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孔子不姓孔,孟子不姓孟,先秦时代姓和氏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孔子不姓孔,孟子不姓孟,先秦时代姓和氏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88 更新时间:2023/12/8 20:11:03

[var1]

第一题:孔子姓什么?

A.孔

B.仲

C.子

D.丘

第二题:孟子姓什么?

A.孟

B.姬

C.子

D.姜

先秦时期姓和氏是分开的,姓产生于前、氏产生在后,母系社会时期子女从母而姓,姓的本意就是女人生的子女,所以最初的姓大部分都含有“女”字,比如上古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就是如此。

[var1]

氏则是姓的分支,随着母系社会没落、父系社会占据主导,一个家族不再群居一起而是散落各地,一个大的部落也逐渐分成数量不一的小部落,一代代下去,这当中有些人有了军功得到官爵和封地等赏赐,他们就以此作为自己的“氏”以区分和别人的不同,简单点说就是只有贵族才有氏,平民和奴隶是没有氏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赵国国君是嬴姓赵氏,其始祖造父是商朝名臣飞廉次子季胜之后,因征伐徐国有功,受封于赵城,这就是赵国赵氏的由来,所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无,贱者有名无氏。”

[var1]

这里有三点需要留意的是:

第一,氏只有男子才有:“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可以这么说姓是母系社会的产物,氏则是父系社会的产物。

第二,氏的来源有很多种,比如以姓为氏、以国名或封地为氏、以居住地为氏、以先人的字为氏、以官职和爵位为氏、以谥号为氏等等。

第三,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姓氏合而为一 ,此后姓即氏,氏即姓。

姓是区分氏族的特定标志符号,强调的是血缘关系,表明出自同一个女性始祖,氏则用以区分亲疏和贵贱,所谓:“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var1]

《通志-氏族略》记载:“商始祖偰,为舜之司徒,受封于商,赐姓子。”

子姓是殷商的国姓,春秋战国时期的子姓诸侯国有宋国、邶国、邓国等等,其中宋国的始封国君是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孔子的祖先是宋国第二任国君也就是微子启的弟弟微仲,微仲是孔子的十四世祖,直到六世祖孔父嘉的时候才改为孔氏,所以孔子不姓孔,而是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var1]

孟子的情况和孔子有点类似:他的祖先是鲁桓公的庶长子庆父(就是“庆父不死、鲁难不已”的那个庆父),庆父死后其子公孙敖继其位,庆父字仲孙,后人为避讳弑君之罪改称孟孙氏,后又简化为孟氏(也有说法认为孟孙是孟氏族长的特称),其中有一支从鲁国迁居到邹国,孟子就是这一支繁衍的后代。

鲁国首任国君是周公旦之子鲁文公伯禽,属于姬姓诸侯国,所以孟子也不姓孟,而是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

更多文章

  • 六十岁才有机会征战沙场,不输黄忠、廉颇,被人称为黑马军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忠战廉颇,廉颇和黄忠的关系,黄忠60岁廉颇80岁

    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既不是廉颇,也不是黄忠,他就是南宋名将毕再遇。[var1]毕再遇十八岁便出道,但是一直待在后方,直到六十岁,他才有机会征战沙场。毕再遇用兵往往不走寻常路,为我国扬名天下的兵法“三十六计”贡献了至少四则经典战例,《三国演义》中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故事,像“草船借箭”等大多源于他的奇思妙想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呼韩邪单于(1)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呼韩邪单于的生平资料,匈奴呼韩邪单于是多少岁死的,呼韩邪单于在位多少年

    [var1]呼韩邪单于(?—前31),名稽侯珊。他是公元前一世纪匈奴族的杰出人物。自公元前二至一世纪之际汉朝与匈奴多次交兵,双方在兵力、物力上遭受重大损失之后,都产生了和亲与友好的要求。当时,匈奴内部贵族之间常闹矛盾,在对汉政策上意见不一,有时欲和亲,有时又侵扰。汉对匈奴始终存有戒心,既愿和亲,又不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呼韩邪单于积极与汉和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呼和邪单于简介,呼韩,韩邪单于怎么发音

    事汉与不事汉之辩论自呼韩邪单于败于郅支单于之后,深谋远虑的左伊秩訾王劝告呼韩邪称臣事汉,向汉朝求助,他认为只有如此,匈奴才得以安定。呼韩邪与各个贵族大臣商议,都以为不可,他们说:匈奴之俗,本上气力而下服役,以马上战斗为国,故有威名于百蛮。战死,壮士所有也。今兄弟争国,不在兄则在弟,虽死犹有威名,子孙

  • 秦始皇一统六国,却始终不立皇后?到底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是不是一统六国第一人,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音乐,辽宁卫视秦始皇一统六国

    [var1][var1]秦始皇十三岁就已经继位,22岁开始已经掌握大权,按理说这九年秦始皇也该妻妾成群,正妻也应该早早地选出来了,那为何秦始皇到死也没有立后?大抵是因为秦始皇的生母赵姬的缘故,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是吕不韦买来的歌姬,后来吕不韦将已经怀孕的赵姬献给了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很喜欢赵姬

  • 商鞅为何敢于不顾权贵利益勇于变法,从这一个细节就能看出他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商鞅主要是怎么变法的,商鞅在变法前采取了什么措施,商鞅变法为何会成功

    商鞅本来姓公孙,名鞅,是卫国国君的远房后代。他年轻的时候喜欢法家的理论主张,在魏国宰相公叔痤(cuó)手下做侍从。公叔痤深知他的才干,可还没来得及把他推荐给魏王就重病不起了。有一天,魏惠王前来看望公叔痤,问道:“您万一不幸去世了,国家大事该如何处置呢?”公叔痤说:“我手下有一位侍从公孙鞅,年纪虽轻,

  • 秦王嬴政为何不爱美人只爱江山?他是否不近女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王嬴政资料,皇帝爱美人不爱江山,历史上爱美人不爱江山的皇帝

    秦王嬴政是历史上第一位建立封建专制王朝的君主,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很多的名声,比如残暴,或者是丰功伟绩,但是却很少有人说他迷恋美色不能自拔。秦王嬴政作为第一个君主,不近女色是不可能的,否则他也不可能有那么多的儿子,秦王嬴政只是爱美人,更爱江山而已。[var1]秦王嬴政的妻子和母亲曾经先后背叛过秦王嬴政,

  • 秦始皇手中没有王牌,是怎样把吕不韦拉下马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秦始皇与吕不韦的真实关系,历史上的秦始皇跟吕不韦关系好吗,秦始皇是怎么杀掉吕不韦的

    [var1][var1][var1]已经在秦国站稳脚跟、封地最大、门客过千的吕不韦是不可能轻易的把权力交出去的。而胸怀大志的秦始皇嬴政已经到了弱冠之年,不再需要仲父、太后和伯父把他当成婴儿来对待。娶老婆、任命李斯等、对赵作战,这些内外大事他都要自己做主。这个自小在赵国受尽凌辱,内心倔强的嬴政,对于阻

  • 秦始皇为何能统一六国?除了先辈积累和自身谋略,还有一群猪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始皇为啥能统一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分别是哪六国,外国人看秦始皇统一六国

    [var1]首先我们来说一下秦国的崛起。秦国的强大离不开一个人的改革,就是商鞅变法。其实秦国开始的基础条件并不好,地处西北,不如中原地区富庶。所以开始的时候秦国是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的,也是被其他六国所轻视的。[var1]所以到了秦孝公的时候,他知道只有通过变法改革,才能使得国家变得强大。正好此时商鞅

  • 为何百家争鸣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别的更厉害的哲学思想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百家争鸣时期各家思想,西方哲学思想,百家争鸣的思想潮流

    [var1]其实我国的哲学思想发展大概经历了三次,第一次是春秋战国一直到汉代,代表哲学是以儒墨法道家等诸子百家学说的百家争鸣,那时候的历史背景是社会刚刚过渡到封建社会,一个新的是时代当然要有新的哲学代表,所以百家争鸣是代表了新兴的地主阶级。后来到了汉朝,社会完全是封建社会,不存在奴隶社会了,汉代在百

  • 为什么都说秦始皇是吕不韦的儿子?隔壁黄歇偷偷笑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黄歇个人资料,秦始皇晚年提到吕不韦,黄歇最后娶了谁

    为什么说秦始皇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称皇帝的人呢?难道先前就没有人称皇帝吗?根据《史记》记载周朝之前的历史君主,多称为‘帝’。[var1]而在周取代商之后,由于姬发自贬一级,所以后人称其周武王《殷本纪》有载。之后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诸国争霸,秦王赢政一统了六国,建立了秦朝之后的嬴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