西安太平村发现夏商巨型都城遗址

    竹书纪年之中的帝位禅让正统一点的历史之中都说从尧帝到舜帝,再从舜帝到大禹之间天子之位的传递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禅让,禅让是什么,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但清楚的人就知道这个词代表着的有多么的大公无私,真正的贤能之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掌握天下权力,然后做出有利天下的事情。这种方式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是中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