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若是此人不死,李渊父子并无机会建立大唐,但天下依然姓“李”

若是此人不死,李渊父子并无机会建立大唐,但天下依然姓“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782 更新时间:2023/12/18 2:19:45

隋朝末年唐朝初代,到处都发生起义,只因杨广这个人好大喜功,暴戾待政,搞得民不聊生,于是各路起义军纷纷揭竿而起,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有瓦岗寨,此队伍中很多有名的人物都加入进去,因此也名声大噪,比如王伯当单雄信、徐世绩等人都纷纷加入。但不久后,瓦岗寨内部出现矛盾,加上朝廷的围剿以及各方派的追杀,瓦岗寨很快就败落,最后解散。

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性的人物,那就是李密。李密被朝廷的人追杀,便去投靠翟让,李密劝服翟让,并且给他出谋划策让翟让称王,还为他招收各路英雄好汉,壮大瓦岗军,这让翟让对其很是信服,不久后翟让便将权力都下放给李密,导致翟让的兄长及部分人很是不满,便为权力而发生内讧。

内讧使得瓦岗寨走向灭亡,权利成为导火线,对于李密来说,翟让是对他有恩的。但翟让广阔的胸怀并没有给自己带来“好处”,反而让瓦岗寨军心涣散,从此也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

先来说说李密,李密出生在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在朝中当过官,而自己也担任大都督一职,他本人非常聪明,又熟知兵书,喜欢出谋划策。隋朝在暴戾的统治下,几乎已是一个将近灭亡的国家,而李密又想忠心报国,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便想要造反,对洛阳发起进攻。

攻打洛阳失败后,他不得不去投奔翟让,李密心思并不坏,他投靠翟让后,帮助翟让不少,正因有他的谋略,瓦岗军没少打胜仗。李密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明显他的能力让他出现功高盖主的意思,在寨里也有一定的威严。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一定的对与错,李密的聪明才智让翟让大为赏识,并且心胸宽广的翟让从来也不计较这些。

但翟让的兄弟却不这么想,他的哥哥曜宏时常劝导他,让翟让收回权力,千万不要让李密抢夺去,怕就怕李密的功劳越大越容易谋反。可实际上二人的关系非常,翟让并没有这么多的心眼,李密能力很强,常打胜仗,把权力交给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翟让为人老实,但他身边的人却一个劲地说李密的坏话,说他心眼多,迟早会造反的。

这些话传到李密的耳朵里,李密是一个聪明人,他们这样挑理说自己小人,没不是也会被挑出个几分来。自己在外边辛辛苦苦的带兵打仗,却遭来后方这样的嫌弃,李密本忠心耿耿,从不枉费翟让的信任,也从来都没有想过夺权篡位,反而是翟让的身边人,时常说自己坏话。

翟让常常劝李密不要多想,不必为外界的闲言碎语让自己烦心,可外面的闲言碎语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这让李密十分烦恼,就算自己无罪,也被拟了一个有罪的标签。其实他们是认为李密有谋略有胆量,不好控制,仅能控制老实的翟让,李密当权会影响自己的财富之路。

李密觉得自己再也不能处在这个被动的局面,他要铲除这些对他有威胁的人,李密决定杀死宽厚待人的翟让。毕竟这些人天天在曜让的耳根子旁边念叨,难保不齐翟让会被说服,那么自己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于是李密布下鸿门宴,将翟让杀死,从那以后李密仿佛变了一个人,变得冷血无情,从开始与士兵称兄道弟到毫无人情味可言。

这一切究竟是怪谁呢?因瓦岗寨内也因二人发生改变,士兵对于李密的冷酷无情很是寒心,便不在听令于他,得不到士兵的支持,李密最终也走向失败。如果不是那些人的污言秽语,可能瓦岗军不会走到灭亡的地步,他们也许会成为新朝代的主人,如果李密没有杀掉曜让,更或许他们两人会团结一致,一起对抗敌人。

这一切的阴差阳错导致所有的结局都发生改变,若是瓦岗军还在,李渊父子不可能夺得天下,唐朝也许不会存在。在大业的14年里,李密带着几十万大军攻打金镛城,但宇文化挟持隋炀帝并杀害,尔后率领数十万将士攻打李密,李密被前后夹击,不得不放弃洛阳再次出逃。

后来他投靠李渊,为李渊率兵打仗,再次叛逃,被唐军两面夹击受到攻击,导致全军覆灭,自己也死于战场,他死的时候年仅37岁。

参考资料:

《新唐书·列传第九》

《隋书·列传第三十五》

更多文章

  • 杨贵妃究竟长什么样?流传的几张画像都不一样,哪个是你心目中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贵妃画像的照片,妖猫传最后杨贵妃画像,家里挂杨贵妃画像好么

    这是根据很多的历史记载和古籍之中的描述,还原的一张杨贵妃画像,而画像中的杨贵妃脸上看起来十分的圆润,身形也十分的优美,整个人都非常复合唐朝人的审美。而且在很多的现代人看来,这就是真实的杨贵妃,也是很多人心中的杨贵妃形象。 这个是著名的《太真上马图》,传说中这是五代南唐的时候的周文炬所画的,之后一

  • 杨广孙子的临终遗言,竟日后成为千古名言,透露出帝王之家的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广的最后遗言,杨广老婆全部图片,杨广张丽华最后吻戏

    本文原创发表于百家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隋朝是历史上的存在时间较短的朝代,仅仅存在了38年,但是这个王朝集聚了无数个成就。首先在经历过魏晋南北朝无休止的战乱后,隋朝是第三个大一统的王朝。隋朝的建立者杨坚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励精图治,终生节俭。开创了一代盛世。其子杨广是一位比较富有争议的皇帝,他在史

  • 李白诗才无双,官场上却浅尝辄止,野路子出身对李白前途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李白官场失意的事迹,李白在官场时写的诗歌,李白官场沉浮

    可惜天不遂人愿,虽然有着理想抱负,但与其他诗人一样,李白的政治之路并不顺利,前前后后也不过在朝廷当了两年文官,还是整日跟在玄宗屁股后面为其写诗作乐。 综合时代之因,可以考究的是李白在政治领域不受重视的原因有很多,当然这也和他自身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 一、科举考试成所有问题之根源1.科举考试:唐朝选官

  • 李白向女子求欢,却遭到拒绝!于是写了一首很酸的诗,流传百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白被拒绝写的诗,李白和韩信接吻图片,李白2017诡异事件

    说道唐朝的诗人里面,最出名的就是李白了,而李白也是有着诗圣的称号。其实笔者也是非常喜欢李白的,因为李白的诗是非常的大气,而且有时候让人感觉到很狂,不知道大家读李白的诗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受。李白是一个胸怀非常宽广的人,经常写一些山水,写关于理想和抱负的诗歌,而李白写关于感情的诗歌很少的,而今天就来给

  • 李白写过的最狂的一首诗,读完让人拍案叫绝,几千年都没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李白最狂的三首诗,让李白哭晕在厕所的古诗,李白之天火燎原

    比如说唐朝是唐诗,宋朝有名的是宋词,比如说李清照等诗人,而元朝则是发展成了元曲。不过要说到大家最熟悉的,估计还是唐诗,而唐诗背起来也是比较好背,因为比较的简单、要说到唐朝最有名的诗人,估计很多人会提到是李白,而李白的一些诗词也是被大家所铭记,比如说,《静夜思》,《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等。而今

  • 吐蕃攻打强大唐朝二百年,为何放着弱小印度不打?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吐蕃为什么能打赢唐朝,唐朝吐蕃是现在中国的什么地方,吐蕃与唐朝联军击败过吐蕃吗

    吐蕃和唐朝可以说是共同成长的兄弟,都建立于公元618年,吐蕃成就的霸业是青藏高原历史上少有的,对当地产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比如今天所说的西藏就来源于英语中的吐蕃。青藏高原上一直都存在着统治势力,在松赞干布执政之前,都是各自为政的,并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统一政权。占据地盘的大小以及稳定与否的外部环境,对王

  • 唐玄宗赏赐婴儿五品官,婴儿父亲反口问:为什么不是三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玉环与唐玄宗共泡温泉,唐玄宗晚年怀念张九龄,神魂颠倒唐玄宗

    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名叫王毛仲。王毛仲父亲因为犯罪所以全家被牵连,惩罚方式是将全家都给官府当奴才,这就是王毛仲的童年生活。然而幸运的是,王毛仲遇到的人是失意的李隆基,这是改变他一生的大事。唐朝是给世界留下深刻印象的王朝,唐朝以她独特的开放包容让世界敬佩,在唐朝也出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女皇武

  • 狄仁杰的“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是多大的一个官?为何会人人忌惮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狄仁杰是几品平章,狄仁杰凤阁鸾台是什么意思,狄仁杰凤阁鸾台亮身份视频

    一提起狄仁杰,大家对他的印象大概就是那一句“元芳,你怎么看?”狄仁杰在唐朝担任了一个小小的官职,但是他将自己的小官职干得很出色。自从《神探狄仁杰》出现在大众的视线中,狄仁杰这一人物也就算是彻底地火了起来。随之火起来的,还有狄仁杰在电视剧中的梗,比如狄仁杰在破案的时候经常说的:元芳,你怎么看?而在剧中

  • 玄武门兵变,李世民第一目标不是李建成,上演无间道后登基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李建成全过程,玄武门李建成经典语录,李世民为什么搞玄武门兵变

    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发现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己不得不承认秦王李世民的合法地位,然后通过禅让的方式将皇位传给李世民,也就是唐太宗。有位叫司马光的大学问家,他在《资治通鉴》里面非常详细地重述了当年在玄武门发生的故事,李世民的目标从来就不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而是唐朝最高统治者李渊。秦王李世民并不是

  • 此人用铁锅惩罚叛徒,方式独特,暴行超过纣王和杨广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纣王不杀闻太师杨广不杀靠山王,纣王打飞叛徒,秦始皇杨广纣王被抹黑

    此人就是成吉思汗的结拜弟兄札木合。成吉思汗和札木合分裂后,两人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战争。但最终以成吉思汗的胜利,札木合的失败而宣告结束。其实,在成吉思汗还没有形成气候的时候,他也只能隐藏在札木合的部落里,做一个小跟班,但成吉思汗十分有心计,与札木合在一起放牧的日子里,并不是每天赶着牛羊,骑着马,拿着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