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蔺相如完璧归赵并不代表胜利,秦王的目的已经达到

蔺相如完璧归赵并不代表胜利,秦王的目的已经达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1379 更新时间:2024/2/7 8:38:22

[var1]

和氏璧是难得的美玉,被献给赵王,又被秦王惦记着。可在这战乱时期,野心勃勃的秦王真的会大费周章地去讨要一块玉?不免引人深思,这玉,怕是块敲门砖。那么接下来我们看看秦王索要和氏璧的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阴谋。

[var1]

当时的秦国正处于吞并其它国家的时期,虽然秦国是最强大的,但是在丘沙之乱后,赵的实力究竟如何无法得知,若这样贸然开战秦军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探一探赵国的底是必要的,而和氏璧刚好能做这块敲门砖。

秦王知道这玉极好,赵王必定十分喜爱,所以故意向赵王讨要,如果他殷勤地送来,就可以得知赵国的的实力不足,那么不久秦军就要向赵国进攻了;如果赵王不给,那秦就要另做攻赵的打算了。事实也印证了以上推理,赵王给了和氏璧,然后秦国不久攻打了赵国,占领了石城。

[var1]

还有一个细节,也能证明秦的目的不在和氏璧。当蔺相如拿着和氏璧要与玉具碎时,秦王又是道歉又是给蔺相如看地图划城池。可能有些人觉得这是因为秦王真正的在乎和氏璧,这应该是秦王目的仅仅只是和氏璧的体现。但我觉得事实恰恰相反,秦王不是害怕,也不是觉得和氏璧碎了可惜,而是因为他试探赵国的目的已经达成。而此时的服软却有一箭双雕的作用。

[var1]

一方面,秦已经大体知道了赵国的实力,没必要再节外生枝。如果蔺相如死在了秦国,和氏璧在秦国被毁,赵王发怒,派兵攻秦国,打秦国个措手不及可就难办了。另一方面,让蔺相如完璧归赵,赵国必定会懈怠一段时间,秦王就能在这段时间充分地做好攻打赵国的准备。事实也确实如此,赵国完全沉浸在和氏璧完整回来的喜悦中,殊不知秦国已经开始谋划攻赵了,所以才会有“拔石城”“复功赵”接连的胜利。可见秦王在政治上的探索是成功的。

[var1]

虽说蔺相如也是成功的,他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回到赵国后也是接连升官加职,他英勇的品质至今也被人们赞扬着,但他的成功是作为一个使者的个人成功,而不是赵国的胜利。所以个人认为,和氏璧在秦王的眼里不仅仅是一块难得的美玉,还是秦用来猜测赵国实力的工具。

[var1]

在这里可以看出秦王才智过人,仅用一块玉就看出来了赵国的底子,在面对蔺相如时更能放下一国之君的架子假装屈服,迷惑赵国,拖延时间。有这样优秀的领导者,秦国在将来统一六国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虽然秦国统一天下不是秦昭襄王一人之功,但却是他采用了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策略,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也是他任用白起为将大胜四方,俘虏了周赧王,结束了周朝八百年统治。所以说秦昭襄王对秦统一天下的贡献不比秦始皇嬴政少。

更多文章

  • 负荆请罪中的廉颇与蔺相如最终结局如何?课本上没告诉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负荆请罪时廉颇和蔺相如会说什么,负荆请罪中蔺相如为什么避让廉颇,负荆请罪后廉颇和蔺相如都怎样了

    [var1]后来,秦军在赵国的长平发动了一场战役。秦军虽一时赢取,但是两军对峙后,秦军的粮食问题是一大问题。当时的国王赵孝成王并不看好廉颇,认为廉颇与秦军对峙就是软弱,要换成赵括进攻。蔺相如也积极劝赵孝成王,结果因为不听两人的劝说,最终导致了赵军40万兵力被坑杀。扣来,听从廉颇意见后,再次抵抗住了秦

  • 先秦时代的三大商业奇才,吕不韦最会投资,一人是孔子得意门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奇人吕不韦,先秦诸子对孔子的评价,吕不韦经商事迹

    一、子贡[var1]生意场上推崇“端木遗风”,指的是做生意要讲究端木赐留下的诚信经商的品质。端木赐就是子贡,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子贡不仅在学业上有所成,还当过鲁国和卫国的国相。而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他在生意场上的成就,司马迁认为子贡擅长根据市场行情的变化来做买卖,所以才能成为巨富。后世对

  • 秦,赵两国长平之战的背后:阴谋与诡计下的可怕人心!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赵长平之战到底死了多少人,秦赵长平,秦赵长平大战全集

    历史上,秦国在当时的由一个边陲小国,到成为春秋五霸,到在始皇嬴政手中一统中国天下,可以说是形势使然,也可以说是局势与战势发展的必然。[var1]秦国,从秦襄公封赐诸候国,到秦穆公采用商鞅变法成为一方强国,到始皇嬴政一统天下,即有社会局势的促成,但更多的是人心诡计的牵针引线,暗中无声影响。[var1]

  • 战国时期,强大的齐国最后为什么变成了弱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战国时期的齐国有多强,风云战国之齐国,战国时期的齐国属于今天哪里

    [var1]这是因为齐国掉入“资源陷阱”的必然结果,所有的优势反而变成了衰败的种子。齐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三面环水,一面环山,这安全系数,没有海陆空三军打不进去,所以疏于边防,军队集中在各大城市,当时的都城临淄就有常备军二十一万。[var1]管仲为相之后,就狠抓经济,士农工商业蓬勃发展,经济水平傲视

  • 秦军能击破马其顿方阵?和战国流行的秦军,2者谁战胜机率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国大战秦军谁厉害,秦军怎么打败赵军的,历史上谁打败秦军

    [var1]如果遇到秦军,就只能被动挨打,因为秦军的攻击力超强,马其顿方阵,虽然有铠甲,但是当时的技术水平做出的铠甲非常沉重,士兵穿上必然就不够灵活。他们在对付当时的欧洲,中亚,印度军队时,或许能够致胜,但一旦遇到秦军,就势必会遭遇到很多问题。[var1]任何漫长的铺垫之后,都有伟大的表白。以上说了

  • 孔子不姓孔,孟子不姓孟,先秦时代姓和氏到底有何不同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孔子姓孔吗孟子姓孟吗,孟子的孟,姓孟的去孟子庙收费吗

    [var1]第一题:孔子姓什么?A.孔B.仲C.子D.丘第二题:孟子姓什么?A.孟B.姬C.子D.姜先秦时期姓和氏是分开的,姓产生于前、氏产生在后,母系社会时期子女从母而姓,姓的本意就是女人生的子女,所以最初的姓大部分都含有“女”字,比如上古八大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就是如此。[var1]氏则

  • 六十岁才有机会征战沙场,不输黄忠、廉颇,被人称为黑马军神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黄忠战廉颇,廉颇和黄忠的关系,黄忠60岁廉颇80岁

    但今天我们要讲的既不是廉颇,也不是黄忠,他就是南宋名将毕再遇。[var1]毕再遇十八岁便出道,但是一直待在后方,直到六十岁,他才有机会征战沙场。毕再遇用兵往往不走寻常路,为我国扬名天下的兵法“三十六计”贡献了至少四则经典战例,《三国演义》中发生在诸葛亮身上的故事,像“草船借箭”等大多源于他的奇思妙想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呼韩邪单于(1)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呼韩邪单于的生平资料,匈奴呼韩邪单于是多少岁死的,呼韩邪单于在位多少年

    [var1]呼韩邪单于(?—前31),名稽侯珊。他是公元前一世纪匈奴族的杰出人物。自公元前二至一世纪之际汉朝与匈奴多次交兵,双方在兵力、物力上遭受重大损失之后,都产生了和亲与友好的要求。当时,匈奴内部贵族之间常闹矛盾,在对汉政策上意见不一,有时欲和亲,有时又侵扰。汉对匈奴始终存有戒心,既愿和亲,又不

  • 历史上真实的汉朝-呼韩邪单于积极与汉和好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呼和邪单于简介,呼韩,韩邪单于怎么发音

    事汉与不事汉之辩论自呼韩邪单于败于郅支单于之后,深谋远虑的左伊秩訾王劝告呼韩邪称臣事汉,向汉朝求助,他认为只有如此,匈奴才得以安定。呼韩邪与各个贵族大臣商议,都以为不可,他们说:匈奴之俗,本上气力而下服役,以马上战斗为国,故有威名于百蛮。战死,壮士所有也。今兄弟争国,不在兄则在弟,虽死犹有威名,子孙

  • 秦始皇一统六国,却始终不立皇后?到底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是不是一统六国第一人,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音乐,辽宁卫视秦始皇一统六国

    [var1][var1]秦始皇十三岁就已经继位,22岁开始已经掌握大权,按理说这九年秦始皇也该妻妾成群,正妻也应该早早地选出来了,那为何秦始皇到死也没有立后?大抵是因为秦始皇的生母赵姬的缘故,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的生母赵姬是吕不韦买来的歌姬,后来吕不韦将已经怀孕的赵姬献给了秦庄襄王,秦庄襄王很喜欢赵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