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都说杨广是一代圣君,隋朝亡于门阀内斗,可谁又记得虐民的下场呢

都说杨广是一代圣君,隋朝亡于门阀内斗,可谁又记得虐民的下场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984 更新时间:2024/1/24 5:24:07

无数人将杨广看成了寒门崛起的代言人,代表着寒门子弟严厉打击世家大族的利益,最后因为接二连三的失败身死国灭,成为天下的笑柄。

隋朝灭亡之后,天下这头麋鹿在争夺之中落入到了太原李渊的手中,人们对此如是评价说这是世家大族共同推举了李渊作为代言人。

所以唐朝是一个世家门阀建立起来的朝代,而此前死去的杨广则是一个为寒门争取利益失败的圣君,那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嘛?隋朝百姓和这种主流看法是否一致呢?

杨广虐民的所作所为

说杨广是寒门子弟利益的代表,打击世家大族的利益。拿杨广的所作所为之中应该就可以体现的很清楚了。

从史书之中很难看出杨广的行动之中是在不遗余力的打击世家大族。打击这些世家大族是偶尔为之的事情,但从继位以来“滥用民力,虐民致死”的事情却成为了常态化。

第一次征伐高句丽的时候还是611年,杨广下达圣旨说让幽州总督元弘嗣负责制造300艘大船用来从海路出兵讨伐高句丽。

造船没有错,幽州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一带,从海路出发也就是从渤海湾出发,高句丽都城位于平壤,从渤海出兵水师登陆作战,配合陆军双向攻击,这个战略计划也是无比正确的,那杨广错在了哪里呢?

事实上杨广错就错在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而不遗余力。为了制造船只下达严酷的命令不把船工百姓当人。就算是牛马耕田也需要休息时间才行,可这几十万活生生的船工百姓却没有休息时间。

命令是元弘嗣颁布的,但却直接请示了杨广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很难想象几十万船工因为皇帝的权威而不得不24小时工作,还是站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之中工作。

最后的结果就是这些船工仅仅在吃饭和解手的时候可以上陆地休息一会儿,几个月下来腰部以下都身体都长了“蛆虫”,当代年轻人连压榨劳动力的996制度和007都忍受不了,更不用说杨广这种不休息的造船了。后面造结束之后几十万船工死掉的人有接近三分之一。

对运输粮食的虐民行为

正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充足的粮草和物资是打仗的前提,之后才是训练有素的士兵。那个时代经过隋文帝和北周的积累,大隋不缺少训练有素的士兵,但如何从千里之外的中原将粮食运输到辽东去,却成为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运输粮食本来很正常,千里之外的距离也让人还好。真正头痛的是皇帝杨广他迫切的心情。本来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做完的事情,但杨广的圣旨之中却要求你几十天就做完。

地方的官员面对圣旨不能不执行,那个时候都隋朝还是盛世,远远没有到后面天下大乱,圣旨无人理睬的地步。这些官员当然不会损害自己的利益,所以这种负担自然而然发就加在了基层百姓的身上。

隋朝从开国时候形成了一个做法,就是在准备灭国大战的时候一定要就地筹备粮草,营建可以供几十万大军人吃马嚼几个月的粮食。

所以隋文帝以来全国战略要地从郡城到县城都有粮食仓库,最有名的就是“洛阳仓”和“黎阳仓”,经过隋文帝和杨广两人三十年的积累,这两个仓库之中的粮食可以供百万大军食用几十年都没有问题。

以至于到了唐朝贞观年间都还在吃隋朝留下来的粮食。杨广这个时候下令运输粮食去涿郡,从江淮之间调动了几十万的百姓不分昼夜的运输粮食,或走运河而北上,或走陆路到前戏。

那个时候不分白天黑夜,只是见到这些运粮百姓奔走在道路之中,也是完全没有休息时间,督工的官员像是对待畜牲一样,看到稍有偷懒就是殴打惩罚,吃的又差。

没有不同人之间的三班倒休息,你一个人就要执行两班倒,而且是要到运粮任务完成之后。这样持续了好几十天,最后死去的运粮百姓尸体都填满了道路两边的沟壑。史书之中说“死者十三四,枕籍道路,臭不可言,天下骚然”。

对待士家大族的态度

征讨高句丽,解除对中原王朝的威胁,保障整个华夏农耕民族的长治久安。杨广的这一战略决策上上没有问题的,从他死后的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都在这条道路上一路长虹。

可问题就在于杨广心太急,虐民如斯,还搞双标。不把忠诚可靠的百姓当人用,对士家大族却是出奇的好。

611年大业的某一天,杨广因为高兴乘坐龙船从江都出发到涿郡巡游。这条路线就是从今天的扬州到北京一带,沿途之中的杨广就像是一个散财童子一样,一路玩一路赏赐士家子弟做官,这一趟下来赏赐了3000多人做官。

隋朝的平头百姓连饭都吃不饱,出门见客可能都没有一件好的衣裳裤子。每年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丰收的时候多收了几十斤麦子,皇帝老儿少搞点让大家丢掉性命的事情就已经知足了。

做官是很多百姓想都不敢去想的事情,那不是百里挑一,说是万中无一也不为过。但就是这些平头百姓做梦都不敢去想的事情,到了士族子弟手中却是唾手可得。

这些士族子弟一没有军事上的战功,二没有治理地方上的政绩,三没有博学多才,为国出力的拳拳之心。凭什么就一下子都做官了?难道就凭身上的“士族身份”,还是说皇帝杨广对他们太好,拿国家官位当游戏呢?

不至于此,杨广还让陪同自己巡游的官员九品及以上的人每个人事后可以领取一套官府赏赐的房子。

魏晋以来,中央王朝选拔人才历来都是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九品官员依旧是最低的了,到今天可能就是一个刚刚考上公务员的级别,低微如此。可古道热肠的皇帝杨广还是给每人赏赐了一套房子,这就相当于今天的大学生考上了公务员就有一套房子。

皇帝杨广让百姓不休息的工作,死掉了几十万人没见到赔偿金,也没见到分一间两间茅草房,但这些没有丝毫功劳,甚至专门迎合皇帝喜好做事的官员随手就得到了一套高级住宅,你就说离不离谱?

纵容卖国大盗

宇文化及是隋朝过渡到唐朝的一个重要人物,因为他掌握扬州兵权,在最后的关头发动了兵变处死了杨广,这才使得隋朝得以结束,如果杨广不死的话,不知道隋朝的乱世究竟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去。

宇文化及是一个既无才华又无品德的破皮无赖,但到隋朝最后的时间之中却成为了军中的一把手。这只是因为他是出生于世家大族,他的家族是北周皇族,父亲宇文述靠着杀光了北周宇文皇族才给隋文帝杨坚表了忠心。

杨广做皇子的时候,也是宇文述在背后支持杨广,不断地位他提供钱财让他结交朝廷之中的文武大臣,可以说杨广能够做皇帝,宇文述功不可没,即使到了后面杨广杀功臣杨素、高颖、贺若弼的时候,宇文述也是一点事情都没有。

无可否认的是杨广的确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君王,但这股情义却是用错了地方,私人之间的情义竟然超越了国家利益。宇文化及半点功劳都没有就做到了从四品的太仆少卿。后面607年杨广巡视北方,发现了宇文化及暗中与突厥人来往。

宇文化及走私中原大地之中的铁器到突厥,换来了大笔的钱财。这种走私铁器到敌国的行为和通敌叛国是一样的。而且宇文化及还是朝廷之中的高官,性质更是恶劣到了极点。可是杨广的做法却是让大家寒心,不仅没有处死宇文化及,就连像样一点的惩罚的欧没有。

放了之后没过几个月就升级为了三品的右屯卫大将军,统领朝廷天子六军之中的中军。这种做法已经让很多人看清楚了杨广赏罚不明的真面目,很多人看到乱世即将来临。最后杨广的下场是什么呢?被自己最信任的宇文化及造反杀死。

对外族大方强充门面

圣人可汗的名号是隋文帝的,杨广没有成功继承,但他却继承了好大喜功的心性。612年征伐高句丽的时候想让突厥处罗可汗跟随圣架,可惜的是外族不服从他的命令,最后赏赐甚厚买来了外夷服从的面子。

那个时候赏赐到底合不合适呢?看赏赐程度的丰厚和国内的形势就可以知道了,你说天下太平,四方宾服的话,赏赐一点钱财换来边境稳定倒也是无可厚非,问题是国内水生活人之中,杨广赏赐突厥人,让外国人来到中国吃喝住宿都不要钱,以此来吹捧自己的大业年号实在是让天下豪杰看后觉得讽刺。

对国内百姓不顾死活

很多历史研究大家以及自诩读过一些书的人总是说隋朝亡于世家大族之间的倾轧,认为李渊建立唐朝是门阀世家之间竞争后的胜者上任,说胜者上任倒也没错,但隋朝绝对不是亡于世家大族这么简单,任何朝代亡国的终极原因都是失去了天下人心。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这个朝代的命也就不长久了。

到第二次辽东之战的时候,长白山下的王簿就写下了“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的《无向辽东浪死歌》,几个月的时间就聚合了数万人对抗朝廷;身为前大隋军中第一人杨素儿子杨玄感也带着运粮民夫揭竿而起,数十万人呼啸向东。

当时起兵的杨玄感对着天下人说自己身为朝廷的上柱国,家财万贯,十几辈子都用不完,今天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起兵,并不是为了谋取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为天下百姓解倒悬之急。这其中的真心与否不重要,但乱世来临之后的人心已经开始背离隋朝了。

本来的规律是隋朝第一任皇帝隋文帝已经打下了盛世的基础,开皇年间也被称为中国历史之中少有的治世。但谁能想到国家的局面十几年的时间就被杨广玩成了这幅末样。杨广不懂百姓为何造反。只是下达圣旨对成千上万的平民进行诛杀,因此而遭到牵连毁家灭族的普通人不计其数。

隋朝亡国的原因在唐书之中已经很好的总结了,后来者的唐朝并没有在这个方面毁灭的太多,隋炀帝杨广因为不爱惜百姓从而失去整个天下,乱世之中崛起的门阀大族李渊恰好正是靠着勤政爱民一步步的结束乱世。

李世民带兵打仗的时候没有一点皇子的架子,和士兵同吃同住,普通士兵出行打仗也从来不会白拿百姓的东西。在隋朝杀人如同碾死一只蚂蚁的年代,这样的军队足以称为仁义之师,更何况还有李世民、李靖、侯君集、徐茂公这么多军事天才在阵营之中呢?

结语

中国历史向来以博大精深著称,个人的反思通常是认清自己,帝王的反思则是认清天地,要保证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则是认清楚芸芸众生。所以李世民兴唐之后说“民尤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现在很多事情都可以在古代历史之中找到相同的影子。每个政治集团想要成功的化家为国,无论战略规划多么精彩,能人异士何其之多。但只要离开了“爱民护民”这个前提,那必将成为空中楼阁。

更多文章

  • 东晋算得上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东晋过后是哪一个朝代,历史上哪个朝代最伟大,东晋后是什么朝代皇帝列表

    这个问题,其实应该换一个说法:东晋怎么能算是个伟大的朝代呢?它怎么可能算是个伟大的朝代呢?东晋的建立,是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得知晋愍帝司马邺被俘虏以后,于建康接受群臣的劝进称帝。而东晋的灭亡,则是公元420年,刘裕在接连废掉安帝和恭帝这对难兄难弟以后,代晋为宋。仅仅看这一头一尾,就可以说东晋是生的

  • 这一仗击碎唐朝神话,让武则天签订屈辱条约,更预告了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安史之乱爆发,唐朝借兵平定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ppt

    契丹人武周篡唐后,全国各地多有心系李唐而不服一女子统治的,未曾开化的契丹人更是只服李家的天可汗,对这个牝鸡司晨的老妇人毫无好感。此时恰逢辽东饥荒,而当地官员不但不赈济百姓反而盘剥更紧。实在活不下去的契丹人就在李尽忠和孙万荣这对郎舅的带领下举起了造反的大旗。李尽忠李尽忠自号“无上可汗”,带着手下号称十

  • 如果李建成顺利继位,能开创大唐盛世吗?李渊不选李世民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李建成继位会不会比李世民做得好,李渊让李建成娶常依云,隋唐英雄传李渊李建成

    李世民远离京城,就像鱼儿寻到了水,大可以再展宏图了,尤其李渊打着让李世民练兵之由,封赏他秦王,大有着没有调令,再不可回到朝堂之势,然而李世民却借着在外,又结交了不少有志之士,并蛰伏几年后,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彼时的李建成在做什么呢?李建成被留在宫中,是完全被李渊当做储君培养的,每天要替李渊处理不少奏

  • 李渊年轻时放荡不羁,使得隋炀帝起了杀心,为何杨广会大事化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渊和杨广闹翻了吗,隋唐英雄传杨广杀李渊,杨广阻止李渊杀张丽华

    李渊收买人心的行为引起了隋炀帝杨广的忌惮在中国文化的发展之中,长安地区自古就有许多游侠少年,而李渊在没有做皇帝之前也是喜欢做大侠的。当时的他受到长安地区游侠风气的影响,一心向往。事情是打抱不平。而后面李渊成功当上朝廷命官,也是靠着自己与隋朝皇帝的血缘关系,可这并没有改变他喜欢游侠的性格。年轻时候的李

  • 魏晋南北朝时期侠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侠之道,中国隐侠文化是什么

    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作品的表达方式和表现内容的极大丰富,加之当代的任侠风气和文人表达抱负的需要,以侠文化为主题的诗歌涌现出来。诗歌中侠的形象通过文学渲染的方式使其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这种文体的转变也反映了当时从现实中的侠到精神上的侠的需求的转变。时代环境自三国烽烟燃起,儒家的辉煌就已经开始消散,

  • 武则天退位后为何将江山还给李家?不是因为老糊涂,而是人心在唐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一手缔造盛世中国古代历史之中,400多位华夏皇帝之中,从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开始,一直到后面的清朝溥仪退位。只有武则天这个女子在历史之中被承认,她是唯一的女性帝王。我们要知道,中国古代是一个男尊女卑思想十分严重的时代,在那个时代能够压倒所有男性,成为世界上唯一的帝王。就已经知道武则天的权谋手段与

  • 李贺留下上联,两百年后的宋朝一酒鬼对出下联,成为千古绝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才气不输前人的李贺,是中国历史上中唐时期的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他被后人称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也被誉为“鬼仙之辞”,后世更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经李贺手笔,写下了很

  • 南北朝留下的最后遗产:苏皖两省的格局,早在千年前就已经注定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南北朝到底有多吓人,南北朝16国顺口溜,苏皖两省是怎么分开的

    兜兜转转,《两晋南北朝人物志》终于写到了最后一章。在150章的内容里,我们回顾了300年来活跃在华夏大地上108位主要人物的生平。而在这曲盛大的乐章即将结束的时候,让我们把目光投回一切开始的地方——我的家乡芜湖。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江东”,就和芜湖有关:芜湖-南京段的江流,由东西走向转变为南北走向

  • 在宣武门之变中,李靖一点忙都不愿意帮,为何还得到李世民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靖为什么怕李世民,贞观长歌李世民李靖对话,李世民为啥雪藏李靖三年

    熟悉李靖的人都知道,放眼整个隋唐,能双肩扛起讨伐东突厥这样大任的将军不超过五个,唐初的李靖是公认的名将,论军事能力,李靖在当时可以说无人能比。秦王李世民眼光也很毒辣,向李靖这样的稀罕人才,他肯定不会忽视。除此之外,李靖与李世民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李靖开始是隋朝的将军,早在李渊起兵时李靖就曾给他设

  • 隋朝二世而亡,为何存在两位太子?第一位太子又为何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隋朝二世为什么会被废,隋朝太子墓之谜完整版,隋朝二世而亡什么意思

    首先,杨勇被册封太子后,暴露了很多缺点,其中最让杨坚忌讳的是不孝。隋文帝曾有言:“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长久者。”在杨坚看来,崇尚节俭是国君立国的基础,杨勇对此不以为然。日常生活的吃喝排场咱们暂且不论,就是得到自己老爹的召见杨勇也是出场豪华,史料记载杨勇常常身着自己岳父送的奇装异服进宫,在朝上更是一