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屠川60万的张献忠征战江南,却碰上了武林第一高手,三省保全

屠川60万的张献忠征战江南,却碰上了武林第一高手,三省保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68 更新时间:2024/2/5 15:41:36

张献忠入四川,尸骨遍野,虽然夸大其词,更多部分是跟清军的战斗导致的,但是入川的原因却是下江南的失利,在安徽的受挫,才转战西南。

——徽脸文化

彭孙贻《平寇志》记载崇祯八年张献忠焚毁安徽凤阳,“士民被杀者数万,刨孕妇,注婴儿于槊,焚公私庐舍2650余间”。

第二年张献忠攻克安徽和州,“......有缚人去淫其妻杀之者;有趋人父淫其女而杀之者;有裸孕妇共卜腹中婴儿男女刨验以为戏者;有以大锅沸油掷婴孩于内观其跳跃啼好以为乐者……所虏子女万千,临行不能多带,尽杀儿趋,暴残恒古未有。”

对明末的安徽来说,张献忠是一场灾难。

清朝文人以张献忠屠川60万掩盖自己的罪行,但是张献忠却也无法摆脱嗜杀的罪行。

最终张献忠远走西南,避开中原和江南的原因就是作为农民军却受到安徽人民的抵抗。

而这场仗,又不得不说到以为民间武术家,军旅武术家石电。

张献忠缘何下安徽

张献忠是陕北人,也是明末小冰河灾难的受害最严重的地区农民,为生活所迫,最终举旗造反。

崇祯七年,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军队伍,明朝紧急任命洪承畴为新任兵部尚书,负责全力征剿义军。

别看洪承畴打清朝不行,打起农民军来还是真有两下子,义军队伍节节败退,最后被迫撤离关中老根据地,进入中原。

各路义军首领为了摆脱不利形势,协调各支队伍的行动,共同对抗明军,于当年十一月在河南荥阳聚会,史称荥阳之会

说白了,这是各路农民军联合大会,不如说是分赃大会,以李自成曹操等实力派的集合,张献忠这样的小军阀并没有什么油水捞。

最终张献忠无奈之下,将中原之地让了出来,从河南向江南进发。

对张献忠来说,这也是明智之举,江南富庶。而且可以避开朝廷主力。

荥阳之会后,各路义军分兵作战,经略各地。张献忠的队伍浩浩荡荡杀进安徽。

崇祯八年的正月十五,大雾弥天,张献忠突然出现在凤阳城下,指挥大军攻城。

守将朱国相急忙指挥抵抗,结果城中早已混进了大量卧底,乘乱打开城门,凤阳沦陷。

张献忠得意洋洋在城头上竖起“古元真龙皇帝”的大旗,又一把火烧了朱元璋的祖陵,这才扬长而去。

明末第一武术家守安徽

离开凤阳后,张献忠迅速转战庐州、舒城等地,最后直扑庐江府,一时江南震动,两淮危急。

此时在凤阳跟和城的事情,也让江淮地区的人民心惊胆战。

如果不予抵抗,张献忠攻下安徽,必定饿殍遍野,比起被朝廷压榨,总还能有一条命。

对于腐朽的朝廷军队来说,也是如此,抵抗,有可能活着,逃走,必备朝廷追责。

明朝应天巡抚张国维,急忙调离队伍前去围追堵截,苏州卫指挥使包文达也带本部兵马参加会战。

临行之前,巡抚张国维考虑江南兵羸弱,恐怕不敌张献忠的虎狼之师,特意命人去请一个人前来助战。

此人就是名震江湖的明朝武林第一高手石电。

此时的石电已经是67岁的高龄,本着身体的原因,石电拒绝了。

但张国维实在无信心,包文达只好以朝廷公文的方式逼迫石电出征。

石电,字敬岩,江苏常熟人氏。

祖上是元朝军旅世家,他自小喜好习武,遍访名师,勤学苦练,最终练成一身过硬的功夫。

他尤其善用双刀和长枪,枪法并独创“石家枪法”,一直到清代都赫赫有名。

程冲斗是石电同门师兄弟刘云峰之徒,说到石电的长刀出神入化:“击刺时,虽山崩潮激,未足喻其勇也;烈风迅雷,未足喻其捷也;积水层冰,未足喻其严且整也”

他曾长期担任明军的武术教习,并直接上阵打仗,所以他的功夫与明朝普通武术家迥然不同,招式路数皆立足实战,攻击力和杀伤力极强,后人称他为军旅武术家。

万历三十九年曾应募从征两江黑苗,披重铠先登,挥三尺铁入万众中,所向披靡,破同安诸寨,积功升至参将。

这样的人参战,顿时让军民的士气顿时提高,备战张献忠,死守南直隶,成了所有人的精神凝聚点。

宿松一战,张献忠放弃安徽入四川

崇祯八年,张献忠围桐城。包文达受命驰援。

石电也在军中,还带着徒弟一起出征。

这次救援,本就准备仓促,石电手中只有一柄自带的长枪,又把自己身上的盔甲套在徒弟身上。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张献忠人多势众,裹挟一众流民,在宿松做了埋伏。

双方激烈拼杀,明军不敌张献忠部,指挥使包文达也被俘杀。

最高将领死亡,石电亲自上阵,指挥军队反击。

石电面对凶悍的义军,毫无惧色,枪锋所指,舞动如飞,义军如雨打落叶纷纷被刺落马下。

他的弟子赵英被敌军活捉,他舍命救出。

张献忠军人多势众,一层倒下又围一层,石电自早上战至午时,战马被砍死,长枪在激烈拼杀中折断。

马毙步斗时,曾仰天叹曰:“使吾得长刀一,贼不足尽耳。”

他下马步战,手舞短刀,人不敢近。

有人报知张献忠,张献忠大怒,传令射死。

卒以器械不利,没于军中。

石电临行时,未能领到盔甲,此时吃了大亏。

义军远远围定石电,乱箭齐发,可怜石电一世英雄,身中最后死在张献忠手下。

后来百姓去给他收尸,看见他身中数十箭,血流遍体,脑袋也被砍落在地。

但安徽百姓感激他的忠义,自发给他建了祠堂。至今在宿松和桐城仍有。

但是这一战,张献忠损失惨重,以至于元气大伤。

面对愈演愈烈地安徽军民的反抗,张献忠最终决定放弃安徽,从此转向西南。

最终入主四川,在那里建立了大西政权。

更多文章

  • 吴三桂:反叛李自成是预谋,归顺大清却是巧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自成与吴三桂,陈圆圆喜欢吴三桂还是李自成,李自成吴三桂谁投靠清朝了

    难道真的像世人所说的那样,他背叛李自成的原因只是因为陈圆圆这个红颜知己吗?会不会还有其它一些让他背叛的原因呢?他决定背叛李自成的同时,是不是就已经决定归顺大清了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当时发生了什么吧。李自成进京,打其亲父,抢其爱妾其实在得知李自成进京后,吴三桂权衡了轻重,本来是打算归顺李自成的

  • 北宋一将军战前拜神祈福,做出一奇怪行为,立刻让将士们欢呼雀跃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北宋朝哪位将军守边防,塞北三朝之北宋,北宋小官人的幸福生活

    皇祐年间,两广地区的侬智高起兵造反,占领了南方不少的地区。狄青知晓后,主动请缨,向仁宗皇帝放出豪言壮语。仁宗深受感动,命狄青前去平定战乱。狄青到前线之后,发现之前作战的主将因轻敌而战败阵亡,造成军心不稳,士气衰弱,如何振奋将士的士气成了最主要问题。这时,狄青发现南方有祭拜鬼神的习俗,便想出一个计策,

  • 朱元璋的治国才能,出个计谋解便解决一难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的治国方案,赵敏看破朱元璋的计谋,朱元璋打天下的34位功臣

    那么朱元璋有什么治国才能呢?说出来你别不信,朱元璋的脑子还不是一般的好使,可能他一步步从最底层爬上来,所以他就深谙人心该如何掌握。比如说朱元璋当时修建的明长城,到现在依然屹立不倒,每年的夏天南京无论下多大的暴雨,都没有积水。为何南京的城墙能够如此坚固,朱元璋在修建南京城的时候就考虑到了怎么才能使城墙

  • 元朝共有15位皇帝,千年以来,为何一处皇帝陵都没有发现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墓中无尽财宝肯定会引来别人的觊觎,唐朝的帝王陵除却武则天的乾陵全部被盗,而且都是五代十国的温韬一人所为,足可以见到盗墓贼对帝王陵的破坏有多大。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元朝一共15位皇帝,按道理来说就有15座帝王陵,可是经过1000多年来,却没有一座帝王陵被发现,即便现在考古学家动用各种手段仍然是一无所获。

  • 岳飞曾下令杀40个逃兵,心软留下一人,此人成为世界闻名的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岳飞满门抄斩死了多少人,岳飞一生亲手杀了多少人,哪四位人把岳飞害死的

    不仅岳家军的将军岳飞是名将,其手下多数军官也同样如此。因此整个岳家军沿用着非常严格的军事纪律,绝不会因为任何人任何问题就产生区别待遇,在随后的南宋抗金期间,不少出名的将领都是从岳家军中分散出来的精英,由此可以看出岳家军的实力远非常规军队所能比拟。早前岳飞曾下令杀掉过四十个逃兵,但却因为心软留下了一名

  • 朱元璋把父母遗体遗弃在山中,可谁会想到这是龙窝?不久当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父母葬在龙窝,朱元璋守护马皇后遗体,朱元璋的父母竟然安葬在龙脉之地

    关于朱元璋家里的风水有这个说法,在朱元璋还没有做皇帝的时候,朱元璋家里比较贫困,父母死了以后却没有钱买棺材,没有办法,朱元璋只好背着自己的父母,扛到一座山上安葬,刚把父母安葬好,忽然天下暴雨,并且很快遇上山洪暴发。朱元璋的父母刚安葬好的坟墓被山洪冲了下去,雨停了以后,就四处寻找父母的遗体,不久在一个

  • 明朝最后的雄军:戚家军不要赏赐,只求与八旗决一死战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戚家军最后一战完整版,3000戚家军vs7万清军,戚家军的真实照片

    戚继光的本领可不只会掌管军纪,在布阵方面也是数一数二。戚继光在浙江抗倭时,根据当地的地形研究出一种名为“鸳鸯阵”的新阵法,十二人一支小队,长枪短兵相互结合,在战场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外,戚家军还普遍配备了先进的火炮。正因如此,戚家军自建立以来,南征北战,少有败绩。1588年,戚继光病逝。在他死后,

  • 明朝不许王爷进京,清朝却不许王爷出京,哪种做法比较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明朝可以随意进京吗,明朝皇帝自德安府进京,明朝妃子家人进京住哪里

    每个朝代的皇帝性格各有不同,加上朝代的制度不同,解决的办法也各不相同:在秦朝时期,新皇帝上任后,便对自己的兄弟姐妹大开杀戒,等全部清理完了,天下便是他自己的啦。明朝时期的朱元璋,就是在任以后,大杀之前的功臣,以确保自己的儿子能掌握江山。可朱元璋自己也有十几个儿子,他是如何处理的呢?当时他规定,只有嫡

  • 宋真宗所到之处,蝗虫相继自杀,是真龙气息还是因为其它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宋真宗政治事件,宋真宗赵恒的皇后刘娥,宋真宗和宋仁宗哪个功劳大

    北宋皇帝也是如此,在1016年的时候,北宋遭受了一次非常巨大的蝗虫灾害,众多地方的庄稼都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其实这也是非常自然的天灾的一种,但是宋真宗刚好是修道迷信,认为神仙会来解救天下的。这时候一些谄媚的官员就想到了一个讨好皇帝陛下的方法,私下对蝗虫进行灭杀的同时,还给宋真宗上言说蝗虫因为皇帝的真龙

  • 朱元璋为孙子留下了两个锦囊,朱棣看后冒下冷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临死前见朱棣,朱棣梦见朱元璋大喊爹饶了我,朱元璋和朱棣培养孙子

    不过后来,在明朝建立的时候,朱元璋大肆杀功臣,完全不顾及当年的兄弟情义。不过朱元璋也是没有办法,当初明朝刚刚建立,为了国家的稳定,不得不杀掉手中握有军权的大臣,朱元璋的心狠手辣不仅仅表现在这个上面,就连他的儿子也不放过。朱元璋一开始比较喜欢自己的儿子朱标,朱标是朱元璋的长子,也是当朝的太子,如果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